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nVEST模型的重庆市“一带三屏”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继
杨世琦
+2 位作者
赵磊
冯介玲
陈艳英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一带三屏”为研究区,使用众数滤波处理土...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一带三屏”为研究区,使用众数滤波处理土地利用数据以提高其可靠性,基于InVEST模型计算生境质量并在像元尺度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行政和自然单元视角探究了2000-2020年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期间耕地大幅减少,大部分转换为林地。2)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473,在空间分布上呈东北和东南高、西部低的格局,近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3)大巴山区生态屏障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高(0.635);武陵山区(0.557)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0.477)次之,其趋势有所下降;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最低(0.406),但总体趋势向好。4)生境质量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生态屏障,冷点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北部;生境质量变化量的显著性热点和冷点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反映了生态保护与环境破坏的两极分化。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三屏
生境质量
重庆市
InVEST模型
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方法
2
作者
毕淼
詹培
+2 位作者
何永坤
范莉
张建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3-904,共12页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准确预测其产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ORYZA(V3)作物模型和MODIS遥感数据,建立了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模型。主要结论如下:使用水稻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准确预测其产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ORYZA(V3)作物模型和MODIS遥感数据,建立了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模型。主要结论如下:使用水稻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校正,校正结果显示,模型对生育期的模拟误差低于5%,地上总生物量(WAGT)和穗生物量(WSO)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7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低于22.0%,提高了模型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通过多参数组合下的叶面积指数(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在最优结合日期(日序182,7月1日)下的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模型,据此完成对全市2023年水稻单产估算,平均准确率达到87%,总体效果较好,尤其是对重庆市西部、中部、东南部等水稻主产区的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证实,将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农作物产量估算的精度,在作物的产量预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作物模型
遥感估产
数据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城市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例
3
作者
杨明兴
叶勤玉
+2 位作者
张继
杨世琦
何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6,共14页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研究区域,将气象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确立,建立两大类13个小类的指标体系,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自然资源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使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研究区域,将气象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确立,建立两大类13个小类的指标体系,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自然资源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使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气候条件较好,大气环境舒适,生态质量优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以外,其余区(县)均有非常适宜的康养旅游资源可供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两端高,中间少,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的康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的康养旅游资源较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逐渐增加,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最好,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相对较差。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差异大,以万州区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向四周扩散减弱,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口县基础设施相对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口县康养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康养旅游
指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VEST模型的重庆市“一带三屏”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继
杨世琦
赵磊
冯介玲
陈艳英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重庆市
农业
气象
与卫星遥感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基金
重庆市气象部门业务技术攻关项目(YWJSGG-202314)
重庆市气象部门青年基金项目(QNJJ-202205)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24011)。
文摘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一带三屏”为研究区,使用众数滤波处理土地利用数据以提高其可靠性,基于InVEST模型计算生境质量并在像元尺度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行政和自然单元视角探究了2000-2020年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期间耕地大幅减少,大部分转换为林地。2)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473,在空间分布上呈东北和东南高、西部低的格局,近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3)大巴山区生态屏障多年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高(0.635);武陵山区(0.557)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0.477)次之,其趋势有所下降;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最低(0.406),但总体趋势向好。4)生境质量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生态屏障,冷点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和大娄山区生态屏障北部;生境质量变化量的显著性热点和冷点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反映了生态保护与环境破坏的两极分化。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一带三屏
生境质量
重庆市
InVEST模型
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带
Keywords
One Belt and Three Barriers
habitat quality
Chongqing City
InVEST model
ecological barrie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zone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方法
2
作者
毕淼
詹培
何永坤
范莉
张建平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
气象
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3-90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5193)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P016)
重庆市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QNJJ202306)。
文摘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准确预测其产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ORYZA(V3)作物模型和MODIS遥感数据,建立了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模型。主要结论如下:使用水稻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校正,校正结果显示,模型对生育期的模拟误差低于5%,地上总生物量(WAGT)和穗生物量(WSO)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7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低于22.0%,提高了模型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通过多参数组合下的叶面积指数(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在最优结合日期(日序182,7月1日)下的LAI与水稻单产的回归模型,据此完成对全市2023年水稻单产估算,平均准确率达到87%,总体效果较好,尤其是对重庆市西部、中部、东南部等水稻主产区的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证实,将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农作物产量估算的精度,在作物的产量预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作物模型
遥感估产
数据耦合
Keywords
rice
crop models
remote sensing yield estimation
data combination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城市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例
3
作者
杨明兴
叶勤玉
张继
杨世琦
何军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
气候资源
经济
转化
重点
开放实验室
/重庆市
气象
服务中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6,共14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2024011,2024006)
重庆市气象部门青年基金项目(QNJJ-20241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2NSCQ-MSX1620)。
文摘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研究区域,将气象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确立,建立两大类13个小类的指标体系,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自然资源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使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气候条件较好,大气环境舒适,生态质量优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以外,其余区(县)均有非常适宜的康养旅游资源可供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两端高,中间少,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的康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的康养旅游资源较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逐渐增加,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最好,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相对较差。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差异大,以万州区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向四周扩散减弱,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口县基础设施相对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口县康养旅游资源。
关键词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康养旅游
指标构建
Keywords
township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Northeast Chongqing
healthy tourism
indicator construction
分类号
P96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nVEST模型的重庆市“一带三屏”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张继
杨世琦
赵磊
冯介玲
陈艳英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的重庆市水稻估产方法
毕淼
詹培
何永坤
范莉
张建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地城市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例
杨明兴
叶勤玉
张继
杨世琦
何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