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革命:人机交互、技术赋权与主体迁移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蕾蕾 彭新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2-47,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对电影产业全链条的颠覆性重构,不仅体现在AI使内容生产范式从“线性预设”模式转向基于流动性与生成性的“交互生产”模式,以及“人机协同共创”所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它更是直接推动了文化形态的迭代以及影像生产权... 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对电影产业全链条的颠覆性重构,不仅体现在AI使内容生产范式从“线性预设”模式转向基于流动性与生成性的“交互生产”模式,以及“人机协同共创”所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它更是直接推动了文化形态的迭代以及影像生产权力结构的变迁。通过新媒介的技术赋权,大众从被动接受的观看者转变为“产销合一”的“生产性观众”,决定文化产品审美意义和价值的“主体”亦从艺术家迁移至“生产性观众”,UGC成为未来影视创作的重要方式,加速着“创意民主化”与“影像生产泛平民化”时代的到来。本文透过对内容生产、人机关系、受众角色转型及艺术主体迁移等几个面向的分析,试图探讨人工智能的技术交互如何在文化层面深刻影响电影创作与审美接受的交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技术赋权 主体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语言的诗性逻辑、时间哲学与空间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蕾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7,共7页
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运用独特的“诗性叙事”,开拓出不同于传统戏剧叙事方式的路径,赋予电影以诗歌的鲜活生命力和张力。透过以长镜头为标志的风格化的镜头语言,他在有限的二维空间的屏幕上,成功地使单... 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运用独特的“诗性叙事”,开拓出不同于传统戏剧叙事方式的路径,赋予电影以诗歌的鲜活生命力和张力。透过以长镜头为标志的风格化的镜头语言,他在有限的二维空间的屏幕上,成功地使单镜头塑造出现实中复杂多变的时间和空间,构建出以流动性、完整性、真实性为视觉表征的时间观,形成独特的时间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 诗性逻辑 时间哲学 空间建构 绵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