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季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毛竹林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茜 王成 +2 位作者 张中霞 许超 郭珺琪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6-18,共3页
城市森林内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状况直接反应城市森林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功能,城市森林空气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以福州市旗山森林公园内竹林为例,对其内秋季空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 城市森林内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状况直接反应城市森林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功能,城市森林空气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以福州市旗山森林公园内竹林为例,对其内秋季空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在全天均出现3个高峰期,分别是7:00、15:00、19:00;两个低谷期,分别是9:00、17:00。从各粒径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差异分析看,PM1.0浓度上午对周围环境不敏感,并伴随PM10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气象因素和天气条件对各粒径颗粒物浓度(特别是TSP浓度)的影响较大;各粒径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风速、光照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空气悬浮颗粒物 秋季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废弃物基质配方特性及其对柚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艾娟娟 厚凌宇 +4 位作者 邵国栋 李智超 卢立华 李朝英 孙启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VC)和火烧土(BS)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6种不同配方基质,并以柚木常用基质黄心土为主要基质原料的配方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作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不同基质的特性及其对柚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柚木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6种林业废弃物基质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16种林业废弃物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为0.1~0.8 g·cm-3, 35.87%~63.35%和24.78%~53.05%, pH值为5.29~7.43。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配方基质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电导率通气孔隙度均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T1),容重显著(P<0.05)低于T1。在不同基质中,柚木幼苗的各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10[V(木纤维)∶V(草炭)∶V(珍珠岩)∶V(蛭石)=5∶3∶1∶1], T11[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4∶3], T12[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3∶4]配方基质中柚木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主根长、单株侧根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苗木品质指数、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对应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柚木在T10,T11, T12配方基质中的生长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2, 0.42, 0.56,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0.22。为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和T10作为柚木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林业废弃物 柚木 苗木品质指数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试管不定根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清民 彭伟秀 +1 位作者 吕保聚 裴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采用二步生根法诱导生根,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试管嫩茎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诱导生根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属于诱生...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采用二步生根法诱导生根,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试管嫩茎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诱导生根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属于诱生根原基型;不定根上的侧根起源于中柱鞘细胞。核桃试管嫩茎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形成层细胞分裂;(2)转变为分生组织细胞群(即根原始细胞);(3)细胞群发育成可见的根原基; (4)根原基内细胞继续分裂分化形成根尖的外形,其内发育出维管束,并向外生长,穿过皮层,突破茎表皮。在组织培养条件下长出的不定根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构造,移栽后68 d出现次生构造。另外,试管苗根毛出现与否及其发育状况受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即生态条件可以改变组织发生及其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试管嫩茎 不定根 解剖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桃主要品种坚果缝合线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齐静 马庆国 +1 位作者 杨建民 裴东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我国的农家核桃品种以和目前主栽的早实品种为试材,以美国主栽品种强特勒为标准品种,对坚果的缝合线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紧密度与其高度、内褶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栽植地变化无关。我国传统优良品种的缝合线紧密... 以我国的农家核桃品种以和目前主栽的早实品种为试材,以美国主栽品种强特勒为标准品种,对坚果的缝合线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紧密度与其高度、内褶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栽植地变化无关。我国传统优良品种的缝合线紧密度与强特勒无明显差异,而早实品种缝合线紧密度差与强特勒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缝合线 差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岛型森林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浙江舟山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昶 郝泽周 +2 位作者 王成 袁信昌 陈斌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文章立足群岛的特点,从整体性与异质性2个层面,解析了舟山群岛森林城市建设的本底条件特点,即空间格局的关联性、原生环境的脆弱性、原生资源的珍稀性、岛屿景观的丰富性,以及人文风情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群岛型森林城市与其他类... 文章立足群岛的特点,从整体性与异质性2个层面,解析了舟山群岛森林城市建设的本底条件特点,即空间格局的关联性、原生环境的脆弱性、原生资源的珍稀性、岛屿景观的丰富性,以及人文风情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群岛型森林城市与其他类型森林城市的建设条件的对比启示,以及国内外海岛城市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形成了"保护优先、保护与发展兼顾、保护与提升结合"的建设策略和对应于该建设策略的具体对策:一是针对群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森林城市建设中优先保护现有生态资产;二是立足群岛天然环境,森林城市建设中发展高端休闲康养产业;三是海岛渔村绿化美化建设与民宿旅游相结合,森林城市建设中重点建设海岛风情生态社区;四是加强岛屿绿道网络的互联互通,森林城市建设中注重群岛内绿道慢行串联;五是把握不同岛屿的生态景观风貌格调,森林城市建设中注重塑造主题鲜明的特色离岛;六是针对群岛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性,森林城市建设中创新生态建设的灵活机制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岛城市 森林城市 建设策略 舟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森林公园毛竹林人体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茜 王成 +3 位作者 任彬彬 张中霞 许超 郭珺琪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5期81-83,共3页
为了研究夏季森林公园毛竹林人体舒适度,选择夏季对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内外小气候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市区广场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从三种样地的温度变化来看,日均值大小为广场>林缘>林内,毛竹林内与市区相... 为了研究夏季森林公园毛竹林人体舒适度,选择夏季对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内外小气候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市区广场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从三种样地的温度变化来看,日均值大小为广场>林缘>林内,毛竹林内与市区相比,降温幅度为5.4~10.3℃,毛竹林缘与市区相比,降温幅度为4.3~9.5℃;从三种样地的相对湿度变化来看,竹林内与市区相比,増湿幅度为8.9%~31.1%,毛竹林缘与市区相比,増湿幅度为8.2%~26.9%;从三种样地的风速变化来看,广场的日均值最大,日均值范围为0~0.7 m·s-1,林内最小,为0~0.5 m·s-1;三种样地的光照强度日均值大小为广场>林缘>林内;三种样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均达Ⅰ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毛竹林 人体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和山东冬枣果实品质评价及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马庆华 续九如 +2 位作者 王贵禧 姚立新 李颖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并进行了DNA—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山东两省冬枣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率、着色指数,果实Vc、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同一试验园两省冬枣的感官评价差异也不明显;AFLP分析证明两省冬枣样品间遗传相似性很高(SM=0.9873~1.0000),被聚为一类,表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属于同一品种,造成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冬枣品种内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属于单株变异,与产地来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产地 品质 AFLP分子标记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露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郑健 郑勇奇 +2 位作者 苑林 张川红 李军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6-738,共3页
The techniques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Potentilla fruticosa was studied.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and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BA(0 mg·kg-1,10 mg·kg-1,50 mg·... The techniques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Potentilla fruticosa was studied.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and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BA(0 mg·kg-1,10 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500 mg·kg-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ooting percentage of tender stem cutting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mg ·kg-1BBA was the highest(88.3%),and that of woody stem cuttings trea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50 mg·kg-1BBA was the highest(66.67%).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ooting percentages of 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ith sam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DP茎流计研究沙地樟子松的树干液流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友焱 周泽福 +1 位作者 党宏忠 李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用TDP茎流计连续测定了沙地樟子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并用传感器同步记录环境因子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沙地樟子松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双峰有规律变化,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大于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 用TDP茎流计连续测定了沙地樟子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并用传感器同步记录环境因子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沙地樟子松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双峰有规律变化,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大于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树干液流启动比环境因子晚1小时左右,然后迅速上升,在9:30达到第一个峰值,在17:20左右迅速下降,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峰值出现在9:30左右,北面峰值出现在13:20左右;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树干液流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相关明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南面,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而在北面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空气湿度;日树干液流量集中在9:30到17:20,占全天树干液流量的70%多,北面树干液流量是南面树干液流量的0.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TDP茎流计 树干液流速度 树干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妍 卢琦 +2 位作者 吴波 杜敏 王玉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91,共6页
沙地樟子松在沙地上持续进行的天然更新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地生态系统各种效益的持续发挥,以及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在呼伦贝尔沙地,天然分布的沙地樟子松更新状况良好,经常可... 沙地樟子松在沙地上持续进行的天然更新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地生态系统各种效益的持续发挥,以及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在呼伦贝尔沙地,天然分布的沙地樟子松更新状况良好,经常可以见到10~20龄的更新苗群丛。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樟子松单株下常见不同龄级的幼苗和幼树,其中6~10龄所占的比例最大,1~5龄次之,这与近年来干旱加剧和过度放牧的关系密切。随着林木单株的生长发育,从幼年期经青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单株下方更新苗的密度逐渐增加,成熟单株下方更新苗的密度达到最大,以后渐趋平缓。过熟单株的结实率依然较高,但林下更新苗的数量略有减少。通过对沙地樟子松单株下的更新苗进行分布型计算,认为樟子松更新苗呈集群分布的格局。在不考虑樟子松单株的龄级和其生境特殊性的情况下,沙地樟子松单株下的更新苗集中分布在林冠下北偏东方向的一个扇形区域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和风向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苗 天然更新 沙地樟子松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122,共9页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战略,可以有效地防止生物入侵的发生。同时也要针对树木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点,避免夸大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风险,更好地促进外来树种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树种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内源生长素免疫胶体金定位分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宁光 王清民 +1 位作者 陈明勇 裴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9-825,共7页
以木本植物杨树(Populus sp.)和核桃(Juglans regia L.)为材料,对内源生长素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在固定、烤片、免疫染色、显色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优化与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适合木本植物定位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在染色中,通过采用... 以木本植物杨树(Populus sp.)和核桃(Juglans regia L.)为材料,对内源生长素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在固定、烤片、免疫染色、显色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优化与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适合木本植物定位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在染色中,通过采用尿素-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技术和增加牛血清白蛋白处理大大地改善了抗原修复结果,提高了染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优化后的方法对核桃幼胚和杨树嫩茎诱导生根过程中的吲哚乙酸(IAA)进行定位研究,发现杨树试管嫩茎生根过程中,形成层及周缘维管束有很强的IAA信号,核桃子叶生根中,胚中有很强的IAA信号,胚根中有半圆形、胚芽中有>"形强信号区,胚轴信号较弱,胚根信号最强.研究表明,与传统免疫染色方法相比,优化后的方法对木本植物生长素定位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银颗粒明显,背景清晰,耗时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IAA 核桃 免疫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高英 张志宏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内源激素的信号转导调控作用参与了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在果树重要器官如花和果实的形态建成中,激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果树花芽分化的调控又是果品生产的核心问题,直接关联果实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本文概述了激素在调控果树... 内源激素的信号转导调控作用参与了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在果树重要器官如花和果实的形态建成中,激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果树花芽分化的调控又是果品生产的核心问题,直接关联果实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本文概述了激素在调控果树花芽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激素间相互平衡对花芽孕育和形态分化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超微量和原位测定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免疫胶体金技术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果树花芽分化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果树 花芽分化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海淀区道路绿地生长季地表覆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兴明 王成 +4 位作者 郄光发 张喆 张依 贾益豪 贾雨龙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4期22-27,共6页
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生长季植物配置、地表覆盖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海淀区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以复合结构为主,两层以上配置方式绿地面... 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生长季植物配置、地表覆盖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海淀区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以复合结构为主,两层以上配置方式绿地面积比例超过绿地总面积的80%,乔木+灌木的配置模式比较常见。草坪是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覆盖材料中的主要类型,其中草本花卉在复合地表覆盖道路绿地中也较为常见;2)海淀区道路绿地在生长季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80.89%和55.29%,但有近45%的道路绿地是裸土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7.37%,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63.74%,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仅占绿地单元总数的9.36%,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0.47%;4)五环以外道路绿地地表覆盖状况最好,二环到四环随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差。行道树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最低,地表覆盖材料单一,而街头绿地裸土灌丛率最高。总体来看,海淀区道路绿地的地上植物配置主要是增加了灌草覆盖率,而地表土壤裸露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多数道路绿地存在"头上有绿荫,脚下有裸土"的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养护等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地 地表裸露 灌草覆盖率 地表覆盖率 生态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海淀区道路绿地非生长季地表覆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兴明 王成 +4 位作者 郄光发 张喆 贾益豪 张依 贾雨龙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5期6-11,共6页
在非生长季,城市绿地中地表覆盖物在缓解空气颗粒物污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非生长季地表覆盖特征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在非生长季,城市绿地中地表覆盖物在缓解空气颗粒物污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非生长季地表覆盖特征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复合覆盖模式比单一覆盖模式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高,超过15个百分点,且覆盖面积超过80%。(2)非生长季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76.9%和68.94%。有约30%道路绿地是裸露的,较生长季的45%有所改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37.72%,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53.51%,两者都低于生长季;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3.68%,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0.35%,都显著高于生长季。(4)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覆盖质量整体较好,但四环-五环的绿地区域存在盲区,地表覆盖质量差。最后,文章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养护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地 地表裸露 灌草覆盖率 地表覆盖率 生态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冬季若干典型游憩地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傅伟聪 董嘉莹 +2 位作者 王茜 赖恭梯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8-354,共7页
为了解福建省福州市在大都市进程中,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福州旗山森林公园和福州南江滨公园3个区域共11个试验点进行观测,掌握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日变化规律,并监测该区域气象因子... 为了解福建省福州市在大都市进程中,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福州旗山森林公园和福州南江滨公园3个区域共11个试验点进行观测,掌握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日变化规律,并监测该区域气象因子与颗粒物的相关性特点。结果表明:3个区域空气质量均为II级以上,其中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最优,其次为南江滨公园,最后为森林公园;福建农林大学和南江滨公园大气颗粒物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双峰单谷"的"V"字型或"U"字型,福州旗山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是早上稍下降后逐步提高、傍晚后急剧升高;影响以上3个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校园师生出行及活动、机动车辆尾气及扬尘、湿度及游客人群。气象因子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显示,风速越小、相对湿度越大、露点温度越高,TSP和PM10浓度越高,温度、风寒指数、热力指数、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PM2.5和PM1.0浓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地 颗粒物 气象因子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赛男 王成 +1 位作者 孙睿霖 张昶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3期6-11,共6页
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 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由院内向院外、由中心向角落"的变化趋势;3)珠海传统乡村庭院植物主要以果树为主,经济食用功能植物占81.8%,而现代乡村庭院在传承原有植物功能的基础上,对植物观赏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观赏功能植物占45.5%,而经济食用型植物降低至36.3%;4)传统型乡村的庭院生态空间率、平均绿化覆盖率、绿斑数量和平均绿斑面积分别为12.24%、10.26%、142.2个和8.81 m2,而现代型乡村则分别为4.08%、4.97%、92.4个和5.98 m2,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植物体量上也趋向于小型化;5)文化驱动影响下,追求居住空间最大化和效仿绿化模式城市化是乡村庭院植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基于分析结果对珠海乡村庭院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庭院植物特征 植物功能 空间布局 植物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游憩林内挥发物成分春季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茜 王成 +3 位作者 任彬彬 张中霞 段敏杰 戴子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6期20-22,共3页
采用动态顶空法,于2015年春季对福建柏林内挥发物进行采集并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福建柏林内共检测出170多种物质,鉴定出163种,另有9种物质未鉴定出;烷烃、烯烃、醇类、酮类物质较其他类物质时浓度高,是福建柏林内挥发物的主要成分;福建... 采用动态顶空法,于2015年春季对福建柏林内挥发物进行采集并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福建柏林内共检测出170多种物质,鉴定出163种,另有9种物质未鉴定出;烷烃、烯烃、醇类、酮类物质较其他类物质时浓度高,是福建柏林内挥发物的主要成分;福建柏林中烯烃类化合物大部分是萜烯类,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温湿度等对植物挥发物的释放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福建柏 挥发物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福建柏林内外与市区广场的舒适度对比研究
19
作者 王茜 王成 +3 位作者 任彬彬 张中霞 许超 郭珺琪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139-142,共4页
选择夏季对旗山森林公园福建柏林内外小气候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市区广场进行对此,结果表明:夏季福建柏林内外与广场的温度日均值大小为:广场>林缘>林内;福建柏林内与市区广场相比,降温幅度为8.21~11.73℃... 选择夏季对旗山森林公园福建柏林内外小气候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市区广场进行对此,结果表明:夏季福建柏林内外与广场的温度日均值大小为:广场>林缘>林内;福建柏林内与市区广场相比,降温幅度为8.21~11.73℃;林缘与市区广场相比,降温幅度为7.42~10.34℃;林缘日均值为24.39℃,林内分别比林缘和广场降温24.21%、1.37%。从相对湿度变化来看:广场<林缘<林内,广场相对湿度日均值为68.57%,林缘相对湿度日均值为84.91%,林内相对湿度日均值为88.27%。从风速变化来看:广场的日均值最大,日变化范围在0~0.85m/s;林缘平均风速次之,日均值为0.39m/s;林内平均风速最小,日均值为0.21m/s;林内较林缘相比,风速降低35.41%;林内较广场相比,风速降低54.21%;林缘较广场相比,风速降低27.21%;从光照强度变化来看:林内光照强度的日均值为1371.68lux,,林缘光照强度的日均值为4582.01lux,广场光照强度的日均值为17641.63lux。说明夏季福建柏林内较林缘和广场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森林公园 福建柏 人体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毛竹林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研究
20
作者 王茜 王成 +3 位作者 任彬彬 许超 郭珺琪 张中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8期144-145,152,共3页
该文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为例,对生长季毛竹林内外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发现:(1)林内和林缘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曲线均呈“2峰2谷”型,林缘出现波峰和波谷时间有所提前或滞后。林内与林缘在11∶00-13∶00、17∶00-19∶00出... 该文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为例,对生长季毛竹林内外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发现:(1)林内和林缘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曲线均呈“2峰2谷”型,林缘出现波峰和波谷时间有所提前或滞后。林内与林缘在11∶00-13∶00、17∶00-19∶00出现全天的2个高峰;在7∶00-9∶00、15∶00-17∶00出现全天的2个低谷。林内颗粒物以细颗粒为主,而林缘则以粗颗粒物为主;(2)竹林内外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细颗粒物与粗颗粒物相比出现波峰和波谷的时间有所提前(或滞后);(3)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与小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与温、湿度和光照均呈正相关,但与风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生长季 空气颗粒物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