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颖 刘振宇 +1 位作者 吕全 张星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3808-3811,共4页
[目的]分离克隆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方法]根据其他松科植物α-蒎烯合成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出基因的部分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基因3’端和5’端序列,通过序列拼接获得cDNA全长,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目的]分离克隆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方法]根据其他松科植物α-蒎烯合成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出基因的部分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基因3’端和5’端序列,通过序列拼接获得cDNA全长,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结果]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为2 103 bp,编码区1 980 bp,编码629个氨基酸,含有1个N端结构域、1个金属结合结构域和1个天冬氨酸富集基序(DDMYD)。[结论]该方法成功克隆了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具有单萜烯合成酶基因的典型特征,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KF547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蒎烯合成酶基因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沙质荒漠化过程植被群落特征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婷婷 吴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8-1793,共6页
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性质的退化。作者对共和盆地典型荒漠化区域设置样带进行植被、土壤调查,利用TWINSPAN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 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性质的退化。作者对共和盆地典型荒漠化区域设置样带进行植被、土壤调查,利用TWINSPAN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荒漠化发展阶段类型及所包含的植被群落类型,分析了不同荒漠化发展阶段的植被群落组成、盖度、生物量及土壤质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梯度划分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随着荒漠化的发展,群落组成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减小,其中未退化草地样方的平均盖度达到48.40%4±3.25%,而中度沙化草地的平均盖度仅为15.34%±2.78%;轻度干扰下样方群落生物量先增加,随着干扰加剧,生物量逐渐减小,轻度退化草地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均最高,中度沙化草地的均最低;土壤0-20cm,20-40cm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渐减小,粒度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沙化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及粒度组成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沙质荒漠化 植被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林火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前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汝良 舒立福 +2 位作者 徐盛基 杨林 赵春梅 《森林防火》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卫星林火监测主要使用10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通道数据,由于受空间分辨率的制约,遥感图像上所能表达的火点及火环境的信息有限,制约了卫星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针对以上难题,开展卫星监测图像信息增强和提取、可视化超分图像处理、林火... 卫星林火监测主要使用10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通道数据,由于受空间分辨率的制约,遥感图像上所能表达的火点及火环境的信息有限,制约了卫星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针对以上难题,开展卫星监测图像信息增强和提取、可视化超分图像处理、林火自动化识别等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利用计算机模拟传感过程并再成像,可以将1000 m分辨率的遥感图像重构为90 m分辨率的图像,与原图像相比,取得了火点、火环境的超分显示。我们认为,该关键技术突破后,卫星遥感技术将在林火探测、火场态势监测、火险测报预警、火蔓延预报、扑救辅助决策支持、航空消防辅助管理中取得应用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将逐渐成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和火险预报中的主导技术;人、财、物力消耗巨大的地面视频监控,基于野外人海战术的巡护瞭望,将被高效和经济可靠的卫星监测技术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像 林火监测 图像重构 图像增强和识别 图像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祥云新松叶蜂与会泽新松叶蜂的性信息素评选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荣昌鹤 杨帆 +4 位作者 张真 王绍景 蔡文翠 姜红 芮荣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云新松叶蜂 会泽新松叶蜂 性信息素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