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品化学风险物质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1
作者 宗艺晶 李焘 +2 位作者 郭兴洲 刘霞 吕庆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3-1142,共10页
日常使用的消费品是普通人群接触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化学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与空气、水、土壤、膳食等其他来源的环境污染物相比,消费品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者接触消费品的行... 日常使用的消费品是普通人群接触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化学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与空气、水、土壤、膳食等其他来源的环境污染物相比,消费品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者接触消费品的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来源于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转移、摄入过程也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消费品暴露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从“人-物-场”的角度对影响消费品暴露评估的消费者特征、消费品特征和暴露场景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归纳了8种主要的消费品暴露行为模式,可为开展消费品中化学风险物质暴露评估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安全 暴露评估 暴露场景 消费者行为 化学风险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矛 王洋 +2 位作者 刘晶 徐洋 刘霞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4,共9页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朝追求质量和效益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争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朝追求质量和效益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争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选取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品业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研究提出了支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初步确定了各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架构,明确了各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任务。最后,本文从标准体系、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机制、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标准化工作助力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全方位提升,助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标准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进展
3
作者 高林希 韩露 +4 位作者 叶曦雯 李先国 牛增元 刘霞 罗忻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1599,共9页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会产生残留,可能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需重视对纺织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模拟洗涤实验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洗涤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会产生残留,可能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需重视对纺织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模拟洗涤实验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洗涤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总结影响去除率的多种因素,包括水温、是否使用洗涤剂、纺织品材质以及化合物自身性质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温水和洗涤剂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同时应重点关注Kow值高的化合物,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残留量.此外,基于现有的皮肤暴露模型,结合消费者某些特殊的接触途径和使用行为,评估了纺织品中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指出皮肤接触是重要的暴露途径,部分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卤代阻燃剂以及双酚的残留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和调查评估.目前,模拟洗涤实验以及皮肤暴露风险评估表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进一步明确影响化学助剂去除率的因素,制定科学的洗涤方案,构建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估模型,以降低纺织品中残留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化学助剂 污染物 模拟洗涤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GDPR五年执法反思:成效、挑战与经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吴俊 房祥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9,共18页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目标与规制结果。研究发现,GDPR过去五年执法实践中存在三大双面效应:数据侵权严监管与合规操作弱指引并存,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与促进数据产品创新两难,技术影响复杂与立法前瞻不足交织。鉴于此,中国的数据立法亟待加强新兴技术基于风险的前瞻规制,数据执法宜完善司法诠释与合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R 个人数据保护 个人数据流动 执法成效 双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