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色有隔内生菌——菌根真菌重要伙伴及基因组适应性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忠风 朱志勇 袁志林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60,共9页
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s)是植物根系真菌组(mycobiome)的重要成员,通常在皮层细胞形成微菌核结构,在促进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及提高胁迫适应性方面发挥着与菌根真菌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极端环境下其丰度比菌... 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s)是植物根系真菌组(mycobiome)的重要成员,通常在皮层细胞形成微菌核结构,在促进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及提高胁迫适应性方面发挥着与菌根真菌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极端环境下其丰度比菌根真菌更高。该文概述了DSEs的物种多样性、基础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在共生机理、DSEs基因组结构和种群适应性演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期深入揭示DSEs新的适应机制、协同植物抗逆机制及开发新型高效DSEs菌剂应用于土壤生态修复和抗逆农林业良种高效培育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菌 菌根真菌 共生关系 种群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宁合成调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
2
作者 高婧 陈益存 +2 位作者 高暝 赵耘霄 汪阳东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9,共11页
单宁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组织和器官中,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类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单宁不仅可以帮助植物有效应对各种环境挑战,还在植物的免疫防御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 单宁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组织和器官中,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类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单宁不仅可以帮助植物有效应对各种环境挑战,还在植物的免疫防御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单宁的合成途径复杂,通常分为前体合成和单宁聚合两个主要阶段。前体合成以芳香族氨基酸为起点,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为单宁的基本单元;单宁的聚合则涉及这些单元的交联和聚合,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大分子。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单宁的合成途径、调控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然而仍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全面的概述。本文详细介绍了植物单宁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多重功能,并讨论了植物单宁的生物合成途径。此外,本文总结了环境因素对单宁合成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单宁在植物应对逆境中的潜力,特别是在增强植物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方面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当前植物单宁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植物单宁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其在植物抗逆性提升、生态适应性增强以及植物生态功能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单宁 生物合成 转录调控 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分析的欧洲云杉原胚团细胞核提取液筛选
3
作者 胡继文 高晗 +1 位作者 王军辉 朱天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5-1483,共9页
细胞核悬液是开展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高效制备欧洲云杉(Picea abies)原胚团(proembryogenic masses,PEM)细胞核悬液,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对LB01、Otto s、Galbraith s、GPB、WPB和Tris·MgCl_(2)6种细... 细胞核悬液是开展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高效制备欧洲云杉(Picea abies)原胚团(proembryogenic masses,PEM)细胞核悬液,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对LB01、Otto s、Galbraith s、GPB、WPB和Tris·MgCl_(2)6种细胞核提取液提取的欧洲云杉胚性细胞系PaVⅢ、PI3、PI5的PEM细胞核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筛选最适提取液,并对最适提取液稳定性和细胞核完整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与其他提取液相比,欧洲云杉胚性细胞系PaVⅢPEM经LB01提取获得的细胞核数量最多且细胞碎片少。(2)PEM经LB01提取获得的细胞核G0/G1和G2/M的核变异系数均小于5%,变异系数小。(3)不同欧洲云杉细胞系PEM经LB01提取的细胞核数量及细胞碎片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性高。(4)显微观测显示,LB01提取欧洲云杉PEM获得的细胞核膜保持较高的完整性。综上认为,LB01提取欧洲云杉PEM细胞核能表现出更好的核质量,可作为欧洲云杉首选细胞核提取液。该研究结果为裸子植物细胞核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 欧洲云杉 原胚团 植物细胞核提取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冷杉属植物结实特性及种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 张中帅 +1 位作者 曾庆银 韩学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6,共10页
探究滇西北冷杉属(Abies)植物的结实特性和种子特征及其变异模式,为促进冷杉林的更新及恢复提供材料支持和理论依据。收集滇西北分布7种冷杉的标本及球果,分析种子形态特征、种子生活力和结实特性,探究其种间及地区间差异。结果发现:滇... 探究滇西北冷杉属(Abies)植物的结实特性和种子特征及其变异模式,为促进冷杉林的更新及恢复提供材料支持和理论依据。收集滇西北分布7种冷杉的标本及球果,分析种子形态特征、种子生活力和结实特性,探究其种间及地区间差异。结果发现:滇西北7种冷杉种子的长、宽、厚分别是6.04~10.22、2.03~3.32、1.26~2.24 mm,千粒质量是4.26~30.50 g,千粒质量与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均显著相关(r>0.8,P<0.01)。滇西北7种冷杉的种子饱满率、虫蚀粒率和空秕粒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7.51%、4.92%和67.58%,种子饱满率不高、空秕粒和虫蚀粒严重。野外调查发现大多数云南黄果冷杉(Abies ernestii var.salouenensis)均未结球果,且仅收集得到一棵树的球果,因此在本文中未进行比较分析。滇西北其余6种冷杉的虫蚀粒率在不同种之间(P=0.750)和不同地区之间(P=0.204)均没有显著差异,饱满率(P=0.005)和空秕粒率(P=0.007)均存在种间差异,而种子生活力存在种间(P=0.008)及地区间(P=0.036)差异,因此冷杉种子生活力同时受物种特性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杉 种子特征 结实特性 种子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PeHINT2过表达提高植物耐盐性
5
作者 代新仁 杨艳飞 +2 位作者 任星榕 马庆华 李建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6-107,共12页
【目的】胡杨因其显著的耐盐能力成为耐盐机理研究的模式物种,然而目前已知基因数量仍不足以解析其完整的耐盐调控网络。本研究拟通过鉴定并探究胡杨PeHINT2基因在盐胁迫中的作用,旨在为胡杨耐盐分子调控机制的解析和林木抗逆分子育种... 【目的】胡杨因其显著的耐盐能力成为耐盐机理研究的模式物种,然而目前已知基因数量仍不足以解析其完整的耐盐调控网络。本研究拟通过鉴定并探究胡杨PeHINT2基因在盐胁迫中的作用,旨在为胡杨耐盐分子调控机制的解析和林木抗逆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从胡杨中克隆PeHINT2基因并分析其蛋白序列特征,构建进化树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和叶盘转化法将PeHINT2基因分别转化拟南芥和84K杨,从表型、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对比分析过表达PeHINT2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结果】(1)胡杨PeHINT2属于HINT2亚家族,携带典型“His-XHis-X-His-XX”组氨酸三联体结构,与毛果杨和拟南芥的HINT2亲缘关系最近。(2)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eHINT2定位在叶绿体中。(3)通过对胡杨组培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发现,PeHINT2表达量明显升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PeHINT2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盐胁迫下,过表达PeHINT2的拟南芥株系叶片生长、根长和鲜质量均显著优于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杨的株高和地径降幅亦显著低于野生型杨树。(5)PeHINT2的过表达能增强盐胁迫下杨树PS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合作用效率和对光的适应能力,并通过减少活性氧积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氧化损伤。(6)盐胁迫下,过表达PeHINT2杨树中氧化还原系统相关基因CSD2、APX2、FNR和NTRC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表明PeHINT2可能通过影响这4个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转基因杨树在盐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结论】PeHINT2能够响应盐胁迫,可能通过提高叶绿体光合效率和增强其抗氧化调节能力,进而提升植株耐盐性。本研究不仅为解析胡杨PeHINT2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林木耐盐种质资源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关键的基因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PeHINT2 过表达 盐胁迫 84K杨 拟南芥 抗逆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
6
作者 尹丹丹 魏豪辉 吴倩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为探讨睡莲属(Nymphaea)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的意义,以睡莲属5个亚属和2个跨亚属共113个种或品种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睡莲属植物花粉粒均为单粒,辐射对称,中等大小(10.05~37.04)μm... 为探讨睡莲属(Nymphaea)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的意义,以睡莲属5个亚属和2个跨亚属共113个种或品种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睡莲属植物花粉粒均为单粒,辐射对称,中等大小(10.05~37.04)μm×(21.96~64.83)μm。(2)86份睡莲花粉萌发沟为赤道环槽,23份为远极环槽,4份为远极单槽。(3)花粉外壁纹饰包括平滑型、微疣、粗糙型、瘤状和棒状纹饰型、具小窝型。(4)113份睡莲种质共聚为5个类群,其中广温带亚属萌发沟以远极环槽为主,外壁纹饰以瘤状和棒状为主,可以区别于其他亚属。研究认为,睡莲属不同亚属和跨亚属植物花粉大小、萌发沟类型、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作为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为睡莲种质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孢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属 花粉微形态 扫描电镜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属植物盐腺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比较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丹丹 王留强 +1 位作者 曹媛 岳志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为研究柽柳属(Tamarix)植物的盐腺特征,本研究首先采用CO_(2)临界点干燥法和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制样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刚毛柽柳(T.hispida)组培苗和土培苗的叶片进行前处理,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盐腺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发现,对... 为研究柽柳属(Tamarix)植物的盐腺特征,本研究首先采用CO_(2)临界点干燥法和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制样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刚毛柽柳(T.hispida)组培苗和土培苗的叶片进行前处理,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盐腺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发现,对于幼嫩的组培苗,Cryo-SEM制样镜检效果好于CO_(2)临界点干燥制样,盐腺更少变形;对于肉质化的土培苗,CO_(2)临界点干燥制样效果更好,分辨率和衬度较好。接着本研究对10种柽柳土培苗叶片进行了常规干燥制样和扫描电镜观察,并统计了盐腺数量和面积,结果可见长穗柽柳(T.elongata)的盐腺数量和面积均为最高。本研究比较了两种制样法对观察柽柳盐腺形态的优劣且进一步研究了10种柽柳叶片的盐腺,为柽柳抗盐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盐腺 柽柳属 制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EgrGB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8
作者 陈珊珊 张昊楠 +3 位作者 王晓萍 周芳萍 刘关君 范春节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G-box结合蛋白(GBF)是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G-box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基因响应外界刺激的表达调控。通过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初生生长到次生生长的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EgrGBF1,为探讨其在桉树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从巨桉... G-box结合蛋白(GBF)是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G-box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基因响应外界刺激的表达调控。通过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初生生长到次生生长的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EgrGBF1,为探讨其在桉树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从巨桉中克隆了该基因,并进行了结构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EgrGBF1编码区长度为984 bp,编码327个氨基酸,存在2个转录本,分别命名为EgrGBF1α和EgrGBF1β。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EgrGBF1α和EgrGBF1β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激素、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EgrGBF1α主要在茎尖表达,沿节间向下表达量逐渐降低,而EgrGBF1β在韧皮部高表达,在节间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水杨酸和缺硼处理下,EgrGBF1α和EgrGBF1β的表达趋势相反。EgrGBF1α在缺磷处理168 h的表达量最高,而EgrGBF1β在处理6 h的表达量最高。因此,EgrGBF1在桉树生长发育以及响应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转录本EgrGBF1α和EgrGBF1β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GBF1基因 转录本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雌、雄株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比较
9
作者 尹丹丹 苏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2-1320,共9页
【目的】探究山桐子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雌、雄株差异,为该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40份山桐子(雌、雄株各半)叶片进行微形态观察,测定12个气孔相关性状,并分析样品间的异同。【结果】(1)山桐子雌、雄株... 【目的】探究山桐子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雌、雄株差异,为该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40份山桐子(雌、雄株各半)叶片进行微形态观察,测定12个气孔相关性状,并分析样品间的异同。【结果】(1)山桐子雌、雄株叶片的表皮毛、细胞形态、气孔特征及蜡质式样相似,其下表皮密布的类锥形纤维体型蜡质纹饰,鲜见于其他植物类群。(2)山桐子雌株叶片的气孔大小(长度、宽度、面积及周长)及密度相关参数均略大于雄株;雄株叶片的气孔开口相关参数(孔隙宽度、开口面积及气孔开度)均略高于雌株;但所有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3)多数气孔性状彼此显著相关,而气孔密度与其他性状关联较弱,可能受到相对独立的遗传调控。【结论】研究明确了山桐子叶片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其类锥形纤维体型蜡质式样可作为种质评鉴的关键依据,其气孔性状参数可为童期种苗的性别判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表皮微形态 蜡质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山核桃品种(系)嫁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季琳琳 韩文妍 +2 位作者 陈素传 张俊佩 吴志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7,共8页
【目的】为山核桃良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个山核桃品种(系)嫁接苗为研究对象,2021年12月采集山核桃穗条,于2022年4月嫁接,同年7月使用光合测定分析仪测定嫁接苗的光合参数,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不同品种(... 【目的】为山核桃良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个山核桃品种(系)嫁接苗为研究对象,2021年12月采集山核桃穗条,于2022年4月嫁接,同年7月使用光合测定分析仪测定嫁接苗的光合参数,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不同品种(系)间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指标,并进行了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5个山核桃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率(EW)、光化学猝灭系数(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最大光合效率(F_(v)/F_(m))、成活率、苗高及叶片数量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_(n)与Tr、实际光合效率(Y_(Ⅱ))极显著正相关,与C_(i)、气孔导度(G_(s))、F_(v)/F_(m)显著正相关,与NPQ显著负相关;G_(s)与NPQ显著负相关;苗高与地径、叶片数量极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5个山核桃品种(系)嫁接苗的生长状况由优到劣排序依次为‘沙河’‘宁国山核桃2号’‘宁国山核桃5号’‘宁国山核桃4号’‘宁国山核桃3号’。【结论】5个山核桃品种(系)嫁接幼苗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沙河’‘宁国山核桃2号’嫁接幼苗生长状况较优,蒸腾速率较高,水分利用率低,在育苗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及水分供应。‘宁国山核桃2号’‘宁国山核桃5号’耗散过剩光能的能力最强,具有较强的光保护能力;对于其他山核桃品种(系)嫁接苗,苗期建议搭建遮阳网进行适度遮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品种(系) 幼苗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