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e散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熊兴隆 蒋立辉 冯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了提高Mie散射激光雷达测量斜程能见度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回波信号处理的组合算法。首先,采用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自适应算法,去除回波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信噪比。其次,采用基于不动点原理的迭代算法进行消光系数的反演,它不需... 为了提高Mie散射激光雷达测量斜程能见度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回波信号处理的组合算法。首先,采用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自适应算法,去除回波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信噪比。其次,采用基于不动点原理的迭代算法进行消光系数的反演,它不需要准确的边界值就可计算消光系数均值,同时还能得到准确的边界值,可用于求取消光系数的分布。数值仿真表明:EMD算法比五点三次平滑去噪算法输出信噪比提高4.67 dB,不动点迭代算法比最小二乘法估算消光系数边界值算法反演得到的消光系数均值的相对误差减小31.50%,而迭代次数只有3~5次,因此该组合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程能见度 消光系数 不动点迭代法 经验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加分类的ADS-B交织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仁彪 吴琛琛 王文益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2-576,共5页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作为国际民航组织主推的监视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飞行器配备了ADS-B收发设备。介于ADS-B信号的广播体制以及空域流量的不断增加,不同的ADS-B信号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交织;而信号交织会给ADS-B信号的...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作为国际民航组织主推的监视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飞行器配备了ADS-B收发设备。介于ADS-B信号的广播体制以及空域流量的不断增加,不同的ADS-B信号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交织;而信号交织会给ADS-B信号的解码带来严重影响,进而造成信息的错误读取或丢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天线下基于累加判决的解交织算法:首先通过单天线下的有效脉冲位置检测以及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交织检测分别获得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信号交织位置,进而得到两条信号之间的相对时延,从而对数据进行累加并利用K-means方法进行分类,最终得到比特位判决结果以实现交织信号分离;针对已有的解交织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本文所提算法在交织信号之间存在一定功率差时有着良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交织干扰 信号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XGBoost的民航重点旅客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仁彪 刘洋 +2 位作者 贾云飞 刘闪亮 乔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1-658,共8页
针对传统过采样方法导致的边际模糊及数据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平衡数据集的改进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并结合JJATT恐怖分子数据集构建民航重点旅客风险评估方法。样本在分类概率的基础上,根据焦点损失(Focal Loss,FL)函... 针对传统过采样方法导致的边际模糊及数据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平衡数据集的改进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并结合JJATT恐怖分子数据集构建民航重点旅客风险评估方法。样本在分类概率的基础上,根据焦点损失(Focal Loss,FL)函数重新平衡样本权重,通过网格搜索法确定最终模型。数据集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多种传统方法,所提方法性能更好,准确率达到90.9%,F_(1)值(F_(1)-score)达到90.9%。结果表明,在对民航重点旅客进行安检时,应对其国籍、出生地、学历、职业进行重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旅客风险 风险分级 不平衡数据集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鲁棒预处理的DME干扰抑制方法
4
作者 贾琼琼 周月颖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8-3158,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L5/北斗B2/Galilea E5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用航空提供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应用服务.然而L5/B2/E5信号处于受保护的航空无线...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L5/北斗B2/Galilea E5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用航空提供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应用服务.然而L5/B2/E5信号处于受保护的航空无线电导航服务(Aeronautical Radio Navigation Service, ARNS)频段内(962~1213 MHz),同时工作在该频段内的还有民用航空导航系统测距机(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DME)等. DME发射的大功率脉冲信号会对L5/B2/E5等卫星导航信号造成干扰,使得接收机无法正常捕获卫星信号或导致跟踪环路失锁.传统的DME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在干扰稀疏域,如时域、频域和时频混合域进行DME干扰置零,这会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完全消除与干扰重叠的卫星信号.为了降低DME干扰抑制对卫星信号的损失,本文提出基于鲁棒统计理论的局部鲁棒预处理的DME干扰抑制方法,根据DME干扰所在的稀疏域特性提取出存在干扰的信号片段后,应用非高斯分布下的鲁棒统计理论对提取出的数据样本进行鲁棒预处理,从而在抑制干扰的同时降低对卫星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稀疏域局部鲁棒预处理的DME干扰抑制方法的性能优于相应的传统稀疏域方法,输出捕获因子比传统稀疏域方法提高1~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测距机干扰 干扰抑制 稀疏域 鲁棒统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特征融合网络的ADS-B实采信号分离
5
作者 王文益 袁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4-1399,共6页
不同于以往单天线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信号分离中利用仿真的ADS-B信号制作数据集,将单天线接收的真实飞机发射的ADS-B原始信号通过调整信号起始时间以及功率并人为增加噪声来制作数... 不同于以往单天线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信号分离中利用仿真的ADS-B信号制作数据集,将单天线接收的真实飞机发射的ADS-B原始信号通过调整信号起始时间以及功率并人为增加噪声来制作数据集。为了提高信号分离的时域波形精度,提出一种多分辨率多时间特征融合重采样(Multi-Temporal fusion Resampling of Multi-Resolution Features,MTRM-RF)网络,通过卷积将信号转化成不同采样率的信号并分别使用多层堆叠逐渐膨胀的一维卷积提取不同时间间隔的特征,以获得更多的时间信息。对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分离网络进行比较发现,MTRM-RF网络能够有效地融合ADS-B信号的不同采样率、不同时间间隔采样点的特征进行训练。并且随着训练集数据量的增加,分离信号的平均解码正确率达到88.39%,证明该网络可有效分离单天线实采的ADS-B交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深度学习 信号分离 单天线 多分辨率多时间特征融合重采样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式驱动时序InSAR技术对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形变监测
6
作者 杨磊 王敏 +1 位作者 高斌 胡仲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为解决传统地面监测手段成本高、观测周期长等问题,时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场形变监测研究中,但不同单一时序InSAR技术均存在监测缺陷。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技术仅适用于大范围区域监测,... 为解决传统地面监测手段成本高、观测周期长等问题,时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场形变监测研究中,但不同单一时序InSAR技术均存在监测缺陷。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技术仅适用于大范围区域监测,缺乏单个地表点分析。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过度依赖相干性,局限于线性形变。为解决单一化监测手段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双模式驱动时序InSAR(DMTS-InSAR)技术对机场形变进行分析。基于21景Sentinel-1A升轨雷达影像,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局部区域为研究区,对DMTS-InSAR技术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克服了单一技术分析的局限性。评估后发现滨海国际机场局部区域存在沉降现象,其中机场停机坪处的形变最为显著,最大垂直沉降速率达到25 mm/a。结果表明,利用DMTS-InSAR技术监测机场形变,可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形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驱动时序干涉测量技术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干涉测量 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 机场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B多特征迁移学习的GNSS干扰检测方法
7
作者 陈敏 李昊宇 +1 位作者 何炜琨 吴仁彪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1254,共14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现代航空系统的重要基础,其极易受到射频干扰,这可能导致航班备降、复飞或进近中止等情形,对航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现代航空系统的重要基础,其极易受到射频干扰,这可能导致航班备降、复飞或进近中止等情形,对航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依赖于GNSS获取飞机位置信息,当GNSS受到射频干扰时,ADS-B的可用性也会受到影响。基于ADS-B数据来进行GNSS干扰检测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现有基于ADS-B数据的GNSS干扰检测模型存在无法兼容多个ADS-B版本,难以适应我国国情的问题,以GNSS干扰事件中的ADS-B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干扰条件下的特点,包括航迹波动和导航质量指标的变化特性。引入滑动窗口技术,动态计算统计特征并扩展特征维度,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干扰影响;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自编码器(Long Short-Term Memory-AutoEncoder,LSTM-AE)与领域对抗神经网络(Domain 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DANN)的GNSS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LSTM-AE提取不同版本ADS-B的特征,并将其映射到同一个特征空间,提供一致的特征表示;采用DANN网络实现对DO-260A/B版本ADS-B数据(源域)中GNSS干扰的检测,并借助DANN的迁移学习能力,使其适应于DO-260版本的ADS-B数据(目标域),从而实现跨版本的高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STM-AE-DANN模型在DO-260、DO-260A/B版本的ADS-B数据集上均表现出优秀的检测性能和更强的适用性,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检测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长短期记忆自编码器 领域对抗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航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A^(*)与速度障碍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混合算法
8
作者 屈景怡 黄达权 +1 位作者 许楠 王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79,共10页
针对城市复杂低空场景中无人机面临的静态与动态障碍物协同避障难题,提出“全局-局部”分层协同路径规划架构,突破传统单层规划范式。针对静态障碍物构建三维栅格化全局导航框架,改进A*算法通过三维空间拓展与优先遍历策略,在保证路径... 针对城市复杂低空场景中无人机面临的静态与动态障碍物协同避障难题,提出“全局-局部”分层协同路径规划架构,突破传统单层规划范式。针对静态障碍物构建三维栅格化全局导航框架,改进A*算法通过三维空间拓展与优先遍历策略,在保证路径最优长度的前提下提升搜索效率,并采用关键节点保留技术减少冗余路径点,生成兼具平滑性与实时性的全局路径;针对动态障碍物开发多维度避障决策模型,将速度障碍法升级至三维模型,结合无人机运动学约束生成符合加速度限制的避障轨迹,解决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避障问题。通过分层递进式算法融合机制,以全局路径引导局部动态规划,构建全环境适应性混合路径规划算法,并完成全链路仿真环境部署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全局规划中路径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60%,局部动态避障成功率超过90%,且轨迹平滑性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本研究形成的分层协同规划框架为高密度城市空域无人机自主导航提供理论创新性与工程实用性兼备的解决方案,推动低空交通系统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路径规划 A~*算法 速度障碍法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邻近干扰源的GNSS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分析
9
作者 王晓亮 刘雨晖 吴仁彪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37,共16页
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广泛,近年来各种新型无线电干扰不断出现,使GNSS应用系统的稳健性受到影响。GNSS在民航飞机运行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民航飞机GNSS信号干扰的问题,国... 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广泛,近年来各种新型无线电干扰不断出现,使GNSS应用系统的稳健性受到影响。GNSS在民航飞机运行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民航飞机GNSS信号干扰的问题,国内外已开展了利用民航飞机数据进行干扰源定位的研究,现有相关研究一般假设分析空间中仅存在单个干扰源,而在实际中发现了一些干扰民航GNSS信号的干扰源附近存在其他GNSS干扰源的案例。干扰源影响空间范围的分析对于指导干扰源定位、有效排查干扰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干扰GNSS信号的主干扰源周围存在邻近干扰源的情况下,邻近干扰源对主干扰源的干扰空间范围在不同参数下的影响程度问题,给出了一种对邻近干扰源带来的干扰空间影响范围的变化的分析方法,并系统分析了存在邻近干扰源情况下干扰影响空间范围的变化情况。为克服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影响因素多,部分影响因素还存在一定耦合性的难题,首先在空间指定位置机载GNSS接收机接收干扰信号功率建模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主干扰源周围不存在和存在邻近干扰源这两种情况下空间中不同位置的干扰信号接收功率;其次分析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干扰空间范围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最后在曲线间改进豪斯多夫距离的基础上,提出边界差异均值和边界差异标准差两个定量指标,定量化评估存在邻近干扰源时与无邻近干扰源时相比不同参数下干扰空间范围的差异。通过这一定量化评估,可以获知在什么情况下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对干扰空间范围影响小,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单干扰源假设的定位分析模型不会对干扰源定位结果产生大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存在邻近干扰源时会使干扰空间范围产生显著变化,在这些情况下再使用单干扰源假设的定位分析方法干扰源定位结果将可能产生显著偏差。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源天线方向图确定的情况下,邻近干扰源与主干扰源的功率比、主干扰源的功率值、干扰源间距和分析高度层都会对空间干扰范围产生影响;实验分析结果通过边界差异均值和边界差异标准差给出了主干扰源周围不存在和存在邻近干扰源这两种情况下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差异小的条件。实验结果中不同条件空间影响范围的特点以及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差异小的条件,可以指导可能存在多个干扰源的场景下干扰源的有效定位与排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干扰 干扰范围分析 干扰功率分析 改进豪斯多夫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
10
作者 李海 陈禹同 熊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针对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实测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仿真得到气象场景信息。其次,分析极化相控阵偶极子阵元的极化特性以及降水目标的散射特性,... 针对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实测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仿真得到气象场景信息。其次,分析极化相控阵偶极子阵元的极化特性以及降水目标的散射特性,将两者结合,计算极化偶极子阵元在发射、接收过程以及降水目标散射过程中的电场极化性质,得到气象目标的偶极子极化散射矩阵。最后,结合气象场景信息和偶极子极化散射矩阵,运用雷达气象方程得到相控阵参考阵元的回波信号,进而得到双极化相控阵雷达全阵元的气象目标回波信号。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相控阵 双极化 气象目标 雷达回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
11
作者 何炜琨 李奇狄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 风电场杂波可能导致机载雷达出现目标跟踪能力下降,对其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轮机实际电磁散射特性及载机平台运动特性的机载阵列雷达风电场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载机平台处于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不同姿态下的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并与阵列天线回波信号模型相结合,实现任意观测点各通道风轮机回波信号的精细建模。在此基础上,探究平台的运动及短相干处理时间对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精细建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运动会导致风轮机雷达散射截面变化从而影响回波信号强度,考虑风轮机杂波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能够实现风电场杂波的精细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阵列雷达 风电场 电磁散射特性 精细建模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天线谱估计的GNSS干扰源测向定位
12
作者 胡铁乔 梁永超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受到干扰会对民航飞行导航造成严重的影响,且传统监测设备体积大、干扰源定位过程繁琐等问题,对课题组设计的无线电采集设备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实现GNSS干扰源实时定位系统:系统由采集处理端和监测端组成,具...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受到干扰会对民航飞行导航造成严重的影响,且传统监测设备体积大、干扰源定位过程繁琐等问题,对课题组设计的无线电采集设备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实现GNSS干扰源实时定位系统:系统由采集处理端和监测端组成,具有采集处理模式、高速数据传输模式、回溯模式和空闲模式;采集处理模式和回溯模式包括测向算法模块,用于解算干扰来向;根据测向的结果,使用交叉定位法对干扰源实现定位,并将定位结果显示在上位机定位界面的地图中。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L1频段连续波干扰信号和周期脉冲干扰信号分别测向定位测试,系统定位成功率可为96.43%,定位最大误差均值在13.64 m,验证了该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NQ-7020芯片 AD9361射频收发芯片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交叉定位法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信道分布式STDMA时隙调度方法
13
作者 刘海涛 郑晨 曾茂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针对跨洋航空自组网(Aeronautical ad⁃hoc network,AANET)单信道空间/时分多址(Space⁃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TDMA)协议传输速率低、传输时延大、难以保证多业务服务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信道分布式STDMA时隙调... 针对跨洋航空自组网(Aeronautical ad⁃hoc network,AANET)单信道空间/时分多址(Space⁃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TDMA)协议传输速率低、传输时延大、难以保证多业务服务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信道分布式STDMA时隙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跨洋AANET系统模型,并根据定向天线建立了链路模型。其次,给出了系统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布式预约STDMA,并引入滑动加权平均统计数据帧到达速率,根据数据帧到达速率和数据帧传输速率进行动态的时隙分配和移除,同时通过周期性广播时隙调度表实现网络内时隙分配信息的同步。最后,基于OMNeT++构建跨洋AANET仿真系统,采用有组织航迹系统(Organized track system,OTS)生成实际跨洋场景下的节点分布模型,并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在高密度和高负载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保证多业务服务质量,空中交通服务(Air traffic services,ATS)和航务管理通信(Aeronautical operations control,AOC)业务的端到端时延能够保持收敛,投递率维持在95%以上,航空行政通信(Aeronautical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AAC)和航空旅客通信(Airline passenger communication,APC)业务能够持续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天线 多信道 分布式 空间/时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分析的航班延误气象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14
作者 屈景怡 徐浩源 +1 位作者 鞠澎 武世兴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86,共9页
在所有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当中,气象因素占有较大的比重。该文主要采用两种用于关联分析的算法: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对航班和气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明确航班延误与气象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在两种算法基础上采用事务压缩、Hash以... 在所有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当中,气象因素占有较大的比重。该文主要采用两种用于关联分析的算法: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对航班和气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明确航班延误与气象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在两种算法基础上采用事务压缩、Hash以及数据压缩方法以提升算法效率,之后分别对关联规则的生成过程和算法的执行过程进行了优化,即规定关联规则的关联指向以及采用并行挖掘代替顺序挖掘,进一步提升系统量化分析效率。采用Web开发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设计航班延误气象因素量化分析系统,并成功部署到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系统能够将单气象因素和多气象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影响航班发生延误的气象条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民航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延误 可视化系统 气象因素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的VOR实时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胡铁乔 刘芳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7-392,397,共7页
针对传统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检测系统体积大、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小型化的VOR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AD9361对信号采集转换,主控部分使用Xilinx公司ZYNQ系列芯片,PL部分完成信号的预处理,PS部分计算信号参数指标,PL与PS通过DPRA... 针对传统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检测系统体积大、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小型化的VOR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AD9361对信号采集转换,主控部分使用Xilinx公司ZYNQ系列芯片,PL部分完成信号的预处理,PS部分计算信号参数指标,PL与PS通过DPRAM进行数据交换。整体方案通过软硬件联合开发,极大地提高系统检测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VOR信号可以进行稳定、实时地检测分析,检测效率可达到0.5 s/次,测量精度较高并满足ICAO的规定,同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NQ VOR AD9361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范数空时动目标参数分离估计算法
16
作者 章涛 郑海芳 +1 位作者 张威 来燃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分离的原子范数空时自适应处理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构建的联合稀疏恢复数据通过双线性变换将加速度和速度参数分离,然后利用低秩矩阵恢复理论将两个参数分别在各自连续的原子集中进行稀疏恢复,并实...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分离的原子范数空时自适应处理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构建的联合稀疏恢复数据通过双线性变换将加速度和速度参数分离,然后利用低秩矩阵恢复理论将两个参数分别在各自连续的原子集中进行稀疏恢复,并实现了利用半正定规划和交替方向乘子法两种求解方式得到对应的参数子空间,最后通过矩阵束方法求解对应的参数估计值,规避了现有稀疏恢复方法中由于字典失配造成的估计性能降低的问题。实验证明,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文中方法估计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离散化字典的稀疏恢复空时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参数估计 字典失配 原子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周界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蒋立辉 刘杰生 +2 位作者 熊兴隆 王维波 李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6-913,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奇异值熵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CEEMD方法对入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再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其奇异值熵;然后,根据... 提出一种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奇异值熵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CEEMD方法对入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再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其奇异值熵;然后,根据奇异值熵筛选出有用IMF分量,构建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多核支持向量机识别入侵信号。采用实际采集的攀爬,敲击,汽车,风等场外入侵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CEEMD方法有效解决了EEMD的残留白噪声问题,多核SVM比单核SVM具有更好的识别率,攀爬入侵信号识别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互补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奇异值熵 多核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仁彪 张彪 +2 位作者 李海 卢晓光 韩雁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1-636,共6页
针对机载气象雷达在探测低空风切变时,有用信号会淹没在强杂波背景中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空时插值原理校正机载前视阵地杂波的距离依赖性,获得多个独立同分布(IID)样... 针对机载气象雷达在探测低空风切变时,有用信号会淹没在强杂波背景中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空时插值原理校正机载前视阵地杂波的距离依赖性,获得多个独立同分布(IID)样本后估计地杂波协方差矩阵,然后构造适用于分布式低空风切变目标的空时自适应处理器,在自适应抑制地杂波的同时积累低空风切变信号,最终实现风场速度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杂噪比、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有效地自适应抑制地杂波并精确地估计风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低空风切变 风速估计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批归一化的直通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26
19
作者 朱威 屈景怡 吴仁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0-1657,共8页
为解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由于梯度消失而导致训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归一化的直通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对网络所有卷积层的激活值进行批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可学习的重构参数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还原,最后对重构参数进行训练.在... 为解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由于梯度消失而导致训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归一化的直通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对网络所有卷积层的激活值进行批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可学习的重构参数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还原,最后对重构参数进行训练.在CIFAR-10,CIFAR-100和MNIST这3个标准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分别取得了94.53%,73.40%和99.74%的分类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中梯度消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深度学习 直通卷积神经网络 批归一化 梯度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信号的可变间隔阈值经验模式分解去噪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猛 蒋立辉 +1 位作者 熊兴隆 冯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2,共5页
针对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直接阈值(EMD-DT)和经验模式分解间隔阈值(EMD-IT)在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去噪应用中会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采用一种可变间隔阈值的经验模式分解(EMD-SIT)的去噪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然后,采用过零率... 针对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直接阈值(EMD-DT)和经验模式分解间隔阈值(EMD-IT)在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去噪应用中会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采用一种可变间隔阈值的经验模式分解(EMD-SIT)的去噪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然后,采用过零率方法将分解出的含有噪声的固有模态函数分离。最后,应用过零点阈值,设立一个新的可变阈值,将EMD-IT和EMD-DT有效融合对信号进行去噪。通过与多种阈值的仿真对比以及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抑制模态混叠,较EMD-IT和EMD-DT更具有优越性,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模态混叠 可变间隔阈值经验模式分解 激光雷达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