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层切变线上弱龙卷风暴的多波段多体制雷达观测与生成环境
1
作者 郭瑞玲 白兰强 +4 位作者 巢婧华 俞小鼎 余晓健 李兆明 庞绮汶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5,共14页
2022年6月30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遭受EF0级龙卷风袭击,本研究基于邻近此地区三部不同体制的X波段雷达和两部S波段双极化雷达、地面气象站和大气再分析数据等资料,系统研究了该龙卷风暴的多波段、多体制雷达观测特征及关键生成环境。由... 2022年6月30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遭受EF0级龙卷风袭击,本研究基于邻近此地区三部不同体制的X波段雷达和两部S波段双极化雷达、地面气象站和大气再分析数据等资料,系统研究了该龙卷风暴的多波段、多体制雷达观测特征及关键生成环境。由于五部雷达均未识别到中层中气旋特征,表明该个例为非中气旋龙卷风。通过多波段雷达观测对比发现,S波段雷达对这一短时龙卷风的探测能力极其有限,未能识别龙卷涡旋特征(TVS),而X波段雷达凭借更高的低空探测覆盖率和径向空间分辨率,对此类弱龙卷风暴精细结构的捕捉具有显著优势。与X波段多体制雷达对比发现,X波段机械雷达因其更高的发射功率和更窄波束宽度,可以探测到更加清晰的TVS和“弱回波眼区”等关键结构;而具有快速扫描优势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受限于较小的发射功率和相对较宽的波束宽度,对弱龙卷风涡旋特征的探测相对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本次龙卷母体对流风暴位于热带气旋“暹芭”外围环流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的过渡区内。雷达低层径向风和地面风场观测表明,该龙卷风暴由边界层内辐合切变线动力强迫抬升而激发,形成于辐合线上直径约4~6 km的微气旋内,因此本次非中气旋龙卷风可能是由近地面微气旋受低层垂直上升气流拉伸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气旋龙卷 相控阵雷达 地面辐合线 微气旋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