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盆地沙质荒漠化过程植被群落特征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婷婷 吴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8-1793,共6页
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性质的退化。作者对共和盆地典型荒漠化区域设置样带进行植被、土壤调查,利用TWINSPAN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 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性质的退化。作者对共和盆地典型荒漠化区域设置样带进行植被、土壤调查,利用TWINSPAN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荒漠化发展阶段类型及所包含的植被群落类型,分析了不同荒漠化发展阶段的植被群落组成、盖度、生物量及土壤质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梯度划分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随着荒漠化的发展,群落组成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减小,其中未退化草地样方的平均盖度达到48.40%4±3.25%,而中度沙化草地的平均盖度仅为15.34%±2.78%;轻度干扰下样方群落生物量先增加,随着干扰加剧,生物量逐渐减小,轻度退化草地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均最高,中度沙化草地的均最低;土壤0-20cm,20-40cm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渐减小,粒度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沙化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及粒度组成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沙质荒漠化 植被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干草原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鲜鲜 张克斌 +1 位作者 王晓 杨晓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7,共5页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样地带的植被群落稳定性交点坐标分别为(18.39,81.61)、(24.75,75.25)、(22.85,77.15),即湿生带植被群落稳定性最高(欧氏平方距离为5.180 2),旱生带次之(欧氏平方距离为16.267 7),可见水分对植被群落稳定性有着正相关作用;而由于交错带位于湿生带和旱生带之间,同时湿地面积不断缩减,因而交错带处于不断演替的阶段,其植被群落稳定性最低。(2)3条样带的植被种类数量表现为,交错带数量最多(23种),旱生带次之(21种),湿生带的种类最少(12种),主要与旱生带土壤含水量低,湿生带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现象密切相关,而交错带由于处于旱生带和湿生带之间,同时具备了土壤含水量适中,土壤盐碱化较弱的优点,故植被种类最多。整体上,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植被种类较多。这与近年来盐池县实施的草场封育措施密切相关,大大降低了放牧对湿地植被的破坏,利于植被生长和恢复。此外,今年雨水较往年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稳定性 植被多样性 湿生带 交错带 旱生带 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产业状况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洪霞 冯益明 管文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2-1209,共8页
采用2000、2005、2010、2015年4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数据以及新疆水资源公报和统计年鉴资料,旨在评价新疆沙产业与水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计算未利用土地转化成农地、林地、草地的数量,分析16 a来新疆沙产业发展状况,结合水足... 采用2000、2005、2010、2015年4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数据以及新疆水资源公报和统计年鉴资料,旨在评价新疆沙产业与水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计算未利用土地转化成农地、林地、草地的数量,分析16 a来新疆沙产业发展状况,结合水足迹模型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新疆2000-2015年水足迹,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随着新疆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新疆沙产业发展迅速,部分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和草地被开发成耕地、林地、工矿和城镇及农村居民用地。(2)新疆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水足迹以消费农产品水足迹占主体,且消费农产品水足迹量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是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利用未利用土地、草地进行植物、沙生药材种植。(3)新疆人均水足迹、水资源压力指数、水足迹效益指标呈现增加趋势,但数值明显低于我国人均水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水资源利用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水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因此,新疆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和用水结构,以增大水资源所支撑的沙产业发展规模,研究可为区域产业结构及消费模式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产业 水资源 水足迹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S及其在我国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益明 吴波 +1 位作者 卢琦 冯志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139,共4页
LMS具有单木、林分、场景3个尺度的建模与可视化,具有经营管理、景观规划、辅助设计等功能,该系统能够满足林业科学研究人员和林业经营管理者等用户需求,但该系统要在我国进行应用,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本文在简要介绍LMS主要... LMS具有单木、林分、场景3个尺度的建模与可视化,具有经营管理、景观规划、辅助设计等功能,该系统能够满足林业科学研究人员和林业经营管理者等用户需求,但该系统要在我国进行应用,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本文在简要介绍LMS主要功能模块(FVS、SVS和EnVi-sion)基础上,从林分生长模型、植物个体形态参数设计、软件汉化等方面讨论了该软件在我国应用的改进,最后介绍了LMS在林分空间格局可视化以及经营效果模拟方面应用的一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 森林经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成铁龙 张景波 +3 位作者 贾玉奎 秦玉生 李新乐 尚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48,共4页
对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激素(ABT、NAA、IAA、IBA、NAA+IBA)和4种浓度(100,200,400,600 mg/L)的不同处理能够提高白刺的成活率。以NAA 400 mg/L、IBA 100 mg/L和NAA+IBA 100 mg/L为最优,分别是对照的269%,... 对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激素(ABT、NAA、IAA、IBA、NAA+IBA)和4种浓度(100,200,400,600 mg/L)的不同处理能够提高白刺的成活率。以NAA 400 mg/L、IBA 100 mg/L和NAA+IBA 100 mg/L为最优,分别是对照的269%,254%和239%。白刺硬枝扦插经激素处理后,可提高苗木的生长指标。在激素与浓度配比中,IBA 400 mg/L对根长和根数的促进作用明显;NAA+IBA 200 mg/L对株高和枝条生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ABT 400 mg/L能够加速地径的生长。从综合指标看,以IBA 100 mg/Lg处理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硬枝扦插 繁殖技术 激素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季相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洪霞 管文轲 +5 位作者 曹晓明 张谱 张和钰 吴天忠 李志鹏 冯益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湿地景观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其扩张和萎缩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在枯水季与丰水季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遥感手段,通过分析同一年份枯水期与丰水期二期遥感数... 湿地景观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其扩张和萎缩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在枯水季与丰水季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遥感手段,通过分析同一年份枯水期与丰水期二期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保护区湿地面积约为13×104hm2,沼泽湿地是研究区湿地的主要类型,约占湿地总面积的74%,河流湿地与人工湿地占比约为13%。(2)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湿地各类型面积(除人工湿地外)均呈现增加趋势。河流湿地变动最为剧烈,其中永久性河流变动幅度最大,达84. 37%;沼泽湿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人工湿地面积基本没有变化。造成湿地面积年内变动主要是由于塔里木河中游来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洪、枯悬殊以及农业用水时段的差异造成的。(3)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共有7 791. 25 hm2发生了类型转化,其中其它类型转化为湿地占50. 55%,草本沼泽面积发生转化占26. 24%。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变动最为激烈,有94. 2%的面积发生转化。研究得到了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在同一年内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揭示了湿地景观季相变化动因,为保护区湿地保护政策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自然保护区 湿地景观 季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精准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车腾腾 冯益明 吴春争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3S"技术从其发展到现在,已在国内外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3S"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运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介绍了"3S"的概念及其各自在林业中的具体应用特点。结合"3S"目前在精... "3S"技术从其发展到现在,已在国内外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3S"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运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介绍了"3S"的概念及其各自在林业中的具体应用特点。结合"3S"目前在精准林业中的主要用途(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灾害监测、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林业管理决策),综述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指出"3S"技术在精准林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精准林业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兰州新区生态安全评价
8
作者 吴小群 闫帅 崔明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以兰州新区为例,基于GIS和RS技术,以2004年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选用熵权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兰州新区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分布不均匀,地区生态安全差异明显,生... 以兰州新区为例,基于GIS和RS技术,以2004年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选用熵权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兰州新区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分布不均匀,地区生态安全差异明显,生态安全分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新区核心区域向新区四周依次增加。建议对生态安全指数较低区域进行生态规划和建设,并对指数较高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成为兰州新区的天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GIS RS 兰州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草地站蒸散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和植被的响应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典辰 张方敏 +2 位作者 陈吉泉 李云鹏 卢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3,共8页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地表水分消耗的重要过程。本文基于内蒙古半干旱区多伦和锡林浩特草地站多年通量、气象和植被数据,分析两个典型草地ET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响应,...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地表水分消耗的重要过程。本文基于内蒙古半干旱区多伦和锡林浩特草地站多年通量、气象和植被数据,分析两个典型草地ET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响应,为半干旱区草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多伦站和锡林浩特站多年均ET总量分别为417.15 mm和440.20 mm,其中生长季ET分别占年总量的75.75%和72.38%。两站ET年内变化均呈单峰型,和热量因子、水分因子与植被状况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1)。通径分析表明,两站ET变化均主要受到太阳净辐射直接作用的驱动,其次受到叶面积指数、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草地 通径分析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半干旱区蒸散估算和归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典辰 张方敏 +3 位作者 陈吉泉 李云鹏 卢琦 卢燕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081,共11页
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决定了生态系统水分和热量传输。从区域尺度对蒸散及其蒸腾(Transpiration,T)和蒸发(Evaporation,E)组分进行量化,认识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合理利用、分配水资源,... 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决定了生态系统水分和热量传输。从区域尺度对蒸散及其蒸腾(Transpiration,T)和蒸发(Evaporation,E)组分进行量化,认识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合理利用、分配水资源,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基于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BEPS)模型,验证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量化1981—2018年内蒙古半干旱区的ET及其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数据验证,BEPS模型计算结果能够精确反应研究区域ET及其组分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1981—2018年研究区草地、农田和森林多年平均ET分别为278.22 mm、362.50 mm和308.81 mm。E、T和ET多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42 mm·a^(-1)、0.63 mm·a^(-1)和1.05 mm·a^(-1)。ET与T在全区域内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与E相反,ET年际波动主要受到T年际波动的影响。综合影响因子的变化和E、T、ET对因子的敏感性,研究区域草地和农田T和ET以及森林的ET主要受到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平均气温(TEMP)变化的控制。农田和森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都呈减小趋势,但森林环境T对NDVI的变化更加敏感,因此负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蒸发 蒸腾 BEPS模型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