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皮黄色素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伟华 谢青 +2 位作者 董儒贞 张云岭 李福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7,共2页
研究了石榴皮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
关键词 石榴皮 黄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璐 杜兰英 杜红岩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9-31,73,共4页
饲料添加剂是实现动物全价营养不可缺少的关键物质,是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蛋白质和能量饲料添加剂一起构成了配合饲料的三大支柱。中药饲料添加剂是绿色饲料研究开发的热点。杜仲内含有粗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各种... 饲料添加剂是实现动物全价营养不可缺少的关键物质,是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蛋白质和能量饲料添加剂一起构成了配合饲料的三大支柱。中药饲料添加剂是绿色饲料研究开发的热点。杜仲内含有粗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大部分营养的需求。杜仲内所含的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及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及升高白细胞等的作用,且无毒和无不良反应。文章对杜仲内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杜仲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对开辟饲料资源、研制与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饲料添加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仁杏EST-SSR标记引物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秦玥 傅大立 +4 位作者 吴硕 刘梦培 朱高浦 赵罕 马履一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0,共4页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ESTs(表达序列标签)已经成为开发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的重要资源。本文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蔷薇科EST序列22 458条,使用SSRHunter1.3软件进行了SSR搜索,从中获得22 527条SSR,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并经由Oligo...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ESTs(表达序列标签)已经成为开发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的重要资源。本文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蔷薇科EST序列22 458条,使用SSRHunter1.3软件进行了SSR搜索,从中获得22 527条SSR,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并经由Oligo7.0软件检测,共得到61对EST-SSR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8个华仁杏品种进行了PCR扩增及检测,得到10对能产生清晰多态性条带的EST-SSR标记,标明了10对引物的序列,为进一步开展华仁杏SSR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仁杏 EST序列(表达序列标签) SSR(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旦杏苗木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绍彬 刘福权 +1 位作者 庞辉 狄爱民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巴旦杏 扁桃 苗木繁育技术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仁杏种级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傅大立 刘梦培 +5 位作者 傅建敏 田敏 马履一 何方 梁臣 魏淑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et al.是2010年新发表种,其核壳薄、种仁甜、含油率高、油质上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华仁杏与杏A.vulgaris和山杏A.sibirica的亲缘关系,并重点研究了... 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et al.是2010年新发表种,其核壳薄、种仁甜、含油率高、油质上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华仁杏与杏A.vulgaris和山杏A.sibirica的亲缘关系,并重点研究了我国杏属仁用资源的主要栽培类群大杏扁的分类学位置。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华仁杏与杏、山杏的亲缘关系较远,种级分类地位成立;大杏扁与华仁杏亲缘关系较近,种级分类上应归于华仁杏,是华仁杏的栽培变异类群。本研究科学地解决了大杏扁如何起源这一长期争议的关键学术理论问题,为杏属仁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仁杏 大杏扁 仁用杏 种级 分类地位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提高杜仲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艳秀 刘慧东 +3 位作者 杜红岩 苗作云 孙志强 崔发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9,共8页
采用芸苔素内酯、DCPTA、DTA-6、赤霉素对杜仲叶片进行叶面喷施,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4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对杜仲叶中光合色素、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激素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杜仲叶中光合色素... 采用芸苔素内酯、DCPTA、DTA-6、赤霉素对杜仲叶片进行叶面喷施,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4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对杜仲叶中光合色素、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激素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杜仲叶中光合色素和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其中芸苔素内酯对促进桃叶珊瑚苷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61%以上,对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在41.13%~60.10%之间,但对绿原酸的合成没有积极效果;DCPTA对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分别在46.52%~62.39%和48.27%~39.65%之间,但对绿原酸仅有1.25%~5.19%的增效;DTA-6对桃叶珊瑚苷含量比对照最高增加72.04%,京尼平苷酸最高增加接近1倍,为90.03%,绿原酸亦较对照最高增加了20.46%;赤霉素对绿原酸的增加率在所有参试激素中最高,为23.08%。总体上看,DTA-6在促进3种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方面效果突出且表现稳定。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根据以有效成分种类为利用目标,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杜仲叶 有效成分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仁杏3个杂交组合F1子代遗传变异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梦培 傅大立 +3 位作者 田敏 傅建敏 梁臣 秦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 et al.3个杂交组合(A:H1×H2,B:H1×X1,C:H1×X2)的亲本及杂交一代(F1)进行了遗传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多态的8条引物,共得到52个扩增位点,其中44个...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 et al.3个杂交组合(A:H1×H2,B:H1×X1,C:H1×X2)的亲本及杂交一代(F1)进行了遗传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多态的8条引物,共得到52个扩增位点,其中44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84.62%。在华仁杏3对杂交组合中,组合B的F1子代同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6601,高于其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6078,同父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5882,低于其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组合A和组合C的F1子代同父本、母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都低于其各自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同时3个杂交组合F1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都高于两亲本间的。这表明华仁杏3个杂交组合的F1子代都产生了明显的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水平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仁杏 杂交一代 遗传变异 ISSR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滤袋技术快速测定杜仲叶片中杜仲胶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慧东 马志刚 +3 位作者 朱景乐 伊焕 杜红岩 孙志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8-504,共7页
采用滤袋技术依据减重法原理测定了杜仲叶片中杜仲胶含量。通过正交设计比较了不同滤袋孔径、样品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该方法比较了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中胶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孔径的提... 采用滤袋技术依据减重法原理测定了杜仲叶片中杜仲胶含量。通过正交设计比较了不同滤袋孔径、样品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该方法比较了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中胶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孔径的提取效果差异显著(F=3.685,p=0.043),样品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无显著影响。适宜的测定条件是样品量0.1 g、滤袋孔径25μm/10μm、提取时间60 min。滤袋法测得的‘华仲6号’胶含量为4.49%,传统碱煮法为3.64%。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中胶含量差异极显著(F=92.689,P=0.001),其中郑州的‘华仲11号’含量最高,平均为7.00%,灵宝的‘华仲12号’含量最低,为4.28%。生产杜仲胶的原料应标明品种、产地以及树龄,这样有助于合理评估预期产量和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胶含量 提取率 减重法 滤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食性昆虫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假说与证据 被引量:15
9
作者 曾凡勇 孙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071,共11页
围绕"多样性稳定性"假说、"联合抗性假说"、"生长势假说"、"胁迫假说"、以及下调、上调和推拉等机制与假说提出的背景与实验验证的证据,力图辨析其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多样... 围绕"多样性稳定性"假说、"联合抗性假说"、"生长势假说"、"胁迫假说"、以及下调、上调和推拉等机制与假说提出的背景与实验验证的证据,力图辨析其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多样性-稳定性机制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基于群落甚至景观层次。多样性条件下的联合抗性机制和联合易感性应属于稳定性中的抵抗力范畴。联合抗性机制的主要基础是基于资源集中假说和天敌假说,这些观点在种群层次上更易理解;上调力和下调力机制是以食物网底部的资源与顶端的天敌来探讨这种互作关系。因此,资源集中与上调力有着对应关系,而天敌假说只是下调力机制中的一个层面而已。植物生长势假说和植物胁迫假说力图从植物个体或种的群体的生长状态出发解析植食性动物的对寄主的选择趋势。上述有关植食性昆虫与寄主互作的机制、假说与证据是基于不同的层面提出的,因而在解析研究目标时,由于基本面的差异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阐述这些理论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的指导作用,其中,联合抗性和联合易感性理论对指导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寄主 互作机制 多样性稳定性假说 联合抗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杂交新品种根癌病的药物治疗Ⅱ:田间效果和效益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傅建敏 张兆欣 +3 位作者 赵俊芳 杜兰英 乔趁峰 孙志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评价田间药物治疗核果类果树根癌病的可行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人工手术切除根瘤及碧康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2种药物,于2008~2009年连续2年开展田间杏李杂交新品种罹患根癌病植株的治疗试验,从根癌病复发率、根癌症状复发时间、... 为评价田间药物治疗核果类果树根癌病的可行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人工手术切除根瘤及碧康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2种药物,于2008~2009年连续2年开展田间杏李杂交新品种罹患根癌病植株的治疗试验,从根癌病复发率、根癌症状复发时间、植株基径生长量、果实产量,并根据治疗后果实产量(以10年为周期)探讨收益情况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手术切除辅以药物处理能够显著延缓根瘤的复发,起到了帮助感病苗木正常生长的作用;两种药剂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根瘤病,感病植株整体根瘤复发率达100%。经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的风味玫瑰、恐龙蛋、美早李等苗木生长量均与相应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与感病对照和碧康处理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健康对照、感病对照和2种药物处理果树的整体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08年F3,123=9.346,P<0.001;2009年F3,123=10.347,P<0.001);健康对照与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的苗木果实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感病对照组;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后的单株产量略低于健康对照10%~20%,按照保守估计7 a总产量和收益,药物处理后的总收益虽不及健康单株的总收益,但较之感病对照或补栽新苗,其挽回的损失是显著的。评价结果对指导生产具有更加实际和客观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根癌病 土壤杆菌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种籽性状与种仁含油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碧霞 王森 +2 位作者 邓白罗 杜红岩 钟秋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共4页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含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耔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含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五味子 种籽 种仁 古油特性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扁桃产业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森 谢碧霞 +1 位作者 杜红岩 杨绍彬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3期75-79,共5页
分析预测了我国扁桃生产、科研的发展趋势,提出:扁桃优良品种选育、品种区域化是扁桃生产健康发展的保证;扁桃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扁桃科研的重点;以扁桃仁用为主到扁桃油用为主、... 分析预测了我国扁桃生产、科研的发展趋势,提出:扁桃优良品种选育、品种区域化是扁桃生产健康发展的保证;扁桃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扁桃科研的重点;以扁桃仁用为主到扁桃油用为主、扁桃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次生物质高效利用的过渡是整个扁桃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与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生产 科研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骄子——杏李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树战 杨绍斌 +2 位作者 杜兰英 翟为继 贺全红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杏李品质佳、营养丰富 ,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 ,病虫害少 ,耐贮藏性及丰产稳产性能好 ,经济效益高 ,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的好树种。栽植后 2年开始挂果 ,4~ 5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长达 2 0年以上 ,单产可达 2 7~3 3t/hm2 ... 杏李品质佳、营养丰富 ,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 ,病虫害少 ,耐贮藏性及丰产稳产性能好 ,经济效益高 ,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的好树种。栽植后 2年开始挂果 ,4~ 5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长达 2 0年以上 ,单产可达 2 7~3 3t/hm2 。不同品种果实成熟期从 5月下旬到 9月上旬 ,市场鲜果供应期 4~ 5个月。目前 ,国内还没有商品果销售 ,少量进口的到岸价达 13美元 /kg ,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品种 栽培管理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微卫星PAGE的DNA显带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梦培 田敏 +2 位作者 傅大立 傅建敏 王彩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45-14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卫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带方法,即微卫星PAGE荧光染料显带法,与琼脂糖凝胶荧光染料显带法和PAGE银染显带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易行、快速高效、分辨率高、背景清晰等特点,是一种成功的DNA显带技术。
关键词 微卫星DN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荧光染料显影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辛夷一新优栽培变种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大立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河南辛夷 望春玉兰 玫瑰望春玉兰 栽培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果园化栽培条件下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会勤 杜红岩 +2 位作者 杜兰英 杨绍彬 李福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5年生华仲6号杜仲良种为材料,研究果园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将尿素、钙镁磷肥和硫酸钾以N、P2O5和K2O的质量分数共进行16个配方。调查每处理当年新梢生长量、坐果率、果实千粒质量、单株产果量及第2... 以5年生华仲6号杜仲良种为材料,研究果园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将尿素、钙镁磷肥和硫酸钾以N、P2O5和K2O的质量分数共进行16个配方。调查每处理当年新梢生长量、坐果率、果实千粒质量、单株产果量及第2年单芽开花数和坐果率,并进行含胶率和产胶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的当年生长、结果及第2年坐果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当年新梢生长量提高14.1%~25.0%,当年坐果率提高16.2%~21.8%,果实千粒质量提高3.4%~11.1%,当年单株产果量提高15.4%~67.0%,单株产胶量提高12.0%~68.7%,第2年单芽开花数提高12.8%~19.4%,第2年坐果率提高20.5%~38.5%。综合比较各施肥配方对杜仲生长和结果性状的促进作用,较高含量的P、K有利于杜仲结实,提高杜仲产果量。杜仲果园化栽培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配方比例为N∶P2O5∶K2O=1.00∶1.20~1.30∶0.5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杜仲 果园化栽培 配方施肥 产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GAP标准操作规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18-15620,共3页
[目的]制定山茱萸GAP标准操作规程。[方法]按照我国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在山茱萸产区开展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明确规范了山茱萸的产地环境、种质特征、繁育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 [目的]制定山茱萸GAP标准操作规程。[方法]按照我国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在山茱萸产区开展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明确规范了山茱萸的产地环境、种质特征、繁育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质量监测等技术环节。[结论]该研究为山茱萸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质量管理提供操作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GAP 标准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