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酯类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蕾 宋乃宁 +2 位作者 李海山 艾文超 陈会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8-474,共7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作为塑料增塑剂广泛使用,根据分子量不同分为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PAE。由于塑料制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体极可能直接或间接暴露于PAE。人体主要通过注射、经口、经皮及吸入4种方式暴露于PAEs。基于其对人体...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作为塑料增塑剂广泛使用,根据分子量不同分为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PAE。由于塑料制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体极可能直接或间接暴露于PAE。人体主要通过注射、经口、经皮及吸入4种方式暴露于PAEs。基于其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PAE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此外,PAE还具有生殖毒性作用,影响幼年个体生殖系统发育及成年个体生殖细胞发育分化。PAE通过活化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和DNA甲基化促进肝癌。PAE具有免疫毒性,抑制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并促进过敏性哮喘。同时,PAE也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对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 环境暴露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