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河子气象因子对棉纤维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红英 杜峰 +2 位作者 季芬 马建军 田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32-42,共11页
【目的】探明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下不同播期各早熟品种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为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石河子地区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大学4个不同生态... 【目的】探明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下不同播期各早熟品种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为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石河子地区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大学4个不同生态小气候条件下,研究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3个品种不同播种时期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的含量差异。【结果】在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条件下,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在花后14 d最高,分别为40.0%、40.0%、41.0%和39.0%、38.0%、37.5%,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21 d最高,分别为38.0%、41.0%、40.0%和40.5%、42.0%、42.5%;143团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的棉纤维纤维素含量均在花后56 d和63 d最高,均为90.0%、93.0%和89.0%,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70 d最高,分别为80.0%、74.0%、73.0%,80.0%、75.0%、76.0%,84.0%、80.0%、79.0%;石河子地区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和≥10℃有效积温相关性极显著,纤维素含量与≥10℃有效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可溶性糖 纤维素 气象因子 石河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地表辐射收支特征
2
作者 吴彩云 何清 谢翔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52,共11页
地表辐射收支变化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基准辐射观测系统的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地表辐射四分量数据,分析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地表辐射与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太阳总辐射年曝辐量为5772.74 MJ... 地表辐射收支变化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基准辐射观测系统的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地表辐射四分量数据,分析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地表辐射与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太阳总辐射年曝辐量为5772.74 MJ·m^(-2)。太阳总辐射曝辐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月份太阳总辐射和反射短波辐射日峰值集中在11:00—12:00,地面长波辐射日峰值集中在12:00—13:00,大气逆辐射日峰值出现时间没有明显规律。(2)净收入辐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正午,净支出辐射最大值出现时间主要在日落时。(3)降雨对太阳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表反照率具有削弱作用,降雪过程太阳总辐射受到削弱,降雪后地面积雪导致地表反照率增大,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增强,日间地面长波辐射和地面净辐射减弱,由于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间地面长波辐射较降雪前增强;降雨与降雪均对大气逆辐射具有增强作用。(4)雨天地表反照率最小值为0.16;当积雪深度达到5 cm时,地表反照率可达0.96,新雪地表反照率大于老雪,且稳定积雪的地表反照率日均值在0.72~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 地表辐射收支 地表反照率 积雪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