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界设计在多晶体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杰 陈善华 +3 位作者 卢伢 管登高 邹丛沛 邱绍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3,共5页
对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这类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因此,晶界设计已成为金属材料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晶界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并提出了未来的... 对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这类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因此,晶界设计已成为金属材料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晶界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并提出了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设计 重合位置点阵 形变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2Ni4WA材料时效脆化评价及改进措施研究
2
作者 彭倩 李卫军 盛钟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为消除 1 8Cr2Ni4WA材料的时效脆化因素 ,对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前后的试样在 3 0 0或 3 5 0℃下进行时效考验 ,通过测定硬度和冲击韧性来评价它们的强韧性 ,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特征。结果表... 为消除 1 8Cr2Ni4WA材料的时效脆化因素 ,对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前后的试样在 3 0 0或 3 5 0℃下进行时效考验 ,通过测定硬度和冲击韧性来评价它们的强韧性 ,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特征。结果表明 :原 1 8Cr2Ni4WA材料中存在残余奥氏体不稳定相 ,有时效脆化倾向。通过合理的热处理 ,可消除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不稳定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2NI4WA 时效脆化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诱发中间相Zr(Cr,Fe)_2非晶化的原位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祖小涛 张传飞 +3 位作者 向霞 吴继红 赵文金 王鲁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4-696,共3页
 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连接有IVEM TandemNationalFacility加速器的Hitatch3000电子显微镜上,通过能量600keV及注量率为2.5×1012cm-2·s-1的Ne离子原位辐照,研究了锆 4合金中沉淀相hcp Zr(Cr,Fe)2的重离子辐照效应,结果表...  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连接有IVEM TandemNationalFacility加速器的Hitatch3000电子显微镜上,通过能量600keV及注量率为2.5×1012cm-2·s-1的Ne离子原位辐照,研究了锆 4合金中沉淀相hcp Zr(Cr,Fe)2的重离子辐照效应,结果表明:600keV的Ne离子在350℃原位辐照至0.2dpa时,hcp Zr(Cr,Fe)2沉淀相的层错条纹开始消失;0.8dpa时沉淀相的电子衍射斑点大部分消失,发生明显的化学无序;2 7dpa时明场像衬度完全消失,非晶环已非常明显,表明沉淀相已经非晶化。600keV的Ne离子在350℃辐照hcp Zr(Cr,Fe)2相非晶化的临界损伤离位率约为2.7d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锆合金 非晶化 原位电子显微镜 重离子辐照 沉淀相 金属材料 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玻璃和石英及塑料容器内壁上吸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菊生 孙桂良 +2 位作者 倪智勇 盛红伍 侯列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 ,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或盐酸溶液中微量稀土离子在不同容器材料内壁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在试验酸浓度范围内 (0 .1~ 3.0mol·L- 1) ,酸浓度越高 ,吸附量越少 ;在所选择的 3种材料中 ,石英材料...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 ,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或盐酸溶液中微量稀土离子在不同容器材料内壁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在试验酸浓度范围内 (0 .1~ 3.0mol·L- 1) ,酸浓度越高 ,吸附量越少 ;在所选择的 3种材料中 ,石英材料上的吸附量最少 ,其次是玻璃 ,吸附量最多的是塑料 ;对于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硝酸 ,吸附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 稀土元素 吸附 石英 硼硅玻璃 聚乙烯 核燃料 分析 塑料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马氏体钢热变形行为及机理型本构建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萍 朱慧玲 +4 位作者 严思梁 田文春 薛传妹 薛克敏 魏连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04-1911,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在变形温度为850~9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评估了该方程的预测能力。绘制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在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在变形温度为850~9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评估了该方程的预测能力。绘制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在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该材料主要发生动态回复,在较高变形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下具有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本构方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变形温度870~930℃、应变速率0.001~0.01 s^-1和变形温度920~950℃、应变速率0.3~1 s^-1分别是真应变为0.4和0.6下最优的热加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马氏体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Cr-2.5Mn高铬白口铁的亚临界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志平 左汝林 +5 位作者 李聪 高升吉 沈保罗 闫静 杨林 黄四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研究了亚临界热处理对16Cr-2.5Mn高铬白口铁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TEM、SEM、XRD和M200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其硬化机制和对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饱和奥氏体中固溶的Cr和C在亚临界热处理时会以(Cr,Fe)23C6形式析出,残余奥氏体发... 研究了亚临界热处理对16Cr-2.5Mn高铬白口铁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TEM、SEM、XRD和M200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其硬化机制和对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饱和奥氏体中固溶的Cr和C在亚临界热处理时会以(Cr,Fe)23C6形式析出,残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相变,使合金产生二次硬化;亚临界热处理中,保温时间过长,将导致(Cr,Fe)23C6向M3C原位转变发生,基体组织发生珠光体转变,导致硬度和耐磨性能不同程度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0%左右时,合金获得最高硬度和最佳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热处理 二次硬化 耐磨性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NdFeB/PE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7
作者 杨文锋 刘颖 +2 位作者 李德安 杨林 李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6,共4页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晶NdFeB粉末进行了表面处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dFeB/PE稀土高分子屏蔽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利用PE本身的强韧性的基础上,最可几孔径为0.5μm的NdFeB粉...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晶NdFeB粉末进行了表面处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dFeB/PE稀土高分子屏蔽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利用PE本身的强韧性的基础上,最可几孔径为0.5μm的NdFeB粉末在PE中的体积分数为35%-40%时,对PE的抗拉强度、拉伸模量、硬度能起到增强效果,但对NdFeB/PE复合材料的塑韧性有一定负面影响。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机理分析表明,经过表面处理的Nd-FeB与PE的界面作用对强度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 PE 屏蔽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叶片材料弯曲试验开裂原因分析
8
作者 李卫军 盛钟琦 赵文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626,共1页
关键词 水轮机 叶片材料 弯曲试验 塑性 开裂原因分析 ZG06Cr13Ni4Mo钢 热处理工艺 夹渣现象 质量缺陷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O氢渗透阻挡层的适用条件研究
9
作者 赵平 彭倩 +1 位作者 孔祥巩 邹从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2-63,90,共3页
将具有阻挡层的试样封装在具有不同CO2压力的石英管中加热,然后对阻挡层表面进行观察和XPS分析,并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700℃加热后,在0.03MPaCO2条件下的阻挡层被破破坏;300—5... 将具有阻挡层的试样封装在具有不同CO2压力的石英管中加热,然后对阻挡层表面进行观察和XPS分析,并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700℃加热后,在0.03MPaCO2条件下的阻挡层被破破坏;300—500Pa的CO2条件下的阻挡层完好,其中的C-H键和-OH键的量随保温时间的增长和CO2压力的增高而增高;阻挡层能够在300—500Pa的CO2、700℃的封闭小空间中连续工作300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C-O阻挡层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空间重叠性的双波长TEA CO_2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智峰 李育德 +4 位作者 许德富 冉瑞江 杨元杰 陈梅 邹从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研制成功用于分离同位素的双波长TEACO2 激光器,该器件在放电电极之间空间部分重叠设计两个互相相关的光栅一平面腔,两个光栅一前一后,在空间上部分重叠,它们互相利用。此器件能够同步输出波长不同但空间重叠的两束激光脉冲,两波长在很... 研制成功用于分离同位素的双波长TEACO2 激光器,该器件在放电电极之间空间部分重叠设计两个互相相关的光栅一平面腔,两个光栅一前一后,在空间上部分重叠,它们互相利用。此器件能够同步输出波长不同但空间重叠的两束激光脉冲,两波长在很广范围内独立可调,两个波长的能量比可很好调节,经过放大级后总能量已经高于2J。文章在阐述了此器件的构造基础上,分析了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测出了双波长脉冲的输出波形,最后进行了分离实验,验证了此激光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双波长可调谐TEA CO2激光器 空间重叠 放大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铀-钼合金中15种微量杂质元素 被引量:15
11
作者 侯列奇 王树安 +1 位作者 李洁 王美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9-181,184,共4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铀-钼合金中15种微量杂质元素。为消除作为基体存在的放射性铀的严重干扰,将试样(0.250 0 g)经硝酸加盐酸溶解后所得溶液(在2 mL体积中)通过用以聚氟乙烯为担体的磷酸三丁酯填...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铀-钼合金中15种微量杂质元素。为消除作为基体存在的放射性铀的严重干扰,将试样(0.250 0 g)经硝酸加盐酸溶解后所得溶液(在2 mL体积中)通过用以聚氟乙烯为担体的磷酸三丁酯填充并预先经5 mol·L^-1硝酸平衡的色谱柱(高100 mm,内径6 mm),即进行反相分配色谱柱上萃取分离,使铀离子留在柱上,而钼(Ⅵ)及15种元素的离子则在淋洗中洗脱而存在于淋洗液中。用所收集的淋洗液进行ICP-AES测定。对测定的分析条件及仪器的工作参数作了试验和优化,还进行了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根据结果算得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在93.8%~107.2%及2.9%~6.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反相分配色谱柱上萃取分离 铀-钼合金 微量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镍、铬、钼、铌含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安身平 王树安 +1 位作者 廖志海 吕平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9-1340,1342,共3页
合金中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对合金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镍基合金是化学成分最复杂的合金之一,一个牌号的镍基合金含有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可以差几个数量级,给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共存元素对测定... 合金中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对合金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镍基合金是化学成分最复杂的合金之一,一个牌号的镍基合金含有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可以差几个数量级,给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干扰比较严重,在常见的报道中大多只测定一种元素或者同时测定几种元素。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高含量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铌、钽、锆、铪;以及ICP~AES测定镍基合金中合金元素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同时测定镍基合金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固体镍基合金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已有报道。本工作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镍、铬、钼、铌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镍基合金 同时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镍基高温合金 原子吸收光谱法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铌中微量钽 被引量:8
13
作者 侯列奇 李洁 卢菊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采用标准加入法对高纯铌中微量钽进行测定。当铌的质量浓度为10g·L^-1时,钽的测定范围为50-500μg·g^-1,回收率为101%~103%,相对标准偏差(n=6)为4.0%~7.3%。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标准加入法 高纯铌 微量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银-铟-镉合金中19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列奇 李洁 +2 位作者 盛红伍 王树安 卢菊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56-957,960,共3页
取样0.1000 g溶于硝酸中,用稀盐酸沉淀氯化银,溶液定容为10 mL,在上层澄清液中用超声雾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清液中铝、钙、铬、铁、镁、钼、镍、钛、钡、铋、钴、铜、锂、锰、铅、锡、钒、钇和锌19种微量元素。... 取样0.1000 g溶于硝酸中,用稀盐酸沉淀氯化银,溶液定容为10 mL,在上层澄清液中用超声雾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清液中铝、钙、铬、铁、镁、钼、镍、钛、钡、铋、钴、铜、锂、锰、铅、锡、钒、钇和锌19种微量元素。对分析条件(包括分析谱线的选择,载气流量、试样溶液的硝酸浓度及铟、镉的基体效应等),取样100 mg时,测定范围为20~640μg.g-1。方法的回收率在94%~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6.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银-铟-镉合金 化学沉淀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奎 刘锦洪 +1 位作者 胡柏贵 崔川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采用AUC工艺流程制备AUC粉末。研究了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主要控制参数,讨论了氟体系制备的AUC粉末与硝酸体系制备的粉末性能间的各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时,n(NH_3)/n(U...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采用AUC工艺流程制备AUC粉末。研究了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主要控制参数,讨论了氟体系制备的AUC粉末与硝酸体系制备的粉末性能间的各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时,n(NH_3)/n(U)控制在26~30之间,沉淀时间控制在3~4h较为适宜;按此工艺生产的AUC粉末粒度约为30μm,松装密度为1.2~1.4g/cm^3,组成恒定且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经分解还原得到的UO_2粉末性能稳定,烧结活性高,烧结密度大于97%T.D.(理论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 UO2粉末 气-液反应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钼中10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11
16
作者 侯列奇 李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钼与待测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钼中铝、钡、钙、钴、铜、铁、锰、镍、钒和锌的含量。对阳离子交换柱的制备、分离条件、分析线的选择、载流酸度和样品酸度等分析条件做了试验并予以优化...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钼与待测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钼中铝、钡、钙、钴、铜、铁、锰、镍、钒和锌的含量。对阳离子交换柱的制备、分离条件、分析线的选择、载流酸度和样品酸度等分析条件做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取样1g时,10种元素的测定范围在10-160ug·g^-1之间,平行测定11次,方法的回收率在94.2%~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3.3%~7.9%之间,测定限(10S/N)均为0.1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 微量元素 金属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变形对Fe-14Mn-0.22C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胥永刚 李宁 +2 位作者 于学勇 邱绍宇 邹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9-110,114,共3页
从微观组织角度深入研究了预拉伸变形对Fe-14Mn-0.22C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预拉伸变形处理时,发生了γ→ε转变,预变形量越大,γ→ε转变生成的马氏体越多,γ/ε界面面积增加,合金的阻尼性能随预变形量的增大而提... 从微观组织角度深入研究了预拉伸变形对Fe-14Mn-0.22C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预拉伸变形处理时,发生了γ→ε转变,预变形量越大,γ→ε转变生成的马氏体越多,γ/ε界面面积增加,合金的阻尼性能随预变形量的增大而提高,在预变形量为4%时,合金的阻尼性能达到最大值。但当预拉伸变形量的进一步增大,由于马氏体变小并失去方向性,加上大量位错等缺陷的增加,使得γ→ε界面有效移动面积减小,移动能力降低,阻尼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14Mn-0.22C阻尼合金 阻尼性能 拉伸变形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渗氢对N18和Zr-4合金板材中氢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璐 张伟 +4 位作者 徐春容 何文 邱绍宇 陈勇 伍晓勇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26,共4页
以国产N18合金板材和商用Zr-4合金板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渗氢的方法引入氢化物,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探索渗氢时间对其形貌、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解渗氢后N18和Zr-4合金板材TD面和RD面上的氢化物形貌及分布基本相同,呈条... 以国产N18合金板材和商用Zr-4合金板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渗氢的方法引入氢化物,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探索渗氢时间对其形貌、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解渗氢后N18和Zr-4合金板材TD面和RD面上的氢化物形貌及分布基本相同,呈条带状均匀分布,条带方向基本均与ND面平行。此外,N18和Zr-4合金板材中的氢化物数量均随着电解渗氢+均匀化退火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析表明电解渗氢过程中N18和Zr-4合金板材中氢化物的形貌、数量和分布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它们的合金成分、织构和第二相类型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渗氢 锆合金板材 氢化物 N18 Z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转变对15Cr-1Mo-1.5V高铬铸铁硬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均 左汝林 +6 位作者 孙志平 李聪 刘浩怀 杨宏山 沈保罗 高升吉 黄四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1,共5页
为了揭示高铬耐磨铸铁硬化的微观机制,提高其使用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15Cr-1Mo-1.5V高铬铸铁中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转变对其亚临界处理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33K进行亚临界处理时,出现两个硬化峰。... 为了揭示高铬耐磨铸铁硬化的微观机制,提高其使用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15Cr-1Mo-1.5V高铬铸铁中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转变对其亚临界处理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33K进行亚临界处理时,出现两个硬化峰。残余奥氏体发生马氏体转变和二次碳化物(Fe,Cr)23C6的析出是第一个硬化峰形成的原因;MoC、(Cr,V)2C的析出导致材料的硬化则引起了第二个硬化峰形成。随后发生了(Fe,Cr)23C6向M3C型碳化物的原位转变,导致珠光体基体的形成,从而使材料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碳化物 高铬合金 亚临界处理 硬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试样-萃取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涂铌二氧化铀微球中10种痕量元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费浩 廖志海 乔洪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2-1224,1237,共4页
涂铌二氧化铀微球试样经硝酸-氢氟酸(3+2)混合溶液消解,所得消解液通过CL-TBP萃取柱使其中的铀与钴、铬、铁、镁、锰、钼、镍、钛、钒和铜等10种元素分离,用5.5mol.L-1硝酸溶液进行淋洗。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淋洗液中... 涂铌二氧化铀微球试样经硝酸-氢氟酸(3+2)混合溶液消解,所得消解液通过CL-TBP萃取柱使其中的铀与钴、铬、铁、镁、锰、钼、镍、钛、钒和铜等10种元素分离,用5.5mol.L-1硝酸溶液进行淋洗。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淋洗液中各元素的含量。10种元素分别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在0.01~0.08mg.L-1之间。以涂铌二氧化铀微球为基体加入两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按试验方法分析后,求得方法的回收率在85.0%~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4.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试样 涂铌二氧化铀微球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