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锐齿栎水力结构和生长对降雨减少的响应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志成 陆海波 +3 位作者 刘世荣 刘晓静 刘畅 万贤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05-2413,共9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减少对森林的影响,2013年在宝天曼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原位建立了3块降水减少(截雨)样地,研究降雨减少对锐齿栎水碳关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减少后锐齿栎枝条水势显著低于对照,最低水势为(-1.36±0.11... 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减少对森林的影响,2013年在宝天曼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原位建立了3块降水减少(截雨)样地,研究降雨减少对锐齿栎水碳关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减少后锐齿栎枝条水势显著低于对照,最低水势为(-1.36±0.11)MPa,但锐齿栎木质部栓塞88%的水势值为-3.19MPa,叶片气孔关闭时的水势值为-2.5MPa,故降雨减少在这一地区没有对锐齿栎水力结构造成严重的干扰。降雨减少后,锐齿栎的叶片、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总非结构性碳浓度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木质部导管密度和叶片气孔密度变大,而导管直径和气孔长度变小。在天气较为干旱时,降雨减少处理的锐齿栎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在湿润天气时呈"单峰"曲线且中午峰值显著大于对照。降雨减少处理的锐齿栎木材密度、Huber值、比叶面积和胸径生长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降雨减少后锐齿栎树木没有遭受水力失衡或碳饥饿的危害,生长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是水力输导系统发生了适应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失衡 碳饥饿 降雨减少 气候变化 木质部栓塞 气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三桠乌药对降雨减少后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志成 陆海波 +3 位作者 刘晓静 刘畅 刘世荣 万贤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在宝天曼森林原位建立降水减少(截雨)样地后,样地内的三桠乌药出现了顶端枯死,本研究从水和碳的角度,探讨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原因。[方法]2013年4月在宝天曼锐齿栎林原位建立了3块截雨样地,在2014年生长季干旱时,采用压力室、低... [目的]在宝天曼森林原位建立降水减少(截雨)样地后,样地内的三桠乌药出现了顶端枯死,本研究从水和碳的角度,探讨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原因。[方法]2013年4月在宝天曼锐齿栎林原位建立了3块截雨样地,在2014年生长季干旱时,采用压力室、低压液流系统和蒽酮硫酸法测定了三桠乌药的水力系统特征和非结构性碳等指标。[结果]显示:(1)三桠乌药在截雨处理后出现了顶端枯死;三桠乌药最大导管长度约为60 cm,栓塞50%时的水势(P50)为-1.43 MPa,其木质部栓塞脆弱性较大。在截雨处理1年后生长季较干旱时,净光合速率、凌晨水势、中午水势显著低于对照,中午栓塞显著高于对照,且水力安全边际为负值。(2)三桠乌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导管直径、边材比导率、叶片比导率显著下降,Huber值、导管密度显著升高;而叶片、韧皮部、木质部3个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总非结构性碳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水力失衡是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主要原因,而蒸腾面积、水分输导系统等的变化表明三桠乌药在缺水环境下进行了一定的适应性调节,但这些调节不足以使三桠乌药在缺水情况下避免水力失衡而导致的顶端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失衡 碳饥饿 树木死亡 气孔调节 栓塞脆弱性 水力安全边际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志成 刘畅 +1 位作者 刘晓静 万贤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5,共8页
【目的】测定锐齿栎在不同光强下不同大小树木的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NSC)差异,探索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方法】以锐齿栎成年树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林下幼树和林窗幼树为研究对象,用PMS1000压力... 【目的】测定锐齿栎在不同光强下不同大小树木的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NSC)差异,探索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方法】以锐齿栎成年树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林下幼树和林窗幼树为研究对象,用PMS1000压力室、LI-6400XT光合仪、PAM-2500荧光仪等仪器分别测定水势等水力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组织NSC浓度,另外还测定叶片大小、比叶面积、Huber值等叶片和枝条的功能性状。【结果】1)在4个研究对象中,成年树树冠上部的小枝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均是最低,且叶片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长度最小;成年树树冠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幼树。2)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总非结构性碳(TNC)浓度显著高于林窗幼树,而木质部TNC浓度显著低于林窗幼树,说明树高造成的水力限制会降低细胞膨压并增大木质部栓塞风险。3)与光有效性低的树冠下部和林下幼树相比,光有效性高的成年树树冠上部和林窗幼树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补偿点、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尤其是更为遮荫的林下环境显著降低了林下幼树的光合潜能和固碳,叶片和根的TNC浓度显著低于冠层下部叶片和成年树的根。【结论】锐齿栎成年树冠层上部存在明显的水力限制,造成生长下降使得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TNC相对积累,而木质部经常性的栓塞修复大量消耗木质部TNC;光照因素对锐齿栎光合作用的塑造起主要作用;林下遮荫环境导致的碳饥饿可能是宝天曼锐齿栎树种难以更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限制假说 水势梯度 水力导度 非结构性碳 细胞膨压 碳饥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森林可持续旅游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金雨 许娜子 +4 位作者 朱宁华 钟永德 李家湘 景美清 罗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游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可持续旅游 森林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