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山茶科3种植物鸟类传粉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建生 杨再华 +3 位作者 刘童童 许杰 谢正华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6,共6页
鸟类是植物传粉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有关鸟类传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特别重要的传粉鸟类群[蜂鸟科(Trochilidae)、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和吸蜜鸟科(Meliphagidae)]上。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特化的鸟和花的协同进化关系,欧亚... 鸟类是植物传粉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有关鸟类传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特别重要的传粉鸟类群[蜂鸟科(Trochilidae)、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和吸蜜鸟科(Meliphagidae)]上。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特化的鸟和花的协同进化关系,欧亚大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传粉现象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尽管欧洲发现了最早的传粉鸟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山茶 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害虫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剑中 刘化琴 《生态经济》 1996年第3期39-41,共3页
从森林昆虫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害虫这一术语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缺乏生态学的概念。本文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害虫与资源昆虫的关系,认为害虫与资源昆虫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对森林害虫进行开发利用所产生的... 从森林昆虫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害虫这一术语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缺乏生态学的概念。本文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害虫与资源昆虫的关系,认为害虫与资源昆虫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对森林害虫进行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是双重性的。森林害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当它们被人类利用时,它们又成为资源。无论是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还是从资源利用的观点来看,对森林害虫的开发利用都应遵循生物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害虫 开发利用 持续发展 昆虫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区园林植物昆虫调查名录 被引量:6
3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2 位作者 任毅华 王涛 张正旺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为弄清昆明市区阔林植物昆虫种类,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从2002年到2006年,历时4年,对昆明市区园林植物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调查时采用踏查方法,共采集昆虫标本1 852号,经鉴定隶属于15个目,89个科,其中鉴定62科195种。这些昆虫中大部分... 为弄清昆明市区阔林植物昆虫种类,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从2002年到2006年,历时4年,对昆明市区园林植物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调查时采用踏查方法,共采集昆虫标本1 852号,经鉴定隶属于15个目,89个科,其中鉴定62科195种。这些昆虫中大部分为中性昆虫,只少数种类如蚜虫、大牛等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调查结果为昆明市园林植物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名录 园林植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力较大的木本蛋白饲料资源——木豆
4
作者 陈玉德 张志钧 +1 位作者 惠雅雯 郑德蓉 《云南农业科技》 1992年第4期27-29,共3页
云南地处高原,山多水少,水产业不发达,动物蛋白饲料短缺。因此,充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是解决饲料工业蛋白质原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木豆[Cajanus Cajan(L)]为蝶形花科常绿灌木,产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 云南地处高原,山多水少,水产业不发达,动物蛋白饲料短缺。因此,充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是解决饲料工业蛋白质原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木豆[Cajanus Cajan(L)]为蝶形花科常绿灌木,产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0%~26%。非洲国家多作食用;印度除作食用和饲料外,也和我国一样用来放养紫胶虫,生产紫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饲料 木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西坡地表蚂蚁资源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友 罗长维 +2 位作者 李卓新 刘英杰 徐正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了哀牢山西坡4个地段28块样地140个样方地表蚂蚁资源。调查结果为:采集地表蚂蚁标本共3592号,分属110种37属7亚科,且蚂蚁密度高达25.7头/m2;优势类群优势明显,其中切叶蚁亚科地表蚂蚁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47.3%;广... 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了哀牢山西坡4个地段28块样地140个样方地表蚂蚁资源。调查结果为:采集地表蚂蚁标本共3592号,分属110种37属7亚科,且蚂蚁密度高达25.7头/m2;优势类群优势明显,其中切叶蚁亚科地表蚂蚁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47.3%;广布种为黄足厚结猛蚁、爪哇厚结猛蚁和菱结大头蚁;特有种较多,单种属有16属,仅在1个样地中出现的蚂蚁有61种,在2个样地中分布的蚂蚁有33种;部分蚁类个体数量极少,个体数低于10头的蚂蚁有70种,其中31种蚂蚁只有1头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蚂蚁 哀牢山 物种名录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涂膜保鲜剂对青脆李的贮藏保鲜作用 被引量:44
6
作者 马李一 甘瑾 +4 位作者 殷宁 张弘 李彬 陈智勇 陈晓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以青脆李为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天然涂膜保鲜剂处理 ,研究青脆李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 2 0~ 2 5℃ )、相对湿度 45 %~ 6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方法都能降低青脆李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 以青脆李为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天然涂膜保鲜剂处理 ,研究青脆李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 2 0~ 2 5℃ )、相对湿度 45 %~ 6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方法都能降低青脆李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持较高的Vc、有机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涂膜处理Ⅲ效果明显 ,青脆李贮藏 2 5d后 ,失水率仅为 1 2 5 %,好果率仍然高达 70 2 5 %,Vc 1 1μg/g ,有机酸 1 96%,固形物 8 5 %,而对照贮藏 6d后已失去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膜保鲜剂 青脆李 贮藏 保鲜作用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麻疯树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5
7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2 位作者 陈友 刘方炎 孙永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在野外定位观测麻疯树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麻疯树结实生物学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①麻疯树雄花单花期常2d,雌花单花期5-8d。每花序具有雌花0-17朵,雄花49-238朵。花序花期13-19d,常常... 在野外定位观测麻疯树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麻疯树结实生物学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①麻疯树雄花单花期常2d,雌花单花期5-8d。每花序具有雌花0-17朵,雄花49-238朵。花序花期13-19d,常常第1、2天先开雄花,尽管雌花数目较少,但开放速率较快,集中在第3-5天开放。同一植株1a最多开4次花。②果实从授粉至果黄,大致需要50d,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S型,果实与种子的纵横径的增长速度可分3个时期: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0-15d;快速生长期,为授粉后15-27d;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27-48d。后期历时21d,果实纵横径增长缓慢,但种子质量增加较快,主要是种仁发育消耗营养较多。每果枝具果实1-17个,以1-8个居多,单果枝的果实发育进度与果实数量相关,果数越多,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开花 结实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天然净水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重权 马李一 +2 位作者 王有琼 张燕平 段琼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3,共5页
辣木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地区,现己成为非洲、阿拉伯、东南亚地区的常见树种。其种子含有净水活性很高的净水蛋白。这种净水蛋白具有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易于降解等特点,非常有希望成为化学净水剂的替... 辣木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地区,现己成为非洲、阿拉伯、东南亚地区的常见树种。其种子含有净水活性很高的净水蛋白。这种净水蛋白具有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易于降解等特点,非常有希望成为化学净水剂的替代品。最近20年来,国外已有许多辣木净水蛋白方面的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综述了最近20年来国外有关辣木净水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电荷特性、抗菌特性、重组表达、净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辣木蛋白作为天然净水剂的优点和不足,展望了辣木蛋白作为天然净水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絮凝剂 天然净水剂 抗菌剂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橄榄系列产品抗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绍家 刘风书 +3 位作者 侯开卫 赵虹 赵苹 胡天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21,共3页
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滇橄榄系列产品清除O2-的活力,结果都比较高,尤以滇橄榄粉的活力最高,达25241u/g。老年人饮用滇橄榄汁2个月后,血液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1.3倍,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下降11%... 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滇橄榄系列产品清除O2-的活力,结果都比较高,尤以滇橄榄粉的活力最高,达25241u/g。老年人饮用滇橄榄汁2个月后,血液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1.3倍,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下降11%。小鼠皮肤试验证明,滇橄榄中的有效物质能透过小鼠皮肤,清除皮肤内部的自由基;果蝇试验表明,可延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滇橄榄 抗衰老作用 橄榄果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和不同打破种子休眠方法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勇 李艳红 +3 位作者 王文杰 包松莲 祖元刚 王慧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2-309,共8页
紫茎泽兰是著名的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入侵的第一步,发芽及其幼苗生长应该与其强入侵能力有关。基于此,通过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和不同打破休眠方法的双因素实验,旨在探讨紫茎泽兰种子是否具有需光萌发特性以及低温、水杨酸、聚乙二醇,硝酸... 紫茎泽兰是著名的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入侵的第一步,发芽及其幼苗生长应该与其强入侵能力有关。基于此,通过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和不同打破休眠方法的双因素实验,旨在探讨紫茎泽兰种子是否具有需光萌发特性以及低温、水杨酸、聚乙二醇,硝酸钾等常规打破休眠方法和光照如何共同影响其萌发、幼苗生长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全光照条件下,不同处理的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率均大于63%,铝箔纸覆盖的遮光条件(0.23%光照)萌发率均大于60%,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其萌发率较低(均小于30%),这表明紫茎泽兰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有别于以往对其它植物种子的报道,低温处理、水杨酸处理、聚乙二醇处理和硝酸钾处理不能代替光照打破种子休眠,显示紫茎泽兰种子可能处于一种强迫休眠状态(种子静态)。全光照与水杨酸处理、PEG处理对幼苗生长具有交互影响:黑暗下水杨酸处理浓度与幼苗生物量成正相关(P<0.05),但全光照和加铝箔下不相关(P>0.05);全光照下PEG处理浓度与根长显著正相关(P<0.05),而加铝箔和黑暗下不相关(P>0.05)。紫茎泽兰种子需光萌发特征及其幼苗生长特点是人为破坏表土壤、深层土壤种子库地表化导致快速入侵的基础。结果也为通过引入适宜树种造林来控制光照因子对紫茎泽兰进行生态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光敏特性 种子发芽率 幼苗生长 遮光处理 打破休眠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杀菌剂对李子的保鲜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李一 甘瑾 +2 位作者 殷宁 张弘 陈晓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9,63,共3页
以李子为实验材料 ,用不同的中草药杀剂涂膜保鲜处理 ,研究李子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2 0~ 2 5℃ ) ,相对湿度 4 5 %~ 6 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都能降低李子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持较高的Vc、有机... 以李子为实验材料 ,用不同的中草药杀剂涂膜保鲜处理 ,研究李子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2 0~ 2 5℃ ) ,相对湿度 4 5 %~ 6 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都能降低李子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持较高的Vc、有机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特别是用C - 3处理过的李子在贮藏 2 5d后 ,失水率仅为 12 .5 % ,好果率仍然高达 70 .2 5 % ,Vc :1.1μg/g,有机酸 1.96 % ,固形物 8.5 % ,而对照贮藏 6d后已失去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 被膜液 涂膜保鲜 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杀菌剂对花红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李一 殷宁 +4 位作者 甘瑾 张弘 李彬 陈智勇 陈晓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9-132,共4页
在室温条件下,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花红保鲜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涂膜处理的花红与对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中草药杀菌剂涂膜处理与化学杀菌剂涂膜处理的效果在前8d各项指... 在室温条件下,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花红保鲜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涂膜处理的花红与对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中草药杀菌剂涂膜处理与化学杀菌剂涂膜处理的效果在前8d各项指标均无太大的差异;但8d后不同处理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和Vc含量出现显著差异穴P<0.05雪,中草药杀菌剂涂膜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化学杀菌剂涂膜处理;而烂果率、有机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d后也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花红的贮藏保鲜用中草药杀菌剂代替化学杀菌剂处理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红 中草药杀菌剂 化学杀菌剂 涂膜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光强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勇 王文杰 +1 位作者 李艳红 包松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419,共5页
为了探讨紫茎泽兰种子需光萌发特性,对光质(不同颜色、红光/远红光)和光强对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颜色光对发芽率影响显著,其中黄光、橙光和红光等波长在(591~750 nm)之间的光更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74.3%... 为了探讨紫茎泽兰种子需光萌发特性,对光质(不同颜色、红光/远红光)和光强对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颜色光对发芽率影响显著,其中黄光、橙光和红光等波长在(591~750 nm)之间的光更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74.3%~83.3%),而较短波长的光(<570 nm,紫光、蓝光和绿光)促进效果显著降低(62.3%~66.7%)(p<0.05)。光强对紫茎泽兰种子发芽和幼苗影响较光的颜色更具有规律性。黑暗条件下发芽率22%,随着光照提高,发芽率指数增加(r2=0.96),芽长指数下降(r2=0.99)、根长指数增加(r2=0.98),而鲜重呈现线性增加(r2=0.70)。适量红光(630 nm)和远红光(730 nm)照射能够打破和引起休眠,红光照射量与发芽率提高量成线性正相关(r2=0.98),而远红光照射率与发芽率降低量呈线性正相关(r2=0.92),说明紫茎泽兰需光萌发是一个光敏色素引起的过程。紫茎泽兰通常在裸地和人为干扰土壤上泛滥,这可能与其种子需光萌发有关。而对其生态学控制可以考虑从光强、特别是光质角度(如人工造林)控制种子萌发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光强 红光 远红光的交替处理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文耀 盛才余 +1 位作者 刘伦辉 李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试验筛选出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其中属澳大利亚区系类型的桉树类和相思类生长最好.在造林技术上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育苗、造林时间、造林后管理等方... 通过试验筛选出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其中属澳大利亚区系类型的桉树类和相思类生长最好.在造林技术上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育苗、造林时间、造林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造林保存率提高到80%~90%,营建了多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群落,治理区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增加到现在的65%,项目投产比达1∶2以上,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退化山地 植被恢复重建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李一 王有琼 +4 位作者 张重权 郑华 甘瑾 李珍贵 段琼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通过虫白蜡皂化法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得到了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的工艺技术条件:皂化加碱量:每10g白蜡皂化加碱4g;皂化反应温度90℃;皂化反应时间10h;氯化钙加入量与加碱量等当量,在80℃条件下,保温搅拌2h后,抽滤,滤饼烘干;用乙... 通过虫白蜡皂化法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得到了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的工艺技术条件:皂化加碱量:每10g白蜡皂化加碱4g;皂化反应温度90℃;皂化反应时间10h;氯化钙加入量与加碱量等当量,在80℃条件下,保温搅拌2h后,抽滤,滤饼烘干;用乙醇为抽提剂;然后再用乙醇-丙酮溶合溶剂重结晶高级烷醇粗品2~3次,结晶体在60℃左右干燥,可得到纯度为93%的高级烷醇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烷醇 皂化反应 萃取剂 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及野生类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玉德 李昆 +4 位作者 杨成源 杨时宇 武中文 缪元杰 庄和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42-48,共7页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又名滇橄榄,系大戟科叶下株属植物。其萌发力强,根系发达,耐瘠薄,在雨量较少,土壤瘠薄,岩石裸露,冲刷严重的山地均能生长,是干热地区荒山绿化的一个好树种。余甘子果实可生食,渍制或榨取果汁。果具清热解...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又名滇橄榄,系大戟科叶下株属植物。其萌发力强,根系发达,耐瘠薄,在雨量较少,土壤瘠薄,岩石裸露,冲刷严重的山地均能生长,是干热地区荒山绿化的一个好树种。余甘子果实可生食,渍制或榨取果汁。果具清热解毒、降血压、防治肝胆病、收敛止泻的作用。叶可治皮炎、湿疹,洗涤松脂。近年来我所研究发现,果汁及所配制的饮料对强致癌物Ⅳ——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合成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阻断率90%以上,显示出其独特的药用功效,对人体有明显的防癌抗衰老作用,可以加工成独具特色的系列保健食品。除此,余甘子树皮特别是嫩枝皮还是提取栲胶的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抗衰老作用 阻断作用 阻断率 收敛止泻 野生类型 滇橄榄 PHYLLANTHUS 药用功效 强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山茶属植物花的挥发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邱建生 张彦雄 +3 位作者 陈菊艳 田茂娟 谢正华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4,共7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贵州、云南两省12种山茶属植物物种及类型花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37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的99.58%。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萜烯...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贵州、云南两省12种山茶属植物物种及类型花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37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的99.58%。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烷烃类、酸类及其他类等8类化合物。以怒江山茶花的挥发物种类最多(88种),离蕊金花茶最少(41种)。有51种化合物为12个物种及类型中的多数植物所共有。其中,100%共有的5种;90%共有的8种;80%共有的10种;70%共有的10种;50%共有的18种;50%以下共有的100种。有86种化合物为各物种所独有。归类分析表明,醇类比例最高,达29.87%;萜烯类次之,为27.79%;再次为酯类,为22.48%。化合物中相对含量第1为L-芳樟醇,相对含量达75.94%;第2为(Z)-3-己烯酯,为42.48%;第3为庚烷-2-酮,为31.67%;第4为(Z)-3-己烯-1-醇和(S)-2-庚醇,分别达23.79%和2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植物 挥发性物质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油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李一 段琼芬 +2 位作者 张燕平 王有琼 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辣木油脱色最佳工艺条件即:脱色温度85℃,脱色剂用量9.5%,脱色时间40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选条件脱色效果显著,辣木油颜色脱除率高,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关键词 脱色 辣木油 有机酸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林土壤培肥效果的主分量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1 位作者 马姜明 郑志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3-827,共5页
对元谋县小横山、岭庄、磨诃3个试验点不同人工林29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元谋地区几种主要人工林土壤肥力的5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林分进行综合评分、排序。13年生赤桉纯林的得分低于... 对元谋县小横山、岭庄、磨诃3个试验点不同人工林29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元谋地区几种主要人工林土壤肥力的5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林分进行综合评分、排序。13年生赤桉纯林的得分低于其对照地的得分,表明赤桉纯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其余林分的得分均高于相应对照地的得分,这表明这几种人工林培肥效果显著,尤以13年生苏门答腊金合欢最好(其得分最高);就小横山而言,混交林的得分高于纯林(13年生苏门答腊金合欢纯林除外),表明混交林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肥力 主分量分析 纯林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果汁贮藏中Vc含量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甘瑾 唐莉英 赵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1,81,共3页
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条件下贮藏 6个月的余甘果汁中Vc的含量 ,以掌握余甘果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余甘果汁在贮藏期内 ,V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其中大量接触空气是Vc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 ,蔗糖加入余甘果汁 ... 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条件下贮藏 6个月的余甘果汁中Vc的含量 ,以掌握余甘果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余甘果汁在贮藏期内 ,V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其中大量接触空气是Vc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 ,蔗糖加入余甘果汁 ,对Vc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果汁 维生素C 贮藏期 含量测定 保存方法 密封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