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译元 刘晓宇 孙瑶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1,共10页
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能够推动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以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 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能够推动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以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进步可有效助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效应分析可知,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传导路径,即数字技术能够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其中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技术不仅对本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也具有推动作用。据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差异化发展机制,以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实际导航性能评估方法
2
作者 钟伦珑 袁旭 +1 位作者 董巧丽 王崇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误差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将组合导航的ANP评估建模成置信域表征参数求解问题。然后,应用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法减小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同时结合二分迭代快速收缩搜索区间,减小方法迭代次数,避免动态积分区间带来的求积节点数选取困难问题,在保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快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复化Simpson公式的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在相同准确性要求下,将平均计算时间由15.69 ms减少到1.0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组合导航 实际导航性能 高斯勒让德 二分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硫化物SERS及食品安全检测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潮 谢怀进 +1 位作者 高晓青 韩迎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4,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具备指纹识别、检测极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兼具在线与离线检测能力等优势从被发现起就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SERS技术主要通过制备、加工特殊的基底使得目标检测物的拉曼信号得到指数级增强,有...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具备指纹识别、检测极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兼具在线与离线检测能力等优势从被发现起就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SERS技术主要通过制备、加工特殊的基底使得目标检测物的拉曼信号得到指数级增强,有效解决了拉曼散射光远小于弹性散射光的问题,甚至可实现单分子级别的检测。近期,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一种新兴SERS基底表现出分子兼容性高、抗荧光背景等多种优势,其对拉曼信号的增强机制也与传统贵金属基底不同,因此研究人员从增强机理、结构调控、SERS性能、应用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了过渡金属硫化物SERS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SERS基底的发展历程和分类,主要介绍了过渡金属硫化物SERS的增强机理、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结构调控方法与对SERS性能影响、过渡金属硫化物SERS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 过渡金属硫化物 结构 增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don空间和循环子空间码的构造
4
作者 刘雪梅 张佳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1,F0002,共7页
子空间码特别是循环子空间码在随机网络编码中具有高效的编码和译码算法,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Sidon空间是构造循环子空间码的重要工具,利用有限域上的本原元和不可约多项式的根,构造了不同维数的Sidon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码... 子空间码特别是循环子空间码在随机网络编码中具有高效的编码和译码算法,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Sidon空间是构造循环子空间码的重要工具,利用有限域上的本原元和不可约多项式的根,构造了不同维数的Sidon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码字个数更多的循环子空间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域 循环子空间码 Sidon空间 不可约多项式的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有监督分类器和MEWMA的控制图
5
作者 周茂袁 邱静 +1 位作者 周茂凯 钱琨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共15页
在过程监控中,使用现代工业系统中的变量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控诊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以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MEWMA)策略结合一种有监督分类器(“one plus epsilon”,简称OPE分类器),提出OPE-MEWMA控制图.在考虑不同模型、... 在过程监控中,使用现代工业系统中的变量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控诊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以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MEWMA)策略结合一种有监督分类器(“one plus epsilon”,简称OPE分类器),提出OPE-MEWMA控制图.在考虑不同模型、偏移模式和偏移大小的情况下,探究了控制图对均值偏移的检测能力,通过比较平均运行长度等多个指标衡量控制图的性能表现.仿真结果表明,所开发的OPE-MEWMA控制图能够快速检测到均值偏移,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 交叉熵损失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度和聚类系数的中国航空网络重要性节点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闫玲玲 陈增强 张青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593,共8页
运用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半局部中心性5种方法,对中国航空网络进行节点重要性排序;对重要节点分别进行蓄意攻击和随机攻击,采用脆弱性指标验证排序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介数中心性能够更准确地刻... 运用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半局部中心性5种方法,对中国航空网络进行节点重要性排序;对重要节点分别进行蓄意攻击和随机攻击,采用脆弱性指标验证排序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介数中心性能够更准确地刻画中国航空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在航空网络的背景下,将节点的直接影响力和节点邻居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度和聚类系数的新指标,经中国航空网络实例验证,该指标的评价准确性仅次于介数中心性,但是其时间复杂度比介数中心性低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网络 节点重要性 聚类系数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刚性陶瓷隔热瓦辐射式热防护涂层研究进展
7
作者 郭琳琳 苗成朋 +5 位作者 张金君 李江涛 陶鑫 王明超 杜海燕 刘家臣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刚性陶瓷纤维隔热瓦基体辐射式热防护涂层是航天飞行器大面积使用的热防护系统,提高其辐射率、抗冲击、抗热震等可重复使用性能一直是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多元化性能优化背景下刚性陶瓷纤维隔热瓦基体辐射式热防护涂层结构设计和材料... 刚性陶瓷纤维隔热瓦基体辐射式热防护涂层是航天飞行器大面积使用的热防护系统,提高其辐射率、抗冲击、抗热震等可重复使用性能一直是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多元化性能优化背景下刚性陶瓷纤维隔热瓦基体辐射式热防护涂层结构设计和材料改进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辐射式热防护涂层的结构设计途径和组成调整思路,涂层从单层致密结构发展到多层梯度结构以及多层鳞片结构,并总结了不同结构辐射式热防护涂层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最后指出多层梯度结构涂层由于综合了致密结构和多孔梯度结构的综合优势且具有可调节性仍是当前研究的主流,未来辐射式热防护涂层应进一步优化防/隔热一体化设计,并开展结构、组成对服役仿真环境下的性能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式热防护涂层 刚性陶瓷隔热瓦 可重复使用 多层梯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气敏传感器性能的改善及在民航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酽 刘敏 +1 位作者 刘金城 吕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3-56,共4页
氧化锌是多功能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氧化锌气敏材料及测试方法进一步优化后,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对纳米氧化锌传感器的气敏机理、改善气敏性能的主要方法以及传感... 氧化锌是多功能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氧化锌气敏材料及测试方法进一步优化后,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对纳米氧化锌传感器的气敏机理、改善气敏性能的主要方法以及传感器在民用航空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气敏 改善 民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泥”结构陶瓷封严涂层横向裂纹扩展抑制机理
9
作者 程涛涛 吴治兵 +3 位作者 蒋家有于 曹雨函 马梁 张莹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24,共13页
目的热循环下过早的剥落失效是陶瓷基封严涂层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选取“砖-泥”结构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孔隙“吸引”效应,探究该涂层横向裂纹扩展抑制机理,为解决涂层易于热循环剥落失效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 目的热循环下过早的剥落失效是陶瓷基封严涂层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选取“砖-泥”结构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孔隙“吸引”效应,探究该涂层横向裂纹扩展抑制机理,为解决涂层易于热循环剥落失效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建立不同孔隙半径的“泥”层模型,分析不同“泥”层模型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场及横向裂纹扩展行为。结果在“泥”层中引入的孔隙具有“应力再分布”功能和“应力集中”功能。含孔隙“泥”层的应力集中位置由无孔隙时的“砖”层/“泥”层界面处转移至孔隙周围,并且应力场作用区域显著缩小;与原始“泥”层相比,含孔隙“泥”层模型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σ22 max)和最大剪切应力(σ12 max)显著提高。孔隙半径分别为1、2、3、4μm的“泥”层模型中横向裂纹扩展长度分别减小了84.3%、54.8%、51.5%、59.5%,能量耗散水平分别降低了98.5%、62.7%、91.1%、86.9%。当孔隙半径从0μm增至1μm时,针对横向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孔隙具有“应力再分布”功能和“应力集中”功能,它在热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裂纹吸引”效应,从而改变了裂纹的扩展方向,并且抑制了裂纹的连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泥”结构 热循环失效 孔隙“吸引”效应 应力再分布 应力集中 横向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青松 李东琪 连晓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3-2092,共10页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腐蚀主要发生在阳极帽处,随着腐蚀进行,腐蚀孔向内部深入,直至电池彻底损坏;涉水中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损失速率与电压降呈正相关关系;腐蚀产物主要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涉水过程中阴极析出大量氢气,氢气产生速率与盐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较封闭的应用环境极易达到氢气爆炸下限;轻度腐蚀后电池热失控过程的喷射程度较为剧烈,燃爆危险性较高;而过度腐蚀则会直接破坏电池结构,进而使电池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涉水 电池性能 热失控 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石墨烯吸附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华 马婧 李泽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本征和硼、氮、铝、磷掺杂的有限尺寸石墨烯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一氧化碳传感器时的性能依赖于掺杂元素.本征、硼和氮掺杂石墨烯吸附一氧化碳时的吸附能较低,为物理吸附.铝、磷掺...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本征和硼、氮、铝、磷掺杂的有限尺寸石墨烯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一氧化碳传感器时的性能依赖于掺杂元素.本征、硼和氮掺杂石墨烯吸附一氧化碳时的吸附能较低,为物理吸附.铝、磷掺杂石墨烯的吸附能显著提高,比本征、硼和氮掺杂时高出约一个数量级,且铝和磷原子从石墨烯中突出,使其发生局部弯曲.铝掺杂石墨烯增强了石墨烯与一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石墨烯的气敏性和吸附能力,是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第一性原理 吸附特性 掺杂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谐激励下碰弹强化吸振器的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建恩 董博康 +1 位作者 闫旭 李双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72,623,共8页
为了提升传统纯立方吸振器的吸振效果并避免由高分支响应造成的失效,在纯立方吸振器的质量块两侧安装由碰撞板和弹簧组成的小型装置,构造出一种新型的碰弹强化吸振器。首先,设计并加工了由单自由度线性主振子和该吸振器构成的试验平台;... 为了提升传统纯立方吸振器的吸振效果并避免由高分支响应造成的失效,在纯立方吸振器的质量块两侧安装由碰撞板和弹簧组成的小型装置,构造出一种新型的碰弹强化吸振器。首先,设计并加工了由单自由度线性主振子和该吸振器构成的试验平台;其次,对比研究了在简谐激励下连接碰弹强化吸振器与连接纯立方吸振器的主振子加速度响应的差异;最后,试验分析了吸振器的弹簧刚度和碰弹间隙两个参数对主振子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碰弹强化吸振器具有优越的减振性能,可以改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抑制分岔的发生,消除系统在较大激励下的高分支响应;通过合理控制两个参数,碰弹强化吸振器可以得到更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减振 稳定性 碰弹强化 吸振器 高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的两步惯性Bregman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
13
作者 赵静 郭晨正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0-1651,共22页
针对一类非凸非光滑不可分优化问题,该文基于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结合两步惯性外推和Bregman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通过构造适当的效益函数,利用Kurdyka-Łojasiewicz性质,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生成的迭代序列具有收敛性.最后,将... 针对一类非凸非光滑不可分优化问题,该文基于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结合两步惯性外推和Bregman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通过构造适当的效益函数,利用Kurdyka-Łojasiewicz性质,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生成的迭代序列具有收敛性.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信号恢复、二次分式规划问题,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凸非光滑优化 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 惯性外推 Bregman 距离 Kurdyka-Łojasiewicz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维Heisenberg李三系的自同构及Rota-Baxter算子
14
作者 孔庆姝 林洁 姜敬敬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3维Heisenberg李三系的自同构问题.给出了3维Heisenberg李三系的自同构、导子以及权为0和1的Rota-Baxter算子的矩阵表达式.
关键词 Heisenberg李三系 自同构 导子 Rota-Baxter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氧化物/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协效阻燃剂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代励 刘恒均 +1 位作者 郭艺琳 杨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1,共7页
环氧树脂(EPs)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部件中,为其开发高性能阻燃剂对提高飞机防火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一锅法在交织的官能化碳纳米管(F-CNTs)骨架上生长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片,构建得到二者的复合结构MgAl-LDH... 环氧树脂(EPs)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部件中,为其开发高性能阻燃剂对提高飞机防火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一锅法在交织的官能化碳纳米管(F-CNTs)骨架上生长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片,构建得到二者的复合结构MgAl-LDH/F-CNTs。以MgAl-LDH/F-CNTs复合结构作为力学支撑,进一步负载CuMoO4纳米颗粒,最终得到适用于环氧树脂的MgAl-LDH/F-CNTs-CuMoO4协效阻燃剂。其中,MgAl-LDH/F-CNTs复合结构可助于实现各阻燃组分在环氧树脂聚合物基材中的均匀分散,相较于未经阻燃处理的环氧树脂材料,阻燃环氧树脂在燃烧测试中其峰值热释放速率可降低40.5%,总热释放量可降低7.49%,CO生成量和总烟气释放量可显著降低43.0%和26.3%,极限氧指数LOI提升38.2%,可见经阻燃处理后的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显著提升。此外,经阻燃处理后环氧树脂拉伸、弯曲强度仅下降7.1%和22.4%,表明CNTs的添加以及MgAl-LDH/F-CNTs复合结构的构建能够有效补偿LDH添加对EP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纳米管 复合结构 阻燃剂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型自抗扰控制器在四旋翼飞行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毅 陈增强 +2 位作者 孙明玮 刘忠信 张青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0-1477,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包括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及各部分的典型算法.针对四旋翼盘旋系统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3种离散型自抗扰控制器,搭建了仿真结构图,并进行了参数整定,得到了优良...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包括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及各部分的典型算法.针对四旋翼盘旋系统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3种离散型自抗扰控制器,搭建了仿真结构图,并进行了参数整定,得到了优良的仿真结果.进而在实际装置上进行试验,调试出了令人满意的姿态实时控制结果.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可以满足控制精度及快速性的要求,并且具有抗干扰性能、稳定控制能力以及对非线性强耦合系统的解耦能力.最后,总结并分析了3种自抗扰控制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跟踪微分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四旋翼系统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ADRC-GPC控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增强 李毅 +2 位作者 孙明玮 张青 孙青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6-180,188,共6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需要研究先进控制策略来达到满意的性能.将自抗扰控制(ADRC)与广义预测控制(GPC)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自抗扰广义预测控制器(ADRC-GPC),利用ADRC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估计和补偿非线性系统的模... 针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需要研究先进控制策略来达到满意的性能.将自抗扰控制(ADRC)与广义预测控制(GPC)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自抗扰广义预测控制器(ADRC-GPC),利用ADRC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估计和补偿非线性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作用,将原始对象模型转化为积分器形式,然后针对积分器设计广义预测控制器.阶跃响应系数矩阵能被解析地求解出来,可有效地解决广义预测控制计算量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DRC-GPC控制方法能够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姿态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可满足控制精度及快速性要求,并能有效地克服系统的外部干扰和多变量耦合作用.自抗扰广义预测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欠驱动非线性多变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广义预测控制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周界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蒋立辉 刘杰生 +2 位作者 熊兴隆 王维波 李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6-913,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奇异值熵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CEEMD方法对入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再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其奇异值熵;然后,根据... 提出一种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奇异值熵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CEEMD方法对入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再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其奇异值熵;然后,根据奇异值熵筛选出有用IMF分量,构建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多核支持向量机识别入侵信号。采用实际采集的攀爬,敲击,汽车,风等场外入侵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CEEMD方法有效解决了EEMD的残留白噪声问题,多核SVM比单核SVM具有更好的识别率,攀爬入侵信号识别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互补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奇异值熵 多核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雷击防护层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纪朝辉 马倩倩 +1 位作者 王志平 李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结合复合材料自身的弱导电性特点,通过在其表面增加导电功能层的方式解决复合材料的防雷击问题。设计了复合材料表面火焰喷涂铝涂层、粘接铝箔网及粘接铝箔三种雷击防护层形式,并对三种防护层的制备工艺特点、导电性及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结合复合材料自身的弱导电性特点,通过在其表面增加导电功能层的方式解决复合材料的防雷击问题。设计了复合材料表面火焰喷涂铝涂层、粘接铝箔网及粘接铝箔三种雷击防护层形式,并对三种防护层的制备工艺特点、导电性及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种雷击防护层显著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防护层 烧蚀 共固化 导电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微弧氧化陶瓷膜组织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志平 孙宇博 +2 位作者 丁坤英 刘佳 蔡珣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76,共3页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碱性硅酸盐电解液中对纯铝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制备均匀致密的陶瓷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陶瓷膜表面形貌及横截面组织结构,利用纳米压入硬度测试仪测量陶瓷膜的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的分布,运用电化学方...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碱性硅酸盐电解液中对纯铝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制备均匀致密的陶瓷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陶瓷膜表面形貌及横截面组织结构,利用纳米压入硬度测试仪测量陶瓷膜的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的分布,运用电化学方法测量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表面硬度高达25.3GPa,纳米硬度和杨氏模量在陶瓷膜的横截面分布相似,从膜基结合处向膜层表面呈下降趋势。从极化曲线中的腐蚀电势和腐蚀电流来看,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铝的抗腐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陶瓷膜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