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地区一次人工防雹效果物理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展予 姚祖刚 +4 位作者 胡向峰 张泽群 刘臻 王伟健 姚振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78,共13页
选取2019年5月26日太行山东麓河北邯郸的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过程,利用石家庄SA多普勒天气雷达、邢台探空、风云卫星FY2F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了本次防雹作业的天气过程和作业前后各雷达探测物理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北邯郸在高空... 选取2019年5月26日太行山东麓河北邯郸的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过程,利用石家庄SA多普勒天气雷达、邢台探空、风云卫星FY2F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了本次防雹作业的天气过程和作业前后各雷达探测物理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北邯郸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高层辐散的共同影响下产生了强对流天气,防雹作业后6 min,作业云体单元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从63.4 kg m-2下降到30.0 kg m^(-2),作业后18 min,作业云体单元强回波中心高度从9.0 km下降到2.7 km,作业后42 min,最大组合反射率下降了36.5 dBZ,最大回波顶高下降了10.6 km,作业后48 min,最大VIL、强回波中心高度、最大组合反射率、最大回波顶高分别下降了97.6%、100%、57.7%、79.6%,作业云体单元各雷达探测物理量下降速率均大于发展相似但未进行防雹作业的对比云体单元。双比分析显示本次防雹作业在24 min后各物理量双比值小于1,防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防雹 雷达回波 物理检验 双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