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泊位引导系统中运动物体的检测与分类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庆吉 支源 +1 位作者 胡琢 王立文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重点研究了基于视觉检测方式的机场泊位自动引导系统的图像预处理算法。提出改进的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检测算法,有效抑制了分割运动缓慢且成像面积比较大的物体时易出现的“拖尾”现象。提出了基于颜色色度信息的阴影检测算法,成功... 重点研究了基于视觉检测方式的机场泊位自动引导系统的图像预处理算法。提出改进的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检测算法,有效抑制了分割运动缓慢且成像面积比较大的物体时易出现的“拖尾”现象。提出了基于颜色色度信息的阴影检测算法,成功地检测出运动物体的阴影。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分类器,区分泊位飞机与泊位场景中其他运动物体。在实际机场泊位自动引导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泊位引导系统 改进混合高斯模型 阴影检测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预测性维修技术研发应用态势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孔旭 于得水 +1 位作者 丁坤英 刘佩佩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1年第2期21-29,共9页
以航空器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为基础的预测性维修技术已成为业界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从航空器维修的技术内涵和系统定位出发,以论文和专利数据为表征,提取预测性维修研究热点,系统梳理预测性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人工智... 以航空器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为基础的预测性维修技术已成为业界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从航空器维修的技术内涵和系统定位出发,以论文和专利数据为表征,提取预测性维修研究热点,系统梳理预测性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人工智能、维修自动化、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供应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航空器预测性维修中的应用。在归纳预测性维修框架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给出航空器预测性维修技术自主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 预测性维修 故障和健康管理 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判决的差分匹配滤波器时间戳估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宫峰勋 张万红 马艳秋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14,19,共5页
在深入分析差分匹配滤波器法标记应答信号前导单脉冲过0点时间戳的基础上,针对高信噪比情况下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检测精确度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次判决的差分匹配滤波器过0点检测与时间戳标记方法,并通过差分匹配滤... 在深入分析差分匹配滤波器法标记应答信号前导单脉冲过0点时间戳的基础上,针对高信噪比情况下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检测精确度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次判决的差分匹配滤波器过0点检测与时间戳标记方法,并通过差分匹配滤波器输出信号的过0点分布、TOA测量精确度和多点定位(MLAT,multilateration)系统定位精确度三方面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在过0点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时间戳标记准确度高、TOA测量精确度高和初始定位精确度高的优点,且随着输入信号信噪比的增大,改进算法的TOA检测均方根误差趋近于0。在信号信噪比大于20 dB时,应用于MLAT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0.8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匹配滤波器法 时间戳标记 MLAT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算法与模块密度的改进Chameleon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宫峰勋 邢晨 马艳秋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研究基于Chameleon算法结合DPC算法和模块密度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层次聚类算法。在Chameleon算法第一阶段,引入DPC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在第二阶段,利用近似度函数进行子簇合并时,引入表征簇内数据点相似程度的函数——模块密度,当... 本研究基于Chameleon算法结合DPC算法和模块密度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层次聚类算法。在Chameleon算法第一阶段,引入DPC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在第二阶段,利用近似度函数进行子簇合并时,引入表征簇内数据点相似程度的函数——模块密度,当模块密度值最大时获得最终聚类结果。本算法利用上述方法建立动态模型,可自动确定终止条件,并且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簇,克服了传统Chameleon算法无法找到聚类终点和对于初始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MELEON算法 DPC算法 模块密度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透视:“轴”上“节点”及其可识别性
5
作者 <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 覃睿 吴苓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6年第12期26-27,共2页
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是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于美国。这种全新的理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被积极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引入该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 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是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于美国。这种全新的理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被积极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引入该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和市镇成为一个探索性较强的课题,用何种方式在理论和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之间形成对接,也就成为值得细化研究的系统性任务。天津市东丽区"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中首次引入了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表示东丽区城市化规划建设将在"在城市化的郊区发展中,对城市边缘区进行重构"这一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需要全面的理论准备和研究支持。《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从宏观的历史、现状到微观的区内条件因素分析,对东丽区的资源禀赋、运行模式、制约因素等众多问题做了多方位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刊登了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读者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识别性 天津市东丽区 市镇 自然环境资源 节点 义和文化 生活标准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