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赵京东 柳鑫 +9 位作者 陈明涛 王乐 冯秋红 蔡蕾 徐峥静茹 李旭华 刘涛 苟畅 白建华 杨晓晖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9,共10页
本文以川西亚高山区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和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Rehder&E.H.Wilson)T.S.Liu)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对1 hm2样地内的核心区域进行每木调查,利用点... 本文以川西亚高山区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和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Rehder&E.H.Wilson)T.S.Liu)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对1 hm2样地内的核心区域进行每木调查,利用点格局分析法探究乔木层3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并分析林木个体分布与土壤持水能力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乔木层中,红桦、岷江冷杉以及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的相对优势度较高。其中,红桦种群为衰退型,其大径级个体占比较高且无幼苗,而岷江冷杉种群为增长型,其小径级个体和幼苗较多,云杉及其幼苗占比均较少。(2)红桦、岷江冷杉、云杉和幼苗(岷江冷杉+云杉)在小尺度内均呈聚集分布,并随尺度增大趋向随机分布。(3)在小尺度上,岷江冷杉与云杉间更倾向于相互促进,并与红桦竞争资源。幼苗分别与岷江冷杉、云杉呈负相关,与红桦呈正相关,而随着尺度的增大,幼苗与3个主要树种均呈正相关。(4)红桦与土壤持水量间存在正效应。本研究为川西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红桦 岷江冷杉 空间分布 空间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