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值预报中试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燕 周斌 +3 位作者 胡江凯 王彬 孙婧 赵滨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气象数值预报模式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重要基础,模式的研发改进需要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不断地开展模拟试验来检验评估预报效果。针对气象科学家手工编排批处理脚本开展数值模拟试验方式中存在的不便捷、耗时长、不可见、底层细节复杂... 气象数值预报模式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重要基础,模式的研发改进需要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不断地开展模拟试验来检验评估预报效果。针对气象科学家手工编排批处理脚本开展数值模拟试验方式中存在的不便捷、耗时长、不可见、底层细节复杂、试验分析比对困难等问题,采用C/S架构,基于Python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实现了可视化界面交互“建模-计算-监控-分析-管理-共享”全流程集成应用的数值预报中试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提升了模式研发试验效率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易用性,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发中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扩展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 模式试验 中试 高性能计算 工作流 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极轨卫星微波温度计资料实时区域同化系统
2
作者 希爽 于天雷 +2 位作者 任素玲 张里阳 唐世浩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基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WRFDA同化系统,实现多源极轨卫星微波温度计资料实时区域同化,并对同化产品进行评估和应用。2018年同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AMSU-A资料第5~9通道亮温观测增量O-B(观测值O和背景场的正演辐... 基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WRFDA同化系统,实现多源极轨卫星微波温度计资料实时区域同化,并对同化产品进行评估和应用。2018年同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AMSU-A资料第5~9通道亮温观测增量O-B(观测值O和背景场的正演辐射模拟值B的差值)的标准差有效降低,同化后各通道亮温分析残差O-A(观测值O和分析场的正演辐射模拟值A的差值)的标准差有效降低。同化预报产品被应用在暴雨强对流个例和台风个例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同化 区域数值天气预报 极轨气象卫星 卫星微波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卫星的北斗掩星分布特征与误差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 孟祥广 +4 位作者 白伟华 孙越强 廖蜜 韩英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6-484,共9页
利用2018年1-3月FY-3D卫星的掩星折射率数据,研究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掩星分布特点、数据精度以及误差统计特征。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同步静止轨道掩星沿卫星轨道呈弧状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倾斜轨道掩星在东西半球低纬度地区分别形成一小... 利用2018年1-3月FY-3D卫星的掩星折射率数据,研究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掩星分布特点、数据精度以及误差统计特征。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同步静止轨道掩星沿卫星轨道呈弧状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倾斜轨道掩星在东西半球低纬度地区分别形成一小一大两个空洞,中地球轨道掩星则全球均匀分布。北斗掩星折射率数据精度在探测核心区域,即12~32 km范围内,与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的折射率相比,平均偏差的标准差约为1.5%,在核心区外,标准差从1.5%逐渐增大到6%。静止轨道掩星的平均偏差在高层略大于倾斜轨道和中地球轨道掩星。下降掩星在20 km以上区域的标准差大于上升掩星,20 km以下区域小于上升掩星。高纬地区北斗掩星标准差最小,低纬地区最大,对流层中下层尤其明显。分析结果表明,北斗掩星的数据精度和误差特征与GPS掩星数据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精度 掩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风云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卫星监测海洋浒苔、赤潮和溢油
4
作者 希爽 方程格格 +2 位作者 翁富忠 韩秀珍 杨俊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风云卫星对海洋环境灾害(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定量遥感监测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利用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资料以及部分高分卫星数据,探索解决大气校正和云检测两个技术难点问题的方法,分别依据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光谱特... 风云卫星对海洋环境灾害(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定量遥感监测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利用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资料以及部分高分卫星数据,探索解决大气校正和云检测两个技术难点问题的方法,分别依据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关的遥感监测算法,实现对海洋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判识,并在相应个例中取得较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赤潮 溢油 卫星遥感监测 风云三号D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D星微波湿度计在台风“摩羯”预报中的效果解析
5
作者 冯雨萱 何杰颖 马刚 《空间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64-382,共19页
2411号台风“摩羯”于2024年9月登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湿度计(MWHS-II)成功监测到该台风.本研究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数据同化系统(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WRFDA)中... 2411号台风“摩羯”于2024年9月登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湿度计(MWHS-II)成功监测到该台风.本研究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数据同化系统(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WRFDA)中构建了晴空条件下FY-3D MWHS-II资料三维变分同化框架,通过设置118 GHz,183 GHz单频段以及双频段联合同化及预报试验方案,系统评估了MWHS-II资料同化对台风“摩羯”的强度、路径及降水预报效果.试验表明,同化FY-3D MWHS-II资料有效提升了分析场质量,对台风强度、路径和降水的预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台风预报方面,同化118 GHz和183 GHz通道对台风路径预报分别改进了17.18%和13.39%,洋面区域的183 GHz同化更使得路径预报改进率达到14.59%;降水预报方面,MWHS-II资料同化显著提升初期24 h内中小雨量级(<25 mm)预报命中率,其中118 GHz通道对强降水(>50 mm)预报表现出独特优势;183 GHz通道的改进效应在24 h后逐步显现,而双频段联合同化方案展现出综合优势,各量级降水的降水分数技能得分(Fractions Skill Scores,FSS)相比控制试验提升显著.FY-3D MWHSII的118 GHz和183 GHz频段在不同预报要素上的差异化改进效果,突显了FY-3D MWHS-II资料在区域台风数值预报中的独特应用价值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湿度计 风云三号D星 卫星微波资料同化 数值天气预报 台风“摩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模式的输入输出分析和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斌 王敬宇 +4 位作者 刘卫国 蔡蕙伊 于翡 邓莲堂 黄丽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第1期39-45,52,共8页
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统一的同化与数值预报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Ediction System(GRAPES)是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软件。随着对模式分辨率和预测时效性要... 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统一的同化与数值预报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Ediction System(GRAPES)是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软件。随着对模式分辨率和预测时效性要求的提高,GRAPES的输入输出(I/O)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瓶颈。分析了GRAPES区域模式的I/O行为,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个高性能I/O框架。该框架采用二进制编码以及多I/O通道技术实现了灵活可配置的输出方式。同时,通过非堵塞通信的方式实现了异步I/O,隐藏了I/O与通信的开销。工作在曙光"派"超级计算机上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框架不仅可以提高I/O性能达到10倍以上,也可以减少性能抖动带来的性能不确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优化 异步I/O GRAPES CMA-MESO 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对流方案闭合条件变化对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降水模拟的影响
7
作者 徐婷 李晓涵 +2 位作者 车玉章 彭新东 杜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89-700,共12页
针对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GRIST)在热带对流降水过多的问题,将Zhang-Mcfarlane(ZM)闭合假设中对流在固定时间内消耗全部对流有效位能(CAPE)改为消耗一定比例的对流有效位能,从而减少对流降水。选取对流消耗95%、90%、80%、75%CAPE进行... 针对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GRIST)在热带对流降水过多的问题,将Zhang-Mcfarlane(ZM)闭合假设中对流在固定时间内消耗全部对流有效位能(CAPE)改为消耗一定比例的对流有效位能,从而减少对流降水。选取对流消耗95%、90%、80%、75%CAPE进行敏感实验,分析闭合假设变化对降水、云及其辐射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CAPE消耗比例最敏感。不完全消耗CAPE会减少热带降水,主要表现为减小了赤道东太平洋、亚马逊以及印度尼西亚降水正偏差,其中CAPE95和CAPE90的降水模拟结果与观测更为接近。相比于其他实验,CAPE90消除了秋季的双赤道辐合带,夏季的双赤道辐合带也有所缓解。对流消耗CAPE量减少时,热带太平洋弱降水发生的频率减小且强度增强。相比于降水,云及其辐射效应对对流消耗CAPE量无明显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深对流参数化方案 闭合假设 降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