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石墨粉和柴油烟炱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陶涛 张祖川 +2 位作者 张旭 赵磊 蔡振兵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UTM-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面接触往复移动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25、100、175℃)下,考察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分别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进行表征,借助光镜、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 在UTM-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面接触往复移动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25、100、175℃)下,考察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分别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进行表征,借助光镜、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拉曼光谱等分析其减磨特性和作用机制。原子力显微镜显示柴油烟炱粒径在20-70 nm之间,纳米石墨粉为10-30 nm,略小于烟炱粒径。质量分数0.01%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在PAO4润滑油中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可使摩擦因数降低50%-80%,磨损率减少40%-70%,其减磨机制为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在磨损后的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改变了摩擦界面接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添加剂 润滑 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盒维数与第二相颗粒相体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振娟 王录全 +3 位作者 彭小明 庾正伟 冷茂林 杨天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中的盒维数法开展了复合材料中第二相颗粒分布均匀性评价研究,理论计算了两种颗粒分布情况下(颗粒均匀分布、横向与纵向的颗粒间距比为1.5的分布)盒维数值与第二相颗粒相体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分布情况下,不论第二...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中的盒维数法开展了复合材料中第二相颗粒分布均匀性评价研究,理论计算了两种颗粒分布情况下(颗粒均匀分布、横向与纵向的颗粒间距比为1.5的分布)盒维数值与第二相颗粒相体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分布情况下,不论第二相颗粒相体积值高或低,每种分布的盒维数均为同一值,但两种分布的盒维数值不相同,这说明盒维数法可评价出第二相颗粒的分布均匀性,与其相体积无关;且研究表明分形方程中的ln K与相体积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第二相颗粒相体积相同时,横向与纵向颗粒间距比为1.5分布时的ln K与颗粒均匀分布时的ln K也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盒维数值 第二相颗粒 相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CO_2激光焊接薄板接头组织性能与变形研究
3
作者 何祖娟 吕发 +4 位作者 兰光友 陶海燕 王泽明 王宇 唐彬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7-240,共4页
采用高功率CO_2激光焊机对0.8 mm厚304L不锈钢薄板进行高速施焊。利用激光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万能试验机测定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采用分析软件对焊接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开发薄板焊接工装。结果表明:... 采用高功率CO_2激光焊机对0.8 mm厚304L不锈钢薄板进行高速施焊。利用激光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万能试验机测定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采用分析软件对焊接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开发薄板焊接工装。结果表明:焊缝熔池边缘为枝晶奥氏体,中心为等轴奥氏体晶粒;焊缝室温与350℃高温拉伸性能与母材的相当,抗拉强度分别可达691 MPa和470 MPa;模拟计算所得焊缝变形量与实际变形量吻合良好,且变形趋势一致;设计开发的专用工装能有效将焊接变形减小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CO2激光焊接 组织性能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试验对燃料包壳管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
作者 许贵平 孙大朋 +1 位作者 吴婧 邹尊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针对燃料包壳管设计两组水压试验方案,对两组水压试验前后燃料包壳管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对比分析水压试验对包壳管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燃料包壳管水压试验后轴向残余应力减小,环向残余应力增加;水压试验使得轴向残余应力在水... 针对燃料包壳管设计两组水压试验方案,对两组水压试验前后燃料包壳管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对比分析水压试验对包壳管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燃料包壳管水压试验后轴向残余应力减小,环向残余应力增加;水压试验使得轴向残余应力在水压试验后得到部分释放,但使得径向残余应力由于水压试验加压的原因而残余应力少量增加;水压试验中压力大小对包壳管残余应力的影响较保压时间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包壳管 水压试验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处理含铀废液试验研究
5
作者 周显明 任萌 +5 位作者 李佳 谢汶级 李鑫浩 张海明 向书巧 傅秋萍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采用电沉积法从含铀废液中去除铀,考察了槽电压、沉积时间、溶液初始铀质量浓度、初始pH、搅拌作用对铀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槽电压30 V、沉积时间60~90 min、溶液中初始铀质量浓度0.1~3.0 g/L、初始pH为3~4、充分搅拌条件下... 研究了采用电沉积法从含铀废液中去除铀,考察了槽电压、沉积时间、溶液初始铀质量浓度、初始pH、搅拌作用对铀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槽电压30 V、沉积时间60~90 min、溶液中初始铀质量浓度0.1~3.0 g/L、初始pH为3~4、充分搅拌条件下,铀去除率最高可达96.27%;溶液中的UO_(2)^(2+)转化为铀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积在阴极上,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废液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组织和冲击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超 周猛兵 +4 位作者 崔雷 陶欣 王军 王伟 刘永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2,I0005,共8页
对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搅拌针剧烈的机械搅拌和焊接热循环的双重作用,搅拌摩擦焊缝区域内发生晶粒破碎、完全奥氏体化动态再结晶、晶界处M23C6相溶解和晶内M3C相析出... 对9Cr-1.5W-0.15Ta耐热钢搅拌摩擦焊焊缝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搅拌针剧烈的机械搅拌和焊接热循环的双重作用,搅拌摩擦焊缝区域内发生晶粒破碎、完全奥氏体化动态再结晶、晶界处M23C6相溶解和晶内M3C相析出,焊后较大的冷却速率抑制晶粒长大,促进了马氏体转变.在−100~20℃温度内进行了冲击试验,随着冲击试验温度的增加,母材和FSW焊缝的冲击吸收能量均表现为单调增大的特征,同时冲击断裂模式由脆性断裂逐渐转变为延性断裂.由于FSW焊缝中板条马氏体的形成、“针状”M3C碳化物的析出,FSW焊缝的硬度显著增大,并且在相同温度下FSW焊缝的冲击韧性发生降低,韧—脆转变温度由母材的−50℃升高至−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5W-0.15Ta耐热钢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冲击韧性 韧—脆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n-Nb-Cr-Fe锆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及焊缝组织和性能
7
作者 张超 周猛兵 +4 位作者 陶欣 郑云西 王治国 魏连峰 杨灿湘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I0009,共7页
文中对Zr-Sn-Nb-Cr-Fe锆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工艺、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W-25%Re的搅拌工具在转速250 r/min、焊接速度40 mm/min、顶锻压力10 kN、氩气保护条件下可以获得成形良好且无焊... 文中对Zr-Sn-Nb-Cr-Fe锆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工艺、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W-25%Re的搅拌工具在转速250 r/min、焊接速度40 mm/min、顶锻压力10 kN、氩气保护条件下可以获得成形良好且无焊接缺陷的锆合金FSW接头.搅拌区(stir zone,SZ)剧烈的塑性变形促进动态再结晶、合金元素扩散和晶粒细化,晶粒尺寸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大,同时SZ内在晶界位置处析出大量的形状不规则的第二相粒子.不同焊接参数制备的FSW接头在360℃、18.6 MPa中性水中腐蚀72 h后均表现为黑色、光亮、致密的氧化膜,但随着转速增加接头耐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搅拌摩擦焊 焊接工艺 微观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板热轧过程中出现镰刀弯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8
作者 强瑞 吴裕 +3 位作者 张彪 杨攀 柏强 何振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50,155,共6页
复合板在热轧过程中因各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而易形成程度不同的镰刀弯。本文以减小钢-锆双金属复合板热轧过程中镰刀弯程度为目标,对其热轧过程中出现镰刀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是该复合板轧后镰刀弯程度由9 mm降低到3... 复合板在热轧过程中因各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而易形成程度不同的镰刀弯。本文以减小钢-锆双金属复合板热轧过程中镰刀弯程度为目标,对其热轧过程中出现镰刀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是该复合板轧后镰刀弯程度由9 mm降低到3 mm以内,极大地降低了钢-锆双金属复合板的镰刀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锆双金属复合板 热轧 镰刀弯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单面密集焊缝焊后弯曲变形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高詹 唐彬 +1 位作者 陶海燕 陈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41,共4页
针对2 mm的316L薄板单面密集焊缝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两种焊接方案下的薄板焊接弯曲变形.利用高度测量装置建立了薄板弯曲变形测量方法,进行了两种焊接方案的工艺试验,对焊后弯曲变形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数值模拟和工艺... 针对2 mm的316L薄板单面密集焊缝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两种焊接方案下的薄板焊接弯曲变形.利用高度测量装置建立了薄板弯曲变形测量方法,进行了两种焊接方案的工艺试验,对焊后弯曲变形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薄板单面密集焊缝结构焊接后呈船形变形,拉通焊弯曲变形中心接近于板中心,而两端向中间焊弯曲变形中心偏向板的先焊位置.两端向中间焊在长度方向弯曲变形量小于拉通焊,两端向中间焊的焊接方案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单面密集焊缝 焊后弯曲变形 焊接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1.5W-0.15Ta耐热钢电子束焊缝和搅拌摩擦焊缝组织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超 崔雷 +3 位作者 张恒泉 王晶 张然 侯蔼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7,I0002,共6页
对9Cr-1.5W-0.15Ta耐热钢分别进行电子束焊和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方法对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焊缝由粗大的树枝状板条马氏体组成,且原奥氏体晶界处和晶内的析出相发生完全溶解;搅拌摩擦... 对9Cr-1.5W-0.15Ta耐热钢分别进行电子束焊和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方法对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焊缝由粗大的树枝状板条马氏体组成,且原奥氏体晶界处和晶内的析出相发生完全溶解;搅拌摩擦焊缝由细小且均匀的板条马氏体组成,晶界处的M23C6碳化物发生溶解,晶内球状MX相无明显变化.由于形成大量的板条马氏体,电子束焊缝和搅拌摩擦焊缝硬度均显著高于母材.不同焊接方法对其焊缝的冲击吸收功有着显著影响,电子束焊缝冲击吸收能量仅为母材的12.2%,而搅拌摩擦焊缝则表现出较好地冲击韧性,其冲击吸收能量为母材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5W-0.15Ta耐热钢 电子束焊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曲线、工件曲面的焊接热源控制方法
11
作者 陶海燕 陈路 +1 位作者 陈高詹 陈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2-235,246,共5页
目前焊接数值模拟软件均采用简单的移动热源模型,移动轨迹和热源姿态仅为直线和规则圆形,不能满足具有复杂焊缝轨迹曲线的复杂结构的焊接数值模拟。本文以曲面、曲线微分几何以及坐标变换理论为基础,建立一套针对复杂轨迹曲线、曲面的... 目前焊接数值模拟软件均采用简单的移动热源模型,移动轨迹和热源姿态仅为直线和规则圆形,不能满足具有复杂焊缝轨迹曲线的复杂结构的焊接数值模拟。本文以曲面、曲线微分几何以及坐标变换理论为基础,建立一套针对复杂轨迹曲线、曲面的热源姿态控制方法和算法,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求解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姿态 微分几何 焊接模拟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