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管理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文丽 程池 +1 位作者 姚粟 殷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7-242,共6页
韩国《食品卫生法》及相关《食品法典》将食品原料分为3类,即食品中可使用的原料、食品中限制性使用的原料及食品中禁止使用的原料。通过《食品公典》中相关目录及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建立的食品原材料数据库检索,截止到2015年7月,韩... 韩国《食品卫生法》及相关《食品法典》将食品原料分为3类,即食品中可使用的原料、食品中限制性使用的原料及食品中禁止使用的原料。通过《食品公典》中相关目录及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建立的食品原材料数据库检索,截止到2015年7月,韩国在食品中可作为原料使用的微生物有69种(亚种/株),限制性使用的微生物有37种,禁止使用的微生物有17种,共计123种(亚种/株)。该文通过对韩国食品用微生物名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和解析,以期为我国微生物菌种的管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 食品微生物名单 菌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盐浓度下白菜泡菜的乳酸菌数及理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于新颖 刘文丽 +3 位作者 殷杰 金成武 车长远 贡汉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以大白菜为主要原料制作泡菜,研究30—50g/L低食盐浓度下自然发酵泡菜的乳酸菌数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前期呈上升趋势,发酵第1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泡菜的总糖和总氨基氮含量均略微上升后迅... 以大白菜为主要原料制作泡菜,研究30—50g/L低食盐浓度下自然发酵泡菜的乳酸菌数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前期呈上升趋势,发酵第1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泡菜的总糖和总氨基氮含量均略微上升后迅速下降,并于发酵第9天后趋于平衡;同时,乳酸菌的产酸作用使pH下降,第9天后保持稳定。发酵过程中,3种盐浓度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为先增加达到峰值后再降低;发酵9~12d后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平缓,最后趋于稳定,且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3种盐浓度下的泡菜相比,40g/L盐的泡菜在发酵后期泡菜卤pH适中,泡菜成味适度,酸甜可口,咀嚼性最好,感官评定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泡菜 乳酸菌数 理化指标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