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及其第49次会议 被引量:7
1
作者 潘自强 修炳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2-317,共6页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简单历史以及其第 49次会议的主要情况。会议通过了向联合国大会的报告及其技术附件 ,并将正式出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2 0 0 0年报告。文章最后谈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对今后工作...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简单历史以及其第 49次会议的主要情况。会议通过了向联合国大会的报告及其技术附件 ,并将正式出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2 0 0 0年报告。文章最后谈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第49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2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7-332,369,共7页
本文简述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 ICRP)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介绍了有关 ICRP新建议的进展。
关键词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新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矿井下工作人员所受天然辐射职业性照射初步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凌 潘自强 +4 位作者 刘森林 刘福东 王春红 武奕华 马吉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7,共9页
本文对我国各类煤矿井下矿工所受天然辐射职业照射的剂量水平作了初步评价。主要根据对安徽、北京、贵州、河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陕西、山东、山西、浙江等12个省、市48个煤矿井下氡浓度的调查测量以及26个煤矿的文献报道氡... 本文对我国各类煤矿井下矿工所受天然辐射职业照射的剂量水平作了初步评价。主要根据对安徽、北京、贵州、河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陕西、山东、山西、浙江等12个省、市48个煤矿井下氡浓度的调查测量以及26个煤矿的文献报道氡浓度数据,从估算矿工个人剂量的目的考虑,推荐了我国大型煤矿(年产量>120万t)、中型煤矿(30万t<年产量<120万t)、小型煤矿(年产量<30万t)及石煤矿井下氡浓度的典型值分别为50、100、500和1500Bq/m3;假定煤矿井下氡子体平衡因子为0.35,则上述各类煤矿的平衡当量氡浓度的典型值分别为17.5、35、175和525Bq/m3。一般煤矿井下工作人员所受到的γ外照射附加剂量与氡及其子体的剂量相比可以忽略,而石煤矿的γ外照射剂量约为0.9mSv/a。由此估算得到我国大、中、小型煤矿及石煤矿井下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分别约为0.28、0.55、3.3和10.9mSv,各类煤矿总的个人年平均剂量约为2.4mSv;总的年集体剂量约为14600人·Sv,其中小型煤矿约占90%;平均归一化集体剂量约为0.081人·Sv/万t,其中石煤矿最大,小型煤矿次之。从这次初步评价结果看,小型煤矿和石煤矿井下工作人员所受天然辐射的职业性照射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职业照射 氡子体 调查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煤矿^(222)Rn和^(220)Rn水平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凌 潘自强 +7 位作者 刘森林 杨明理 肖德涛 尚兵 马吉增 武奕华 刘福东 王春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3-201,共9页
本文介绍在2002年12月至2004年8月期间,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北京史家营矿、房山城关矿、山西古交西曲矿、太原王封矿、湖南衡阳市柏坊矿、衡南县松柏矿、贵州黔西红林矿及浙江安仁锦江矿等5省市的8座煤矿井下氡浓度进行了实际为期1年(分... 本文介绍在2002年12月至2004年8月期间,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北京史家营矿、房山城关矿、山西古交西曲矿、太原王封矿、湖南衡阳市柏坊矿、衡南县松柏矿、贵州黔西红林矿及浙江安仁锦江矿等5省市的8座煤矿井下氡浓度进行了实际为期1年(分四个阶段)的调查。结果表明,8座煤矿的年平均氡浓度(测点数)分别为550(69)、3 187(28)、45(224)、117(72)、88(79)、79(58)、40(72)、136(116)Bq/m3。井下氡浓度及其变化规律与通风状况、地质结构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通风不好的矿井氡浓度较高,且呈现出夏、秋季高,冬季低的趋势;而通风状况良好的矿井氡浓度较低,且四季变化不明显。结合调查结果揭示了北京地区煤矿氡浓度普遍较高、浙江石煤矿并不太高以及国有煤矿较低等一些特点,对影响煤矿井下氡浓度水平的因素作了简要分析。文中还给出了北京和湖南两地所测煤矿井下220Rn及其子体水平的测量结果,220Rn子体α潜能浓度与氡子体α潜能浓度的比值在0.036~0.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下煤矿 ^222RN ^220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7
5
作者 潘自强 马忠海 +2 位作者 李旭彤 毋涛 修炳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45,共17页
对 90年代中期我国现有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 1)对健康的影响。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4 2 0人·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8.39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 对 90年代中期我国现有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 1)对健康的影响。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4 2 0人·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8.39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50倍。就非辐射而言 ,煤电燃料链约比核电燃料链高 1个数量级。对工作人员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90人· 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8.91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10倍。从尘肺看 ,煤矿为 2 1.6例 ( GWea) -1,铀矿为 4 .4例 ( GWea) -1,煤矿为铀矿的 5倍。煤电燃料链急性事故死亡率为 35人 (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0 .6人( GWea)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60倍。 ( 2 )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电燃料链 ,可观察到排出 SO2 和NOx 等对森林、农作物等的明显影响。对核电燃料链未发现可察觉的影响。 ( 3)对气候的影响。煤电燃料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约为 130 2 g等效 CO2 ( k Weh) -1,核电燃料链为 13.7g等效 CO2 ( k Weh)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燃料链 核电燃料链 健康 环境 气候 影响评价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煤矿中煤、矸石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福东 潘自强 +5 位作者 刘森林 陈凌 王春红 廖海涛 武奕华 王南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到目前为止,“全国煤矿放射性核素含量数据库”共搜集和整理了来自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煤矿中的1 014个煤和879个矸石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测量结果。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全国煤矿煤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按样品数加权的算术平均值:2... 到目前为止,“全国煤矿放射性核素含量数据库”共搜集和整理了来自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煤矿中的1 014个煤和879个矸石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测量结果。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全国煤矿煤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按样品数加权的算术平均值:238U为79.5±45 Bq/kg,226Ra为73.9±53 Bq/kg,232Th为40.3±34 Bq/kg,40K为152.4±21 Bq/kg;全国煤矿中矸石放射性核素含量按样品数加权的算术平均值:238U为79.8±34 Bq/kg,226Ra为59.7±44 Bq/kg,232Th为64.5±38 Bq/kg,40K为506.3±477 Bq/kg。各省市煤矿中煤的四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的是新疆、浙江、广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是甘肃、福建;煤矿中矸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宁夏、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江苏、青海、山东等省。该数据库为我国能源环境评价工作提供了基本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放射性核素 矸石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电的外部成本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姜子英 程建平 +1 位作者 刘森林 潘自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5-1328,共4页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煤电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煤电链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与生态系统、材料、清洗、全球变暖,以及煤矿事故死亡影响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估算.煤电链的外部成本为0.38元/(kW.h),单位SO2和PM...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煤电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煤电链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与生态系统、材料、清洗、全球变暖,以及煤矿事故死亡影响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估算.煤电链的外部成本为0.38元/(kW.h),单位SO2和PM的直接损害成本为17.20和30.70元/kg.煤电的外部成本已经达到其发电成本,环境影响严重.煤耗高和环保设施效率低是煤电外部成本高昂的主要直接原因.煤电的外部成本转嫁给社会承担,反映出当前能源价格机制不合理,需要通过对外部成本内部化途径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和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 外部成本 煤电链 环境影响 辐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春红 潘自强 +12 位作者 刘森林 杨明理 尚兵 卓维海 任天山 肖德涛 杨维耿 李福生 周开建 吴锦海 宣志强 涂彧 葛良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3,共9页
介绍了2006-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基本上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分4个季节进行探测器的布放与回收,多数地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量。共有1个省和7个城市参加了此次调查,测量房... 介绍了2006-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基本上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分4个季节进行探测器的布放与回收,多数地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量。共有1个省和7个城市参加了此次调查,测量房间数共计2029个,涉及省市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氡浓度范围5.3—183.0Bq·m^-3,按样本量加权均值为(32.6±5.2)Bq·m^-3,按人口加权均值为(30.7±4.3)Bq·m^-3。氡浓度超过100Bq·^-3的房间(36间)约占总调查房间的1.8%。本次调查结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测量结果的比值范围为1.00—3.12,按各城市人口加权均值为1.80。同时对调查地区城镇/农村、不同建筑年代、不同楼层、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面和墙体材料居室内氡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调查地区居室内氡浓度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 调查 比较分析 N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的预报模式及其设计方案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晓秋 潘自强 +1 位作者 张永兴 陈家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风场预报和烟羽浓度预测是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放射性后果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基于将风场预报和烟羽浓度预测作为一个系统的考虑 ,介绍用于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的预报模式和设计方案。风场预报 ,以质量守恒的风场诊断模式提供的三维风场... 风场预报和烟羽浓度预测是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放射性后果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基于将风场预报和烟羽浓度预测作为一个系统的考虑 ,介绍用于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的预报模式和设计方案。风场预报 ,以质量守恒的风场诊断模式提供的三维风场为初始场 ,采用非静力平衡、完全可压缩的大气动力学模式。烟羽浓度预测 ,采用粒子随机游走大气扩散模式 ,该模式所依赖的平均风速和湍流脉动参数均来自非静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预测 应急响应 核事故 预报模式 大气扩散模式 放射性 风场 早期 依赖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核径迹氡探测器刻度系数及其受大气压强影响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凌 刘森林 +2 位作者 武奕华 廖海涛 潘自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利用氡及其子体在测量容器中的位置分布和衰变时α粒子出射方向的随机性,编制了固体核径迹氡探测器刻度系数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对不同尺寸的圆柱形容器和不同类型探测片(CR 39、LR 115)氡探测器的刻度系数进行了计算,模拟计算结... 利用氡及其子体在测量容器中的位置分布和衰变时α粒子出射方向的随机性,编制了固体核径迹氡探测器刻度系数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对不同尺寸的圆柱形容器和不同类型探测片(CR 39、LR 115)氡探测器的刻度系数进行了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计算了大气压强(假定温度不变)对刻度系数的影响。当大气压强下降至标准压强的0 65时,LR 115型探测器的刻度系数增大约31%,CR 39型探测器的刻度系数增大约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刻度系数 大气压强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建材放射性含量标准中增加氡析出率控制指标的建议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福东 潘自强 +1 位作者 刘森林 张永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2,130,共6页
采用高纯锗γ谱仪和活性碳盒法对选取的26个来自不同产地的建筑材料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和氡析出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建筑材料中镭含量与氡析出率之间并不完全相关。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 采用高纯锗γ谱仪和活性碳盒法对选取的26个来自不同产地的建筑材料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和氡析出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建筑材料中镭含量与氡析出率之间并不完全相关。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01)中仅以内外照射指数作为控制指标,没有对氡析出率进行控制,而建筑材料中氡析出率与室内氡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增加氡析出率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析出率 内照射指数 外照射指数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的气载放射性排放及其辐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子英 刘森林 +1 位作者 程建平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61,266,共6页
选择不同容量、参数、除尘技术,以及不同时期发展的代表性电厂机组为对象,初步评价了当前我国部分燃煤电厂的气载放射性排放量及其辐射影响。估算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对80 km范围内公众产生的归一化集体剂量平均为6.68人.Sv/GWa;不同煤耗... 选择不同容量、参数、除尘技术,以及不同时期发展的代表性电厂机组为对象,初步评价了当前我国部分燃煤电厂的气载放射性排放量及其辐射影响。估算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对80 km范围内公众产生的归一化集体剂量平均为6.68人.Sv/GWa;不同煤耗和除尘效率的电厂机组的气载放射性排放量有显著差别,使用的煤和烟囱高度也是影响剂量的因素;主要照射途径是食入内照射和吸入内照射;气载放射性排放量越大的电厂,经吸入途径产生的剂量所占的比例越高。与天然本底水平相比,燃煤电厂的辐射影响还是很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气载放射性 辐射影响 公众照射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氡析出率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福东 潘自强 +3 位作者 刘森林 张永贵 冀东 王春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收集了4类共19个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建筑材料样品,对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若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相近,加工工艺相近的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变化不大;若原材料差别较大,加工工艺不同,即使是生产... 收集了4类共19个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建筑材料样品,对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若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相近,加工工艺相近的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变化不大;若原材料差别较大,加工工艺不同,即使是生产同类建筑材料,成品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核素镭活度浓度相近,但氡析出率的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析出率 加工工艺 活度浓度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天然辐射水平和控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4
14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7-268,共12页
我国天然辐射水平的研究 ,虽然已在天然贯穿辐射、土壤及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有些地区室内外 γ剂量率比值大于 2。某一新发展起来的城市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居民所受剂量可能... 我国天然辐射水平的研究 ,虽然已在天然贯穿辐射、土壤及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有些地区室内外 γ剂量率比值大于 2。某一新发展起来的城市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居民所受剂量可能大致与阳江高本底地区相同。对于这些问题有必要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 ,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对于氡、钍射气及其子体的研究 ,应在完成监测方法标准化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 ,制定一个全面计划 ,然后逐步完成全国性调查。我国有些地区和某些类型住房中钍射气浓度较高 ,有必要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在地下矿山和空间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含放射性物质较高矿物的加工、利用人员所受剂量较高 ,是剂量最高的群体 ,有必要明确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控制天然辐射的专项标准 ,但没有明确的控制天然辐射的总的原则。有必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控制天然辐射的原则 ,修定已有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辐射水平 控制 标准 氡子体 钍射气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源安全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5
15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7-262,268,共7页
放射源的安全已成为我国当前辐射防护的一个主要问题。已经发生的辐射致死事故均是放射源引起的 ,96 .6 %的急性放射病患者是因放射源事故造成的。约有 2 0 0 0枚完全失控的放射源散布在环境中 ,其中有些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 放射源的安全已成为我国当前辐射防护的一个主要问题。已经发生的辐射致死事故均是放射源引起的 ,96 .6 %的急性放射病患者是因放射源事故造成的。约有 2 0 0 0枚完全失控的放射源散布在环境中 ,其中有些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决放射源安全管理的现状 ,制定一个“减小放射源危害计划”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放射源 安全管理 中国 辐射防护 危害 法规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气中氡及其短寿命子体产生的照射 被引量:37
16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7,183,共10页
本文收集、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已发表的空气中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资料。室外和室内2 2 2 Rn浓度按人口加权平均值的典型值分别为 1 4Bq·m- 3和 2 4Bq·m- 3。省市室外平均值最高和最低值相差约1 2倍 ,室内相差约 6倍。室内和室... 本文收集、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已发表的空气中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资料。室外和室内2 2 2 Rn浓度按人口加权平均值的典型值分别为 1 4Bq·m- 3和 2 4Bq·m- 3。省市室外平均值最高和最低值相差约1 2倍 ,室内相差约 6倍。室内和室外最高的都是福建。室外最低的是台湾 ,室内最低的是吉林。室内钍射气子体引起的照射值得引起注意 ,其中特别是以泥土为墙体的建筑物 ,在很多情况下钍射气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高于 (有时甚至远高于 )氡及其子体所产生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氡子体 短寿命子体 天然辐射照射 钍射气 浓度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核径迹测氡风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青芝 刘森林 +3 位作者 肖德涛 徐乐昌 杨明理 潘自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3,78,共5页
固体核径迹方法具有探测限低及受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矿工职业卫生评价与环境氡水平调查中已广泛应用,然而当测量环境风速较大时,该方法是否还能满足要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伯努利定律就风速对密闭式固体核径迹测氡方法... 固体核径迹方法具有探测限低及受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矿工职业卫生评价与环境氡水平调查中已广泛应用,然而当测量环境风速较大时,该方法是否还能满足要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伯努利定律就风速对密闭式固体核径迹测氡方法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南华大学氡实验室对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生产的KF-606B固体核径迹累积氡探测器(密闭式)进行了风速影响的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通常情况下风速不是密闭式固体核径迹测氡的主要影响因素,该方法可满足环境风速较大时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径迹法 风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加工工艺对氡析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福东 冀东 +3 位作者 王春红 张永贵 潘自强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8-412,共5页
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焙烧温度、建筑材料表面和建筑材料内部压力差、粒径等因素在实验室内加工制作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配比,对建筑材料的氡析出... 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焙烧温度、建筑材料表面和建筑材料内部压力差、粒径等因素在实验室内加工制作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配比,对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影响最为明显;改变焙烧温度次之;改变压制成型时建筑材料内部压强和外部压强差对氡析出率影响不明显。对于生产页岩砖的企业,煤矸石含量在40%~50%,原材料的球磨粒径小于2mm,焙烧温度在960℃或者在1020℃附近,负压在85kPa时,氡的析出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出率 建筑材料 加工工艺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辐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其反 朱培 +3 位作者 王晨潇 喻亦林 曹钟港 潘自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90-4295,共6页
为了解云南西南部一锗矿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在矿区及其外围环境开展了航空和地面联合调查测量,在重点地区和热点区域开展详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原矿石、冶炼废渣放射性活度大于1Bq/g,中间产品核素活度达到104Bq/kg;企业排放... 为了解云南西南部一锗矿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在矿区及其外围环境开展了航空和地面联合调查测量,在重点地区和热点区域开展详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原矿石、冶炼废渣放射性活度大于1Bq/g,中间产品核素活度达到104Bq/kg;企业排放废水总α>1Bq/L,总β>1Bq/L.矿产开发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局部区域受污染农田土壤、地表水系局部地段放射性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背景值,在受污染区域生长的农作物放射性水平较高.室内氡浓度年平均值与全国水平比较总体上明显偏高,且研究区域居民受照剂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放射性 210Po-210Pb 放射性影响 航空测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能发展与事故应急 被引量:28
20
作者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6页
核电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核电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核电危险是很小的,但不等于零。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是减小核电站可能危害的最后必要屏障,必须加强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在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中,注意吸取国内外核和辐射事故应... 核电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核电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核电危险是很小的,但不等于零。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是减小核电站可能危害的最后必要屏障,必须加强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在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中,注意吸取国内外核和辐射事故应急的经验与教训是必要的。本文最后讨论了我国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应急与准备 核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