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耿智
张涛
+4 位作者
赵峰
冯广朋
杨刚
庄平
赵云龙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著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著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著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著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蟹奴
寄生
分布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晓峰
耿智
+4 位作者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
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绒螯蟹
种群结构
繁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丽婷
赵峰
+2 位作者
张涛
纪严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015年的682个样本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2017年的158个样本共检测出8个单倍型。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平...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015年的682个样本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2017年的158个样本共检测出8个单倍型。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 857±0. 00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 010 2±0. 005 5,均低于截流前数据(h=0. 949±0. 010;π=0. 011±0. 006)。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中华鲟幼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但其年度样本之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控制区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耿智
张涛
赵峰
冯广朋
杨刚
庄平
赵云龙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2016M05)
农业部财政项目(2130135-探捕)
文摘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著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著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著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著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蟹奴
寄生
分布
环境
Keywords
Eriocheir sinensis
parasitic barnacle
parasitism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
分类号
S93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晓峰
耿智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机构
中国
水产
科学研究院
东海
水产
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与生命学院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3)
农业农村部财政资金物种品种资源保护专项(长江口生态保护调查和评价)
+1 种基金
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沪农科产字2017-4号)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M05)。
文摘
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1。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绒螯蟹
种群结构
繁殖特征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Eriocheir sinensis
population structure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丽婷
赵峰
张涛
纪严
庄平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与生命学院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基金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金(FH04.1718)
修复向家坝库区渔业资源及保护长江珍稀特有物种合作项目(F13)
农业部财政专项
文摘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015年的682个样本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2017年的158个样本共检测出8个单倍型。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 857±0. 00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 010 2±0. 005 5,均低于截流前数据(h=0. 949±0. 010;π=0. 011±0. 006)。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中华鲟幼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但其年度样本之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中华鲟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控制区
长江口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genetic diversity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the Yangtze Estuary
分类号
Q349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
耿智
张涛
赵峰
冯广朋
杨刚
庄平
赵云龙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吴晓峰
耿智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丽婷
赵峰
张涛
纪严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