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壳山核桃在中国 被引量:26
1
作者 韩宁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7-49,共3页
概述了我国引种薄亮山核90余年所经过的自发引种、大量引进及无性系选择、良种引进3个阶段后,揭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起步迟、发展慢,至今尚未形成高品生产的主要原因是①结实迟、产量低②资源贫乏、品种单一③良种苗木难于繁殖④病... 概述了我国引种薄亮山核90余年所经过的自发引种、大量引进及无性系选择、良种引进3个阶段后,揭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起步迟、发展慢,至今尚未形成高品生产的主要原因是①结实迟、产量低②资源贫乏、品种单一③良种苗木难于繁殖④病虫众多、管理困难,进而提出今后进一步发展薄壳山核桃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引种 中国 核桃
全文增补中
中国竹藤业社会经济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懋功 谢晨 +1 位作者 付懋毅 谢锦忠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22,共9页
在综合分析我国竹藤业经济运行机制、社会背景及政策推动力的基础上,描述竹藤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简要评价其在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竹藤业的运行机制、... 在综合分析我国竹藤业经济运行机制、社会背景及政策推动力的基础上,描述竹藤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简要评价其在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竹藤业的运行机制、宏观调控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藤 林业 经济运行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生竹材纤维形态及主要理化性能 被引量:34
3
作者 马灵飞 韩红 +1 位作者 马乃训 戴启惠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对10属41种丛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1种竹材纤维长度为1.88~3.04mm,平均2.37mm;纤维宽度为12.4~20.8μm,平均16.6μm,长宽比为101~2... 对10属41种丛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1种竹材纤维长度为1.88~3.04mm,平均2.37mm;纤维宽度为12.4~20.8μm,平均16.6μm,长宽比为101~210之间,平均145;壁腔比为2.3~5.0,平均3.6;纤维组织比量13.87%~54,96%,平均44.35%(薄壁组织比量34.36%~75.11%,平均45.07%;输导组织比量6.82%~15.66%,平均10.58%);纤维素含量42.33%~52.08%,平均48.05%;基本密度0.440~0.817g/cm ̄3,平均0.680g/m ̄3。从纤维形态和纤维素含量来看,丛生竹材作为造纸原料优于散生竹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纤维形态 物理化学特性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散生竹材纤维形态及主要理化性能 被引量:48
4
作者 马灵飞 韩红 马乃训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61-367,共7页
本文对9属26种散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种竹材纤维长为1.33~2.22mm,平均1.89mm;纤维宽为10.8~18.7μm,平均16.1μm;长宽比为87~153,平均121;壁腔比为1.79~6.42,平均4.16;纤维体积... 本文对9属26种散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种竹材纤维长为1.33~2.22mm,平均1.89mm;纤维宽为10.8~18.7μm,平均16.1μm;长宽比为87~153,平均121;壁腔比为1.79~6.42,平均4.16;纤维体积比量为24.16%~48.33%,平均38.61%;纤维素含量为35.86%~45.76%,平均41.80%;基本密度为0.491~0.905g/cm^3,平均0.679g/cm^3。同时,对基本密度与纤维形态、纤维体积比量和纤维素含量的关系作了探讨。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具有显著相关性(r为0.621),与纤维体积比量、壁腔比和长宽比有较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436,0.415和0.451),而与纤维宽度、壁厚及纤维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纤维 物理化学特性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慈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炳生 夏玉芳 +2 位作者 傅懋毅 张家贤 周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而灰分和硅的含量却变异较大。2年生以后竹秆上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竹秆中下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则是在4年生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慈竹 竹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的分布与引种 被引量:20
6
作者 盛能荣 刘昭息 丁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乐昌含笑自然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海拔300~1500m的深山沟谷中,南岭山区为其自然集中分布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在我国浙江富阳、建德等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 乐昌含笑自然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海拔300~1500m的深山沟谷中,南岭山区为其自然集中分布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在我国浙江富阳、建德等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和幼林期的高径生长与原产地相当,大于本地乡土树种深山含笑、乳源木莲的生长量,且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是一个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地理分布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与丰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秦国峰 金国庆 +3 位作者 黄辉 丰炳才 周世水 潘国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共8页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375kg,最高小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7.825kg,属于马尾松投产初期高产种子园之列。种子园混系种子质量优异,5年生子代林材积增益比对照大41.4%。种子园的建成与投产,可为速丰林建设提供优质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 种子园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姥山马尾松1代种子园良种选育 被引量:3
8
作者 秦国峰 金国庆 +1 位作者 徐高建 储德裕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42,共6页
经过10多年努力,姥山马尾松1代无性系种子园建成投产,经造林测定,6年生子代林的树高、胸径、村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2%、18.4%、56.8%.良种效益显著,并经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关键词 马尾松 1代种子园 林木良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开创香榧产业的春天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宁林 王东辉 +2 位作者 厉锋 蔡国尧 胡文翠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57-559,共3页
香榧是目前国内外以高效著称的一项经济林产业.香榧用途广泛,是优良的多用途经济林,是适宜地区营建高效生态经济林的最佳树种之一.浙江省东阳市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将香榧产业建设作为省地农业建设项目的重点,制定了香榧发展规划,解决... 香榧是目前国内外以高效著称的一项经济林产业.香榧用途广泛,是优良的多用途经济林,是适宜地区营建高效生态经济林的最佳树种之一.浙江省东阳市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将香榧产业建设作为省地农业建设项目的重点,制定了香榧发展规划,解决了香榧开发中的资金难题.同时,成立了民营香榧研究所,从中国林科院聘请了有关专家担任科技顾问,直接参与和指导香榧的生产和研究,通过三年努力,已经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香榧生产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其中,<香榧规模化造林配套技术>的成果和香榧育苗和香榧造林等方面的多项专利技术,突破了香榧生产发展中的瓶颈,使全市香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步子也越来越扎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
10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1 位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茶叶》 1997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概述了生态茶园的定义,建设生态茶园的意义及内容,并根据在安徽省黄山市及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县的试验资料,论述了模拟生态茶园的茶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生态茶园 茶林复合系统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4 位作者 夏建文 何正春 胡红宝 鄢振武 陈高洁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共9页
根据立地、遗传、密度3大因素控制的原则,营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着重采取了选用良好的造林地、优良种源、合理整地、适当密植与培育容器苗造林5项主要技术措施,并在造林后3~4年内进行及时合理的幼林抚育。从幼龄林生长量测试结果表... 根据立地、遗传、密度3大因素控制的原则,营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着重采取了选用良好的造林地、优良种源、合理整地、适当密植与培育容器苗造林5项主要技术措施,并在造林后3~4年内进行及时合理的幼林抚育。从幼龄林生长量测试结果表明:与国家速生丰产林专业标准相比较,1~5年生高生长量超标达31.8%~60.0%4~5年生胸径生长量超标达21.1%~24.0%,5年生材积生长量超标达368.0%,达到了预期的速丰林幼林期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速生丰产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4 位作者 王伟雄 沈克勤 许心一 金正法 张建中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松树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健 李中岳 李春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28,共4页
调查研究了马尾松、黑松、黄松的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差异。发现黄松的针叶最长;针叶每厘米长鲜重及枝条顶芽色泽接近马尾松,针叶横断面长宽比接近黑松;针叶硬度介于两松之间。黄松针叶黄绿色,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及B均明显... 调查研究了马尾松、黑松、黄松的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差异。发现黄松的针叶最长;针叶每厘米长鲜重及枝条顶芽色泽接近马尾松,针叶横断面长宽比接近黑松;针叶硬度介于两松之间。黄松针叶黄绿色,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及B均明显低于马尾松或黑松。黄松针叶树脂道数超过马尾松或黑松,叶内2个维管束的排列方式,针叶树脂道中生性及气孔带数目均与黑松相似,针叶色泽与黑松×马尾松的人工杂种(日本的和华松)相似。由于上述特征,黄松为杂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形态 解剖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与七个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迟健 吴火灶 徐家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4-30,共7页
作者分析了气候因子对浙闽2省7个杉种子园产量的影响,发现对浙江影响最大的物候期为撒粉盛期;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分别为:浙西南相对湿度,次为雨日、雨量、日照时数;浙西气温、雨量、相对湿度;浙东雨日、雨量;浙西北气温、次为雨量、雨... 作者分析了气候因子对浙闽2省7个杉种子园产量的影响,发现对浙江影响最大的物候期为撒粉盛期;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分别为:浙西南相对湿度,次为雨日、雨量、日照时数;浙西气温、雨量、相对湿度;浙东雨日、雨量;浙西北气温、次为雨量、雨日。但闽北邵武卫闽种子园影响产量最大的是处于盛夏的物候期,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为雨量、相对湿度和气温;授粉盛期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相对湿度。也就是说造成低产的主导因子在浙西北和浙西是授粉期低温多雨;浙江其它地区为授粉期多雨高湿度;闽北邵武为盛夏干旱高温。气候影响最明显的时期为盛果期。根据撒粉盛期气候预测浙江6个杉木种子国产量,精度可达70%左右;根据盛夏气候预测闽浙7个种子园产量,精度约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杉木 种子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卫闽杉木种子园丰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迟健 朱世贵 +2 位作者 赵世荣 徐家和 林瑞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疏伐、合理施肥、施用农用赤霉素、满果粉、多效唑,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等综合丰产技术措施,使该种子园试验区(不包括对照)1994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达97.305kg,为以往历年平均产量的8.67倍,比当年对照区增产球果... 通过疏伐、合理施肥、施用农用赤霉素、满果粉、多效唑,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等综合丰产技术措施,使该种子园试验区(不包括对照)1994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达97.305kg,为以往历年平均产量的8.67倍,比当年对照区增产球果86.6%,增产种子98.74%。1991~1994年,对99个无性系进行产量调查,结合该场的子代鉴定结果,从中初筛出优质高、中产无性系23个,并建立采穗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丰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科树种生态习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迟健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6-53,共8页
本文综合文献一百余篇,论述了杉科树种的生态习性(耐寒性、耐旱性、耐水性、光照要求,适生条件等)差异,并对它们在我国的造林布局提出己见。
关键词 树种 杉科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秆表面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17
作者 腰希申 梁景森 +1 位作者 麻左力 马乃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4-44,共1页
本文对国产31属66种竹材中部秆表面微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竹种,而在竹秆表面微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论属与属之间或是种与种之间在微观特征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Indosasa与Sinobambu... 本文对国产31属66种竹材中部秆表面微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竹种,而在竹秆表面微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论属与属之间或是种与种之间在微观特征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Indosasa与Sinobambusa;Oligostachyum与Pleioblastus;Sinocalamus与Dendrocalamus;Cephalostachum,Schizostachyum与Bambusa,Dendrocalamus,Gigantochloa之间或G.felix与G.nigrocifiata之间)文中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有些竹种比较特殊,如毛竹秆表面微突成网状;毛藤竹秆表面为鱼鳞状;刺黑竹秆表面微突波浪形;泰竹秆表面微突为星散-聚合横向一字形。有些竹种的秆表面微观特征在文中没有描写,但在表格及图片中也能看到它们的不同。利用这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把在营养体和繁殖器官上难以区分的竹种,加以区分开来。这样一来对从事研究竹种系统分类、鉴定竹种又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并为公安、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鉴别竹种增添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秆 表面形态 扫描电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复合肥在松树容器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朱本岳 俞巧纲 +4 位作者 邵大方 鄢振武 翁尧富 秦国峰 吴天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马尾松和火炬松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长效复合肥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与普通复合肥相比,苗木生物量分别增加255%和165%;长效复合肥的用量以每株0.8~1.2g为宜。
关键词 长效复合肥 马尾松 火炬松 容器育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复合肥在松树容器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朱本岳 俞巧纲 +4 位作者 邵大方 鄢振武 翁尧富 秦国峰 吴天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松树 容器育苗 复合肥 长效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工厂化中间试验研究
20
作者 何云芳 张瑶琴 +1 位作者 诸葛强 阙国宁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二年多时间试验研究,从试管母本的建立,嫩梢增殖与生根状况的观察研究,进而探索了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几个技术环节,从而确立了一套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猕猴桃 组织培养 育苗 工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