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NDVI的森林覆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邓书斌 武红敢 江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大兴安岭为试验区,提出将主成分分析(PCA)得到的第1分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Landsat TM1~TM7某一波段进行合成,增强森林覆盖区和背景区信息的反差,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精度超过92%。通过对不同云... 以大兴安岭为试验区,提出将主成分分析(PCA)得到的第1分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Landsat TM1~TM7某一波段进行合成,增强森林覆盖区和背景区信息的反差,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精度超过92%。通过对不同云雾量和森林覆盖的2个时相影像试验表明,本方法提高了遥感影像森林覆盖信息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NDVI 波段组合 监督分类 邻域分析 最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理信息的洞庭湖湿地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晓荣 张怀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493-15496,15507,共5页
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利用洞庭湖TM数据,并辅助地面GIS信息,通过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决策树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的DEM进行洞庭湖湿地的影像分类,通过决策树层次实现了包括水体、泥沙滩地、防护林滩地、湖草、芦苇滩地... 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利用洞庭湖TM数据,并辅助地面GIS信息,通过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决策树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的DEM进行洞庭湖湿地的影像分类,通过决策树层次实现了包括水体、泥沙滩地、防护林滩地、湖草、芦苇滩地和苔草滩地以及其他水体7种湿地类型的分类。其中,决策树分类总体精度80.29%,总体Kappa系数为0.883 9,分类精度相对于传统手段要高,证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数据准确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另外,基于知识分类的影像分类结果能够较好地解决一些错分的现象,针对湿地而言,混分现象最严重的泥滩地,在传统分类中大量地被分为了建筑用地或者裸地,同时草滩地与林地的混分在基于知识分类的影像中边界也较明显。相比传统分类方法,决策树分类以规则为基础,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条件进行分类,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分类精度,最终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决策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统计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3
作者 冯益明 唐守正 李增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 5 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诸多领域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然而 ,空间统计分析在国内林业中应用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或科研人员对空...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 5 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诸多领域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然而 ,空间统计分析在国内林业中应用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或科研人员对空间统计缺乏基本的了解。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同时对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与经典统计学的异同进行分析。结合林业领域特点 ,从森林土壤、物种空间分布、森林干扰、林分因子、种子资源等几个主要方面 ,综述国内外林业领域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现状。最后指出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并展望了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林业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土壤 物种空间分布 森林干扰 林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影像的决策树森林类型分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小添 邢艳秋 +2 位作者 李增元 王蕊 尤号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4,168,共7页
基于MODIS影像的多种特征信息,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分布,在空间维上分析影像的纹理特征信息和地形指标信息,时间维上分析植被的生长规律和地表温度信息,统计分析植被的特征信息差异,利用决策树方法对该林区的森林... 基于MODIS影像的多种特征信息,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分布,在空间维上分析影像的纹理特征信息和地形指标信息,时间维上分析植被的生长规律和地表温度信息,统计分析植被的特征信息差异,利用决策树方法对该林区的森林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总体分类精度为87.80%,卡帕系数为0.851 0,其中,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和其他用地的分类精度均达到80%以上。在分类决策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种数据特征信息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植被类型的分类精度。该结果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植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为大区域尺度的森林动态信息监测提供更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影像 特征信息 森林分类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基于贵州省城镇体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亦秋 杨广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典型喀斯特城镇体系——贵州省城镇体系为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认为贵州喀斯特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其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出现断层,联系不畅;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以典型喀斯特城镇体系——贵州省城镇体系为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认为贵州喀斯特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其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出现断层,联系不畅;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喀斯特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针对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结构优化的相应对策:完善城市规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小城镇发育;合理安排城镇发展与布局,完善城镇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分形 喀斯特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防护林区TM数据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彦忠 张玉贵 《遥感信息》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陆地卫星5号专题制图仪(TM)CCT数据,对位于黄土高原防护林区的山西省田县进行了大面积(面积为1400km2)的土地利用/覆盖的计算机自动分类研究。提出了在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防护林做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利用陆地卫星5号专题制图仪(TM)CCT数据,对位于黄土高原防护林区的山西省田县进行了大面积(面积为1400km2)的土地利用/覆盖的计算机自动分类研究。提出了在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防护林做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方法和步骤,即把无监分类和有监分类有机结合的混合分类方法,提高了分类精度,使遥感数据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发挥其覆盖面广、周期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防护林区 TM数据 覆盖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变化差异分析研究
7
作者 朱晓荣 张怀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6003-16005,16008,共4页
选取1987~2009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洞庭湖区地面覆盖类型,对比4期数据并根据水文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湖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湿地总体呈退化趋势,林地面积增加24 481 hm2;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三者在湿地退化... 选取1987~2009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洞庭湖区地面覆盖类型,对比4期数据并根据水文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湖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湿地总体呈退化趋势,林地面积增加24 481 hm2;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三者在湿地退化上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其中西洞庭湿地总体面积减少最多为9 434.3 hm2,南洞庭湖次之,东洞庭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变化 差异分析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结构的林火蔓延模拟研究及其实现 被引量:29
8
作者 唐晓燕 孟宪宇 +2 位作者 葛宏立 易浩若 杨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研究定量模拟林火行为对林火决策的重要性和林火扩展的时空特性 ,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 (ArcView)支持下 ,建立了火场扩展模拟的空间背景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两个组合模型 ,生成速度图文件 ;通过比较边界插值算法、边界外延算法和... 为研究定量模拟林火行为对林火决策的重要性和林火扩展的时空特性 ,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 (ArcView)支持下 ,建立了火场扩展模拟的空间背景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两个组合模型 ,生成速度图文件 ;通过比较边界插值算法、边界外延算法和迷宫算法的不同特点 ,最终采用迷宫算法实现了在栅格地形背景图上林火蔓延的动态模拟 ,获得了在不同燃点有风和无风情况下的蔓延扩展历时图 ,分析得出风速对林火蔓延扩展的影响较大 ,不同燃点下火蔓延的态势是陡坡火蔓延迅速 ,扑救难度大 ;缓坡较陡坡火蔓延的速度慢 ,范围较小 ,宜尽早从火头打起 ,尽早扑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研究 林火蔓延 栅格结构 林火行为 林火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arsat2与Landsat8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昕 黄妮 +2 位作者 宋现锋 李增元 牛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6,共8页
主动微波遥感与被动光学遥感在反演地表土壤水分方面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弥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rsat 2与Landsat 8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半经验耦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水云模型,将光学遥感反... 主动微波遥感与被动光学遥感在反演地表土壤水分方面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弥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rsat 2与Landsat 8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半经验耦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水云模型,将光学遥感反演得到的植被冠层含水量作为水云模型的关键输入参数,并同时考虑植被冠层与土壤以及其之间的部分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以此来去除雷达回波中的植被部分.最后选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大兴安岭西侧研究区的Radarsat 2与Landsat 8遥感数据,利用新的耦合模型反演得到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含量,并利用地面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数据反演植被含水量算法精度较高(R2=0.89),论文提出的耦合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精度比之前算法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HH极化效果最好,R2由0.27提高至0.65.这表明该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可以应用于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SAT 2 LANDSAT 8 土壤水分 水云模型 微波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林生长动态模型及可持续经营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元昌 杨宇明 +2 位作者 杜凡 姜垒 许彦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中国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方式 ,在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山地雨林中设置了 1 2块固定观测样地 ,并在定期观测数据基础上估计林分生长量、林木进界率与径阶保留率等 .据此建立林分自然生长的径级分布模型 ,择伐作业对保留木影响的损... 为研究中国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方式 ,在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山地雨林中设置了 1 2块固定观测样地 ,并在定期观测数据基础上估计林分生长量、林木进界率与径阶保留率等 .据此建立林分自然生长的径级分布模型 ,择伐作业对保留木影响的损伤模型 ,采伐后由于林窗效应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经验模型 ,进界生长模型等热带森林生长动态数学模型并估计了林分初始状态、林分动态转移因子等参数 .以森林经营实践的内在逻辑和关键过程为基础设计了森林生长和经营模拟系统的框架概念 ,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各个独立程序模块 ,用VBA语言与EXCEL结合开发了系统应用软件 .应用本模拟系统对西双版纳热带林的择伐经营模式作了所有可能参数组合的模拟经营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生长动态模型 可持续经营 热带森林 模拟系统 热带集体林 择伐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时域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申双和 杨沈斌 +2 位作者 李秉柏 谭炳香 何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0-136,共7页
该文结合2004年和2006年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进行的水稻观测试验,采用多时相双极化ASARAPMode数据分析了水稻HH极化、VV极化和比值系数σ°HH/VV的时域变化特征及与水稻生长参数的相关关系。通过建立水稻HH、VV和σ°HH/VV的时... 该文结合2004年和2006年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进行的水稻观测试验,采用多时相双极化ASARAPMode数据分析了水稻HH极化、VV极化和比值系数σ°HH/VV的时域变化特征及与水稻生长参数的相关关系。通过建立水稻HH、VV和σ°HH/VV的时相变化曲线,分析了水稻抽穗期前后雷达信号随水稻冠层、植株含水量及稻田水层变化的后向散射特征。同时,选择水稻叶面积指数、鲜生物量和水稻株高与含水量的乘积为水稻参数,采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探讨了水稻HH、VV和σ°HH/VV与所选水稻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水稻抽穗期为转折点,水稻各极化后向散射系数随水稻的生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所选水稻参数的时相变化大体一致。水稻HH和V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与所选水稻参数的相关系数都在0.75以上,其中与水稻鲜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σ°HH/VV与水稻参数的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并且受水稻品种、种植方式和地理环境等差异的影响较小,因此可用于水稻参数反演的可靠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后向散射 时域分析 水稻 A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遥感监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沈斌 李秉柏 +3 位作者 申双和 谭炳香 何维 王志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 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水稻分布。另外,利用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获取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V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与水稻形态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稻HH极化后向散射强度对水稻冠层含水量的变化更敏感。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反演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和NDVI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过验证,水稻识别精度为84.36%,反演的水稻生长参数的空间变化和实际情形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R 水稻 水稻参数反演 水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AR数据的水稻制图最佳时相参数提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沈斌 赵小艳 +2 位作者 申双和 李秉柏 谭炳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8-523,共6页
针对ASAR交叉极化模式数据,选用HH/VV极化比值提取水稻制图的最佳时相参数。结合SAR图像统计特性,采用比值变化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和比较变化检测的总误差概率,分别提取单时相双极化和多时相双极化水稻制图的最佳时相参数。结果... 针对ASAR交叉极化模式数据,选用HH/VV极化比值提取水稻制图的最佳时相参数。结合SAR图像统计特性,采用比值变化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和比较变化检测的总误差概率,分别提取单时相双极化和多时相双极化水稻制图的最佳时相参数。结果显示,单时相制图的最佳时相是水稻生长中后期,即水稻幼穗分化期至水稻收割前期内任一时相;而多时相制图的最佳时相为一组时相的组合,即应至少包含水稻移栽期和水稻生长中后期各一时相。最后,采用阈值分类算法对最佳时相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选用最佳时相影像和理论推导的分类阈值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制图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R 水稻 比值变化检测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碳交换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扬 张秋良 +2 位作者 李小梅 代海燕 王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80,89,共9页
为了探明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量对区域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今后兴安落叶松林碳交换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利用参数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并验证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2013年生长季碳交... 为了探明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量对区域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今后兴安落叶松林碳交换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利用参数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并验证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2013年生长季碳交换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生长季日平均NEE值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基于试验区气候变化趋势设置未来气候情景,预测NEE值在RCPs排放情景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兴安落叶松林模拟NEE值与实测NEE值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0.705,P<0.01),且两者在时间序列上波动较为一致;2013年生长季模拟日平均NEE值为-1.91 gCO_(2)/(m^(2)·d);(2)试验区生长季NEE值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P<0.01),与降水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在RCP2.6排放情景中,兴安落叶松林日平均NEE值低于初始数据,在RCP8.5排放情景中,日平均NEE值高于初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换 兴安落叶松林 气候变化 Biome-BG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