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航飞行员风险心理与操作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磊 董传亭 +1 位作者 杨星月 张静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研究民航飞行员风险心理的构成及其对飞行操作水平的影响,从风险容忍、危险态度和风险知觉3个维度,提出风险心理的测量和聚类分级方法;基于飞行品质监控(FOQA)标准和飞行数据,建立融合起飞、初始爬升、进近着陆各阶段特征参数的飞行... 为研究民航飞行员风险心理的构成及其对飞行操作水平的影响,从风险容忍、危险态度和风险知觉3个维度,提出风险心理的测量和聚类分级方法;基于飞行品质监控(FOQA)标准和飞行数据,建立融合起飞、初始爬升、进近着陆各阶段特征参数的飞行操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将27名被试的风险心理聚类分成低中高3类,并随机调取每类被试所执飞航班的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各50组,输入到飞行操作评价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民航飞行员的风险心理与飞行操作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低风险心理的飞行员操作水平较高,高风险心理的飞行员操作水平最差,即心理风险越低,操作水平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品质监控(FOQA)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风险容忍 危险态度 飞行操作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测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悦颐 李敬强 王蓓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81-85,共5页
利用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分析对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结合民航飞行员的职业特点,总结了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要素,构建了基于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模型及其改进创新后的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健康测评指标体系,通过项目分析、因... 利用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分析对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结合民航飞行员的职业特点,总结了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要素,构建了基于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模型及其改进创新后的民航飞行员安全心理健康测评指标体系,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测评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民航飞行员的安全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真实地反映该飞行员的安全心理健康状况,为筛选安全心理较薄弱的飞行员,并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安全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飞行员 安全心理 测评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能力的民航飞行员陆空通话绩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燕青 李甲 王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122-7128,共7页
为提高民航飞行员的陆空通话绩效,基于认知心理学,分析飞行员的注意力、短时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4项认知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模拟飞行员与管制员陆空通话,通过分析被试在各项认知能力下陆... 为提高民航飞行员的陆空通话绩效,基于认知心理学,分析飞行员的注意力、短时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4项认知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模拟飞行员与管制员陆空通话,通过分析被试在各项认知能力下陆空通话绩效,并结合专家对各项认知能力赋的权值,建立飞行员综合认知模型。结果表明: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和短时记忆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显著;其思维能力对错误指令的识别具有显著影响;语言能力显著影响飞行员要求管制员重复指令的次数。飞行员较高的认知能力,对提高陆空通话绩效,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民航飞行员 陆空通话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民航飞行学员运动推断能力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燕青 李瑞 丁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8-1242,共5页
为提高飞行安全水平,提升飞行学员运动推断能力,通过整合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ienna psychological test system,VTS)和眼动仪,构建实验系统。选取民航飞行学员作为被试,获取飞行学员匀速直线、变速曲线运动实验过程中两种形式下的眼动... 为提高飞行安全水平,提升飞行学员运动推断能力,通过整合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ienna psychological test system,VTS)和眼动仪,构建实验系统。选取民航飞行学员作为被试,获取飞行学员匀速直线、变速曲线运动实验过程中两种形式下的眼动数据,结合被试的不同经验水平,研究分析其在两种形式下的眼动特征数据。结果表明: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测试时长与平均扫视距离、平均扫视速度显著眼动数据存在负相关性;变速曲线运动实验中,测试时间偏差、距离偏差与平均扫视时间和平均扫视距离显著眼动数据相关性较弱。在现有选拔基础上可增加运动推断能力测试,同时结合显著眼动指标(平均扫视距离、平均扫视速度)进行飞行学员的选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选拔 运动推断能力 匀速直线 变速曲线 眼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跟踪滤波检测的飞行器激光制导技术
5
作者 王艳红 孙宇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克服噪声干扰,实现高精度飞行器激光制导,提高导弹击中精度,提出基于反馈跟踪滤波检测的飞行器激光制导方法。该方法使用反馈线性化技术,从纵向制导、侧向制导两种角度设定制导律,飞行器可遵循制导律的设定,跟踪目标位置,发射导弹打... 为克服噪声干扰,实现高精度飞行器激光制导,提高导弹击中精度,提出基于反馈跟踪滤波检测的飞行器激光制导方法。该方法使用反馈线性化技术,从纵向制导、侧向制导两种角度设定制导律,飞行器可遵循制导律的设定,跟踪目标位置,发射导弹打击目标;为了克服制导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设计基于毫米波/红外复合制导的跟踪滤波方法,按照跟踪目标机动信息,设定合理滤波增益,实时调节滤波,完成高精度跟踪目标定位。实验结果验证:这种滤波技术能够提升飞行器激光制导精度;保证导弹击中目标呈直线击中状态,击中精度显著,且制导信号首尾呼应,可提升飞行器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跟踪 滤波检测 飞行器 激光制导 制导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飞行事故的“情景-任务-绩效”应急模型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文娟 程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为提升民航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效能,以航空器飞行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了情景要素、应急任务内容以及绩效评估策略。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和资料,运用案例研究、分类、统计、筛选等方... 为提升民航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效能,以航空器飞行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了情景要素、应急任务内容以及绩效评估策略。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和资料,运用案例研究、分类、统计、筛选等方法,确定情景中包括的要素和事件链;分析我国民航业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情景-应对"方法,构建了面向航空器飞行事故的"情景-任务-绩效"应急模型;随后通过案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示范验证,结果表明各单位共享"情景"使得应急行动更加协调,"任务"覆盖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点,"绩效"评估反映应急的成本和效益状况。该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民航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 民用航空器 飞行事故 应急模型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NP的私用飞行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评价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斌 杜醒 +1 位作者 张兴俭 赵嶷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6,共7页
为了正确评价私用飞行员的安全驾驶行为,在系统分析飞行运行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的私用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评价模型.针对模型中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过于复杂的问题,引入了最小方差的非线性规划... 为了正确评价私用飞行员的安全驾驶行为,在系统分析飞行运行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的私用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评价模型.针对模型中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过于复杂的问题,引入了最小方差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取最优解以简化计算,获得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指标权重.以某航校飞行学员的评价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有助于飞行员的安全驾驶行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用驾驶员 安全驾驶行为 飞行运行 三角模糊数 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 最小方差 非线性规划模型 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Markov的飞行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扬 王向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1,共5页
为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控制和预测水平,利用QAR数据作为支撑,结合集对分析和马尔科夫理论建立飞行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以QAR超限事件为评估指标,采用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来描述安全风险等级;运用马尔科夫理论确定安全状态的转... 为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控制和预测水平,利用QAR数据作为支撑,结合集对分析和马尔科夫理论建立飞行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以QAR超限事件为评估指标,采用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来描述安全风险等级;运用马尔科夫理论确定安全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以预测飞行安全动态变化趋势。最后以某公司A320机队6个月发生频率最高的7类超限事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司2月、6月和预测月份的安全状态为一般风险,其他月份为低风险;总体安全状态也为一般风险,并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安全 动态评估 集对分析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M-AHP法的公务航空飞行事故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扬 徐佳迪 +1 位作者 武文涛 王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4-760,共7页
为了有效分析公务航空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改进后的功能共振事故模型(FRAM)对公务航空飞行事故进行系统和量化分析。建立了功能共振事故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功能模块上游功能输出和下游功能输入端的表型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权... 为了有效分析公务航空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改进后的功能共振事故模型(FRAM)对公务航空飞行事故进行系统和量化分析。建立了功能共振事故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功能模块上游功能输出和下游功能输入端的表型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权重来识别上下游主要的表型,从而找到功能模块间的失效连接,确定事故主要原因。利用该模型对某公务航空飞行事故进行分析,确定了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公务机场保障能力不足、机组疏忽大意、飞行部教学训练大纲缺失、飞行部QAR译码能力不足、机务航前检查不足、机组起飞决策不当等。研究表明,FRAM-AHP法可以为公务航空飞行事故进一步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工程 飞行安全 事故分析 功能共振事故模型(FRAM)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脑力负荷测量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卫宗敏 郝红勋 +1 位作者 徐其志 庄达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共8页
首先介绍脑力负荷相关定义、脑力负荷与作业绩效的关系、解决脑力负荷问题的方法,指出脑力负荷问题的破解离不开脑力负荷测量方法的支撑;其次详细分析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飞行脑力负荷测量的新指标、新方法以及主要应用,其中重点综述... 首先介绍脑力负荷相关定义、脑力负荷与作业绩效的关系、解决脑力负荷问题的方法,指出脑力负荷问题的破解离不开脑力负荷测量方法的支撑;其次详细分析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飞行脑力负荷测量的新指标、新方法以及主要应用,其中重点综述了脑力负荷的综合测评方法;最后结合飞机驾驶舱显示系统的设计评价,探讨了脑力负荷测评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飞行员脑力负荷测评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显示界面 脑力负荷 主观测评 生理测评 绩效测评 综合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CRITIC法的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瑞山 占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了研究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用基元事件分析法对中国民航安全办公室不安全数据库中2006—2015年间发生的30起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进行分析,建立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 为了研究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用基元事件分析法对中国民航安全办公室不安全数据库中2006—2015年间发生的30起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进行分析,建立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建立3层阶梯有向模型;运用CRITIC法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并排序。结果表明:影响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的表层直接原因分别是注意力分配不当、违反标准运行程序、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能力弱、导航设备失效、发动机失效、其他天气意外、飞行保障不利和组织混乱;中层间接原因分别是驾驶技能不足、航前准备不足、机组资源管理欠缺、地形复杂、能见度和光线刺激;深层根本原因分别是疲劳驾驶、公司违规和违法组织飞行;影响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飞行保障不利和组织混乱、航前准备不足、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不足和违反标准运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航空 可控飞行撞地 基元事件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 CRITI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LS-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航空运输飞行事故征候预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梁文娟 李雪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和BP神经网络模型(BPNN)的组合模型,对某航空公司运输的月度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预测分析。首先,利用2008—2016年某航空公司的事故征候、飞行小时、航空器数量... 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和BP神经网络模型(BPNN)的组合模型,对某航空公司运输的月度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预测分析。首先,利用2008—2016年某航空公司的事故征候、飞行小时、航空器数量、原油价格等历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应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取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线性部分;然后,利用LS-SVM和BP神经网络建模,获取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非线性部分;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实现三者的融合,获得ARIMA+LS-SVM+BPNN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2017年1至3月该航空公司的月度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历史序列,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组合模型的短期(3个月)预测值与该航空公司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且预测精确度可接受。该研究可为航空公司安全与运行的趋势分析与判断提供数据依据,也可为航空公司制定针对性的飞行事故征候防控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 组合模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航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与LS-SVM组合模型的飞行事故征候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文娟 李雪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51-1656,共6页
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模型,对某航空公司的月度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对2008—2016年某航空公司的事故征候、飞行小时、航空器数量等历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应用SPSS软件进行... 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模型,对某航空公司的月度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对2008—2016年某航空公司的事故征候、飞行小时、航空器数量等历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应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得事故征候万时率的线性部分;随后利用LS-SVM分析ARIMA模型的残差,获取非线性部分,最终通过二者之和获得ARIMA+LSSVM组合模型。对2017年1—3月的月度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了预测,并用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ARIMA(1,1,1)(1,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历史序列,LS-SVM模型对残差的拟合获得了较好的精度;组合模型的短期(3个月)预测值与航空公司事故征候万时率的趋势完全一致,且预测精确度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支持向量机 安全 事故征候 民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ightGear的飞行仿真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岳 陈忆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研究了FlightGear飞行仿真软件中Xml文件的应用及配置机制,通过修改FlightGear动力学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搭建了一个基于FlightGear的飞行仿真演示系统,并根据需求设计了飞行仿真实验。经教学实践验证,该系统方便使用,扩展和维护方便,... 研究了FlightGear飞行仿真软件中Xml文件的应用及配置机制,通过修改FlightGear动力学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搭建了一个基于FlightGear的飞行仿真演示系统,并根据需求设计了飞行仿真实验。经教学实践验证,该系统方便使用,扩展和维护方便,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 FLIGHTGEAR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的直升机飞行培训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铭赫 高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089-6096,共8页
为有效管控直升机飞行培训的安全风险,依据“人-机-环-管”(man-machine-environment-management,MMEM)理论构建直升机飞行培训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 为有效管控直升机飞行培训的安全风险,依据“人-机-环-管”(man-machine-environment-management,MMEM)理论构建直升机飞行培训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权重确定方法。利用G1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CEEMDAN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利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最终确定直升机飞行培训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典型直升机飞行培训机构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天气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最大,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简便实用,可以有效帮助机构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飞行培训 安全风险 序关系分析法(G1)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EEMDAN)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飞行事故多层次情景空间描述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明 崔鹏征 +1 位作者 梁文娟 陈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0-424,共5页
为了提升应对飞行事故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效能,以机场周边发生的航空器飞行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应用情景构建理论,提出"案例-情景-承灾主体-特征属性-应对措施"多层次情景空间描述模型。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调查报告、... 为了提升应对飞行事故类重大突发事件的效能,以机场周边发生的航空器飞行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应用情景构建理论,提出"案例-情景-承灾主体-特征属性-应对措施"多层次情景空间描述模型。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和资料,运用案例研究、分类、统计、筛选等方法,提取特征属性中包括的数据类型、量化方法和取值范围,应用整体和局部相似度算法计算。通过案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示范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建立了情景推演过程,且初始情景匹配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情景空间 描述模型 案例推理 飞行事故 相似度 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事故征候的改进关联度分析和三角模糊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瑞山 张贯超 高路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2-1668,共7页
民航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是民航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掌握事故征候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民航事故率。首先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权重层次分析理论相结合,对民航事故征候及其影响因素做... 民航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是民航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掌握事故征候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民航事故率。首先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权重层次分析理论相结合,对民航事故征候及其影响因素做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机组失误为事故征候的关键原因因素,其后依次为机械原因、天气原因、地面保障、维修差错和空管原因;再运用三角模糊数预测模型对2006-2010年机组失误导致事故征候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11-2015年机组失误导致事故征候的预测区间分别为(20. 186 5,25. 158 4)、(20. 186 9,35. 842 3)、(25. 158 4,53. 934 2)、(35. 842 3,81. 036 1)和(36. 050 0,89. 985 2);最后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机组失误导致事故征候数的样本中心值与预测中心值无显著性差异;将预测区间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际数据绝大多数在预测区间内,该模型满足实际要求,精度较高,可为民航灾害预警工作提供一种科学实用的预测方法。预测区间趋势表明,机组失误导致的事故征候数随着时间推移相应增加。因此,在后续的民航安全管理中要重视机组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机组行为失误,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征候、提高安全水平的目的。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虽然可作为长期预测模型,但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仅是近两年的数据,而其他更往后的数据只能反映一种趋势。要实现更加长远、准确的预测,还需对预测模型的算法做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民航事故征候 改进关联分度析法 三角模糊数预测 预测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数据正态云的着陆操作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磊 郭世广 任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5-1561,共7页
为实现航线飞行员着陆操作风险的量化评价,提出飞行数据正态云概念,综合考虑与着陆异常事件相关的参数及其所带来的风险,以每次航班在着陆阶段接地时刻的地速、仰角、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及15 m处至接地的距离4个参数的数据偏差值为评价指... 为实现航线飞行员着陆操作风险的量化评价,提出飞行数据正态云概念,综合考虑与着陆异常事件相关的参数及其所带来的风险,以每次航班在着陆阶段接地时刻的地速、仰角、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及15 m处至接地的距离4个参数的数据偏差值为评价指标,综合运用正态云理论和熵权法构建评价模型,用以评价着陆操作风险水平,并划分航线飞行员着陆操作风险等级区间,开发出了飞行着陆操作风险评价系统,从而实现了飞行数据处理及着陆操作风险的快捷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飞行数据 正态云 着陆操作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ightGear/Matlab的运输类飞机飞行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岳 汪磊 郭世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9-133,共5页
以NASA气动数据为基础,建立波音747飞机飞行仿真模型并验证,设计了可调整参数的控制器示例,利用FlightGear和Matlab软件的接口技术实时传输仿真数据,实现了飞行仿真的三维可视化,并根据课程需求开发了飞行仿真实验。经教学实践验证,仿... 以NASA气动数据为基础,建立波音747飞机飞行仿真模型并验证,设计了可调整参数的控制器示例,利用FlightGear和Matlab软件的接口技术实时传输仿真数据,实现了飞行仿真的三维可视化,并根据课程需求开发了飞行仿真实验。经教学实践验证,仿真实验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直观理解,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GHTGEAR MATALB 运输类飞机 飞行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认知模型的飞行机组团队情境意识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燕青 刘超群 李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05-311,共7页
研究旨在对飞行机组在飞行过程中的团队情境意识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基于交互认知模型的飞行员团队情境意识测量方法,基于模拟飞行实验平台设计实验,利用暂停测量法测量飞行机组的个体情境意识(ISA)、交互意识(TMA)及交互认知(TMB) 3个... 研究旨在对飞行机组在飞行过程中的团队情境意识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基于交互认知模型的飞行员团队情境意识测量方法,基于模拟飞行实验平台设计实验,利用暂停测量法测量飞行机组的个体情境意识(ISA)、交互意识(TMA)及交互认知(TMB) 3个团队情境意识测量指标,利用专家打分法测量飞行机组的安全绩效。结果表明:高低绩效组的ISA没有显著差异,安全绩效与ISA的相关系数为0. 402,呈低度相关;而高低绩效组的TMA和TMB存在显著差异,安全绩效与TMA、TMB的相关系数为0. 676和0. 742,均呈中度相关;以沟通和信息完整性为自变量,分别以ISA、TMA和TMB因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沟通和信息完整性主效应均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认为除了提高飞行员个体SA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机组的有效沟通和保证飞行数据完整性,增加机组成员的交互认知水平,对提高团队情境意识、保障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机组 团队情境意识(TSA) 个体情境意识(ISA) 交互意识(TMA) 交互认知(T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