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地区气候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梅华 刘莉红 张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72,共5页
利用三峡地区15站有完整历史记录的历年逐月降水、温度和蒸发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地区降水期(4~10月)、夏季(6~8月)和逐月的降水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化特点:作为一级近似可以将三峡... 利用三峡地区15站有完整历史记录的历年逐月降水、温度和蒸发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地区降水期(4~10月)、夏季(6~8月)和逐月的降水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化特点:作为一级近似可以将三峡地区降水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二级近似,可以将三峡地区分成东、西两区;三峡地区夏季和逐月的降水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化特点:降水不符合正态分布特征,但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三峡地区降水期的降水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三峡地区降水期、夏季以及逐月的平均温度具有相似的时空变化特点。三峡地区各站的温度变化在各时段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三峡地区各站各时段蒸发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气候特征 统计分析方法 变化特点 正态分布 降水期 历史记录 蒸发资料 分析结果 二级近似 分布特征 平均温度 温度变化 相似 月降水 夏季 一致性 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特性的混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慧 陶健红 +2 位作者 仲伟周 王梅华 庞文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6-671,共6页
在阐述了混沌系统的复杂特性以及关联维数的计算原理基础上,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日持续时段分布为例,具体介绍了如何利用关联维数来判别其混沌性以及如何从单变量时间序列中提取其关联维数,提出了判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 在阐述了混沌系统的复杂特性以及关联维数的计算原理基础上,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日持续时段分布为例,具体介绍了如何利用关联维数来判别其混沌性以及如何从单变量时间序列中提取其关联维数,提出了判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混沌特性及其控制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 干旱 混沌 时间序列 关联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江志红 李建平 +1 位作者 王梅华 屠其璞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422-434,共13页
利用 1 90 0~ 1 998年全球 5°× 5°年平均表面温度场序列 ,提取具有不同温度变化型态的显著区域 ,探讨温度背景趋势的区域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对Hadley中心HadCM2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 利用 1 90 0~ 1 998年全球 5°× 5°年平均表面温度场序列 ,提取具有不同温度变化型态的显著区域 ,探讨温度背景趋势的区域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对Hadley中心HadCM2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 ,研究温度背景趋势地域性差异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 ,全球年际至世纪尺度温度变化距平场存在差异显著的 2 0个区域。温度场的背景趋势主要表现为两大类 ,背景增暖型和背景波动型 ,其中背景波动型以准 70a的波动变化为主 ,主要存在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并以北大西洋地区尤为显著 ;背景增暖最为稳定、显著的区域则是南印度洋中纬度地区。不同条件下海气耦合模式数值试验的结果也表明 ,南印度洋中纬度地区是温室效应等外强迫的稳定响应区域 ,温度背景趋势的地域性差异 ,一方面可能与温室效应等外强迫变化在不同区域的响应稳定性有关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海气系统年代际以上尺度耦合振荡的区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窗谱方法 全球气温 温度背景趋势 区域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NCEP资料对风云二号C星热红外通道绝对辐射定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童进军 张勇 +5 位作者 胡博 邱康睦 许健民 张玉香 戎志国 巴秀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7-341,388,共6页
为了分析大气廓线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风云二号C星(FY-2C)热红外通道定标的影响,分别利用2005年6月25日青海湖场地定标试验的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简称NCEP资料)对FY-2C热红外... 为了分析大气廓线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风云二号C星(FY-2C)热红外通道定标的影响,分别利用2005年6月25日青海湖场地定标试验的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简称NCEP资料)对FY-2C热红外通道进行定标计算,两种方法定标结果一致.利用2003年8月的14次青海湖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的NCEP资料进行FY-2C热红外通道入瞳辐亮度和亮温的对比计算,利用辐射传输计算软件(MODTRAN 3.7)进行大气廓线对FY-2C热红外通道入瞳辐亮度和亮温的敏感性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青海湖地区,NCEP资料可用于FY-2C热红外通道的辐射定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 大气廓线 风云2号C星热红外通道 绝对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