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贮存时间对花绒寄甲替代寄主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翌楠 季绍薇 +1 位作者 杨忠岐 姜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在实验室恒温(10,5,2℃)条件下,分别将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贮存3,5,7,9,11,13,15d,观察、记录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结果表明:替代寄主在10℃的温度下储存7d,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均为2.9头;5℃时,储存11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 在实验室恒温(10,5,2℃)条件下,分别将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贮存3,5,7,9,11,13,15d,观察、记录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结果表明:替代寄主在10℃的温度下储存7d,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均为2.9头;5℃时,储存11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2.7头和2.8头;在2℃条件下,储存3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3.0头和2.8头,说明贮存时间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同时,研究也表明贮存温度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贮存温度 替代寄主 贮存时间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抗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毕振飞 宋明珠 +3 位作者 刘宗瑛 周毅洁 李迪强 茆灿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以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初步研究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通过倍比稀释法确定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动力学、小鼠创口抗感染作用,综合评价... 以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初步研究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通过倍比稀释法确定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动力学、小鼠创口抗感染作用,综合评价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合细菌培养液可溶性总糖浓度与电导率的变化、细菌超显微结构观察,初步阐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PAMs处理1 min时,抑菌率即达到100%,其MIC与MBC分别为32%与36%;处理15 d时,小鼠抗感染及伤口愈合率高达99.54%±0.42%,极显著高于酒精对照(88.58%±1.29%);PAMs处理后,菌液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部分菌体细胞膜发生破裂。结论:PAMs可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内容物外泄及菌体死亡,呈现较强抑制作用及具促进实验小鼠感染创口愈合功能,作为天然植物源抗菌液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抗菌液 PAMs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