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航空勤人员耳和听力保健常识及体检鉴定标准知晓率调查
1
作者 秦彩虹 胡墨绳 +2 位作者 马峰杰 尹海英 白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了解民航空勤人员对耳和听力保健常识、体检鉴定标准的认知程度,为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既往调查文献及中国民航局空勤人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设计“耳和听力保健常识及体检标准的知晓情... 目的 了解民航空勤人员对耳和听力保健常识、体检鉴定标准的认知程度,为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既往调查文献及中国民航局空勤人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设计“耳和听力保健常识及体检标准的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空勤人员共计2 253例进行调查,分别统计常识及标准知晓率。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53份,空勤人员耳和听力保健常识总知晓率82.97%,不同年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51~60岁组飞行员受试者常识知晓率最低。体检鉴定标准总知晓率61.55%,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工种和不同地区间常识知晓率及体检标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学员和飞行员两类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乘务员;华东地区常识20题和西南地区空勤人员的标准4题知晓率最高。结论 民航空勤人员对耳和听力保健、体检鉴定标准的知晓率存在地区及人群差异,应加大大龄飞行员及客舱乘务员等人群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空勤人员 耳和听力保健 体检鉴定标准 问卷调查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组织多普勒超声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媛 赵旭 +2 位作者 杨娅 张翠翠 邱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GDM孕妇(胰岛素治疗组40例,饮食控制组6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38例)和211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应用STI...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GDM孕妇(胰岛素治疗组40例,饮食控制组6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38例)和211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应用STIC后处理获得M型图像(STIC-M型),测量胎儿左、右心室壁和室间隔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厚度,以TDI测量胎儿心脏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并计算Ea/Aa值,比较4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4组间胎儿左、右心室壁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厚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DM各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GDM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二尖瓣环Ea/A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GDM各组二尖瓣环Ea/Aa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GDM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三尖瓣环Ea/Aa、二尖瓣环Sa、三尖瓣环Sa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DM孕妇胎儿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增加,心脏舒张功能降低,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对胎儿心肌厚度和心脏功能改变无显著影响。STIC-M型联合TDI超声技术对评估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胎儿心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0
3
作者 王媛 赵旭 +3 位作者 杨娅 何宜静 焦春美 邱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0,共5页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讨超声STIC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CHD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1月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共有7707例孕妇行孕中晚期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共检出32例CHD胎儿,运用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进行超声容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并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病理解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类型与临床预后。结果 CHD胎儿的检出率为0.4%(32/7707);心脏有1处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13.3%(2/15),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35.3%(6/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32例CHD胎儿中存活14例,心脏有1处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86.7%(13/15),高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9%(1/17)](P<0.05)。CHD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12.5%(1/8),与CHD不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4.2%(1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产前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结果均与病理解剖结果一致。在1例胎儿心脏多发畸形的病例中,二维超声显示似有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STIC显示胎儿心脏存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结论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胎儿与仅发生1处心脏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的胎儿存活率更低。应用三维超声及超声STIC可更全面、立体显示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结合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超声检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对人血浆中吗啡类、氯胺酮和苯丙胺类9种毒品的定性定量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伟 乔湜 +2 位作者 张文芳 覃仕扬 李清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2-627,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吗啡、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海洛因、氯胺酮、3,4-甲二氧基苯异丙胺、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浆经10%三氯乙酸直接沉淀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吗啡、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海洛因、氯胺酮、3,4-甲二氧基苯异丙胺、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浆经10%三氯乙酸直接沉淀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C18柱,流动相为含0.01%甲酸的水溶液-0.01%甲酸的甲醇溶液,流速为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分段扫描分析。结果:可用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峰丰度比为指标来定性鉴别血浆中9种化合物。另外,吗啡、可待因、海洛因、氯胺酮、6-单乙酰吗啡、3,4-甲二氧基苯异丙胺、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苯丙胺、甲基苯丙胺血药浓度分别在5.00×10-3~5.00(r=0.9934),1.00×10-2~10.00(r=0.9905),1.00×10-2~10.00(r=0.9929),2.50×10-3~2.50(r=0.9960),5.00×10-3~5.00(r=0.9925),5.00×10-4~5.00(r=0.9910),5.00×10-4~5.00(r=0.9924),5.00×10-4~5.00(r=0.9920),5.00×10-4~5.00(r=0.9900)μg·m L-1内,线性关系均良好;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1.00、1.00、0.50、0.50、0.10、0.10、0.10、0.10 ng·m 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8%;提取回收率均>60%,RSD均<15%。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吗啡类、氯胺酮和苯丙胺类9种毒品化合物的定性筛查和定量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类 氯胺酮 苯丙胺类 液-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59岁现役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地区分布与聚集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于红燕 刘铁兵 +6 位作者 刘国如 周毓瑾 李清艳 徐琼峰 杨凤萍 严文娟 祁妍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40~59岁现役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地区分布与聚集情况。方法调查2011年华北、华东、华南地区831名40~59岁现役飞行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危险因素在各地区分布及聚集情况的差异。结果华北地区40~59岁...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40~59岁现役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地区分布与聚集情况。方法调查2011年华北、华东、华南地区831名40~59岁现役飞行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危险因素在各地区分布及聚集情况的差异。结果华北地区40~59岁现役飞行员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5.7%±0.5%、5.6±1.1mmol/L)高于华东、华南地区,而高TC的标化率达23.6%,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华东地区40~59岁现役飞行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收缩压(SBP)控制显著较差(分别为1.1±0.2mmol/L、3.6±0.7mmol/L、125.7±9.4mm Hg),其中,低HDL-C和高LDL-C的标化率分别为37.9%、24.6%,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华南地区40~59岁现役飞行员的空腹血糖(FPG)水平(5.5±0.5mmol/L)明显高于华北和华东地区。三个地区1项和2项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地区1项、2项和≥3项危险因素聚集排名第一的组合分别为超重和肥胖、低HDL-C+超重和肥胖、高TG+低HDL-C+超重和肥胖。结论三个地区40~59岁飞行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地区分布与聚集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地区间防控重点应不同。控制体重对40~59岁现役飞行员来说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墨绳 赵守琴 +5 位作者 王雷 安艳华 杨秀云 马峰杰 秦彩虹 白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2017年度诊断为听力损失的民航飞行员886例,随机抽取同期体检听力正常的飞行员573例,共计1 459例纳入研究;对可能影响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因素,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2017年度诊断为听力损失的民航飞行员886例,随机抽取同期体检听力正常的飞行员573例,共计1 459例纳入研究;对可能影响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的因素,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脉压差、是否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脂肪肝、总飞行时间、年龄、性别等,进行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因素后,应用偏相关分析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总飞行时间越长(估计值=1.16E-005,P=0.031)、HDL(估计值=-0.217,P=0.043)和脉压差越低(估计值=-0.012,P=0.001)以及患有血管病变者(估计值=-0.207,P=0.024)的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分级越严重;当年龄作为控制变量时,总飞行时间与舒张压的偏相关系数r=0.017,二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509)。结论注重个体化听力防护,合理调控血压、血脂水平以及有效降低血管病变发病率可阻断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有益于民航飞行员的听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飞行员 听力损失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墨绳 张华 +4 位作者 王雷 杨秀云 马峰杰 秦彩虹 白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 423例经中国民航Ⅰ级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飞行员医学资料。对纯音气导听阈进行耳侧及频率间比较;分析听力损失的类型及程度;类型组间比较总飞行时间、...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的听力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 423例经中国民航Ⅰ级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飞行员医学资料。对纯音气导听阈进行耳侧及频率间比较;分析听力损失的类型及程度;类型组间比较总飞行时间、年龄以及血脂数据;以总飞行时间作为自变量,语频及高频均值分别作为因变量行曲线拟合。结果岛状听力损失组(组A):496例(34. 86%),高频听力损失组(组B):523例(36. 75%),语频听力损失组(组C):67例(4. 71%),全频听力损失组(组D):337例(23. 68%);左侧重度听力损失2耳,中度听力损失7耳,轻度听力损失217耳;右侧重度听力损失5耳,中度听力损失12耳,轻度听力损失220耳; 6 000 Hz阈值增高最显著;组D总飞行时间最长且年龄最大;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经多重比较显示,组D和组C数值相对较低;高频均值拟合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结论受试人群整体听力水平较好,听力损失以6 000 Hz为著且与年龄及噪声因素有关; HDL-C可能是听觉功能的保护性因素;有必要针对飞行员人群开展多学科协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听力损失 合格鉴定 预防医学 多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引发合成纳米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及其表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粟燕 杨红芸 陈振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1-173,共3页
首先合成了Al(OH)_3微纳米颗粒,然后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H_4)_2S_2O_4-NaHSO_4)合成了纳米Al(OH)_3-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剂。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Al(OH)_3粒径等因素对复合PAM... 首先合成了Al(OH)_3微纳米颗粒,然后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H_4)_2S_2O_4-NaHSO_4)合成了纳米Al(OH)_3-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剂。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Al(OH)_3粒径等因素对复合PAM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OH)_3的引入使得复合聚合物分子量显著提高。电导和热失重测量结果表明,复合物PAM的端基(—SO_4^(2-))与带正电荷的Al(OH)_3纳米颗粒以离子键结合。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PAM呈无晶形堆积状,能谱分析结果表明Al(OH)_3微纳米颗粒与丙烯酰胺形成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聚丙烯酰胺 氢氧化铝 絮凝剂 无机-有机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观测豚鼠听骨链解剖结构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暕 徐先发 +4 位作者 陈振玲 孙海勇 刘永锁 黄万霞 李盼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成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技术拍摄豚鼠听骨链,获得完整清晰的3D图像,精确测量听骨链各组成部分尺寸,探讨豚鼠听骨链解剖结构。方法断头处死豚鼠,沿颅中线剪开头部,取出听泡剥除后内侧壁,苦...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成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技术拍摄豚鼠听骨链,获得完整清晰的3D图像,精确测量听骨链各组成部分尺寸,探讨豚鼠听骨链解剖结构。方法断头处死豚鼠,沿颅中线剪开头部,取出听泡剥除后内侧壁,苦味酸甲醛溶液固定后,利用Micro-CT技术获取三维图像。应用Avizo建模重构获得三维模型,分割染色听骨链并测量各听小骨组成结构。结果得到空间视觉良好、可任意轴向旋转的豚鼠听骨链3D模型,局部结构清晰,可任意分割显示并测量内外部结构,砧锤复合体、砧锤复合体长脚、砧锤复合体短脚、镫骨底板、镫骨长度、锤骨柄的长度分别为:3960±222μm、1180±36μm、909±11μm;2111±58μm、2496±104μm、3417±58μm;砧锤复合体、镫骨底板的宽度和锤骨柄高度为:1089±71μm、902±13μm、1760±74μm;砧骨镫骨夹角、砧骨锤骨夹角分别为:108.58°±1.26°、122.46°±4.04°。结论采用Micro-CT采集了豚鼠听泡的三维图像,并通过Avizo软件重建,精确分割出豚鼠听骨链的解剖结构并进行了精确测量,为豚鼠听骨链可视化研究提供了清晰直观的观察方式,测量并统计分析了豚鼠听骨链各小骨生理数据,为以豚鼠为对象的进一步听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三维成像 听骨链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氯苯那敏 被引量:3
10
作者 粟燕 陈振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研究并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氯苯那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经2.5倍体积甲醇沉淀蛋白,涡旋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150×2.1mm,1.8μm)分... 研究并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氯苯那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经2.5倍体积甲醇沉淀蛋白,涡旋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150×2.1mm,1.8μm)分离,以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0.10~50.0μg/L,相关系数(r2)为0.999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0.10μg/L。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人体血浆中氯苯那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氯苯那敏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主动脉弓内血栓、脑栓塞及低血压休克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艳 李梦涛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报告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程中出现了左大脑半球梗塞、主动脉弓内血栓、低血压休克等少见及罕见的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讨论多发性大动脉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报告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程中出现了左大脑半球梗塞、主动脉弓内血栓、低血压休克等少见及罕见的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讨论多发性大动脉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以加深临床医生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认识,并提出诊治建议。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发热8个月,失语、右侧肢体无力20d"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入院前8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低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动脉血栓 脑栓塞 多脏器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大孔树脂层析过程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永锁 王勇 +2 位作者 王伟 陈振玲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大孔树脂层析过程的在线监测。方法以HPLC测定大孔树脂洗脱液中丹参酚酸B,以UV对洗脱液进行扫描,采用逐步回归建立UV对丹参酚酸B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结果以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大孔树脂洗脱液中丹参酚...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大孔树脂层析过程的在线监测。方法以HPLC测定大孔树脂洗脱液中丹参酚酸B,以UV对洗脱液进行扫描,采用逐步回归建立UV对丹参酚酸B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结果以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大孔树脂洗脱液中丹参酚酸B的质量浓度,测试样本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411 9,变异系数CV为0.226 7。结论通过逐步回归建模可以采用UV对丹参多酚酸盐大孔树脂层析过程进行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数学建模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频听阈正常的民航飞行学员扩展高频听阈分析
13
作者 马峰杰 王雷 +2 位作者 胡墨绳 秦彩虹 白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扩展高频(extended highfrequency,EHF)测听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学员听力损失的意义。方法对中国民航某飞行学院尚处于理论学习阶段的175例飞行学员(均为男性,18~25岁,平均20.2±0.92岁)进行问卷调查和EHF测听,所有受试者... 目的探讨扩展高频(extended highfrequency,EHF)测听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学员听力损失的意义。方法对中国民航某飞行学院尚处于理论学习阶段的175例飞行学员(均为男性,18~25岁,平均20.2±0.92岁)进行问卷调查和EHF测听,所有受试者常频(0.25~8kHz)听阈≤25dB HL,将结果与国外相应推荐标准比较;将其中173例听力资料完整的学员(除外中耳疾病和有听力损失家族史各1例)按照随身听使用情况分为低风险组(不使用,121例)和高风险组(使用时间>1年,每天>1小时,52例),比较两组间EHF听阈及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73例飞行学员9~20kHz各频率听阈值均略高于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规定的声压级参考阈值和国外文献推荐的同年龄段标准;高风险组9、12.5、16、18kHz阈值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或0.01),随着频率增高,高风险组听阈检出率逐渐下降,在18、20kHz的检出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结论 EHF测听有助于早期发现飞行学员噪声性听力损失,应当重视民航飞行学员听力保健,建议避免使用或减少随身听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高频测听 飞行学员 噪声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体质指数与听力水平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尹海英 赵功伟 胡墨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民航飞行员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探讨BMI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收集参加年度体检的1110例Ⅰ类民航飞行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检测,根据体质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共四组,比... 目的了解我国民航飞行员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探讨BMI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收集参加年度体检的1110例Ⅰ类民航飞行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检测,根据体质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共四组,比较各组间多个频率纯音听阈以及500~4000 Hz平均听阈(PTA)的差异,在控制年龄和飞行时间等因素后,应用偏相关分析观察BMI与纯音听阈、PTA之间的关系。结果1110例民航飞行员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为42.61%(473/1110)和7.39%(82/1110)。双耳多个频率纯音听阈及PTA在四组飞行员中均有明显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多数频率纯音听阈及PTA高于体重正常组(矫正P<0.0083),体重不足组和体重正常组之间各频率纯音听阈均无明显差异(P>0.05)。BMI与双耳250、500、1000 Hz纯音听阈、PTA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双耳4000和6000 Hz纯音听阈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右耳2000和3000 Hz纯音听阈有相关性(P<0.05),而左耳同频率未显示明显相关性(P>0.05)。BMI与飞行时间无明显相关性(r=-0.053,P>0.05),但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r=0.120,P<0.05)。结论BMI与民航飞行员多个频率纯音听阈具有相关性,加强对民航飞行员健康理念的宣教和BMI的控制,有益于民航飞行员的听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纯音听阈 听力损失 民航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与血清标志物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毅 肖冰 +4 位作者 高丽 常朕阁 付娜 宋思瑶 张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及其与OSAHS严重程度和睡眠结构破坏和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因打鼾在民航总医院睡眠中心就诊OSAHS患者95例,其中重度OSAHS患者41例...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及其与OSAHS严重程度和睡眠结构破坏和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因打鼾在民航总医院睡眠中心就诊OSAHS患者95例,其中重度OSAHS患者41例,轻中度OSAHS患者25例,单纯鼾症患者29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和日间脑功能状态定量测量。比较3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数据、日间脑功能状态指标、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差异;并分析脑功能状态指标与OSAHS严重程度及睡眠结构破坏、MoCA、AOPP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MoCA低于轻中度OSAHS及单纯鼾症组[(25.51±1.57)分vs(27.35±1.35)分vs(28.03±1.32)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HS组患者AOPP高于轻中度OSAHS组及单纯鼾症组[(113.82±21.04)μmol/L vs(99.36±17.91)μmol/L vs(80.82±16.74)μmol/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N3期睡眠比率、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血氧<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TS90%)以及清醒时平均血氧饱和度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轻中度OSAHS及单纯鼾症患者的外专注指数[15(9,23)vs 10(6,18)vs 8(6,12),P=0.004]、脑内敛指数[31(19,40)vs 37(28,47)vs 42(31,52),P=0.004]、记忆加工指数[3(0,8)vs 6(1,11)vs 9(4,13),P=0.008]、反应速度指数[6(4,10)vs 8(4,14)vs 11(5,15),P=0.022]及脑惰性指数[142(122,181)vs 150(116,178)vs 116(105,146),P=0.0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专注指数与快速动眼期(rREM)期睡眠比率、LSaO 2、MoCA呈负相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LAT时间、TS90%、AOPP呈正相关;脑内敛指数、记忆加工指数、反应速度指数与LSaO 2、清醒时平均SaO 2、MoCA呈正相关,与AHI、TS90%、AOPP呈负相关;脑惰性指数与LSaO 2、清醒时平均SaO 2、MoCA呈负相关,与AHI、TS90%、AOPP呈正相关。结论日间脑功能状态监测简便易行,在区分OSAHS患者严重程度及睡眠结构紊乱中作用显著,并与患者认知功能及AOP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脑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掺杂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阿昔洛韦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远勋 李荡 陈振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7,15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Cu共掺TiO_2催化剂,研究了Ag、Cu掺杂比例对TiO_2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漫反射分别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Cu共掺TiO_2催化剂,研究了Ag、Cu掺杂比例对TiO_2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漫反射分别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适当比例掺杂Ag、Cu能显著提高TiO_2光催化剂对阿昔洛韦的去除能力,Cu、Ag掺杂量分别为1.2%、1.5%(均为摩尔分数)的TiO_2光催化剂对阿昔洛韦的去除率高达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阿昔洛韦 可见光 吸附-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离子和酸根离子在镧盐诱导HepG2细胞特定基因表达改变中的作用
17
作者 邢云昆 陈洁 +7 位作者 周小琰 马雪 周川 付娟玲 祁妍敏 郝卫东 姚碧云 赵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0-918,共9页
目的探究镧离子(La^(3+))与酸根离子(SO_(4)^(2-),Cl^(-)和NO_(3)^(-))在镧盐诱导Hep G2细胞特定基因表达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含有La_(2)(SO_(4))_(3)0.71 mmol·L^(-1)、La Cl_(3)1.41 mmol·L^(-1)、La(NO_(3))_(3)1.41 ... 目的探究镧离子(La^(3+))与酸根离子(SO_(4)^(2-),Cl^(-)和NO_(3)^(-))在镧盐诱导Hep G2细胞特定基因表达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含有La_(2)(SO_(4))_(3)0.71 mmol·L^(-1)、La Cl_(3)1.41 mmol·L^(-1)、La(NO_(3))_(3)1.41 mmol·L^(-1)、H_(2)SO_(4)2.12 mmol·L^(-1)、HCl 4.23 mmol·L^(-1)和HNO_(3)4.23 mmol·L^(-1)的培养液在CO_(2)培养箱中进行酸碱平衡1 h,p H值可恢复到7.25,随后分别处理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48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受试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丙氨酰氨基肽酶(ANPEP)、细胞色素P450家族1A1(CYP1A1)、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7(OSBPL7)、CYP3A5、钙电压门控通道辅助亚单位γ4(CACNG4)、双特异性磷酸酶4(DUSP4)、Ras蛋白特异性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GRF1)和CYP17A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3种镧盐和HCl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1),而H_(2)SO_(4)和HNO_(3)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未见明显改变。RT-q 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a_(2)(SO_(4))_(3),LaCl_(3)和La(NO_(3))_(3)均可诱导Hep G2细胞ANPEP,CYP1A1,OSBPL7,CYP3A5,CACNG4,DUSP4,RASGRF1和CYP17A1等8个基因m RNA表达上调(P<0.05);SO_(4)^(2-)诱导ANPEP和CYP1A1表达(P<0.05);Cl^(-)诱导CYP1A1表达(P<0.05);NO_(3)^(-)诱导ANPEP和CYP3A5 m RNA表达,而抑制CYP1A1和CACNG4 m RNA表达(P<0.05)。归因分析发现,La_(2)(SO_(4))_(3)和LaCl_(3)的La^(3+)均能诱导Hep G2细胞上述8个基因m RNA表达上调(P<0.05),但对CYP1A1,CYP3A5,DUSP4和CYP17A1m RNA表达的诱导作用低于La_(2)(SO_(4))_(3)(P<0.05),对CYP3A5和RASGRF1 m RNA表达的诱导作用低于LaCl_(3)(P<0.05);La(NO_(3))_(3)的La^(3+)虽能诱导上述8个基因m RNA表达上调,但ANPEP m RNA的表达上调无统计学意义,且对CYP3A5和CYP17A1 m RNA表达的诱导作用低于La(NO_(3))_(3)(P<0.05)。此外,3种镧盐的La^(3+)对ANPEP,OSBPL7,CYP3A5,CACNG4,DUSP4,RASGRF1和CYP17A1等7个基因m 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彼此间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La^(3+)与酸根离子SO_(4)^(2-),Cl^(-)和NO_(3)^(-)均可诱导Hep G2细胞特定基因m RNA表达的改变,La_(2)(SO_(4))_(3),LaCl_(3)和La(NO_(3))_(3)对Hep G2细胞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是La^(3+)与酸根离子SO_(4)^(2-),Cl^(-)和NO_(3)^(-)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仅归因于L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镧 氯化镧 硝酸镧 酸根离子 细胞色素P450家族1A1 细胞 HEP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刘子夜 杨剑 +4 位作者 胡墨绳 马峰杰 秦彩虹 薛玉琳 刘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纳入某公司经我国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410例飞行员为研究组,纳入年龄匹配的410例听力正常的飞行员为对照组,对两组飞行时间、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纳入某公司经我国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诊断为听力损失的410例飞行员为研究组,纳入年龄匹配的410例听力正常的飞行员为对照组,对两组飞行时间、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听力损失等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听力损失飞行员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高于听力正常飞行员(P<0.05)。进一步对听力损失组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以年龄作为控制变量时,语频听力损失程度与飞行时间呈正相关(P<0.05);以飞行时间作为控制变量时,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程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LU越高、TG越高、LDL-C越高的飞行员听力损失程度越重(P<0.01)。结论飞行时间、年龄是民用航空人员听力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飞行时间主要影响语频听阈,年龄影响全频听阈;同时还与高血糖、高血脂具有协同作用加剧听力损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听力损失 飞行时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恶性转化细胞THBEc1致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的构建及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邢云昆 马雪 +3 位作者 姚碧云 付娟玲 赵鹏 祁妍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3-860,共8页
目的建立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16HBE-C1(THBEc1)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评估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NRP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右肺分别一次性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30和40μL,观察1... 目的建立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16HBE-C1(THBEc1)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评估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NRP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右肺分别一次性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30和40μL,观察14 d内小鼠死亡数,以确定小鼠肺内注射安全体积。16只雄性BALB/c-nu裸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皮下和肺内同时一次性接种人支气管上皮16HBE(HBE)细胞,皮下1×10^(6),肺内2×10^(5)]、皮下荷瘤模型组(皮下一次性接种THBEc1细胞1×10^(6))、原位肺癌模型组(肺内一次性接种THBEc1细胞2×10^(5)或5×10^(5))。接种后每7 d监测小鼠体重和皮下肿瘤体积;HE染色检测肺肿瘤和皮下肿瘤组织病理特征,计算成瘤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裸小鼠血清和胸水中人源NRP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人源NRP2对THBEc1细胞导致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肺内注射40μL无菌生理盐水可致2/4小鼠死亡,20和30μL组未见小鼠死亡,但整体表现欠佳,故后续实验注射体积选择20μL。对照组裸小鼠均未在接种部位检出肿瘤,小鼠体重持续增长;皮下荷瘤模型组祼小鼠全部成瘤,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接种细胞后第10天,原位肺癌模型5×10^(5)细胞组裸小鼠全部成瘤(4/4);第14天,原位肺癌模型2×10^(5)细胞组裸小鼠3/4成瘤,且2个剂量组小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肿瘤组织均呈鳞状细胞癌特征。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裸小鼠血清人源NRP2水平均显著低于皮下荷瘤模型(4只)和原位肺癌模型(7只)裸小鼠(P<0.05)。原位肺癌模型组(4只)裸小鼠胸水中均可检出高水平的人源NRP2。ROC曲线显示,血清人源NRP2水平能有效区分THBEc1细胞在裸小鼠肺内是否成瘤,最佳截断值为123.00 ng·L^(-1)。结论通过肺内注射接种THBEc1细胞建立了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血清人源NRP2可用于该模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肺癌模型 BALB/c-nu裸小鼠 神经纤维网蛋白2 THBEc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硫醇在低氧与常氧环境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杨一帆 秦一 +2 位作者 徐唯哲 徐平湘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吡硫醇在低氧和常氧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低氧动物预处理后进行吡硫醇单次灌胃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不... 目的研究比较吡硫醇在低氧和常氧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低氧动物预处理后进行吡硫醇单次灌胃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吡硫醇在常氧和低氧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_(0-t)(88.26±9.86)ng·h·mL^(-1)和(80.67±8.95)ng·h·mL^(-1);MRT_(0-t)(4.14±0.32)h和(3.67±0.26)h;t_(1/2)(3.72±1.82)h和(3.14±1.42)h;t_(max)(0.58±0.20)h和(0.67±0.26)h;C_(max)(30.12±2.36)ng/mL和(20.05±1.31)ng/mL。与常氧状态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相比,低氧状态下吡硫醇在大鼠体内的C_(max)和MRT_(0-t)有显著性降低,而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影响药物在大鼠体内达峰浓度,进而可影响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硫醇 药代动力学 低氧 常氧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