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196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降水量资料,按一定标准选取了华南前汛期24个持续暴雨过程;并且按基本判据确定逐年华南夏季风降水开始日期。然后依据南亚高压环流型和相对于该年夏季风降水开始的早晚,将这些暴雨过...采用196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降水量资料,按一定标准选取了华南前汛期24个持续暴雨过程;并且按基本判据确定逐年华南夏季风降水开始日期。然后依据南亚高压环流型和相对于该年夏季风降水开始的早晚,将这些暴雨过程划分为夏季风降水前、后南亚高压东部型,夏季风降水后南亚高压带状、西部型共4个类型;其中,夏季风后南亚高压西部型次数最多、平均持续时间最长。所有类型持续暴雨的相同点是:广东东北部附近均为暴雨频率和雨量高值区;暴雨期间华南150 h Pa位势高度增加、500 h Pa位势高度减少;华南处在150 h Pa偏西风急流南侧辐散区中;850 h Pa华南沿海有明显的西南气流,低层辐合在华南东北部最明显;两广沿海为可降水量大值区;华南的整层水汽输送主要呈现西南向。不同点是:夏季风后南亚高压西部型平均雨量较小,夏季风后南亚高压带状型与西部型在印度洋上存在明显的偏东风高空急流;夏季风后南亚高压类型在两广沿海的可降水量数值较大。展开更多
雷达资料同化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16年7月5-6日武汉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采用改进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案STMAS(Space and 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stem)同化雷达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通过与LAPS(Local Analy...雷达资料同化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16年7月5-6日武汉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采用改进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案STMAS(Space and 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stem)同化雷达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通过与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方案的结果对比初始动力场、水汽条件、热力场、预报天气形势、降水和雷达回波等的差异,并着重分析了STMAS方案对初始场及降水预报的改进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同化雷达径向速度时,STMAS方案在三维变分基础上引入连续方程做强约束条件,对初始场中动力场改善效果较为明显。(2)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时,STMAS方案增加利用雷达回波直接调整湿度步骤,强迫雷达回波高于阈值区域饱和,使得初始场的水汽条件更加充沛,对流不稳定能量更大。(3)由于STMAS方案初始场的改善,使得预报场中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较好,最终使得预报的雨带和强降水落区在位置和强度上更接近实况,其中100 mm以上强降水预报能力尤为突出。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196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降水量资料,按一定标准选取了华南前汛期24个持续暴雨过程;并且按基本判据确定逐年华南夏季风降水开始日期。然后依据南亚高压环流型和相对于该年夏季风降水开始的早晚,将这些暴雨过程划分为夏季风降水前、后南亚高压东部型,夏季风降水后南亚高压带状、西部型共4个类型;其中,夏季风后南亚高压西部型次数最多、平均持续时间最长。所有类型持续暴雨的相同点是:广东东北部附近均为暴雨频率和雨量高值区;暴雨期间华南150 h Pa位势高度增加、500 h Pa位势高度减少;华南处在150 h Pa偏西风急流南侧辐散区中;850 h Pa华南沿海有明显的西南气流,低层辐合在华南东北部最明显;两广沿海为可降水量大值区;华南的整层水汽输送主要呈现西南向。不同点是:夏季风后南亚高压西部型平均雨量较小,夏季风后南亚高压带状型与西部型在印度洋上存在明显的偏东风高空急流;夏季风后南亚高压类型在两广沿海的可降水量数值较大。
文摘雷达资料同化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16年7月5-6日武汉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采用改进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案STMAS(Space and 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stem)同化雷达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通过与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方案的结果对比初始动力场、水汽条件、热力场、预报天气形势、降水和雷达回波等的差异,并着重分析了STMAS方案对初始场及降水预报的改进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同化雷达径向速度时,STMAS方案在三维变分基础上引入连续方程做强约束条件,对初始场中动力场改善效果较为明显。(2)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时,STMAS方案增加利用雷达回波直接调整湿度步骤,强迫雷达回波高于阈值区域饱和,使得初始场的水汽条件更加充沛,对流不稳定能量更大。(3)由于STMAS方案初始场的改善,使得预报场中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较好,最终使得预报的雨带和强降水落区在位置和强度上更接近实况,其中100 mm以上强降水预报能力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