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两国民航事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瑞山 刘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9期154-158,共5页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拟合值。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民航事故率遵循相似的规律发展,中国民航安全改进速度更快。依据研究结果,预测在2014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大约是美国的1/3、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大约是美国的2倍,分析表明美国民航事故水平很大程度受小型运输机制约,指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可能会带来航空事故的高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飞行 重大事故率 亿客公里死亡人数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数据的航班运行关键风险因素推断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岩韬 李蕊 +2 位作者 卢飞 唐建勋 赵嶷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8,216,共8页
为降低由于运行控制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航班运行风险,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通过对航班运行程序的系统分析,结合运行数据,从飞行机组、机场、天气、航路和航空器等运行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航班运行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 为降低由于运行控制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航班运行风险,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通过对航班运行程序的系统分析,结合运行数据,从飞行机组、机场、天气、航路和航空器等运行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航班运行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事故树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以历年不安全事件报告为样本,正向推理预测得到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综合3种重要度分析结果,辨识关键致险因素.结果表明,机长和副驾驶技术水平、机组间搭配、与空管人员配合等5项关键风险因素概率值超过了40%,严重影响航班运行安全.风险推断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 风险推断 贝叶斯网络 重要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安全评估 被引量:33
3
作者 卢飞 张兆宁 +1 位作者 魏志强 刘碧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113,共6页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繁忙机场终端区容量,解决拥挤问题。为保证配对进近安全运行,研究其纵向碰撞风险,基于定位误差分布和尾流避让要求,考虑配对进近2架飞机的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繁忙机场终端区容量,解决拥挤问题。为保证配对进近安全运行,研究其纵向碰撞风险,基于定位误差分布和尾流避让要求,考虑配对进近2架飞机的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给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一算例进行仿真计算,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配对进近2架飞机间的纵向碰撞风险不断增大,当前机到达跑道入口时,风险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定位误差 碰撞风险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机组运行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岩韬 卢飞 +1 位作者 张静 赵嶷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为定量分析机组飞行安全影响因素,在飞行前作出风险预警,进而有效控制航班运行风险,构建混合模型。该模型以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得出的影响关系图(IRM)为基础,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量化各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程度,确定其相互... 为定量分析机组飞行安全影响因素,在飞行前作出风险预警,进而有效控制航班运行风险,构建混合模型。该模型以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得出的影响关系图(IRM)为基础,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量化各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程度,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引入混合权重的概念,修正各因素权重值;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风险值。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伊春空难,评估其飞行前风险。结果表明:11项影响因素被判定为风险偏大,导致飞行机组总运行风险值很高,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机组运行风险 影响关系图(IRM) 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管制员的注视及遗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靳慧斌 王丹 王松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95-300,312,共7页
为了研究管制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视及遗忘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管制工作,设定不同的航空器数量,并利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相关情况下管制员的眼动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航空器和跑道作为兴趣区,对兴趣区实... 为了研究管制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视及遗忘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管制工作,设定不同的航空器数量,并利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相关情况下管制员的眼动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航空器和跑道作为兴趣区,对兴趣区实行动态划分,并统计管制员在各区域的注视时长与遗忘时长。结果表明:被试在工作过程中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不平均;但是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与航空器出现的次序没有显著关系;而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变化,被试注视区域的位置分布也随之改变;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增加,被试遗忘的兴趣区数目增加,对兴趣区的总遗忘时长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仪 动态兴趣区 遗忘特征 管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航班运行风险传播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岩韬 刘毓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5,共8页
为研究航班运行风险传播机理,基于民航航班运行程序,采集航班运行数据及航空公司、机场、机组、机务、空管等工作表现做为研究样本;采用经验建网法、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3种方法,构建面向航班运行风险传播问题的复... 为研究航班运行风险传播机理,基于民航航班运行程序,采集航班运行数据及航空公司、机场、机组、机务、空管等工作表现做为研究样本;采用经验建网法、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3种方法,构建面向航班运行风险传播问题的复杂网络,经过计算证实,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建网效果最佳;对应民航常用控制方法,引入重要度r、改进感染率β′和改进恢复率γ′概念,提出适用于航班运行的改进SIR模型,最后对风险网络传播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重要度r=0.4时,感染节点密度曲线峰值下降10%,达到峰值时间推迟5%;改进恢复率γ′=0.9时,感染节点峰值降低6%.证实加入重要度,改进恢复率可有效抑制风险网络传播;说明识别风险网络中对关键节点加以控制,提高风险节点恢复比率和速度,可有效提高航班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风险 复杂网络 Spearman相关系数法 改进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7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ptive Lasso与RF的航班运行风险预测改进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岩韬 陈冠铭 +2 位作者 刘毓 杨远浩 赵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4-201,共8页
为了解决航班运行风险高维数组运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影响预测精度,基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某航450组真实航班数据为标准样本,首先使用自适应套索算法(Adaptive Lasso)进行降维,从63项风险自变量中筛... 为了解决航班运行风险高维数组运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影响预测精度,基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某航450组真实航班数据为标准样本,首先使用自适应套索算法(Adaptive Lasso)进行降维,从63项风险自变量中筛选出15项独立变量;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进行防过拟合处理,结果显示当使用重要度排序前12项变量拟合时,结果误差达到最小值,即得到最终预测指标;最后,构建Adaptive Lasso和RF的二阶段混合模型,同时选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对比方法,使用十折交叉验证精度.结果表明:Adaptive Lasso方法在筛选掉48项指标后,结果精度未见下降;经RF处理后4种方法评估精度均大于未处理前;Adaptive Lasso-RF混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稳定性均优于PCA、RBF神经网络和SVM等方法.综上说明混合模型实现了有效降维和防过拟合,可大幅提升预测精度,用于解决航班风险预测问题可行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风险 自适应套索 随机森林 主成分分析 径向基函数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误油耗优化的平行跑道运行方式
9
作者 杨越 潘宏达 +2 位作者 刘永欣 黄贻刚 杨向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航空器的滑行时间和等待时间,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平行跑道 运行方式 间隔标准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空管风险态势评估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万俊强 张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148,共7页
为有效评估空管运行风险,整体化处理评估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建立基于博弈论和集对分析(SPA)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筛选出18个底层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指标... 为有效评估空管运行风险,整体化处理评估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建立基于博弈论和集对分析(SPA)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筛选出18个底层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用博弈论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得到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SPA结果,评判系统风险态势,通过计算联系数的各阶偏联系数得到风险的动态发展趋势。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模型对空管安全系统风险评估以及趋势分析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博弈论 集对分析(SPA) 风险态势评估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1715,共5页
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针对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为此,我们首先应用SHEL模型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结合民航相关标准对航空安全系统中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探讨,并最终确立了航空公司风... 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针对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为此,我们首先应用SHEL模型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结合民航相关标准对航空安全系统中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探讨,并最终确立了航空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和超标倍数法综合的赋权法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考虑各风险指标在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引入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并给出基于集对分析模型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及算法。实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而且集对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为航空公司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评估 集对分析 安全系统 熵权法 超标倍数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1-875,共5页
为了对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首先根据SHEL模型确立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它由人的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17个因素组成;使用熵权法与超标倍数赋权法综合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管制运行风险... 为了对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首先根据SHEL模型确立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它由人的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17个因素组成;使用熵权法与超标倍数赋权法综合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管制运行风险各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分析,确定评价样本与指标之间的联系度,并对样本进行"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来确定评价样本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提出的集对分析模型对风险指标的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以用于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 风险等级 集对分析 熵权法 超标倍数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可拓耦合的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9-2063,共5页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人、机、环、管"下面的工作负荷、班组情况、空域情况、天气状况、管理、人员培训、设备故障、技术标准方面的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将集对分...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人、机、环、管"下面的工作负荷、班组情况、空域情况、天气状况、管理、人员培训、设备故障、技术标准方面的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将集对分析原理和物元可拓理论相互耦合,建立一种新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最后,选取了样本空中交通管制区作为研究的实例,并说明了如何运用空中交通管制风险分析模型对管制部门运行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空管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能够帮助空管单位对运行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航班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 集对可拓分析 熵权法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AR数据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岩韬 高艺 时统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研究历程和现状,针对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分析的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首先,总结QAR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使用过程;然后,根据故障分析可达到的性能指标,提出4个故障研... 为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研究历程和现状,针对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分析的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首先,总结QAR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使用过程;然后,根据故障分析可达到的性能指标,提出4个故障研究阶段,分别为故障监测、故障识别、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最后,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度与深度,得出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包括方向舵液压泄漏、升降舵指示不一致、襟翼动作耗时等,建模常用QAR数据项包括飞机主舵面位置、飞行姿态、飞机性能、左右襟翼角度、襟翼位置等,计算方法包括物理模型、多变量统计、逻辑推理、机器学习等。结果表明:系统分析方向舵、升降舵、襟翼等子系统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在故障类型、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障研究阶段基本处于故障诊断或非实时预测水平,但仍需加强面向安全保障与实际维修方面的需求,以实现故障实时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飞行控制系统 故障监测 故障识别 故障诊断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HSS算法的ARAIM完好性和可用性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宗平 倪育德 +2 位作者 陈君 刘瑞华 朱金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8,共8页
传统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只能提供非精密进近阶段的完好性监视,无法实现对完好性要求更加严格的飞行阶段的监视,而高级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Advanced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ARAIM)可以在精密进近阶段为飞机提... 传统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只能提供非精密进近阶段的完好性监视,无法实现对完好性要求更加严格的飞行阶段的监视,而高级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Advanced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ARAIM)可以在精密进近阶段为飞机提供满足航向信标性能垂直引导(Localizer Performance with Vertical guidance,LPV)的完好性监视服务。文章基于多假设分组解算法,根据目前的星座环境,结合民航不同飞行阶段的应用需求,对ARAIM算法进行仿真研究。针对水平保护级(Horizontal Protection Level,HPL)和垂直保护级(Vertical Protection Level,VPL)的指标,在不同星座组合环境下,选取南北半球不同经纬度的5个观测机场,分别仿真了HPL和VPL的变化情况,并对全球HPL和VPL平均分布趋势,以及以99%的概率满足LPV-200进近可用性指标时,ARAIM可用性的全球覆盖率进行了仿真预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全球定位系统和格洛纳斯双星座还是增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的三星座,5个观测机场的HPL和VPL均能满足LPV-200进近对完好性指标的要求;但在全球范围内,双星座条件下,ARAIM并不能完全支持LPV-200进近对完好性监视的要求,而三星座则可大大提高ARAIM的可用性,为民航用户提供满足精密进近的所需导航服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接收机 自主完好性监视 多假设分组解 LPV-200 全球定位系统 格洛纳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差分算法的航班延迟推出策略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向领 唐建勋 +1 位作者 卢飞 韩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20,共7页
针对大型枢纽机场日益严重的场面拥堵及由此导致航空公司延误成本增加和乘客等待时间增长等问题,基于ACDM的基本思想,在给定推出率下诠释了虚拟队列理论,设计了航班推出决策的协调流程,实现利用机位等待代替跑道起飞排队等待,不仅可以... 针对大型枢纽机场日益严重的场面拥堵及由此导致航空公司延误成本增加和乘客等待时间增长等问题,基于ACDM的基本思想,在给定推出率下诠释了虚拟队列理论,设计了航班推出决策的协调流程,实现利用机位等待代替跑道起飞排队等待,不仅可以减少场面拥堵和航班延误,对提高航空公司经济效益也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乘客等待时间最短和推出等待成本最小2种策略和航班延误成本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约束指标.分别针对小、中、大不同规模航班量的5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基于指针运算机制的离散差分算法求解优化推出策略,并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实例表明,通过对虚拟队列航班次序的调整,乘客的平均延误时间缩短5.15%~12.66%,航空公司延误成本减少19.16%~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场协同管理 离场队列管理 协同虚拟队列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意识及注视转移方式对塔台管制冲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靳慧斌 刘文辉 陈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77,共6页
为分析塔台管制中情境意识(SA)水平和注视转移方式对冲突的影响,利用模拟塔台管制软件和眼动仪构建试验平台,根据航班起降架次频率设计并实施简单和困难2组情景试验。利用三维SA评定技术(3D-SART)评价被试的SA水平,利用连接分析法分析... 为分析塔台管制中情境意识(SA)水平和注视转移方式对冲突的影响,利用模拟塔台管制软件和眼动仪构建试验平台,根据航班起降架次频率设计并实施简单和困难2组情景试验。利用三维SA评定技术(3D-SART)评价被试的SA水平,利用连接分析法分析被试在4个兴趣区域(AOI)间的注视转移方式,综合分析SA水平与注视转移方式对管制冲突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的SA水平和注视转移方式具有个体差异性;SA水平高的被试有更好的注意分配和决策能力,SA水平低的被试注意分配不够合理,决策占用较多注意资源;航班流量较大时,SA水平低的被试更容易疏漏重要信息,出现决策错误,甚至失去SA,造成管制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台管制冲突 眼动 情境意识(SA) 注视转移 连接分析法 兴趣区域(A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融合进近的航空器进场4D航迹规划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建忠 王超 张宝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33-337,共5页
点融合进近是一种全新的进近技术,对点融合进近中的航空器进场4D航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点融合进近运行的特点,提出航空器航迹预测方法。以总延误时间最少和着陆次序调整最小为目标建立4D航迹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 点融合进近是一种全新的进近技术,对点融合进近中的航空器进场4D航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点融合进近运行的特点,提出航空器航迹预测方法。以总延误时间最少和着陆次序调整最小为目标建立4D航迹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先到先服务与此规划方法的差别。比较结果表明,4D航迹规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融合进近 航迹规划 遗传算法 空中交通管理 4D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指标在实时测量心理负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靳慧斌 陈健 +2 位作者 刘文辉 宋祥波 洪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79-85,共7页
作业人员心理负荷大小关系着整个作业系统的安全,实时有效的测量监控作业人员心理负荷无疑会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眼动指标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理指标,因其实时性、无干扰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运用于心理负荷实时测量的研究中。将眼动指标分... 作业人员心理负荷大小关系着整个作业系统的安全,实时有效的测量监控作业人员心理负荷无疑会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眼动指标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理指标,因其实时性、无干扰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运用于心理负荷实时测量的研究中。将眼动指标分为注视指标、扫视指标、眨眼指标、瞳孔指标及其他指标五类分别进行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眼动指标测量心理负荷的研究现状,并对眼动指标在心理负荷测量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负荷 眼动指标 实时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指标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实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靳慧斌 洪远 蔡亚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147-150,157,共5页
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着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作为管制员最常使用的交互手段,其对应的交互指标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利用眼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在保证信息完整... 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着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作为管制员最常使用的交互手段,其对应的交互指标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利用眼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在保证信息完整度的前提下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以NASA-TLX量表所得主观负荷值为因变量、综合因子和语音交互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综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以为客观实时有效地测量管制员工作负荷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工作负荷 交互指标 实时测量方法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