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工业的流程工业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华铃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描述了流程工业的定义,论述了核工业属于流程工业的现实,比较了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的区别,结合核工业的实际分析了核工业的流程性及其重要影响,建议加强核工业流程工业规律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 核工业 流程工业 离散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子英 张燕齐 +2 位作者 陈晓秋 廖海涛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5,共9页
选取不同装机容量等级的典型燃煤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划分滨海北方、滨海南方、内陆北方、内陆南方等4个评价区,采用一批新的调查数据和参数,评价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放射性... 选取不同装机容量等级的典型燃煤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划分滨海北方、滨海南方、内陆北方、内陆南方等4个评价区,采用一批新的调查数据和参数,评价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放射性排放所致80 km范围公众的归一化集体剂量平均值为2.2人·Sv/GWa。(2)小火电机组所致剂量约为6.0人·Sv/GWa,主流燃煤机组约为1.8人·Sv/GWa,小火电机组是主流燃煤机组的约3倍。(3)剂量贡献最大的核素是^(210)Po,其次是^(210)Pb。食入和吸入内照射是主要照射途径。(4)不同燃煤电厂周围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使得集体剂量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基本结论:与天然辐射源所致公众照射剂量相比,燃煤发电的辐射环境影响仍然很小;煤电的辐射环境影响是核电的34倍。淘汰小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国燃煤发电所致公众归一化集体剂量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目前电厂除尘技术难以高效去除和有效控制^(210)Po排放,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天然放射性 辐射环境影响 公众照射 剂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能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自强 沈文权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通过分析中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核能发展的美好前景。考虑中、长、远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核能发展战略构想和部署建议。如此中国核能工业不仅可以适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核能 战略地位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后果的防护及其防范 被引量:22
4
作者 潘自强 陈竹舟 叶长青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共13页
简述了国内外反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现状,讨论了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情景和防护、危机管理和后果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反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建议,其中主要是:建立防范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法制基础;开展核... 简述了国内外反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现状,讨论了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情景和防护、危机管理和后果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反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建议,其中主要是:建立防范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法制基础;开展核设施和辐射装置的威胁评价;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与保安;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保安;建立防范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体系,以及加强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的研究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事件 防范 防护 危机管理 辐射装置 应急准备 开发工作 应急管理 核设施 国内外 放射源 核材料 保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忠海 潘自强 +1 位作者 谢建伦 修炳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根据能源链的定义并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对我国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了计算。核电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 ,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为维持核电正常运行的火电供应 ,以及与核能发电相关的设施建设中各类建材在其制造... 本文根据能源链的定义并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对我国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了计算。核电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 ,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为维持核电正常运行的火电供应 ,以及与核能发电相关的设施建设中各类建材在其制造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电链总的温室气体的 CO2 当量排放系数为 13.71g- co2 / k Wh。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链 温室气体 排放系数 核燃料消耗 材料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我国重点研究粘土岩处置库预选场址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华铃 傅冰骏 +2 位作者 范显华 陈式 孙东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8,共7页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围岩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的重点研究对象是花岗岩。作者在列举了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之后,分析了围岩选择方面的诸多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议我国在最终决策前,进一步研究粘土岩处置库作为预选场址。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库 围岩选择 花岗岩 粘土(岩) 场址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累积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德涛 潘自强 +1 位作者 凌球 董柳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研究了平行测量氡、气土  暴露量和加吸收体甄别掉氡的直接测量气土  暴露量的两种方法 ,并建立了简易刻度系统。平行测量氡、气土  暴露量时 ,两个相同剂量计的过滤窗分别装上不同滤材 ,使两个剂量计的扩散速率常数λd 存在一定的差... 研究了平行测量氡、气土  暴露量和加吸收体甄别掉氡的直接测量气土  暴露量的两种方法 ,并建立了简易刻度系统。平行测量氡、气土  暴露量时 ,两个相同剂量计的过滤窗分别装上不同滤材 ,使两个剂量计的扩散速率常数λd 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导致它们测量氡、气土  时具有不同的响应。该方法测量氡、气土  暴露量的探测下限分别为 0 74kBq·m- 3·h和 1 2 5kBq·m- 3·h。加吸收体甄别掉氡测气土 的方法是在CR 39SSNTD上加盖 4 5μm铝膜和 10 μmPE塑料膜甄别掉氡及其子体产生的α粒子 ,直接测量气土  的衰变子体2 12 Po(ThC′)产生的部分α粒子。该方法测量气土  暴露量的探测下限为2 2 1kBq·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暴露量 被动式累积测量 吸收体 氡Tu剂剂量计 辐射危害 放射性测量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被动积分测^(220)Rn剂量计刻度的简易^(220)Rn室 被引量:6
8
作者 肖德涛 潘自强 +2 位作者 凌球 董柳灿 梁干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9-92,共4页
用有机玻璃板制作了一 3 5 0mm× 2 5 0mm× 1 80mm的2 2 0 Rn积累箱 ,用特制的闪烁室测量2 2 0 Rn室内2 2 0 Rn水平 ,闪烁室测量2 2 0 Rn的刻度因子是用标准氡源刻度其对氡及其子体释放α粒子的探测效率 ,并经能量修正后得到。... 用有机玻璃板制作了一 3 5 0mm× 2 5 0mm× 1 80mm的2 2 0 Rn积累箱 ,用特制的闪烁室测量2 2 0 Rn室内2 2 0 Rn水平 ,闪烁室测量2 2 0 Rn的刻度因子是用标准氡源刻度其对氡及其子体释放α粒子的探测效率 ,并经能量修正后得到。2 2 0 Rn源和循环气流混合后以约 1 3L·min-1充进积累箱 ,其2 2 0 Rn水平通过充源回路添加不同体积的延迟箱和气体流量的控制加以调节。在充源和循环气流条件不变时 ,测量充源孔和循环孔所在两个侧面上不同位置采样孔的2 2 0 Rn水平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3 % ;每 1h测量一次 ,连续 1 0h在同一采样孔采样 ,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0 %。系统总不确定度小于 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室 氡220 剂量计 刻度 被动积分 Α粒子 探测效率 氡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监测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袁之伦 潘自强 +3 位作者 张艳霞 陈晓秋 李宏宇 黄东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监测能力是评价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的保证。为了探讨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运行核电厂常规采样、测量方式,实验研究了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及其探测限,并探... 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监测能力是评价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的保证。为了探讨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运行核电厂常规采样、测量方式,实验研究了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及其探测限,并探讨了核电厂现行数据处理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排放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流出物中低水平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水平远低于其现阶段排放量统计水平,确实成为了我国核电厂统计排放量偏高的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核电厂流出物监测探测限指标监管要求和低水平监测结果数据处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流出物 低水平 放射性核素 监测 探测限 监管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后处理湿法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生栋 严叔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6-275,共10页
为了保持核能可持续发展,必须相应发展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以实施快堆闭合核燃料循环。湿法后处理工艺仍以PUREX流程为基础,从乏燃料元件首端处理工艺、萃取工艺的简化和无盐调价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同时随着动力堆乏燃料元件燃耗的增... 为了保持核能可持续发展,必须相应发展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以实施快堆闭合核燃料循环。湿法后处理工艺仍以PUREX流程为基础,从乏燃料元件首端处理工艺、萃取工艺的简化和无盐调价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同时随着动力堆乏燃料元件燃耗的增加,Np、Pu以及高产额裂变产物元素Ru、Tc、Zr等在水法后处理工艺中的行为及形态等影响日趋凸显。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端处理工艺 无盐调价 NP PU 高产额裂变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福岛时期我国核电的发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叶奇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共8页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的安全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对核电的安全可靠性及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福岛事故后美、法、俄、英、韩等核电国家均表示坚持发展核电的立场,...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的安全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对核电的安全可靠性及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福岛事故后美、法、俄、英、韩等核电国家均表示坚持发展核电的立场,并通过审查测试得出了目前的核电站是安全的结论。其次,论述了福岛事故后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检查以及核电设计中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表明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然后,阐述了引进的三代核电AP1000及EPR技术的特点;自主开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在技术性能和安全水准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最后,分析了内陆地区核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积极推进内陆核电站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 中国核电 AP1000机组 欧洲压水堆(EPR)机组 三代核电技术 内陆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厂对水体的辐射环境影响及环境风险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爱玲 潘自强 +1 位作者 刘新华 周如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4-349,共6页
核电厂运行排放的液态流出物问题是内陆核电面临的重要环境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关于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的框架体系和具体管理规定,然后在分析国内外运行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内陆核电厂... 核电厂运行排放的液态流出物问题是内陆核电面临的重要环境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关于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的框架体系和具体管理规定,然后在分析国内外运行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内陆核电厂正常运行时对水体环境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和可能事故工况下的潜在环境风险,最后对可采取的辐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受纳水体 辐射环境影响 环境风险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第54次会议”情况介绍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自强 修炳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会议 UNSCEAR 技术文件 切尔诺贝利 澳大利亚 文件修改 事故报告 维也纳 奥地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防护的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8,共8页
电离辐射防护不仅要保护人而且要保护非人类物种,这是辐射防护概念的一个重大变化.本文综述和讨论了非人类物种辐射防护问题的提出,研究和建立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体系的基点,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评价非人类物种放射影响方法以及... 电离辐射防护不仅要保护人而且要保护非人类物种,这是辐射防护概念的一个重大变化.本文综述和讨论了非人类物种辐射防护问题的提出,研究和建立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体系的基点,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评价非人类物种放射影响方法以及非人类物种放射影响的管理.为了适应保护非人类物种的要求,有必要制定我国"非人类物种放射效应评价和防护"计划,制定我国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管理模式.在辐射安全标准系统中,增加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防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在英国国家辐射防护机构召开会议
15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放射防护 放射性核素 消化道 剂量计 人体 电离辐射 健康效应 遗传危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第60届会议简介
16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60届会议于2013年5月27日到5月3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27个成员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17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团由潘自强(团长)、孙全富、朱茂祥、刘森林、杨华庭、高洪斌...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60届会议于2013年5月27日到5月3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27个成员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17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团由潘自强(团长)、孙全富、朱茂祥、刘森林、杨华庭、高洪斌和潘苏等7位同志组成。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核事故产生的辐射照射水平和影响”和“儿童辐射照射效应”两份报告。检查了“估算排放对人产生照射的方法学”、“发电产生的辐射照射”、“氚和铀内照射的生物效应”、“公众低剂量率的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照射估算的发展”等5份报告的进展。讨论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影响 科学委员会 联合国 会议简介 原子 照射效应 国际组织 辐射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降札温泉区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旭彤 朱立 +1 位作者 陈凌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5,共7页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降札温泉地区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初步调查结果.调查于2001年8月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地表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比活度和水中226Ra含量等.因为温泉流经地的页岩和石...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降札温泉地区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初步调查结果.调查于2001年8月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地表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比活度和水中226Ra含量等.因为温泉流经地的页岩和石灰岩类型土壤中大量吸附了温泉水中的镭,导致温泉周围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很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温泉周围的室外氡浓度最高达3.6×104 Bq/m3 ,室内氡浓度最高达3.4×105 Bq/m3;温泉周围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分布在2.56×102~9.14×103nGy/h之间,在温泉院坝外有一点高达2.55×104 nGy/h.5个温泉水样品中226Ra的含量分布在6.5~13.8 Bq/L之间,温泉附近8个土壤样品中238U的最高比活度为756 Bq/kg,226Ra的最高比活度为1.49×105 Bq/kg,232Th和40K的比活度为一般环境本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天然放射性 调查 四川降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