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处理的EMD-LSTM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1
作者 周睿 邱爽 +2 位作者 孟双杰 李明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2-849,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对短时空中交通流量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其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数据差分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将平稳处理后的序列分别输入LSTM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经过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利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的典型指标RSME、MAE、R^(2)分别为0.29%,0.08%、96.40%,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为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效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正洪 王俊峰 潘卫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65-267,共3页
定义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效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适合中国空中交通管制特点的效能评估模型,并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效能值。在效能评估模型和评估算法的基础上开发效能评估系统,对系统效能影响... 定义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效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适合中国空中交通管制特点的效能评估模型,并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效能值。在效能评估模型和评估算法的基础上开发效能评估系统,对系统效能影响参数的灵敏度进行分析,验证该评估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系统效能 专家调查法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管制训练分类考核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亚青 唐卫贞 罗晓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55-59,共5页
分析当前我国管制员雷达培训考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管制培训的考核方法——检查单式考核,根据管制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以及航空器在空中的运行状态,对雷达管制培训实施分类考核。并结合一个进近雷达管制考核表的实例,... 分析当前我国管制员雷达培训考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管制培训的考核方法——检查单式考核,根据管制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以及航空器在空中的运行状态,对雷达管制培训实施分类考核。并结合一个进近雷达管制考核表的实例,分析其检查单式考核表的设计思想,详细说明其考核表记录和考核结果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管制 考核 考核表 工作检查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卫贞 肖伟 石建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空中交通的飞行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笔者认为对空中飞行碰撞风险问题研究非常必要,旨在建立进近程序间隔评估模型。通过对影响进近间隔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进近间隔的影响程度。应用假设平移法证明了导航台(VOR/NDB)顶空盲区内飞机... 空中交通的飞行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笔者认为对空中飞行碰撞风险问题研究非常必要,旨在建立进近程序间隔评估模型。通过对影响进近间隔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进近间隔的影响程度。应用假设平移法证明了导航台(VOR/NDB)顶空盲区内飞机报告过台位置偏离顶空盲区中心的距离与该距离下报告的飞机数量服从正态分布。应用概率等数学方法计算求得各因素决定的间隔,由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模型间隔如何满足各因素确定的间隔。建立了进近间隔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近程序间隔 顶空盲区 正态分布 安全评估 间隔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机场飞行区交通流拥堵的时空分布模式研究
5
作者 朱新平 邹亚君 +1 位作者 李琦 陈洪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7-242,共6页
飞行区滑行道交通流拥堵的时空分布模式研究可为场面交通流管控措施及航班延误缓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结合场面滑行道系统内航空器运行特征,基于INRIX指标体系设计了滑行道交通流的拥堵量化模型;其次,采用时空核密度估计方... 飞行区滑行道交通流拥堵的时空分布模式研究可为场面交通流管控措施及航班延误缓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结合场面滑行道系统内航空器运行特征,基于INRIX指标体系设计了滑行道交通流的拥堵量化模型;其次,采用时空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了滑行道交通流拥堵时空特征分析模型;最后,构建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仿真模型,获取仿真轨迹数据,开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飞行区交通流拥堵主要集中于联络道及其邻接滑行道、U型区及机位周边附近的滑行道,其中,联络道处的拥堵程度最为严重,是飞行区拥堵的核心区域。所建模型可有效识别飞行区交通流拥堵及其时空形态分布特征,助力机场优化滑行道网络布局及运行模式,提升飞行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机场 飞行区 交通流拥堵 时空分布 时空核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方法
6
作者 朱晓波 张蓓 +1 位作者 孙艺璇 杨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0,共8页
为全面评估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中的管制员工作状态,提出1种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频率挖掘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 为全面评估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中的管制员工作状态,提出1种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频率挖掘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模型,构建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合并相同致因因素以最终得到该事件的致因链条。其次,分析各层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事件致因复杂网络,通过网络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PageRank值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而通过线性加权量化管制员工作状态的危险指数。最后,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实际案例分析验证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繁忙空域/流量大、硬件设备故障、现场管理缺位是综合权重排名前3的关键致因因素;改进的HFACS模型能够全面揭示导致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发生的人为因素及其耦合关系,最终得到了341条事件致因链条;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结果与事件调查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可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管制规定间隔 管制员工作状态 复杂网络 事件致因 HFA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噪声的航空器离场航迹优化
7
作者 程擎 彭塬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20-3628,共9页
随着民航绿色发展的推进,航空器噪声问题已变得不容忽视。提出一种结合航空器性能的改进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引入连续爬升运行(continuous climb operations,CCO)的限制,构建航空器的性能约束。针对传统DWA算法中... 随着民航绿色发展的推进,航空器噪声问题已变得不容忽视。提出一种结合航空器性能的改进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引入连续爬升运行(continuous climb operations,CCO)的限制,构建航空器的性能约束。针对传统DWA算法中,运用遍历求解造成的解集粗糙问题,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优化。其次,针对滚动求解在步进中无法顾及全局噪声影响时间的问题,采用速度间接表示时间,从而优化航迹评价函数。添加人口分布的影响,使模型更加合理。最后,以成都双流机场BOKIR-8T离场方向为例,对比分析改进算法(DWA-GA)与传统DWA算法、比较有无人口分布影响下的航迹,并从航空器性能参数、噪声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传统DWA算法在低分辨率的情况下求解精度更高,且人口分布对航迹有着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动态窗口法 降噪程序 持续爬升运行 航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队飞行的无人机气动性能优化及数值模拟
8
作者 陈宽明 卢鹏 +2 位作者 叶伟 王腾 周忻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无人机采用合理的编队飞行形式可以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该文以固定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尾流冲浪技术对三架固定翼无人机分别进行V形编队和“一”字形编队,利用CFD和k-ωSST湍流模型对两种编队形式分别进行数值模拟。... 无人机采用合理的编队飞行形式可以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该文以固定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尾流冲浪技术对三架固定翼无人机分别进行V形编队和“一”字形编队,利用CFD和k-ωSST湍流模型对两种编队形式分别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前后机尾涡效应、机翼上表面压力分布及后机气动参数变化,发现在两种编队形式下,前机气动性能保持稳定,而后机升力系数、升阻比随纵向距离和垂直距离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气动性能差异。两种编队形式下,纵向距离为2.5 m、垂直距离为0、横向距离为1.89 m时,后机升阻比的综合提升率均最大,其中,V字形编队后机升阻比的综合提升率最高可达16.77%,而“一”字形编队综合提升率最高可达1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翼无人机 编队飞行 数值模拟 尾流冲浪 升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流影响下的终端区噪声预测方法
9
作者 唐志星 樊奕杰 +4 位作者 牛兆伦 施欣言 钟育鸣 贾萌 唐小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80-3690,共11页
对繁忙机场飞机噪声影响的准确预测,是实现终端区绿色运行的基础。由于实飞航迹与标称航迹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传统航空噪声预测模型无法有效应对发散式、概率型航迹。首先,通过机器学习,在航空交通流运行数据驱动下,构建航迹运行知识... 对繁忙机场飞机噪声影响的准确预测,是实现终端区绿色运行的基础。由于实飞航迹与标称航迹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传统航空噪声预测模型无法有效应对发散式、概率型航迹。首先,通过机器学习,在航空交通流运行数据驱动下,构建航迹运行知识挖掘方法,涵盖航迹分布概率、航迹速度和发动机功率等关键参数。其次,基于航迹运行知识,建立面向聚类航迹的航空噪声预测模型,提出面向交通流影响的航空噪声预测方法。最后,选取长沙机场终端区,从有效性、准确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分析该噪声的预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预测终端区噪声分布、噪声等级,可有效应对发散式实飞航迹噪声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飞机噪声 航迹聚类 飞行数据挖掘 噪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KAN网络的航空燃油消耗动态时序预测模型
10
作者 唐志星 牛兆伦 +4 位作者 樊奕杰 杨睿超 钟育鸣 贾萌 唐小卫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共9页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捕获飞行状态与油耗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提出航空燃油消耗的动态时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终端区快速存取记录器(QAR)的高度、真空速、风速等8项关键飞行状态参数,利用KAN层B样条基函...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捕获飞行状态与油耗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基于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提出航空燃油消耗的动态时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终端区快速存取记录器(QAR)的高度、真空速、风速等8项关键飞行状态参数,利用KAN层B样条基函数加基础输出模式,实现飞行状态与油耗间非线性关系的精准捕获;然后,将KAN网络接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最终时间步,实现飞机油耗动态时变规律的高精度挖掘。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均方误差为0.001(kg/h)2,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低于0.091 kg/h的占比达98.32%,且R2提升至0.989 7,显著优于传统多层感知机(MLP)、LSTM及Transformer网络。研究结果可用于航空公司燃油效率优化、空域运行优化,促进民航绿色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油耗预测 KAN LSTM Q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航空安全事件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骆晨 罗凤娥 +1 位作者 李黎莎 胡姗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2-1597,共6页
为了刻画民用航空安全事件爆发后社交媒体中正、负面消息博弈交织的传播机理,首先,结合民航安全事件传播过程中责罚力度大的特性,引入未知状态、犹豫状态改进传统SIR模型中的易感状态;其次,在感染状态转变阶段引入隔离状态刻画蓄意传播... 为了刻画民用航空安全事件爆发后社交媒体中正、负面消息博弈交织的传播机理,首先,结合民航安全事件传播过程中责罚力度大的特性,引入未知状态、犹豫状态改进传统SIR模型中的易感状态;其次,在感染状态转变阶段引入隔离状态刻画蓄意传播虚假民航安全事件消息的人员约束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负面消息传播节点移除及信息博弈过程的改进SIR模型;最后,对正面消息单独作用、负面消息单独作用、正面消息效用大于负面消息、负面消息效用大于正面消息、负面消息节点移除、正面消息效用大于负面消息及负面消息点移除6种社交网络信息状态下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把控舆论导向、清除负面消息传播者、提高虚假消息传播的惩罚力度有助于引导民航安全事件的正向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民航安全 疾病传播理论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局部搜索算法的航空导航台频率指配
12
作者 徐亚军 郝博扬 +3 位作者 高田露 张强 鲁合德 曾葆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530-6537,共8页
随着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航空导航台站的频率指配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提出了目前单个航空导航台站频率指配的一般算法。然后针对多个航空导航台频率率指配问题,建立了民航导航台频率指配模型。最后根据传统多目标遗传算... 随着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航空导航台站的频率指配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提出了目前单个航空导航台站频率指配的一般算法。然后针对多个航空导航台频率率指配问题,建立了民航导航台频率指配模型。最后根据传统多目标遗传算法所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陷,提出了优化权重分配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和基于多目标遗传局部搜索算法来解决航空导航台频率指配问题。该问题涉及多个目标,包括最小化频率干扰和最小使用频率个数指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目标遗传局部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航空导航台频率指配问题,与传统多目标遗传算法和优化权重分配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相比,本算法在解的质量、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局部搜索 航空导航台 频率指配 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迹冲突检测的通航林火救援飞行任务调度方案安全性评估
13
作者 徐浩 王明惠 +1 位作者 瞿菁菁 朱新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6-1312,共7页
为评估在森林火灾救援中通航飞行任务调度方案的安全性,通过对各通用航空器的航迹冲突进行检测,提出通航救援任务调度方案安全性评价指标。通过空域栅格模型建模救援飞行环境,基于任务调度方案针对性能约束不同的航空器规划出各自救援... 为评估在森林火灾救援中通航飞行任务调度方案的安全性,通过对各通用航空器的航迹冲突进行检测,提出通航救援任务调度方案安全性评价指标。通过空域栅格模型建模救援飞行环境,基于任务调度方案针对性能约束不同的航空器规划出各自救援飞行航迹并进行航迹冲突检测,从而对任务调度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直接冲突判断算法时间效率提升了53.8%,相较于高效的时空同步航线冲突检测方法准确率提升了6.7%,可见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对救援飞行中的航迹冲突进行预测并评估任务调度方案的安全性,为通航救援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检测 安全性评估 时空过滤 空域栅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
14
作者 刘璐 陈玲 +2 位作者 朱晓波 杨磊 孙艺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40-9648,共9页
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未全面揭示人为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首先,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用以识别冲偏出跑道的根本原因,基于事故树分析方法识别冲偏出跑道的直接原... 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未全面揭示人为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首先,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用以识别冲偏出跑道的根本原因,基于事故树分析方法识别冲偏出跑道的直接原因。其次,构建人为因素调查决策支持模型,得到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人为因素致因链条。然后,构建冲偏出跑道事件人为因素的贝叶斯网络,通过预测推理、诊断推理及灵敏度分析量化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到冲偏出跑道事件的关键人为因素。结果表明:基于人为因素调查决策支持模型得到32条冲偏出跑道事件致因链条,全面揭示该事件的人为因素及其耦合关系;基于贝叶斯推理得到该事件的关键人因致因链条为“动作执行不当/信息预处理不当→不安全行为→冲偏出跑道”。以上结论与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对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预警和防范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冲偏出跑道 人为因素 贝叶斯网络 致因链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航班网络的航空货运综合调度恢复模型
15
作者 任轩禾 史晓红 +2 位作者 张越 徐颖 林海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40-5248,共9页
中断恢复对货运航空公司的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扩大货运航班网络的应用场景,引入强制节点和外部弧等元素,在通常情况下,飞机和货物均被定义在相互独立的网络中,并通过顺序求解的方法依次恢复,为挖掘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并同... 中断恢复对货运航空公司的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扩大货运航班网络的应用场景,引入强制节点和外部弧等元素,在通常情况下,飞机和货物均被定义在相互独立的网络中,并通过顺序求解的方法依次恢复,为挖掘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并同时完成各项恢复操作,引入实体流将不同类型的实体集成在同一网络中;为解决机组的恢复问题,在模型中添加机组执勤、飞行资质等有关约束,并基于改进的航班网络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飞机、货物和机组的一体化恢复;为准确评估货机的容量限制,以标准托盘表示货物量,并改进有关的容量约束模型;为降低问题的复杂度,采用实体聚合的方法来缩减网络中实体的数量。使用小规模货运航空公司所提供的运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提出的恢复方案能够减少42%的延误时间;在进一步的仿真测试中,针对两个具备多机队的货运航空公司,分别设置6种不同的中断场景,随着中断率的提高,中型货运航空公司的恢复策略以重新规划货机路径和机组排班为主,而大型货运航空公司的恢复策略以航班延误为主。提出的基于改进航班网络的航空货运综合调度恢复模型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求得所有算例的精确解,并且平均误差为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航空公司 不正常运行 综合恢复 中断管理 改进航班网络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航空器滑行路径多目标优化
16
作者 钟庆伟 唐浩铭 +3 位作者 庾映雪 张永祥 姚俊杰 潘明思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37-8744,共8页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场面航空器滑行管理难度增加,如何在保障安全和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该问题,以预防滑行路径冲突为基础约束条件,以滑行时间最短和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排放量最...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场面航空器滑行管理难度增加,如何在保障安全和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该问题,以预防滑行路径冲突为基础约束条件,以滑行时间最短和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并设计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动态求解。最后,以中国某枢纽机场为算例背景,借助Python语言实现NSGA-Ⅱ算法,并与商业优化求解器Gurobi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航空器数量为14架次时,与优化前相比,总滑行时间减少约17.46%,CO_(2)排放量降低约18.35%;NSGA-Ⅱ算法得到的可行解与Gurobi所求最优解间的距离为1.083%,但NSGA-Ⅱ的求解时间相对减少95.0%。同时,通过多个算例测试表明,NSGA-Ⅱ算法在处理大规模多目标路径优化问题时具有显著优势。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机场场面运营效率并减少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行路径优化 多目标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数学求解器 动态优化 CO_(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区航空器飞行间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正洪 潘卫军 +1 位作者 康瑞 罗小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04-311,共8页
针对终端区不合理的航空器飞行间隔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和机场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场面监视雷达历史运行数据的终端区航空器飞行间隔算法。通过分析离散的场监雷达点迹数据,可获得航空器的历史轨迹。基于航空器起飞时刻和降落时刻提出... 针对终端区不合理的航空器飞行间隔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和机场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场面监视雷达历史运行数据的终端区航空器飞行间隔算法。通过分析离散的场监雷达点迹数据,可获得航空器的历史轨迹。基于航空器起飞时刻和降落时刻提出了航空器间在不同起降序列下的时间、距离间隔计算方法。研究了机场流量、航空器起降序列、跑道的使用方向变化对航空器飞行间隔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场面监视雷达数据可以有效地用于分析航空器间的时间和距离间隔;机场流量与终端区航空器飞行间隔负相关,航空器间的时间间隔和距离间隔正相关,飞行间隔与跑道使用方向变化无关。合理的起降次序和良好的管制习惯可有效地缩小终端区航空器飞行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面监视雷达 机场流量 起降序列 时间间隔 距离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剑辉 邓伟 +1 位作者 夏正洪 万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中国民用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不安全事件调查报告和快速访问记录器(QAR)数据的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依据风险源事件后果严重程度不同将风险分为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再根据风险源事件的10年平均风险... 为研究中国民用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不安全事件调查报告和快速访问记录器(QAR)数据的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依据风险源事件后果严重程度不同将风险分为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再根据风险源事件的10年平均风险贡献度大小将风险分为直接风险和或有风险,进而得到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分类;然后,建立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2017年中国民用运输航空实际运行不安全事件和QAR超限事件数据验证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运输航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与该年度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报告中安全风险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航空 风险评价 快速访问记录器(QAR)数据 平均风险贡献度 超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计划集中处理的多航空器无冲突航迹规划 被引量:4
19
作者 向征 丁钰童 +1 位作者 杨运贵 毛天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487-13492,共6页
为增大空域容量、提高飞行安全、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4D航迹预测与规划成为中国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首先,在预战术流量管理阶段,通过飞行计划集中处理得到的航空器飞行计划信息,将航线划分成若干航段。然... 为增大空域容量、提高飞行安全、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4D航迹预测与规划成为中国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首先,在预战术流量管理阶段,通过飞行计划集中处理得到的航空器飞行计划信息,将航线划分成若干航段。然后利用航空器在不同航段间的离散型模型和单个航段中运动的连续型模型建立混杂模型,通过全飞行剖面混杂模型进行航迹预测;在相对运动法中采用调整速度来规避航路交叉点冲突以实现冲突解脱。最后,提出航迹规划方法并对航空器进行无冲突航迹规划。仿真算例表明:在飞行计划集中处理与混杂模型下预测的水平航迹与垂直航迹能够准确地反映航空器飞行状态变化;调速法或调整时刻能有效地规避飞行冲突,所以提出的无冲突4D航迹规划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计划集中处理 4D航迹 混杂模型 冲突解脱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模型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20
作者 唐卫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9,共5页
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系统分析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机组因素、飞机因素、环境因素和飞行管理4个1级指标及26个2级指标组成的航... 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系统分析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机组因素、飞机因素、环境因素和飞行管理4个1级指标及26个2级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由于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物元的可拓性,构建了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多级物元模型。实例演算表明,物元理论能充分地利用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指标信息,确定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便航空公司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航空公司飞行安全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