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示触控系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董磊 刘嘉琛 +2 位作者 赵长啸 党香俊 史春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解决传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对先进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设计的不适用性问题,首先,详细阐述显示触控系统的技术特点;然后,依据相关适航条款,确定显示触控系统在人为因素适航审定中需重点考虑的要素和审定计划的条理性方法;最后... 为解决传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对先进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设计的不适用性问题,首先,详细阐述显示触控系统的技术特点;然后,依据相关适航条款,确定显示触控系统在人为因素适航审定中需重点考虑的要素和审定计划的条理性方法;最后,结合符合性验证可能产生的问题,给出显示触控系统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要求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能够在符合性验证方法的框架内,通过位置和可达性、功能和可靠性等6个方面的要求,实现显示触控系统的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驾驶舱 触控屏 人为因素 适航审定 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适航审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女娥 张博 +1 位作者 阎芳 王鹏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9,84,共6页
与多个机载系统存在任务交联的特点以及平视显示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带来挑战。分析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文件体系,给出审定基础、符合性方法确定原则,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符合性验证交联关系,并从实际... 与多个机载系统存在任务交联的特点以及平视显示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带来挑战。分析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文件体系,给出审定基础、符合性方法确定原则,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符合性验证交联关系,并从实际审查角度给出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审定要素和评审要求。本研究可为民机机载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与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审定 机载显示 机组告警 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网络实时性能评价技术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锋 周璇 +3 位作者 赵长啸 李峭 王鹏 熊华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1-665,共15页
机载网络是航空电子系统中实现信息实时可靠传输的手段,其发展程度和能力决定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构型及信息综合效能。不同于一般计算机网络,机载网络更加强调组网的实时性,需要采用苛刻高效的方法实现其实时性能的分析与评价。以交... 机载网络是航空电子系统中实现信息实时可靠传输的手段,其发展程度和能力决定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构型及信息综合效能。不同于一般计算机网络,机载网络更加强调组网的实时性,需要采用苛刻高效的方法实现其实时性能的分析与评价。以交换式网络中消息传输过程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消息端到端传输延迟模型,给出了实时性能评价方法在评估悲观性和计算紧性的对比指标;对解析分析、行为仿真和模型检查等典型机载网络实时性评价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给出了各种实时性能评价方法在计算紧性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和实现途径。以简单网络和工业规模网络为研究案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说明,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在计算紧性的差异,探讨了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网络实时性能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系统 机载网络 实时性 延迟分析 计算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文光 李琪 +3 位作者 汪克念 马春燕 张涛 张国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2-872,共11页
航空控制软件已成为航空系统的核心控制决策单元。布尔条件表达式是构成航空控制软件循环和分支逻辑代码的主要成分,研究了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①提出了一种2层次布尔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方法;②在设计变异算子... 航空控制软件已成为航空系统的核心控制决策单元。布尔条件表达式是构成航空控制软件循环和分支逻辑代码的主要成分,研究了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①提出了一种2层次布尔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方法;②在设计变异算子、修复方案和变异修复停止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条件表达式自动化修复方法;③设计和实现了面向条件表达式各类故障的修复辅助工具,对航空控制软件中155个故障表达式进行故障修复实验,结果表明,55.5%的故障表达式可以精确修复,44.5%的故障表达式修复后产生多个正确版本,部分版本存在运算冗余,尚需人工介入选择最优修复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表达式故障 故障修复 航空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失效对航空发动机温度限制保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日兴 朱兆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44-5150,共7页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其中33.28条款对发动机控制系统做出了系统需容忍“单点故障”的规定。然而,传感器失效在所难免,而限制保护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其中33.28条款对发动机控制系统做出了系统需容忍“单点故障”的规定。然而,传感器失效在所难免,而限制保护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局方在传感器失效状态下对控制系统适航审查的能力,掌握传感器失效下限制保护的影响,进而为适航审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在传感器失效下,探究了航空发动机限制保护控制系统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涡轮温度控制系统,以电流信号表征传感器故障,并针对高压涡轮出口温度(T 48)的控制,设计了温度限制保护装置,并设定温度限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过渡过程中,温度限制保护的两次切换可有效解决系统超调过大的现象,而传感器失效和改变参数的限制值均会对限制保护的切换时刻造成超前或滞后等影响,而对限制时间造成缩短或延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出口温度 发动机控制 限制保护 单点故障 超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某型航空发动机滑油供油系统故障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杰 朱永新 +1 位作者 何文博 党香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84-3789,共6页
为了更加方便、经济地获取航空发动机滑油供油系统的故障诊断数据,提出一种基于AMESim进行滑油供油系统的故障仿真以获取故障数据的方法。首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滑油供油系统的部件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以此为基础,在AMESim中搭建整体模... 为了更加方便、经济地获取航空发动机滑油供油系统的故障诊断数据,提出一种基于AMESim进行滑油供油系统的故障仿真以获取故障数据的方法。首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滑油供油系统的部件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以此为基础,在AMESim中搭建整体模型。最后对供油系统中的供油油滤与活门进行故障注入,得到了油滤堵塞、单向活门卡滞、旁通活门弹簧松弛、卸压活门预紧力不足这四类故障与其相应监测点的压力、流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 航空发动机 滑油供油系统 故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失效下转速限制保护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日兴 白杰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4308-14312,共5页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适航规章(CCAR33R2)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问题出台了相关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发动机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容忍“单点故障”,即最大限度降低局部失效的影响。为对适航审定提供相应技术支持,针对转速传感器失效时航空发动机转速...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适航规章(CCAR33R2)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问题出台了相关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发动机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容忍“单点故障”,即最大限度降低局部失效的影响。为对适航审定提供相应技术支持,针对转速传感器失效时航空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会严重偏离设定点。在传感器失效下,提出将限制保护控制技术用于转速控制系统输出响应的控制。依次向系统注入偏置、漂移、开路、短路及周期性干扰等故障,在传感器失效下对比转速控制与限制保护控制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传感器失效后,与无限制保护的系统相比,有限制保护控制的系统输出响应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转速响应及燃油流量始终维持在设定值附近,控制系统性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限制保护控制 传感器 故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化航电系统驻留功能组合失效分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长啸 刘嘉琛 王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5-1180,共6页
针对综合航电功能组合失效等级会随综合功能的数量增加而升级的问题,分析了典型机型综合航电系统的驻留方案,选取了适用于综合航电系统特征的分析策略,通过综合考虑共因问题、多备份系统驻留、系统设计特征、信息依赖关系等因素,实现功... 针对综合航电功能组合失效等级会随综合功能的数量增加而升级的问题,分析了典型机型综合航电系统的驻留方案,选取了适用于综合航电系统特征的分析策略,通过综合考虑共因问题、多备份系统驻留、系统设计特征、信息依赖关系等因素,实现功能组合失效影响的确认与分析,并以波音787飞机驻留方案为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块化航电 驻留功能 组合失效 适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航空发动机信号重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伟 曹强广 +1 位作者 李双 朱闪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0-256,共7页
研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信号重构问题。针对含有建模误差等未知干扰发动机模型,考虑传感器发生故障情况下,提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航空发动机信号重构方法。首先通过滤波器将含有传感器故障的系统等效为含有虚拟的执行器故障... 研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信号重构问题。针对含有建模误差等未知干扰发动机模型,考虑传感器发生故障情况下,提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航空发动机信号重构方法。首先通过滤波器将含有传感器故障的系统等效为含有虚拟的执行器故障的系统;然后设计滑模观测器;并设置合适的增益矩阵使得状态估计误差稳定有界、输出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滑模面,保证了滑模观测器对传感器故障的精确估计;在此基础上实现航空发动机的信号重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低压转速传感器发生不同幅度的软硬故障时进行信号重构仿真,并与常用的卡尔曼滤波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故障 滑模观测器 航空发动机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辐射场下不同孔阵的金属腔体屏蔽效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阎芳 刘旭红 +4 位作者 王鹏 马振洋 史春蕾 于新海 赵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4,100,共6页
提高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可增强民用航空机载电子系统的高强辐射场(HIRF)防护能力。基于Robinson模型,提出一种可计算带有非中心孔阵金属屏蔽腔体屏蔽效能的修正模型。选用民航机载通信设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模型计算其屏蔽效能,与... 提高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可增强民用航空机载电子系统的高强辐射场(HIRF)防护能力。基于Robinson模型,提出一种可计算带有非中心孔阵金属屏蔽腔体屏蔽效能的修正模型。选用民航机载通信设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模型计算其屏蔽效能,与三维电磁仿真软件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HIRF作用下不同孔阵、频率、位置对设备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为民航机载电子设备的屏蔽壳体设计以及内部敏感器件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辐射场 Robinson模型 民航机载电子设备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复合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旭东 许佳丽 +2 位作者 邹田春 赵乃勤 纵荣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637-3643,共7页
泡沫铝由于具有出色的力学、电学、热力学性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应用。为了拓展泡沫铝的应用领域,研究者在制备高性能的铝基复合泡沫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研究表明,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增强体制备复合泡沫的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复合泡沫的... 泡沫铝由于具有出色的力学、电学、热力学性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应用。为了拓展泡沫铝的应用领域,研究者在制备高性能的铝基复合泡沫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研究表明,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增强体制备复合泡沫的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复合泡沫的强度,但是会引起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硬质陶瓷颗粒(SiC颗粒、Al 2O 3颗粒等)作为增强体可以提高复合泡沫的抗压强度,但是会增强材料的脆性;纤维和晶须这种二维增强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增强体带来的脆性,但是仍存在增强体难以均匀分布、处理方法繁琐且界面反应控制较难等问题。因此,无论是泡沫铝还是复合泡沫,都鲜有单独使用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与其他强度较高的部件组合成复合构件使用,例如泡沫铝夹芯板、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等复合结构。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复合结构是将泡沫铝芯材通过多种方式填入薄壁金属管中并实现二者的有效连接而组成的特殊结构。目前实现填充的方法可分为外加填充法与原位制备法。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结构不仅具有优异的吸能特性和阻尼性能,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独立承载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在减震吸能、吸声降噪等方面的潜在优势极其引人关注。尤其是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复合结构在汽车制造业领域具有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减震吸能结构,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三大优势:(1)在不削减车身强度的情况下极大减轻车身的质量,减少汽车的油耗及尾气排放;(2)在受到撞击时依靠自身塑性变形吸收绝大部分碰撞能量并及时将冲击分散到车身主体上,避免局部集中变形过大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充分保证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3)回弹变形很小,可以有效避免事故中人体受到二次伤害。目前复合结构最为常见的应用是作为汽车的保险杠、副车架、前纵梁等防撞吸能部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系数。本文介绍了泡沫铝填充金属管复合结构的主要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种复合结构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薄壁管 复合结构 压缩性 能吸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的机载平视显示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鹏 李浩 +1 位作者 赵长啸 邢培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9-1476,共8页
平视显示(Head-up Display,HUD)系统属于航电安全关键系统,可以提高低能见度下的飞机运行安全,需要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完善的风险识别与分析。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很难捕获系统组件交互带来的危险。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 平视显示(Head-up Display,HUD)系统属于航电安全关键系统,可以提高低能见度下的飞机运行安全,需要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完善的风险识别与分析。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很难捕获系统组件交互带来的危险。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对HUD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系统的多方交互,识别系统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同时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及其工具UPPAAL对系统进行建模,验证STPA识别的不安全控制行为;最后设计了一个路径算法,对导致其发生的危险路径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系统潜在的危险及其原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分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航空电子系统 平视显示系统 安全性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时间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CCF800/环氧挖补板拉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婕 程小全 +1 位作者 程羽佳 冯振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针对挖补修理后飞行器在服役期间会经历高温高湿环境,进行了湿热环境对挖补修理层合板(以下简称挖补板)拉压性能影响的研究。首先,测试了4种湿热环境下CCF800/环氧挖补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然后,建立了相应的湿热应力有限元模型,探索了... 针对挖补修理后飞行器在服役期间会经历高温高湿环境,进行了湿热环境对挖补修理层合板(以下简称挖补板)拉压性能影响的研究。首先,测试了4种湿热环境下CCF800/环氧挖补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然后,建立了相应的湿热应力有限元模型,探索了不同湿热环境下挖补板内的湿热应力分布;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湿热环境下挖补板的拉伸和压缩力学模型,研究了湿热环境对CCF800/环氧挖补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湿热环境使挖补板的承压能力降低,承拉能力提高,这与常理不符。经试验观察和机理分析,发现CCF800/环氧铺层中纤维弯曲是导致湿热环境下挖补板拉伸性能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在考虑湿热环境时,制备CCF800纤维复合材料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纤维弯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挖补修理 湿热环境 拉伸性能 压缩性能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厚对钛合金-复合材料接头胶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大伟 秦嘉徐 +3 位作者 李龙辉 刘志浩 符记 邹田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
采用钛合金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胶层厚度的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与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拉伸-剪切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胶层厚度异质材料的接头胶接性能、应变场与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在拉伸载荷下,不同胶层厚度接头的... 采用钛合金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胶层厚度的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与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拉伸-剪切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胶层厚度异质材料的接头胶接性能、应变场与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在拉伸载荷下,不同胶层厚度接头的失效特点。结果表明,当胶层厚度由0. 2 mm增加至1. 2 mm时,接头极限载荷由6. 13k N降低至5. 89 k N,损伤后剩余强度降低,薄胶层接头出现渐进失效;复合材料端头高剥离与拉伸应变区域面积增加,厚胶层与被胶接件一同变形,导致接头提前失效;钛合金-胶层界面破坏模式增多,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破坏模式减少;接头在发生复合材料层间破坏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剩余强度,当钛合金-胶层界面遭到破坏后,易整体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搭接接头 异质材料 胶接性能 DIC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钛预氧化处理和发泡温度对Al-7Si闭孔泡沫铝泡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旭东 谢明睿 +1 位作者 邹田春 纵荣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119,共9页
采用粉末冶金快速发泡法制备Al-7Si闭孔泡沫铝,研究使用高导热发泡模具后制备工艺参数对泡沫铝膨胀率、孔隙率、泡孔个数与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550℃时对氢化钛预氧化处理1 h可细化颗粒尺寸,提高氢化钛开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 采用粉末冶金快速发泡法制备Al-7Si闭孔泡沫铝,研究使用高导热发泡模具后制备工艺参数对泡沫铝膨胀率、孔隙率、泡孔个数与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550℃时对氢化钛预氧化处理1 h可细化颗粒尺寸,提高氢化钛开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过度预氧化处理会导致氢化钛释气量下降,获得的试样膨胀率较低。发泡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泡沫铝膨胀率和泡孔个数,对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影响较小,但温度过高会使得试样顶部低圆度裂纹状泡孔分布范围增加。发泡模具的使用有助于约束膨胀方向,提高冷却过程中孔径均匀程度。粉末冶金快速发泡法可获得均匀泡孔结构泡沫铝。采用450℃预处理90 min的氢化钛作为发泡剂,发泡温度为720℃,发泡时间为160 s时可获得孔隙率为78.1%,孔径为(2.29±0.8)mm,并具有最优泡孔结构的泡沫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钛预氧化处理 发泡温度 粉末冶金快速发泡法 闭孔泡沫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翅室对跨声速扩压叶栅角区分离流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文峰 孙鹏 杨国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为了抑制压气机叶片吸力面角区分离,减小内部流动损失,改善通道内的通流能力,基于蜻蜓翅翼的翅室和褶皱结构特征,在跨声速扩压叶栅的端壁上布置仿生翅室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深度的仿生翅室结构对角区分离流动的影响。研究... 为了抑制压气机叶片吸力面角区分离,减小内部流动损失,改善通道内的通流能力,基于蜻蜓翅翼的翅室和褶皱结构特征,在跨声速扩压叶栅的端壁上布置仿生翅室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深度的仿生翅室结构对角区分离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攻角条件下仿生翅室影响效果最明显,能够提高端壁附近的湍动能,增加靠近端壁处流体速度,减小分离涡的影响范围,增强叶栅通流能力,从而提高叶片的扩压能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对角区分离的抑制效果先增加后减小,最佳方案使得总压损失系数降低7.22%。当攻角小于最小损失攻角,仿生翅室诱导分离涡起始点提前,扩大角区分离范围,增加了流动损失;当攻角大于最小损失攻角,对角区分离的抑制效果先增强后减弱,角区分离范围大到一定程度后,其产生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气机 叶片 叶栅 角区分离 数值模拟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旭东 刘冠甫 +3 位作者 胡琪 邹田春 沙军威 纵荣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泡沫铝因其出色的力学、电学、热力学性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对泡沫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准静态以及高应变率单轴压缩性能上。然而,随着泡沫铝应用环境的复杂化,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循环载荷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充分了解泡沫... 泡沫铝因其出色的力学、电学、热力学性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对泡沫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准静态以及高应变率单轴压缩性能上。然而,随着泡沫铝应用环境的复杂化,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循环载荷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充分了解泡沫铝的疲劳性能以及承受循环加载时的失效机理对其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疲劳试验时加载方式的不同,可将泡沫铝的疲劳分为压-压疲劳、拉伸疲劳两种。由于泡沫铝内部结构不规则,试样个体间差异较大,其疲劳性能离散性明显,因此对疲劳寿命、疲劳强度等参数的定义方式也不尽相同。此外,学者们针对泡沫铝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泡沫铝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泡孔结构与形貌、试样尺寸、基体与增强相材料以及热处理等,深入了解影响疲劳性能的因素有助于提高泡沫铝在复杂应用环境下的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由于试样结构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泡沫铝疲劳失效机制的分析尚未得出统一结论,针对其疲劳裂纹扩展方式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研究者们多从疲劳应变-循环次数曲线及内部缺陷等方面入手来分析泡沫铝的失效机理。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笔者课题组工作,针对泡沫铝疲劳性能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压-压疲劳、拉伸疲劳两种不同疲劳载荷加载方式下泡沫铝的疲劳性能,包括疲劳寿命、疲劳强度以及应力水平等参数的定义方式;讨论了不同因素对泡沫铝疲劳性能的影响,提出通过减小泡孔尺寸和优化泡孔结构均匀性等方法来改善其疲劳性能。此外,从宏观、微观角度出发,对泡沫铝的疲劳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疲劳性能 微观结构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渐进破坏分析
18
作者 王大伟 李龙辉 +3 位作者 符记 刘志浩 秦嘉徐 邹田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0,共5页
采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制备单搭接胶接连接实验件。利用万能实验机、DIC、应变采集系统等手段,对胶接接头的极限载荷、应变场、应变分布和破坏模式进行表征,分析了拉伸载荷下胶接接头的应变分布规律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折减规律... 采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制备单搭接胶接连接实验件。利用万能实验机、DIC、应变采集系统等手段,对胶接接头的极限载荷、应变场、应变分布和破坏模式进行表征,分析了拉伸载荷下胶接接头的应变分布规律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折减规律,探究了异质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胶接接头破坏模式为搭接接头两端胶层界面破坏,中间部位复合材料层间破坏。接头破坏过程为渐进破坏,受载时复合材料端头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变,裂纹在此处萌生,并不断向钛合金端头扩展,扩展部位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不断折减,直到搭接面积过小胶层突然发生界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搭接接头 胶接 胶层破坏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论证的民机机载系统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女娥 阎芳 王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77,共6页
为解决现有民机机载系统安全性评估中逻辑推理不明确、可读性不强等问题,首先基于安全论证法和目标结构化标记(GSN)语言,通过分析系统安全性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思路,研究并给出系统安全性评估论证策略;然后从安全性目标满足和安全性需求管... 为解决现有民机机载系统安全性评估中逻辑推理不明确、可读性不强等问题,首先基于安全论证法和目标结构化标记(GSN)语言,通过分析系统安全性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思路,研究并给出系统安全性评估论证策略;然后从安全性目标满足和安全性需求管理2方面分别进行机载系统安全论证;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基于安全论证法在民机机载系统安全性评估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GSN的安全论证符合正向研制流程要求,在安全性目标和支撑证据之间建立明确的逻辑推理关系,可用于内部交流和适航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性评估 安全论证 目标结构化标记(GSN) 民用飞机 适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薄壁方管准静态轴向压缩失效机理及吸能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振宇 周坤 +4 位作者 裴惠 解江 牟浩蕾 詹绍正 杨鹏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4,共11页
以[±45]3s铺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薄壁方管为对象,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其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破坏吸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5]3s方管在准静态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局部屈曲失效模式;在局部屈曲区,失效... 以[±45]3s铺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薄壁方管为对象,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其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破坏吸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5]3s方管在准静态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局部屈曲失效模式;在局部屈曲区,失效主要表现为纤维与基体断裂、分层以及轴向与纵向裂纹扩展,并耗散大量能量;在弹性区,能量耗散大部分由于层间分层,少部分来自于纤维与基体弹性变形。基于Puck2000基体失效准则与Yamada Sun纤维失效准则,研究建立单层壳、多层壳、层合壳3种有限元模型,对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和吸能特性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3种有限元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复现[±45]3s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吸能特性,但层合壳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45]3s方管局部屈曲的失效模式,且比吸能误差最小,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失效机理 吸能特性 单层壳模型 多层壳模型 层合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