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核动力院U-Mo合金燃料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昌耕 陈建刚 +3 位作者 孙长龙 刘云明 庞晓轩 孙旭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89-393,共5页
目前,U-Mo合金燃料是研究试验堆新一代燃料的研究重点。文章介绍U-Mo合金燃料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PIC)的研究现状和进展。NPIC于2006年正式开始研制U-Mo合金弥散燃料元件,几年间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U-Mo合金熔炼,γ相U-Mo合金粉... 目前,U-Mo合金燃料是研究试验堆新一代燃料的研究重点。文章介绍U-Mo合金燃料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PIC)的研究现状和进展。NPIC于2006年正式开始研制U-Mo合金弥散燃料元件,几年间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U-Mo合金熔炼,γ相U-Mo合金粉末制备,(U-Mo)-(Al-Si)弥散燃料板制造工艺研究,U-Mo合金与基体材料、包壳材料和阻挡材料诸如Al、Nb、Zr、Mg等的相容性研究,Si添加到Al基体中对U-Mo/Al反应的影响以及U-Mo合金燃料成分分析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等。目前,NPIC已制备出基本满足要求的(U-Mo)-Al弥散燃料板,并计划于2010年前掌握满足技术要求的改进型(U-Mo)-Al弥散燃料板的制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O合金 研究现状 粉末制备 燃料板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合金在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潇潇 邱绍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7-59,72,共4页
主要介绍了 Ti 合金在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开发 Ti 合金替代超低碳不锈钢作核燃料后处理设备用材料已成为后处理设备用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 Ti-5Ta 钛合金已在日本东海村后处理厂进行了中试运行,它的综合性能评价较好,... 主要介绍了 Ti 合金在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开发 Ti 合金替代超低碳不锈钢作核燃料后处理设备用材料已成为后处理设备用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 Ti-5Ta 钛合金已在日本东海村后处理厂进行了中试运行,它的综合性能评价较好,在后处理环境中应用也最具前景。印度对其开发的 Ti-5%Ta-1.8%Nb 钛合金进行了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它比普通低碳不锈钢和硝酸级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Ta合金 Ti-5%Ta-1.8%Nb合金 腐蚀 核燃料后处理 硝酸 后处理设备 TI合金 应用 超低碳不锈钢 综合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M_xMn_(2-x)O_4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康慨 戴受惠 万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594,共9页
尖晶石LiMn2O4是最有希望替代LiCoO2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本文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各种制备LiMxMn2-xO4的方法,包括高温团相反应、微波烧结法、固相配位反应等“因相合成... 尖晶石LiMn2O4是最有希望替代LiCoO2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本文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各种制备LiMxMn2-xO4的方法,包括高温团相反应、微波烧结法、固相配位反应等“因相合成法”以及Pechini法、溶胶-凝胶法、微乳化等“软化学合成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其中“固相配位反应法”是本文作者的创新方法,既保持了高温固相反应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煅烧温度低、煅烧时间短、产品形貌较好、粒度相对较小、而且化学计量可控等优点.因此,该法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xMn2-xO4 晶体结构 固相合成法 软化学合成法 锂离子电池 阴极材料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不锈钢堆焊材料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邱绍宇 孙丹琦 +2 位作者 李燕伶 何艳春 郑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采用GB43 3 4 7 84和法国RCC MMC1 3 1 0对国产两种堆焊材料进行了点腐蚀、晶间腐蚀试验 ,在模拟压水堆核电站介质 (温度 3 45℃ ,80 0mg/LB ,2mg/LLi)条件下 ,研究了堆焊材料的应力腐蚀和均匀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在高温含B水中 ,... 采用GB43 3 4 7 84和法国RCC MMC1 3 1 0对国产两种堆焊材料进行了点腐蚀、晶间腐蚀试验 ,在模拟压水堆核电站介质 (温度 3 45℃ ,80 0mg/LB ,2mg/LLi)条件下 ,研究了堆焊材料的应力腐蚀和均匀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在高温含B水中 ,U型试样试验 5 0 0 0h后无应力腐蚀破裂 ,静态月平均腐蚀速率小于 2mg/dm2 。两种堆焊材料均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性能 堆焊材料 点腐蚀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 均匀腐蚀 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_3Si_2Al弥散型燃料的辐照肿胀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邢忠虎 应诗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介绍了U3Si2 Al弥散型燃料的辐照肿胀机理。将弥散型燃料的芯体视为连续基体中的微型燃料元件 ,应用裂变气体的行为机理描述燃料相中的气泡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燃料相的肿胀引起燃料颗粒和金属基体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 ,金属基体... 介绍了U3Si2 Al弥散型燃料的辐照肿胀机理。将弥散型燃料的芯体视为连续基体中的微型燃料元件 ,应用裂变气体的行为机理描述燃料相中的气泡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燃料相的肿胀引起燃料颗粒和金属基体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 ,金属基体能抑制燃料颗粒的辐照肿胀。在一定辐照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晶化 界面反应 蠕变 弥散型燃料 核燃料 辐射肿胀 硅化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设计在多晶体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杰 陈善华 +3 位作者 卢伢 管登高 邹丛沛 邱绍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3,共5页
对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这类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因此,晶界设计已成为金属材料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晶界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并提出了未来的... 对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这类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因此,晶界设计已成为金属材料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晶界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并提出了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设计 重合位置点阵 形变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金属在乏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潇潇 邱绍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53-58,共6页
开发难熔金属来替代超低碳不锈钢作为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用材料已成为后处理设备用材料的发展方向。锆合金在后处理环境中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能,通过合金化处理改善了其具有应力腐蚀敏感性的特点。Ti5Ta合金已在日本东海村后处理厂进行了中... 开发难熔金属来替代超低碳不锈钢作为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用材料已成为后处理设备用材料的发展方向。锆合金在后处理环境中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能,通过合金化处理改善了其具有应力腐蚀敏感性的特点。Ti5Ta合金已在日本东海村后处理厂进行了中试运行,它的综合性能评价较好,在后处理环境中应用也最具前景。印度对其开发的Ti5%Ta1.8%Nb钛合金进行腐蚀性能研究,表明它比普通低碳不锈钢和硝酸级不锈钢具有更好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Ta合金 锆合金 腐蚀 超低碳不锈钢 乏燃料后处理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诱发中间相Zr(Cr,Fe)_2非晶化的原位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祖小涛 张传飞 +3 位作者 向霞 吴继红 赵文金 王鲁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4-696,共3页
 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连接有IVEM TandemNationalFacility加速器的Hitatch3000电子显微镜上,通过能量600keV及注量率为2.5×1012cm-2·s-1的Ne离子原位辐照,研究了锆 4合金中沉淀相hcp Zr(Cr,Fe)2的重离子辐照效应,结果表...  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连接有IVEM TandemNationalFacility加速器的Hitatch3000电子显微镜上,通过能量600keV及注量率为2.5×1012cm-2·s-1的Ne离子原位辐照,研究了锆 4合金中沉淀相hcp Zr(Cr,Fe)2的重离子辐照效应,结果表明:600keV的Ne离子在350℃原位辐照至0.2dpa时,hcp Zr(Cr,Fe)2沉淀相的层错条纹开始消失;0.8dpa时沉淀相的电子衍射斑点大部分消失,发生明显的化学无序;2 7dpa时明场像衬度完全消失,非晶环已非常明显,表明沉淀相已经非晶化。600keV的Ne离子在350℃辐照hcp Zr(Cr,Fe)2相非晶化的临界损伤离位率约为2.7d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锆合金 非晶化 原位电子显微镜 重离子辐照 沉淀相 金属材料 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增强石墨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永军 李青彬 +1 位作者 燕青芝 唐睿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鳞片石墨和硅粉为混合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硅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考察原料中硅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XRD与SEM分析表明,经1900℃热压烧结后,硅粉与石墨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碳化硅强化相,形成的碳化硅均匀分... 以鳞片石墨和硅粉为混合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硅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考察原料中硅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XRD与SEM分析表明,经1900℃热压烧结后,硅粉与石墨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碳化硅强化相,形成的碳化硅均匀分散在石墨片层间。随着硅质量分数从28.06%提高到37.94%,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从112 MPa提高至206 M Pa。此外,当硅含量低于31.46%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恒定为0.1,与纯石墨的摩擦系数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基复合材料 反应烧结 碳化硅增强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玻璃和石英及塑料容器内壁上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菊生 孙桂良 +2 位作者 倪智勇 盛红伍 侯列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 ,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或盐酸溶液中微量稀土离子在不同容器材料内壁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在试验酸浓度范围内 (0 .1~ 3.0mol·L- 1) ,酸浓度越高 ,吸附量越少 ;在所选择的 3种材料中 ,石英材料...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 ,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或盐酸溶液中微量稀土离子在不同容器材料内壁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在试验酸浓度范围内 (0 .1~ 3.0mol·L- 1) ,酸浓度越高 ,吸附量越少 ;在所选择的 3种材料中 ,石英材料上的吸附量最少 ,其次是玻璃 ,吸附量最多的是塑料 ;对于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硝酸 ,吸附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 稀土元素 吸附 石英 硼硅玻璃 聚乙烯 核燃料 分析 塑料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辐照对锆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璐 邱绍宇 +6 位作者 伍晓勇 张伟 温榜 王斐 李国云 江林志 冯明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4,共11页
作为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锆合金包壳材料的显微组织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中子辐照对锆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领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采用微观分析手段,针对不... 作为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锆合金包壳材料的显微组织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中子辐照对锆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领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采用微观分析手段,针对不同中子注量下锆合金包壳的第二相、氢化物和氧化膜展开研究,获得其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演变规律,为我国锆合金包壳材料的优化改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辐照 锆合金 显微组织 第二相 氢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合金的几种Nb表面合金化工艺的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志文 范洪远 +3 位作者 周长春 陈道祺 王帅 应诗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4-27,共4页
运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Zr-4合金表面预置Nb层,然后对其表面运用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注入3种工艺在Zr-4合金表面添加了Nb元素,研究了相应的组织和性能,发现合金化后样品中Nb元素分布不均匀。对表面改性后的合金作了相应的热处理后,... 运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Zr-4合金表面预置Nb层,然后对其表面运用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注入3种工艺在Zr-4合金表面添加了Nb元素,研究了相应的组织和性能,发现合金化后样品中Nb元素分布不均匀。对表面改性后的合金作了相应的热处理后,进行了极化曲线研究,结果发现:电子束合金化后形成的β-Zr相阻碍了氧的扩散,提高了合金耐蚀能力;Nb离子注入合金后,注入层中生成了ZrO2和NbN,当注入剂量在1×10^17~3×10^17个/cm2范围内时,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耐腐蚀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合金 激光合金化 电子束合金化 离子注入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8合金薄壁管高温应变循环与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洪军 蔡力勋 +1 位作者 李聪 孙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8-443,共6页
应用新型自研夹具对N18合金薄壁短管进行400℃下的单轴拉伸和等幅低周应变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18短管高温循环应力应变滞回线有良好对称性;等幅循环下短管试样在较低应变幅下表现出循环硬化特性,而在较高应变幅下表现出循环软化;... 应用新型自研夹具对N18合金薄壁短管进行400℃下的单轴拉伸和等幅低周应变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18短管高温循环应力应变滞回线有良好对称性;等幅循环下短管试样在较低应变幅下表现出循环硬化特性,而在较高应变幅下表现出循环软化;在多级应变循环加载下短管试样应力幅在循环中均保持稳定,循环本构关系不受多级应变循环工况差异的影响;材料循环特性不符合Manson律。获得了用于N18合金在400℃高温下的几个寿命估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8 锆合金 低周疲劳 高温 管材 反应堆 循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碳涂层密度测量的图像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新 张强 +2 位作者 刘鸿 龙冲生 李卫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研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包覆颗粒的疏松碳涂层密度,包括图像采集硬件和分析软件。通过对颗粒的实际测量和扫描电镜观察,对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基础上,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进行... 研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包覆颗粒的疏松碳涂层密度,包括图像采集硬件和分析软件。通过对颗粒的实际测量和扫描电镜观察,对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基础上,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灵活方便、速度快、维护简单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包覆颗粒涂层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法 包覆颗粒 疏松碳 密度测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4合金低周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凌绪玉 李聪 +3 位作者 沈保罗 王延峰 高升吉 应诗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77-80,共4页
研究了再结晶态Zr-4合金板材在室温和400℃下的低周疲劳特性。Zr-4合金在室温下的循环变形行为与应变幅有关,当应变幅小于0.8%时,表现为循环软化;应变幅大于0.8%时,表现为循环硬化。在400℃下均表现为循环硬化。合金在室温和400℃下,... 研究了再结晶态Zr-4合金板材在室温和400℃下的低周疲劳特性。Zr-4合金在室温下的循环变形行为与应变幅有关,当应变幅小于0.8%时,表现为循环软化;应变幅大于0.8%时,表现为循环硬化。在400℃下均表现为循环硬化。合金在室温和400℃下,均遵循Coffin-Manson关系。在低应变幅下,室温的低周疲劳性能明显优于400℃下的低周疲劳性能,随着应变幅的增加,两者寿命趋于接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合金在室温和400℃下的疲劳断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低周疲劳 循环变形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碳阳极材料的电化学嵌锂行为:嵌入过程、表面层的形成及锂的扩散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慨 戴受惠 万玉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5-49,共5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碳阳极材料的电化学嵌锂行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嵌入过程、表面层的形成及锂的扩散。
关键词 电化学嵌锂 锂扩散 锂离电池 碳阳极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锆合金熔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帅 范洪远 +2 位作者 周长春 张立杰 应诗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18,共4页
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新锆合金,并对成分设计、熔炼、铸态锆合金组织与硬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准确得到预期的化学成分,且Nb均匀分布在锆合金内;随着铌含量的增加,铸锭的硬度增大,组织变得细小,铌具有细化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 新锆合金 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普顿散射在材料无损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志海 周上祺 +3 位作者 刘守平 石泉 邱绍宇 李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35,共5页
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或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波长变长的散射,也称不相干散射.研究表明,散射线的波长随散射角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其散射强度和被散射体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有关.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方面的应... 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或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波长变长的散射,也称不相干散射.研究表明,散射线的波长随散射角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其散射强度和被散射体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有关.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利用康普顿散射成像来进行缺陷检测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安全检测、医药技术、食品加工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康普顿散射在材料无损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成像 无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Cr-2.5Mn高铬白口铁的亚临界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志平 左汝林 +5 位作者 李聪 高升吉 沈保罗 闫静 杨林 黄四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研究了亚临界热处理对16Cr-2.5Mn高铬白口铁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TEM、SEM、XRD和M200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其硬化机制和对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饱和奥氏体中固溶的Cr和C在亚临界热处理时会以(Cr,Fe)23C6形式析出,残余奥氏体发... 研究了亚临界热处理对16Cr-2.5Mn高铬白口铁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TEM、SEM、XRD和M200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其硬化机制和对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饱和奥氏体中固溶的Cr和C在亚临界热处理时会以(Cr,Fe)23C6形式析出,残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相变,使合金产生二次硬化;亚临界热处理中,保温时间过长,将导致(Cr,Fe)23C6向M3C原位转变发生,基体组织发生珠光体转变,导致硬度和耐磨性能不同程度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0%左右时,合金获得最高硬度和最佳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热处理 二次硬化 耐磨性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锆合金烧结体反应界面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圆圆 朱常桂 +2 位作者 代胜平 杨静 乔慧武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7-410,共4页
本文以氢化锆-2粉与B_4C粉为原料制备了B_4C-Zr-2可燃毒物烧结体,对碳化硼与锆基体的界面反应层进行了研究;用XRD分析了界面反应层的相成分,用扫描电镜对反应层的微观结构、反应层厚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高于... 本文以氢化锆-2粉与B_4C粉为原料制备了B_4C-Zr-2可燃毒物烧结体,对碳化硼与锆基体的界面反应层进行了研究;用XRD分析了界面反应层的相成分,用扫描电镜对反应层的微观结构、反应层厚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高于900℃时,碳化硼与锫合金开始发生界面反应,生成碳化锆与二硼化锆,反应层的厚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烧结温度为900℃,1 000℃,1 100℃时,反应层厚度约为1μm,3μm,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_4C-Zr-2 反应层 氢化锆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