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泮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红 王琛 +2 位作者 徐府奇 田野 霍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地西泮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Ⅱ组照射前未用药;Ⅲ组假照射(放置于照射野之外)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Ⅳ组假照射前未用药。Ⅰ、Ⅱ组建... 目的观察地西泮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Ⅱ组照射前未用药;Ⅲ组假照射(放置于照射野之外)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Ⅳ组假照射前未用药。Ⅰ、Ⅱ组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照射(或假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d、1周和1月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Ⅱ组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较Ⅰ组减弱,MDA含量较Ⅰ组增加(P<0.05)。结论在照射前使用地西泮可增强脑组织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对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辐射损伤 脑损伤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对受照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华云 周剑影 +4 位作者 王国权 段莹莹 戴宏 郭晓葵 李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237,共6页
采用 PHILIPS- 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高能 X射线照射 Balb/c小鼠 (剂量为 6 .5Gy) ,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 /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 采用 PHILIPS- 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高能 X射线照射 Balb/c小鼠 (剂量为 6 .5Gy) ,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 /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的变化 ,以探讨 IL - 6对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照射后应用 IL- 6组较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恢复快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CFU- S则在 TNF与 IL- 6协同作用时数量多、体积大 ,提示 IL- 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造血 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 辐射损伤 急性造血功能衰竭 治疗 X射线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组合对受照射脐带血AC133^+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刘玉龙 戴宏 +4 位作者 姜忠 周丽英 郭晓葵 周剑影 胡勤芳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5,共5页
采用免疫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受到2.5Gy6MV-X射线照射的脐带血AC133+细胞加细胞因子组合(IL-3+FL+SCF)在培养不同天数后的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分离的未受照的脐带血AC133+细胞在无细胞因子的短期液体培... 采用免疫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受到2.5Gy6MV-X射线照射的脐带血AC133+细胞加细胞因子组合(IL-3+FL+SCF)在培养不同天数后的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分离的未受照的脐带血AC133+细胞在无细胞因子的短期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2天,99%的细胞处于G0/G1期;受照的脐带血AC133+细胞加细胞因子组合(IL-3+FL+SCF)培养不同天数后,脐带血AC133+细胞迅速进入增殖循环,在照后第3天,有近50%的细胞进入S期。脐带血AC133+细胞受照后不加细胞因子,培养48小时后,镜下观察到细胞全部死亡;加细胞因子组合(IL-3+FL+SCF)培养48小时后,有(38.0±6.8)%的受照的脐带血AC133+细胞被“救活”,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被“救活”的AC133+细胞又出现了增殖。因此,可认为细胞因子组合(IL-3+FL+SCF)对受照的脐带血AC133+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AC133^+细胞 电离辐射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 细胞因子 X射线照射 脐带血 凋亡 早期 液体培养体系 流式细胞仪 镜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条件下白细胞介素-8对受照小鼠作用特点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刘玉龙 周剑影 +4 位作者 王国权 戴宏 段莹莹 郭晓葵 姜忠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0-383,共4页
采用Phlips SL18型直线加速器发射的6 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吸收剂量分别为6.5和8.5 Gy),于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照前24 h、12 h6、h2、0 min和照后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30μg/鼠)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rhIL-8),观察动物的存... 采用Phlips SL18型直线加速器发射的6 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吸收剂量分别为6.5和8.5 Gy),于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照前24 h、12 h6、h2、0 min和照后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30μg/鼠)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rhIL-8),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及造血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8.5 Gy照后30 d内,rhIL-8 10μg给药各组的小鼠全部死亡,其中照前24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照前6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rhIL-8 30μg给药各组中,照前20 min给药组小鼠存活率达40%左右,其余各组均死亡,其中照前12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2)受6.5 Gy照后第6天,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均在正常对照组的10%以下,各组受照小鼠外周血WBC计数未见明显差别;骨髓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与受8.5 Gy照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在变化规律上有内在联系。以上结果说明,rhIL-8在一定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条件下,对受到急性放射损伤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BALB/C小鼠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