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21年西北太平洋秋季台风特征分析
1
作者 阎凤霞 李晓萌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年鉴资料,分析近二十年(2002—2021年)西北太平洋(WNP)秋季(9—11月)台风的频数、强度、位置、路径及其年际变化和季节内差异,以及登陆我国的秋季台风的风雨特点。结果表明,近二十年秋季WNP共生成201... 基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年鉴资料,分析近二十年(2002—2021年)西北太平洋(WNP)秋季(9—11月)台风的频数、强度、位置、路径及其年际变化和季节内差异,以及登陆我国的秋季台风的风雨特点。结果表明,近二十年秋季WNP共生成201个台风(其中39个登陆我国,占比19.4%),以超强台风(25.9%)和强台风(21.9%)居多。2010年之前WNP秋季台风个数偏少(9.4个/年)、但登陆我国的比例较高(25.8%),之后转为个数偏多(10.5个/年)、但登陆我国比例下降(14.7%),总体趋势不显著。二十年间WNP每年秋季平均约1.95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占61.5%,年际变化呈现2010年之前偏多快变、之后偏少稳定的特征。秋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主要影响海南、广东、中国台湾,其最大观测风速和最大单站过程降雨量总体呈线性关系,即最大观测风速越大最大单站过程降雨量越强,但两者的趋势变化都不显著。相比而言,秋季登陆广东的台风最大观测风速最高、最大单站过程降雨量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台风 西北太平洋 风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上海地区混合雾的特征和预报着眼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方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129-131,141,共4页
2018年1月16日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现了1次较长时间的大雾过程。该文利用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进行了分析,并运用EC模式和GFS模式对此次大雾过程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两场此次大雾过程,是16日早晨的大雾是由东部和... 2018年1月16日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现了1次较长时间的大雾过程。该文利用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进行了分析,并运用EC模式和GFS模式对此次大雾过程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两场此次大雾过程,是16日早晨的大雾是由东部和南部逐渐向西部和北部发展的平流雾与降水蒸发共同作用的混合雾。地面倒槽发展为低压,低压中风速较小,利于雾的形成。而16日早晨前后出现了降水天气,底层和上层饱和湿层间存在的干层,能够使得上层水滴下落的过程中蒸发成水汽,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剧雾的产生。EC和GFS两家模式对于此次大雾过程均漏报,漏报的原因是模式高估早晨前后的降水,低估干层的存在使得降水蒸发对雾产生的作用,从而认为产生雾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混合雾 干层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平原2022年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樱歌 刘伟 高艳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40,共8页
基于ERA5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利用水量平衡分解法,将净降水量(降水量减蒸发量,P-E)的变化分解为热动力贡献、热力学贡献和涡动贡献,分析了2022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极端干旱事件的机理和演变过程,并将其与2013年同样发生在长江... 基于ERA5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利用水量平衡分解法,将净降水量(降水量减蒸发量,P-E)的变化分解为热动力贡献、热力学贡献和涡动贡献,分析了2022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极端干旱事件的机理和演变过程,并将其与2013年同样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高温干旱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净降水量分析表明,202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汛期前期(5—6月)干旱主要由降水量减小导致,水量平衡分解分析显示,湍流涡动与平均环流变化的贡献是早期干旱的主要因子;中期(7—8月)的高温增强了地表蒸散发,尤其是裸土蒸发的增强,加剧了干旱程度,水量平衡分解显示,表征温度升高引起的水汽含量变化的热力贡献对干旱加剧的贡献最大;后期(9—10月)高温进一步引发平均环流变化导致的热动力贡献延长了干旱持续时间。而2013年的高温干旱为高温引发的热力学贡献主导,持续事件短,干旱程度弱。本文对2022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剖析,可为湿润区极端高温干旱事件的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 P-E 水量平衡分解法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极值推断的不确定性及其置信区间初步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江志红 丁裕国 +1 位作者 马婷婷 刘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7-1333,共7页
提出了气候极值推断的不确定性问题。并以中国156个测站为例着重探讨了广义极值(GEV)分布模式的分位数估计的标准误差对气候极值不确定性的重要影响,评估了极值分位数的置信区间及其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数值试验表明,样本容量(n)大小... 提出了气候极值推断的不确定性问题。并以中国156个测站为例着重探讨了广义极值(GEV)分布模式的分位数估计的标准误差对气候极值不确定性的重要影响,评估了极值分位数的置信区间及其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数值试验表明,样本容量(n)大小是影响广义极值的分位数标准误差的最主要因素,而随着重现期加长(概率愈小)其分位数的标准误差必然增大,因此,直接影响了置信区间——即估计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气候极值 统计推断 分位数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输电线路覆冰极值序列重建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江志红 杭月荷 +2 位作者 刘冬 吴息 熊海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3,共7页
基于我国南方有覆冰数据记录的气象站冰厚年极值及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种气象因子对覆冰年极值形成条件频次分布的影响,归纳出了最易于出现覆冰年极值的温度、风速和湿度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西南地区威宁、金佛山、峨... 基于我国南方有覆冰数据记录的气象站冰厚年极值及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种气象因子对覆冰年极值形成条件频次分布的影响,归纳出了最易于出现覆冰年极值的温度、风速和湿度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西南地区威宁、金佛山、峨眉山和三穗4站覆冰年极值与其相应气象变量的进一步分析,建立了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根据现有气象站电线结冰资料及其对应时段的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对气象站电线结冰年极值序列进行重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有显著差异。独立样本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威宁站年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效果较理想,重建序列能够较好地模拟覆冰的极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极值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A/VIRR数据的藏北地区夏旱动态遥感监测
6
作者 刘一哲 扎西央宗 +2 位作者 冯文兰 多杰桑珠 白玛央宗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2年第2期21-32,共12页
藏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重缺乏基础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给气象干旱监测造成很大困难。遥感监测为藏北地区进行大面积、长时间序列的干旱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运用2011—2017年FY-3A/VIRR旬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对藏北地... 藏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重缺乏基础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给气象干旱监测造成很大困难。遥感监测为藏北地区进行大面积、长时间序列的干旱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运用2011—2017年FY-3A/VIRR旬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对藏北地区干旱时空特征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基于FY-3A/VIRR TVDI的干旱等级监测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FY-3A/VIRR旬数据的TVDI与实测2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因此可用于藏北地区旱情的遥感动态监测;(2)TVDI与6—8月降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藏北夏季气象干旱情况;(3)依据TVDI值可将干旱等级划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这一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存在区域差异,在对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进行干旱监测时,采用不同阈值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研究结果为FY-3A数据在藏北地区旱情监测的适用性提供了实证,也为获得藏北地区的干旱等级监测结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VIRR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干旱等级 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高压的多模态特征及其与新疆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前 赵勇 +2 位作者 陈飞 杨青 黄安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9-1220,共12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Interim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新疆88个观测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1979—2013年夏季(7月和8月)南亚高压多模态特征及其与新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除了青藏高压型和伊朗高压型外,还存...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Interim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新疆88个观测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1979—2013年夏季(7月和8月)南亚高压多模态特征及其与新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除了青藏高压型和伊朗高压型外,还存在双体型。伊朗高压型和双体型分布产生的降水占新疆夏季总降水的70%~90%,青藏高压型分布产生的降水相对较少,占10%~30%。南亚高压的多模态分布对新疆降水有不同影响,伊朗高压型时,北疆部分地区和东疆降水偏多,塔里木盆地降水偏少;青藏高压型时,除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降水偏多外,新疆其余地方降水均偏少。南亚高压双体型对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影响最为突出,当夏季南亚高压呈双体型分布时,塔里木盆地降水偏多。合成分析发现,南亚高压双体型中心位置变化对环流和水汽输送产生不同影响,因而对应的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也存在一定差异。当两个中心位置同时偏西时,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多,水汽分两步进入塔里木盆地。当两个中心位置同时偏北时,整个塔里木盆地降水增加,水汽沿着青藏高原东侧绕流进入塔里木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双体型 夏季降水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虹桥机场雷暴观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阎凤霞 许建明 王峰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614-13616,13622,共4页
利用上海虹桥机场1986~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虹桥机场雷暴日数、雷暴时数和雷暴持续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8年虹桥机场的雷暴日数和雷暴时数呈现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年左右是转折点;雷暴主要... 利用上海虹桥机场1986~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虹桥机场雷暴日数、雷暴时数和雷暴持续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8年虹桥机场的雷暴日数和雷暴时数呈现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年左右是转折点;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65.95%)和春季(23.36%),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夏季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到上半夜,而春季雷暴主要出现在夜间,这与不同季节雷暴的促发机制有关.利用雷暴持续时间度量雷暴强度,发现持续时间为0~1和1~2h的雷暴发生频数最多,不同强度的雷暴均集中在夏季发生,统计时段内最长的一次雷暴过程持续时间达12.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虹桥机场 长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秋季台风与相邻气团相互作用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博 周凤才 +1 位作者 徐明 秦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96-198,221,共4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07年台风年鉴、我国大陆和海上相关气象测站资料,以及密集性和连续性程度较高的民用机场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方法和重点个例分析,从气候学和天气学2个方面对我国秋季台风及其与相邻气团相互作用的天气气候特征... 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07年台风年鉴、我国大陆和海上相关气象测站资料,以及密集性和连续性程度较高的民用机场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方法和重点个例分析,从气候学和天气学2个方面对我国秋季台风及其与相邻气团相互作用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到季节进程影响,我国的秋季台风中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发生频次较多,但登陆频次较少,且台风越强,其登陆概率越低,在近海发生转向的可能性也越大;除了登陆频次的变化,秋季台风登陆点的位置也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其登陆纬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南移,而未登陆台风的转向点随时间变化也逐渐南移。不同强度的台风在靠近我国东南沿海时对大陆气团的影响有显著不同,大陆气团、海上气团与台风自身环流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台风的移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台风 气候特征 相邻气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水资源变化对变暖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艳红 张萌 刘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5,共11页
“干更干、湿更湿”变化范式为理解气候干湿变化提供了一个简化模板。然而,这一范式仅能有效描述受海洋变化影响的全球平均结果。陆地上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地形复杂地区尤其如此,目前尚未找到高度概括其时空... “干更干、湿更湿”变化范式为理解气候干湿变化提供了一个简化模板。然而,这一范式仅能有效描述受海洋变化影响的全球平均结果。陆地上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地形复杂地区尤其如此,目前尚未找到高度概括其时空变异规律的方法。本研究总结了全球陆地,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变化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预估结果的差异,揭示了陆地水资源对变暖的响应机理,并分析了影响陆地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地表和人类活动因素;提出陆面过程的精确描述以及地表水热状况及其非均匀性的高分辨率精细刻画和模拟,可以为气候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下边界条件,进而提高地形复杂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的模拟性能,为陆地尤其是高海拔山区的水资源及其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水资源变化 高海拔地区 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过程高分辨率模拟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艳红 刘伟 曾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4-1376,共13页
陆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陆地表面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作为气候系统的下边界,陆地也深刻地影响着局地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因... 陆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陆地表面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作为气候系统的下边界,陆地也深刻地影响着局地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而高分辨率的陆面过程模拟是模拟天气气候事件,进而正确认识天气气候现象的重要前提。然而,现代陆面过程模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模式物理过程、地表特征参数、气象驱动数据。本文总结了陆面过程高分辨率模拟,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重点分析了降水数据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对陆面过程模拟的重要影响。提出改进陆面过程模式,提供更准确的地表特征参数分布,开展对流允许尺度的动力降尺度研究,可能是改善复杂地形条件降水模拟效果的有效途径,进而准确模拟区域水循环,实现陆面过程和区域气候模拟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高分辨率模拟 不确定性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佳辉 金耀廷 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2期12662-12663,共2页
利用了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1951年1月~2003年12月我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以及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副高与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副高的脊线位置之间有显著的... 利用了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1951年1月~2003年12月我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以及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副高与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副高的脊线位置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副高的面积指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通过了0.05信度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夏季 长江中下游 降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东滩大气颗粒物长期变化及影响源区分析
13
作者 许建明 阎凤霞 +2 位作者 潘亮 贺芳芳 高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6,共13页
根据2008—2015年上海崇明东滩大气成分观测站(以下简称东滩站)大气颗粒物(PM)观测数据,分析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影响气团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2008—2015年东滩站PM质量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细粒子(PM_(2.5))比例不断升高。... 根据2008—2015年上海崇明东滩大气成分观测站(以下简称东滩站)大气颗粒物(PM)观测数据,分析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影响气团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2008—2015年东滩站PM质量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细粒子(PM_(2.5))比例不断升高。PM_(2.5)/PM_(10)从0.84上升至0.92,表明二次气溶胶占比趋于增加。对8年大样本数据进行后向轨迹聚类,发现东滩站主要受大陆型、海洋型、大陆/海洋混合型气团影响,三者所占比率分别为32.0%、38.8%、29.3%。海洋型气团中PM_(2.5)本底质量浓度为11~15μg·m^(-3),而大陆型气团中PM_(2.5)本底质量浓度的季节差异显著,在29~56μg·m^(-3)波动,对东滩站具有明显的输入效应。东滩站PM_(2.5)的潜在源区随季节变化,秋季和冬季主要受华北、黄淮、苏皖影响,春季收缩至苏皖和浙江北部,夏季则转换至长三角南部的浙江及浙闵沿海。总体而言,上海及周边的苏锡常、杭嘉湖对东滩PM_(2.5)浓度贡献最显著,来自渤海、黄海近海污染回流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滩 可吸入颗粒物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8期143-145,共3页
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于7月11日09:10左右在福建地区登陆,登陆时强度为超强台风级,对华东地区民用航空的运行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该文利用各种实况资料、结合数值模式,对此次台风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副... 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于7月11日09:10左右在福建地区登陆,登陆时强度为超强台风级,对华东地区民用航空的运行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该文利用各种实况资料、结合数值模式,对此次台风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副热带高压强盛,"玛莉亚"生成后基本上保持了西偏北的路径,强度持续增强,在登陆时由于强度大、结构紧实,最强降水及大风区都集中在台风中心附近。管制部门参考气象中心预报结论,及时发布了MDRS预警,有效减少了台风天气下的航班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副热带高压 强降水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关系
15
作者 郝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198-200,269,共4页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夏季哈德莱环流( H. C.)强度,分析了夏季H. C.强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并研究了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79-2010年夏季南...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夏季哈德莱环流( H. C.)强度,分析了夏季H. C.强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并研究了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79-2010年夏季南半球H. C.强度有明显增强趋势,同时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是南半球水汽北转输入亚洲的重要区域;夏季南半球哈德莱环流强度与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在我国中东部—南海南部、阿拉伯海东南部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哈德莱环流 亚洲季风区 经向水汽输送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桥机场一次非典型雷雨天气分析
16
作者 徐小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8期122-125,共4页
2018年5月25日晨间,虹桥机场发生了2次非典型性雷雨天气过程,但对其预测难度极大。本文利用当日各种实况资料及数值预报数据,对该次过程及当日天气服务情况进行了回溯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5月24日20:00(北京时间)上海地区中低空水汽条... 2018年5月25日晨间,虹桥机场发生了2次非典型性雷雨天气过程,但对其预测难度极大。本文利用当日各种实况资料及数值预报数据,对该次过程及当日天气服务情况进行了回溯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5月24日20:00(北京时间)上海地区中低空水汽条件充沛,数值预报产品显示上海地区K指数值较高,斜温图显示上海地区抬升机制不明显,但后期上海地区地面风辐合,说明后期抬升明显。因此,在预报过程中,要密切监视各种天气资料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 水汽条件 K指数 抬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