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季大西洋Niňo基本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忠贤
余滔
+3 位作者
曾刚
邓伟涛
王健治
吴玲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5-844,共10页
利用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全国160站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大西洋Nino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
利用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全国160站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大西洋Nino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夏季大西洋Nino是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第一EOF模态,其方差贡献率为33.7%,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当夏季大西洋Nino处于暖位相时,对流层低层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异常反气旋,受其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位置西伸,中国华南地区出现显著的西南风异常,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水汽向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输送,使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降水增多,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控制,不利于降水发生;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Nino
EOF分解
中国夏季降水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
2
作者
李忠贤
黄源源
王健治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6-883,共8页
利用1979—2017年逐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美国NCEP-DOE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East Atlantic/West Russia,EATL/WRUS)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了这一联系的可能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EATL/...
利用1979—2017年逐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美国NCEP-DOE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East Atlantic/West Russia,EATL/WRUS)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了这一联系的可能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正(负)位相表现为北大西洋至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纬向波列,该波列的三个主要活动中心分别位于西欧、乌拉尔山附近和贝加尔湖南侧。在垂直方向上,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具有明显的相当正压结构。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处于正(负)位相年,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负(正)位势高度异常和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贝加尔湖南侧地区出现正(负)位势高度异常和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冷空气减弱(加强),从而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升高(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型
大气遥相关
气温异常
环流异常
波活动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
8
3
作者
范倩莹
李忠贤
王健治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91,共8页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风场和水汽通量资料及GPCP逐月降水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风场和水汽通量资料及GPCP逐月降水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具有3~4 a的周期。2)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变化与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降水异常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异常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3)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偏强时,850 hPa上自阿拉伯海向东一直延伸到热带西太平洋为西风异常,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出现水汽辐合,使得该区域降水出现明显偏多,同时热带东印度洋低层为东风异常,受其影响,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水汽辐散,使得该区域降水偏少;此外,在我国东南沿海为一个气旋式风场异常,不利于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输送到达我国中部地区,使得该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4)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偏强时,东亚地区局地Hadley环流表现为异常偏弱,低空偏南越赤道气流异常在20°N附近与来自北半球的冷空气交汇上升,赤道附近及30~40°N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使得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和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越赤道气流
降水
大气环流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大西洋Niňo基本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忠贤
余滔
曾刚
邓伟涛
王健治
吴玲玲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局厦门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5-84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102
41575085)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30202)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8KJB170008)
文摘
利用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全国160站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大西洋Nino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夏季大西洋Nino是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第一EOF模态,其方差贡献率为33.7%,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当夏季大西洋Nino处于暖位相时,对流层低层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异常反气旋,受其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位置西伸,中国华南地区出现显著的西南风异常,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水汽向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输送,使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降水增多,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控制,不利于降水发生;反之亦然。
关键词
大西洋Nino
EOF分解
中国夏季降水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Keywords
Atlantic Nino
EOF decomposition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anomalous anticyclone in western North Pacific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分类号
P7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
2
作者
李忠贤
黄源源
王健治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局厦门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6-88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5034)。
文摘
利用1979—2017年逐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美国NCEP-DOE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East Atlantic/West Russia,EATL/WRUS)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了这一联系的可能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正(负)位相表现为北大西洋至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纬向波列,该波列的三个主要活动中心分别位于西欧、乌拉尔山附近和贝加尔湖南侧。在垂直方向上,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具有明显的相当正压结构。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春季EATL/WRUS遥相关型处于正(负)位相年,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负(正)位势高度异常和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贝加尔湖南侧地区出现正(负)位势高度异常和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冷空气减弱(加强),从而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升高(降低)。
关键词
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型
大气遥相关
气温异常
环流异常
波活动通量
Keywords
East Atlantic/West Russia pattern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temperature anomaly
circulation anomaly
wave activity flux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
8
3
作者
范倩莹
李忠贤
王健治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局厦门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9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102)
文摘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风场和水汽通量资料及GPCP逐月降水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具有3~4 a的周期。2)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变化与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降水异常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异常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3)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偏强时,850 hPa上自阿拉伯海向东一直延伸到热带西太平洋为西风异常,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出现水汽辐合,使得该区域降水出现明显偏多,同时热带东印度洋低层为东风异常,受其影响,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水汽辐散,使得该区域降水偏少;此外,在我国东南沿海为一个气旋式风场异常,不利于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输送到达我国中部地区,使得该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4)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偏强时,东亚地区局地Hadley环流表现为异常偏弱,低空偏南越赤道气流异常在20°N附近与来自北半球的冷空气交汇上升,赤道附近及30~40°N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使得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和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
关键词
南海越赤道气流
降水
大气环流
夏季
Keywords
cross-equatorial flow over South China Sea
precipitation
atmosphere circulation
summer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季大西洋Niňo基本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
李忠贤
余滔
曾刚
邓伟涛
王健治
吴玲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
李忠贤
黄源源
王健治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
范倩莹
李忠贤
王健治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