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异常与海平面气压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劲松 陈发虎 +1 位作者 靳立亚 郭江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95,共12页
利用中东亚干旱区近100年(1901—2002年)降水、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格点资料,分析了该干旱区冬季、夏季降水和气温与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的相关关系,同时对典型的降水和气温异常年份的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冬... 利用中东亚干旱区近100年(1901—2002年)降水、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格点资料,分析了该干旱区冬季、夏季降水和气温与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的相关关系,同时对典型的降水和气温异常年份的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冬季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持续增强、阿拉伯海附近维持较高气压时,中东亚干旱区冬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前期春季海平面气压的变化对中东亚干旱区夏季降水有显著的影响,当春季阿留申低压和其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时,中东亚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当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附近的海平面气压偏高时,中东亚干旱区夏季气温偏低;前期春季海平面气压的异常对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对气候预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中东亚干旱区冬季异常多雨、高温年份,海平面气压在中高纬度地区为负距平,在低纬度地区则为正距平。而冬季异常少雨、低温年份,气压场分布的主要特征则相反。在夏季异常多雨年,中东亚干旱区主要位于正的气压距平区,夏季异常少雨年则反之。夏季异常气温偏高年,正距平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北部,中东亚干旱区西部处于负距平区、东部处于弱的正距平区中。分析结果同时说明了中东亚干旱区易出现冬季多雨/高温(少雨/低温)和夏季多雨/低温(少雨/高温)的气候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亚干旱区 气候异常 海平面气压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冬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万信 任华荣 +1 位作者 韩兰英 贾建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甘肃陇南地区是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条锈病菌核心越夏区,其越夏菌量对中国中东部来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程度影响很大。本研究利用陇南冬麦区14个代表站点1990-2007年的气象资料和条锈病资料,依病田率将气象条件划分为5个等... 甘肃陇南地区是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条锈病菌核心越夏区,其越夏菌量对中国中东部来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程度影响很大。本研究利用陇南冬麦区14个代表站点1990-2007年的气象资料和条锈病资料,依病田率将气象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经历史回代检验,预测模型误差达2个等级的占12%,完全准确的为25%;对于实际病害等级为1~2级的气象等级拟合误差达2个等级的为23%,其他都在1个等级之内,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发展 气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9年来渭河上游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小英 蒲金涌 +2 位作者 乔艳君 刘晓强 胡小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36-19637,19721,共3页
渭河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东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河流。为了探索近39年渭河上游主要气候变化特征,运用1971~2009年渭河上游流域11个气象站的资料,对气候因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降水呈下降趋势。温度以0.... 渭河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东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河流。为了探索近39年渭河上游主要气候变化特征,运用1971~2009年渭河上游流域11个气象站的资料,对气候因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降水呈下降趋势。温度以0.3℃/10a趋势上升,冬、春季增温趋势为0.4℃/10a,夏、秋季增温趋势不明显。潜在蒸散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降水减少、温度升高、潜在蒸散加强将不利于上游流域内及下游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加剧水资源的短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上游 气候因子 变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地区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胡利平 贾效忠 +2 位作者 杭波 汪鸿滨 张浩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286-16288,16317,共4页
收集1978~2010年天水市7个县(区)农业生产资料和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将粮食产量分解为气候产量和经济产量,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气候影响程度指数、≥10℃积温、生长季降水的年际变... 收集1978~2010年天水市7个县(区)农业生产资料和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将粮食产量分解为气候产量和经济产量,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气候影响程度指数、≥10℃积温、生长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33年间天水粮食产量呈稳步增加趋势;气候变化为温度上升、降水减少趋势,≥10℃积温、降水大约在1993年出现明显上升和下降转折点;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有利,降水减少对粮食生产不利;33年间气候影响程度总体趋势增大,且年际差异明显,1993年之前积温、降水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正贡献,1994~2000年积温增多、降水减少对粮食产量为负贡献,2000年之后为正贡献。≥10℃积温、生长季降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以积温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产量 响应 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量Z指数与Palmer指数对河西干旱的监测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劲松 黄玉霞 +1 位作者 冯建英 王宝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虑径流量Z指数的旱涝等级与农业灌溉用水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径流量Z指数的灌溉指标。将径流量转化为降水量,改进Palmer旱度模式,且在作改进后,又将潜在蒸散量的计算法由利用桑斯威特公式改为利用彭曼公式。结果表明:将径流量考虑到Palmer干旱指数中并改变蒸散量的算法,使得该指数对河西灌溉区干旱情况的监测均有所改善。对照河西地区的干旱事件,径流量Z指数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比Palmer干旱指数改进前、后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效果更佳。径流量Z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河西灌溉区干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溉区 内陆河径流量 径流量Z指数 Palmer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变化对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果树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蒲金涌 姚小英 +1 位作者 王位泰 张谋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552-8553,8589,共3页
利用陇东黄土高原1984~2006年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及种植试验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依据积温法分析了冬季平均气温、〈0℃的负积温对果树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平均气温与芽开放—开花盛期≥0℃的积温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线形关系,冬... 利用陇东黄土高原1984~2006年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及种植试验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依据积温法分析了冬季平均气温、〈0℃的负积温对果树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平均气温与芽开放—开花盛期≥0℃的积温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线形关系,冬季气温每升高1℃,芽开放—开花盛期所需≥0℃的积温增加6~8℃.d,冬季〈0℃的负积温与芽开放—开花盛期所需≥15℃的活动积温呈二次曲线关系。虽然冬季气温升高,使芽开放—开花盛期发育所需的积温增加,但是,春季气温的较大幅度升高,补偿了这个时段发育热量的需要,发育日期非但未推后,而且有所提前,增加了果树春季开花受冻的危险,给林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黄土高原 果树开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种标准化干旱指数分析秦皇岛近50年干旱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铭 张雪洋 +1 位作者 包玉龙 赵福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6-251,共6页
为了分析SPEI是否相对于SPI更适合于气候变暖背景下秦皇岛的干旱监测与评估,为更精确地诊断该区干旱发生状况提供依据,以河北秦皇岛1964—2014年逐日降水及温度资料为基础,分析比较标准化降水指标(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对秦... 为了分析SPEI是否相对于SPI更适合于气候变暖背景下秦皇岛的干旱监测与评估,为更精确地诊断该区干旱发生状况提供依据,以河北秦皇岛1964—2014年逐日降水及温度资料为基础,分析比较标准化降水指标(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对秦皇岛干旱监测的差异及秦皇岛地区近50年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0年来秦皇岛干旱发生的频次逐渐增多,且干旱程度也较过去有所加重,春季、夏季、冬季呈干旱化趋势,秋季呈增湿趋势;两个指数在同一季节指示的干湿状况演变趋势是一样的;1989年以前,秦皇岛市气温距平值基本为负值,在这期间SPI与SPEI数值变动趋势较为一致且在发生干旱的年份SPI与SPEI数值之间差异不大,但在1989年以后,随着秦皇岛市气温距平值由负转为连续多年正值,两个指数差异增大,SPEI在监测到干旱发生时,干旱程度较SPI监测的结果更重也更接近实际情况,所以得出SPEI更能有效地反映出全球变暖背景下秦皇岛干旱发生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标(SP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 秦皇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地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量化与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利平 王润元 +1 位作者 张华兰 傅泽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36,共7页
根据天水地区7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和23个点的订正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对天水地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南向北、从东到西... 根据天水地区7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和23个点的订正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对天水地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南向北、从东到西资源指数Cr、效能指数Ce和利用系数K大致呈递减态势,其中资源指数Cr的最高值出现在天水南部的党川附近,Cr值为6.5,最低值出现在榆盘附近,Cr值为4.4;效能指数Ce的最高值出现在麦积区附近,Ce值为3.8,最低值出现在王铺、沿安等山区,Ce值为1.6;利用系数K的最高值也出现在麦积区附近,K值为0.7,最低值也出现在王铺、沿安等山区,K值为0.3。这一变化基本反映了农业生态气候的地域分异特征。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划分出天水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5个类型区,并进行了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天水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量化分析 分类评价 天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蒲金涌 姚晓红 +1 位作者 汪丽萍 袁雅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3-47,共5页
根据2003—2004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清水县气象站紫花苜蓿Medicage sativa2年栽培试验资料,分析了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育期所需用的气象资源与建植时间长短有关,建植1年的植株在播... 根据2003—2004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清水县气象站紫花苜蓿Medicage sativa2年栽培试验资料,分析了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育期所需用的气象资源与建植时间长短有关,建植1年的植株在播种一结荚期需用的光照、热量资源都高于建植2年的植株;结荚期以后,建植1年的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时间缩短,需用的气象资源接近或少于建植2年的植株。根系的伸长速度与地上枝叶的生长速度关系密切,生长最快的时段是在地上枝叶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的冬、秋季节.最缓慢的时期是分枝到刈割的枝叶旺盛生长期。根系生物量与10cm地温≥0℃积温呈非线性关系,在积温≥3500℃后生物量开始迅速增长;根系的含水量在10cm土层地温≥0℃积温达到1580~1815℃及5344~5941℃时达到最大。在相同的时段内,紫花苜蓿的土壤水分利用能力远强于粮食作物,其100cm土层内的水分累积消耗量比麦田偏高30%,地下土壤干层迹线比麦田深40cm,持续的时间比麦田长约1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系 生长特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鲜食葡萄水分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小英 李晓薇 +1 位作者 王禹锡 汪鸿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6,160,共6页
运用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葡萄物候观测资料及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98版)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葡萄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天水市葡萄生长... 运用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葡萄物候观测资料及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98版)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葡萄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天水市葡萄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度在0.70以上;近年来全生育期葡萄水分适宜度随时间呈下降状态;虽然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性较好,但在各生长阶段分布不均,末期生长阶段降水量大于需水量,但旺盛生长期水分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水分适宜度较低。在半山区建园应该优先发展灌溉等农业设施,以利于葡萄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葡萄 水分适宜性 生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