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9月以来,大黄鱼锥体虫病在闽浙沿海大黄鱼养殖区相继发生,致死率可高达50%以上,给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血涂片显微观察和18S r DNA测序,初步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锥体虫。该病具有流行面广、流行期长、致死率高等...自2023年9月以来,大黄鱼锥体虫病在闽浙沿海大黄鱼养殖区相继发生,致死率可高达50%以上,给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血涂片显微观察和18S r DNA测序,初步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锥体虫。该病具有流行面广、流行期长、致死率高等特点。锥体虫能感染大黄鱼春苗、中鱼和成鱼等不同阶段的鱼体,感染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急性死亡期、慢性感染期和感染后期四个阶段。进入5月,大黄鱼锥体虫病进入流行性感染期。展开更多
文摘自2023年9月以来,大黄鱼锥体虫病在闽浙沿海大黄鱼养殖区相继发生,致死率可高达50%以上,给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血涂片显微观察和18S r DNA测序,初步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锥体虫。该病具有流行面广、流行期长、致死率高等特点。锥体虫能感染大黄鱼春苗、中鱼和成鱼等不同阶段的鱼体,感染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急性死亡期、慢性感染期和感染后期四个阶段。进入5月,大黄鱼锥体虫病进入流行性感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