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丹青
严佩文
+1 位作者
刘高平
朱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3-632,共10页
围绕1998~2014年间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展开了不同时间尺度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年际尺度上看,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频数与气温和温度日较差的相关关系呈现南负北正的反向特征,尤以北部的正相关最显著。定量结...
围绕1998~2014年间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展开了不同时间尺度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年际尺度上看,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频数与气温和温度日较差的相关关系呈现南负北正的反向特征,尤以北部的正相关最显著。定量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平均的暖季极端降水频数和极端降水量对升温的变化百分率分别为13.7%/°C和0.03%/°C。从日(小时)尺度上看,气温低于25°C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极端降水量增加,且基本遵循一倍(二倍)的Clausius-Clapeyron变率。但在气温高于25°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和小时极端降水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前者减少的最显著。进一步比较不同小时尺度极端降水与气温关系发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气温增长后极端降水量下降的关系变得尤为明显。这可能与单日内极端降水在偏高温时以短时降水为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温度
Clausius-Clapeyron变率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2013—2016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祥志
陈文泰
+4 位作者
黄樱
秦艳红
秦玮
杨雪
陆维青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9,共10页
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国控空气自动站获得的臭氧(O_3)观测数据,探讨江苏省O_3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大气氧化剂OX(O_3和NO2)和O_3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升高速率分别为0.98×10-9a-1和3.70μg/(m3·a),O_3...
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国控空气自动站获得的臭氧(O_3)观测数据,探讨江苏省O_3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大气氧化剂OX(O_3和NO2)和O_3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升高速率分别为0.98×10-9a-1和3.70μg/(m3·a),O_3增幅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在O_3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O_3浓度相对高于西部内陆,O_3浓度高值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辐散,呈现出区域性O_3污染。结合经验正交分解进行聚类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O_3分区主要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类,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臭氧
时空分布
经验正交分解
聚类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振幅变化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敏
黄丹青
严佩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6-727,共12页
围绕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的振幅异常,分析其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行星波振幅强、弱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副高和北大西洋副高的增强,并伴随着欧亚大陆的低压加深,即表现为海陆热力差异...
围绕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的振幅异常,分析其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行星波振幅强、弱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副高和北大西洋副高的增强,并伴随着欧亚大陆的低压加深,即表现为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和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加强。在振幅强年,极端降水强度在我国北部明显加强,极端降水雨带异常偏北,而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则减弱,弱年则相反。伴随着增强的季风环流,在振幅强年水汽输送到达我国北部明显增强。同时,在大气低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流不稳定加剧;而在对流层中高层,我国北方地区斜压不稳定加剧,这都有利于振幅强年我国偏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波振幅
极端降水
不稳定性
季风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特征及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严佩文
黄丹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1-749,共9页
围绕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展开对单站和区域性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分析,并探讨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研究发现,近年来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频数有增多趋势,且在江淮地区其影响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持续4 d及以上单站...
围绕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展开对单站和区域性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分析,并探讨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研究发现,近年来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频数有增多趋势,且在江淮地区其影响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持续4 d及以上单站降水频数EOF分析的前两个模态均与极锋急流和陆上副热带急流的协同作用有关。当极锋急流北移和陆上副热带急流南移时,冷暖空气易在江淮地区的西北部相遇,利于较长持续时间的单站降水在该地区发生,易于导致第一模态的全场一致变化。与第二模态相关的高空急流配置表现为陆上副热带急流的减弱和极锋急流的增强,两支急流的强弱配置通过影响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导致江淮地区形成南湿北干的异常型。进一步研究了江淮地区持续4 d及以上区域性降水与急流协同作用的关系发现,在事件发生之前极锋急流显著增强,副热带急流略有增强。伴随着两支急流的变化,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北风产生持续性异常,利于冷暖空气活动,导致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性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持续性降水
高空急流
冷暖空气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丹青
严佩文
刘高平
朱坚
机构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安徽省
气象
台
河海
大学
水文水资源
学院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3-63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5071~~
文摘
围绕1998~2014年间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展开了不同时间尺度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年际尺度上看,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频数与气温和温度日较差的相关关系呈现南负北正的反向特征,尤以北部的正相关最显著。定量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平均的暖季极端降水频数和极端降水量对升温的变化百分率分别为13.7%/°C和0.03%/°C。从日(小时)尺度上看,气温低于25°C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极端降水量增加,且基本遵循一倍(二倍)的Clausius-Clapeyron变率。但在气温高于25°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和小时极端降水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前者减少的最显著。进一步比较不同小时尺度极端降水与气温关系发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气温增长后极端降水量下降的关系变得尤为明显。这可能与单日内极端降水在偏高温时以短时降水为主有关。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温度
Clausius-Clapeyron变率
气候变化
Keywords
Precipitation extreme
Temperature
Clausius-Clapeyron scaling rate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2013—2016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祥志
陈文泰
黄樱
秦艳红
秦玮
杨雪
陆维青
机构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
科略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省
气候
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9,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2B04)
江苏省环保科研项目(2016001)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202)
文摘
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国控空气自动站获得的臭氧(O_3)观测数据,探讨江苏省O_3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大气氧化剂OX(O_3和NO2)和O_3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升高速率分别为0.98×10-9a-1和3.70μg/(m3·a),O_3增幅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在O_3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O_3浓度相对高于西部内陆,O_3浓度高值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辐散,呈现出区域性O_3污染。结合经验正交分解进行聚类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O_3分区主要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类,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关键词
江苏省
臭氧
时空分布
经验正交分解
聚类统计检验
Keywords
Jiangsu Province
ozon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EOF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of statistic test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振幅变化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敏
黄丹青
严佩文
机构
地理信息
科学
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华东师范
大学
中国气象局
-
南京大学
气候
预测
研究
联合实验室
/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
学院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
南京
信息工程
大学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6-727,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07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课题(KLME1502)共同资助
文摘
围绕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的振幅异常,分析其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行星波振幅强、弱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副高和北大西洋副高的增强,并伴随着欧亚大陆的低压加深,即表现为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和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加强。在振幅强年,极端降水强度在我国北部明显加强,极端降水雨带异常偏北,而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则减弱,弱年则相反。伴随着增强的季风环流,在振幅强年水汽输送到达我国北部明显增强。同时,在大气低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流不稳定加剧;而在对流层中高层,我国北方地区斜压不稳定加剧,这都有利于振幅强年我国偏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偏强。
关键词
行星波振幅
极端降水
不稳定性
季风环流
Keywords
amplitude of stationary wave
precipitation extreme
atmospheric instability
monsooncirculations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特征及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严佩文
黄丹青
机构
中国气象局
-
南京大学
气候
预测
研究
联合实验室
/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
学院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1-74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9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071)共同资助
文摘
围绕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展开对单站和区域性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分析,并探讨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研究发现,近年来持续4 d及以上降水的频数有增多趋势,且在江淮地区其影响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持续4 d及以上单站降水频数EOF分析的前两个模态均与极锋急流和陆上副热带急流的协同作用有关。当极锋急流北移和陆上副热带急流南移时,冷暖空气易在江淮地区的西北部相遇,利于较长持续时间的单站降水在该地区发生,易于导致第一模态的全场一致变化。与第二模态相关的高空急流配置表现为陆上副热带急流的减弱和极锋急流的增强,两支急流的强弱配置通过影响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导致江淮地区形成南湿北干的异常型。进一步研究了江淮地区持续4 d及以上区域性降水与急流协同作用的关系发现,在事件发生之前极锋急流显著增强,副热带急流略有增强。伴随着两支急流的变化,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北风产生持续性异常,利于冷暖空气活动,导致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性降水发生。
关键词
气候学
持续性降水
高空急流
冷暖空气活动
Keywords
climatology
persistent rainfall
East Asian Jet Stream
cold-warm air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暖季极端降水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黄丹青
严佩文
刘高平
朱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2013—2016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张祥志
陈文泰
黄樱
秦艳红
秦玮
杨雪
陆维青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振幅变化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
张敏
黄丹青
严佩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特征及其与东亚高空急流的联系
严佩文
黄丹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