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AMSU资料反演西北太平洋海域大气湿度廓线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曦 宋国琼 +1 位作者 姚展予 李万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8,共10页
采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RTTOV对AMSU所有通道进行水汽廓线的敏感性分析,并根据模式计算结果逐步剔除相关性小的预报通道,建立两种水汽廓线反演的统计回归模型;之后利用2006年7月NOAA-16卫星AMSU亮温资料,计算不同算法下的反演系数矩阵,回... 采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RTTOV对AMSU所有通道进行水汽廓线的敏感性分析,并根据模式计算结果逐步剔除相关性小的预报通道,建立两种水汽廓线反演的统计回归模型;之后利用2006年7月NOAA-16卫星AMSU亮温资料,计算不同算法下的反演系数矩阵,回归得出大气水汽廓线。反演廓线经与NCEP廓线比较,得到0600UTC和1800UTC比湿反演的各层偏差(RMS)分别在1.4g/kg及1.7g/kg以内。个例分析发现,反演廓线与NCEP廓线趋势一致;反演比湿场可定位台风云区及水汽供应输送带,具有一定的揭示台风结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U RTTOV 水汽廓线 西北太平洋 统计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云盐粉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邢 王广河 +1 位作者 楼小凤 胡志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7-1068,共12页
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一次对流云降水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试验。模式中考虑了盐粉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20μm粒径的盐粉进行单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雨量可增加20%,催化次数的增多会导致... 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一次对流云降水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试验。模式中考虑了盐粉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20μm粒径的盐粉进行单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雨量可增加20%,催化次数的增多会导致降水的减少。霰融化成雨是雨滴增长的主要机制,霰碰并过冷云水是霰增长的主要机制,催化后霰融化成雨和霰碰并过冷云水的速率均有提高。催化会引起水成物云滴、冰晶、霰和雨滴的比质量变化。霰和云滴的粒径也在催化后出现了明显的增大。催化后短时间内动力过程出现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粉催化 三维对流云模式 催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gI人工冰核粒子的电镜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正军 郑国光 +2 位作者 关立友 张纪淮 黄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为深入认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AgI焰剂的成冰特性,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含AgI焰剂产生的人工冰核粒子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环境场扫描电镜对焰剂颗粒的尺度分布和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纳米区域... 为深入认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AgI焰剂的成冰特性,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含AgI焰剂产生的人工冰核粒子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环境场扫描电镜对焰剂颗粒的尺度分布和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纳米区域的X射线成分分析(EDS)对实验样品的颗粒结构特点和主要组成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焰剂燃烧产生的颗粒谱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所取5种焰剂产生的颗粒平均谱分布,其直径在0.02~0.50μm之间的粒子数占98.96%,即产生粒子绝大部分都可直接参加云内的成冰核化过程,但其谱宽、峰值直径,分布特征都不相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焰剂颗粒的主要组成是KCl,其表面附着AgI小颗粒,该结构特征可能更有利于焰剂颗粒的成冰核化。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 m3等温冷云室对AgI焰剂阈温对比实验表明:5种焰剂的成冰阈温在-3.5^-4.4℃范围内,不同焰剂配方的阈温不同,最大相差1℃。焰剂成冰核化速率主要由颗粒的大小(均立方根直径)决定,同时受到谱宽、主峰位置等多种分布特征量影响,改进配方时应综合考虑。同时,由于高于-4.4℃时,焰剂产生颗粒接触过冷水滴缺少活性,即含AgI焰剂不适于云中较暖区的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焰剂 电子显微镜 粒子尺度 成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