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5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大重点学科领域介绍之二: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领域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新强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5,共2页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良好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我国的渔业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配合天然渔场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渔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研究经济鱼虾产卵...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良好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我国的渔业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配合天然渔场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渔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研究经济鱼虾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涸游通道的分布变化与环境的关系、渔场形成机制和渔场预报等。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为保护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学科开始进行污染生态学研究,研究化学品、石油、重金属、农药对渔业生物的影响,并逐步开展了污染区域与污染程度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发展 重点学科 保护 生态环境学 水域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食品科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仁亮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5-151,共7页
一 加强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的坚实基础。在开展“九五”计划以来,我国水产加工工业以食用加工品为主,开展综合利用,在提高质量、创立品牌、培植龙头骨干企业上下功夫。首先注... 一 加强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的坚实基础。在开展“九五”计划以来,我国水产加工工业以食用加工品为主,开展综合利用,在提高质量、创立品牌、培植龙头骨干企业上下功夫。首先注重大宗产品和低值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更加重视贝类和藻类的质量管理和产品开发应用;把内陆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冷链建设提到计划开发的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 水产食品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水产养殖区七种海鞘优势种相关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与利用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成奇 陆亚男 +2 位作者 缪宇平 邵盛男 郑成兴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4,共8页
海鞘是主要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国东海几个主要水产养殖区7种海鞘优势种生物量、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 海鞘是主要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国东海几个主要水产养殖区7种海鞘优势种生物量、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鞘 海洋污损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TC分类的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3 位作者 周雨思 王茜 熊敏思 鲍旭腾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探讨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贸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借助产品相似度指数,对2002—2013年间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在美国、日本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印尼...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探讨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贸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借助产品相似度指数,对2002—2013年间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在美国、日本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印尼2个国家水产品出口美国和日本市场的产品结构相似度仅为61.58和57.85,竞争性不强,但有增加趋势,应引起相关领域加工贸易企业关注;中国水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市场主要以037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为主,而印尼则以036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为主。中国水产品相关企业应通过提高出口美国市场产品种类的稳定性、巩固加强出口日本市场产品种类比例及拓展其他种类出口比例等方式,提高其在美国、日本市场贸易方面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C分类 中国—东盟 印度尼西亚 出口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效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岳冬冬 张明 +1 位作者 吴反修 俞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53-164,共12页
【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 【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进行评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结果对31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技术效率有效时的投入要素冗余量。【结果】全国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均值为0.827,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和0.89,均有提升空间;各省份水产养殖投入要素和技术应用的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1个、占比35.48%,而48.39%的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低于均值;各省份水产养殖规模报酬变化特征相异,其中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数量最多(18个)、占比58.06%,说明增加投入要素规模是提高效率的可行路径;聚类分析划分的3个梯队中,包括了水产养殖主产省和非主产省,可见综合技术效率与产出规模并无直接关系。【结论】建议通过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程度,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水产养殖投入要素,预测预警养殖生产规模需求等措施,以促进水产养殖效率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技术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依凡 迟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132-136,共5页
水产品的干燥是其后续加工、贮存和流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不同的干燥技术对水产品风味、品质等影响很大。常见水产品干燥技术包括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在分析其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各类干燥技术在水产品... 水产品的干燥是其后续加工、贮存和流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不同的干燥技术对水产品风味、品质等影响很大。常见水产品干燥技术包括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在分析其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各类干燥技术在水产品特别是鱼类、虾类、贝类和藻类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在干燥工艺优化、水产品品质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技术 水产品加工 优缺点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岳冬冬 赵文武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东盟作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重要市场之一,在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借助TC指数,对2000 ~2013年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及不同类别水产品贸易特征和竞争力优势情... 东盟作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重要市场之一,在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借助TC指数,对2000 ~2013年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及不同类别水产品贸易特征和竞争力优势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 ~2013年间,中国出口东盟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率为35.45%;034类、036类及037类的出口贸易额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趋势,036类和034类的进口比例迅速攀升,占进口额的90%;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整体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优势,TC指数平均值为0.75和0.64;037类产品最具有竞争力优势,TC指数均值为0.91.建议通过扩大中国水产品在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和优化水产品出口类别结构,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水产品 贸易竞争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量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5 位作者 方海 王茜 纪炜炜 阮雯 肖黎 郑亮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品消费数量和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1981~2015年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量指标数据,分析了其长期变化趋势特征,还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水产品消费量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全...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品消费数量和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1981~2015年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量指标数据,分析了其长期变化趋势特征,还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水产品消费量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全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在肉类、水产品和禽类消费量总和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在缩小,2015年,相差额度下降至3.5kg;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增长的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在逐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水产品消费量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消费量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岳冬冬 王莎 王鲁民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产量结构 变化特征 淡水渔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的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水产品消费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5 位作者 纪炜炜 阮雯 王茜 熊敏思 肖黎 郑亮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借助2000~2015年相关统计指标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村居民... 借助2000~2015年相关统计指标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是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助于提高水产品消费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冲击力度大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冲击力度,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是提高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消费量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动态关系 协整理论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烯酮在水产动物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惠芸华 蔡友琼 于慧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年第4期68-70,共3页
介绍了喹烯酮的作用机理、检测方法及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概述喹烯酮在水产动物中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现状,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应进行的相关研究,并对该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喹烯酮 水产动物 残留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品统计数据修正规律研究——以水产品总量和海水产品产量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岳冬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近年来,水产品统计数据存在水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已对1997—2006年间水产品部分指标数据进行了修正,但未对这些指标的虚报特征进行阐述。通过对修正前后水产品总量和海水产品产量2个指标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2个指... 近年来,水产品统计数据存在水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已对1997—2006年间水产品部分指标数据进行了修正,但未对这些指标的虚报特征进行阐述。通过对修正前后水产品总量和海水产品产量2个指标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2个指标的虚报量存在3点规律:2个指标的虚报量变化规律均符合带截距线性模型;2个变量的估计虚报量可以分解为固定虚报量和可变虚报量两部分;从增长率、固定虚报量、可变虚报量变化率和平均虚报率角度来看,水产品总量虚报特征均强于海水产品虚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海水产品 统计数据 虚报特征 修正模型 统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水产工程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荣兴 邱卫华 +2 位作者 方海 阮雯 韩保平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2期22-24,35,共4页
本文概述了日本水产工程学为推进日本沿岸及近海水域的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运用工程学技术在渔场、渔港和渔村建设、渔船节能降耗、低碳排放、海洋环境信息调查等方面开展的各种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 日本 水产工程学 研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加强对东黄海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邱卫华 徐吟梅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11期24-26,共3页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为应对当前渔业新形势,实施新的组织体制,建造了第三代先进的渔业调查船—阳光丸,以加强对日本近海及东、黄海国际渔场的资源调查,并希望加强与中、韩两国的渔业合作,期待日、中、韩三国在东海实施共同的渔业资源...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为应对当前渔业新形势,实施新的组织体制,建造了第三代先进的渔业调查船—阳光丸,以加强对日本近海及东、黄海国际渔场的资源调查,并希望加强与中、韩两国的渔业合作,期待日、中、韩三国在东海实施共同的渔业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体系改制 调查船更新 渔业合作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开发现状
15
作者 赵荣兴 缪圣赐 《现代渔业信息》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主要概述西海区水产研究所4个部和1个分所所属的各科研室等研究开发的动向及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该所与我东海水产研究所隔海相望,都以东黄海水产资源为主要研究开发的对象,近年与我国水产界交流频繁。该所的科研开发动态应该引起国内同... 主要概述西海区水产研究所4个部和1个分所所属的各科研室等研究开发的动向及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该所与我东海水产研究所隔海相望,都以东黄海水产资源为主要研究开发的对象,近年与我国水产界交流频繁。该所的科研开发动态应该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区水产研究所 科研开发项目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远洋水产研究所的概况及科研进展
16
作者 赵荣兴 缪圣赐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10期18-2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远洋水产研究所属下3个部及10个室等最近开展的各项科研、调查、技术开发等项目课题及国家所委托的事业项目。
关键词 日本 远洋水产研究所 科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洪丽 余玮玥 +6 位作者 史永富 孔聪 蔡友琼 于慧娟 王帅 刘云姣 黄冬梅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4期13-21,共9页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ated substances, PFASs)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显著的生物富集效应及明显的生物毒性特点,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调查分析了2015—2017年间中国东海区...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ated substances, PFASs)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显著的生物富集效应及明显的生物毒性特点,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调查分析了2015—2017年间中国东海区域4个省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的17个城市12种鱼类水产品519个样品中的19种PFASs的残留情况及分布规律,发现PFASs在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 )、带鱼( Trichiurus lepturus )、河鳗( Anguilla japonica )、鲫( Carassius auratus )和鳙( Aristichthys nobilis )等鱼类水产品中的检出率较高。19种PFASs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rooctane sulfonates, PFOS)的检出率、含量均最高,分布最广。随着PFASs碳链长度的增加,其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增强,长链全氟羧酸化合物在所采集的鱼类样品中均有检出,尤其是目鱼和鳙样品中。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的PFASs平均检测含量,发现江苏省采集的鱼类样品中PFOS的平均检出含量最高,为0.88 μg/kg;浙江省采集的样品中PFASs的检出种类最多,达10种。采用人均日摄入量法(average daily intake, ADI)评估得到PFOS的风险值低于人均日耐受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结果表明,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PFOS的潜在健康风险较低,暂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即时危害。本研究对了解近3年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PFASs的含量水平及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为长期监测东海沿海省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化合物 东海区域 含量 风险评估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婷婷 赵峰 +3 位作者 王思凯 杨刚 张涛 袁瑞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是陆海联动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渔业资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鱼类提供迁徙、繁殖、觅食和生存的必要通道,对于保持河口水生生态系统“三场一通道”(繁殖场、育幼...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是陆海联动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渔业资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鱼类提供迁徙、繁殖、觅食和生存的必要通道,对于保持河口水生生态系统“三场一通道”(繁殖场、育幼场、觅食场和迁徙通道)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然而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研究面临着目标物种观测跟踪难、河口维度复杂、生境因子高度动态性等挑战。因此,需要对河口鱼类迁徙行为、生态廊道主要生境类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并且采取综合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的生态廊道识别评估、保护修复和规划构建方法,以确保其连通性和生态功能的长期维持。本文对河口鱼类多样化的迁移行为和生态廊道内复杂的生境类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识别河口鱼类潜在的迁移路线和生活史周期中关键生境的技术进展,从功能效益和经济成本两个方面总结了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评估方法,探讨了河口鱼类生态廊道保护措施和工程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提出结合结构和功能连通性能进行更有效的河口鱼类生态廊道规划和构建的观点。展望未来,本文强调了多尺度规划、生态网络集成、采用新型生境恢复技术以及整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跨学科合作、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以实现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长期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鱼类 生态廊道 通道路径识别 生境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的识别研究
19
作者 李磊 魏天琦 +3 位作者 马继坤 信朝忠 蒋玫 陈新军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 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Cu(28.23±6.04)mg·kg^(-1),Zn(52.21±17.59)mg·kg^(-1),Pb(25.34±7.56)mg·kg^(-1),Cd(0.67±0.25)mg·kg^(-1),Hg(0.073±0.066)mg·kg^(-1),As(10.79±4.20)mg·kg^(-1);2022年10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Cu(27.52±6.15)mg·kg^(-1),Zn(50.59±18.52)mg·kg^(-1),Pb(19.71±8.56)mg·kg^(-1),Cd(0.64±0.24)mg·kg^(-1),Hg(0.081±0.046)mg·kg^(-1),As(10.97±4.48)mg·kg^(-1)。从时间上看,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差异较小;从空间上看,6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整体较轻,Pb、Cd、As在部分调查站位存在一定的污染。水动力学过程是决定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陆源输运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污染评价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栖息地适宜性研究
20
作者 张辉 姜亚洲 +4 位作者 刘尊雷 严利平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9,共10页
为了解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生态学特征,利用2016年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7年1月(冬季)东海和黄海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全球海洋环境数据集(GMED)和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CMEMS)中提取... 为了解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生态学特征,利用2016年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7年1月(冬季)东海和黄海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全球海洋环境数据集(GMED)和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CMEMS)中提取的水深、温度、盐度、叶绿素a和溶解氧等环境变量,开展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栖息地季节性分布特征研究。利用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方法确定各环境因子在HSI模型中的权重,通过赋予环境变量权重的算术平均值算法和几何平均值算法构建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银鲳各季节最适的HSI模型。结果显示:春季,对HSI模型总偏差贡献最大的是水深(43.47%),最适范围为20~33 m;夏季,对HSI模型总偏差贡献最大的是叶绿素a(67.18%),最适范围为5.36~5.90 mg·m^(-3);秋季,对HSI模型总偏差贡献最大的是温度(33.96%),最适范围为21.16~23.81℃;冬季,对HSI模型总偏差贡献最大的是溶解氧(37.65%),最适范围为287.31~297.49 mmol·m^(-3)。在HSI模型的算法选择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发现,4个季节银鲳HSI模型均以赋予环境因子权重的算术平均值算法为最适。研究表明,HSI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各季节资源分布和栖息地生境特征,对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分布动态的掌握和预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南部 银鲳 栖息地 环境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