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木密集程度表达方式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胡艳波 惠刚盈 +1 位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共8页
林木密集程度是林分空间结构的重要属性,反映林木的疏密程度,包含一定的竞争信息,同时直观表达了林冠层对林地是否连续覆盖。如何通过构建空间结构参数准确量化单株林木周围和林分整体的密集程度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相邻木空间关系... 林木密集程度是林分空间结构的重要属性,反映林木的疏密程度,包含一定的竞争信息,同时直观表达了林冠层对林地是否连续覆盖。如何通过构建空间结构参数准确量化单株林木周围和林分整体的密集程度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相邻木空间关系为基础,采用模拟林分数据和实际林分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与林木距离有关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密集度,它以林分空间结构单元为基础,通过判断林分空间结构单元中树冠的连接程度分析林木的密集程度。密集度有5种取值,以中度级为岭脊,明确地定义了参照树所在的结构单元的林木密集程度,密集度的值越大说明参照树所处小环境林木密集程度越高,参照树可能面临的竞争越激烈,林冠层越连续覆盖;密集度值越小说明林木密集程度越低,参照树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小,参数生物学意义十分明显。在计算林分密集度时,综合考虑分布格局对于林木占据空间方位的影响,增加了参数的准确性。在模拟林分和吉林蛟河红松阔叶林、江西分宜大岗山杉木人工纯林等不同格局、不同密度、不同类型的林分密集程度研究中,密集度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密集度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结构参数相似,也可通过抽样调查直接获得,不需要测量距离,并为分析林分空间结构与林木竞争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如何突破技术上的限制,将密集度与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联合分析,实现空间结构参数的多元联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参数 林木密集度 结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韩民 惠刚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60,共5页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 e ibu ll分布。结...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 e ibu ll分布。结构丰富天然林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仅用2参数的W e ibu ll分布函数足以很好地表达。研究提出的描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是进一步用非耗时费力的因子预测距离分布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 WEIBULL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首次间伐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连金 惠刚盈 孙长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7,共6页
借助11年生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的逐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与林木间平均距离的比值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并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起始间伐年龄可通过林木树冠刚好完全重叠时间点(A1)和冠... 借助11年生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的逐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与林木间平均距离的比值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并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起始间伐年龄可通过林木树冠刚好完全重叠时间点(A1)和冠幅与林木平均距离的比值与该比值的极限值近似相等的时间点(A2)的平均值(A0)来确定;马尾松人工林4种不同造林密度(1 667(A)、3 333(B)、5 000(C)和6 667株.hm-2(D))林分的首次间伐时间分别约为9 a、7 a、5 a和5 a。并建立了马尾松的首次间伐年龄与造林密度的关系模型,其决定系数达0.98。与传统的方法相比,首次间伐时间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确定人工林首次间伐时间的方法有效、可行。由于此方法是一种定量化方法,且计算简便,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为人工林的间伐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冠幅 平均距离 RICHARDS方程 首次间伐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红松阔叶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徐海 惠刚盈 +4 位作者 胡艳波 李储山 林天喜 张显龙 吴相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691,共5页
为进一步揭示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红松阔叶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大坡经营区设立面积为1 hm2的样地,利用全站仪对高度1.3 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然后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等... 为进一步揭示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红松阔叶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大坡经营区设立面积为1 hm2的样地,利用全站仪对高度1.3 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然后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等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样地内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红松阔叶林中小径阶(胸径≤10 cm)林木占总株数的59.4%,其周围林木呈随机分布,与林分的总体分布格局一致。大径木的平均角尺度呈急剧下降的趋势,说明其相邻木挤在一起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相邻树木在其四周趋于均匀分布。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状态或亚优势地位,大径木全部处于优势地位。林木混交度随着胸径的增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竞争压力逐步减小,林木空间分布特征渐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 径阶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艳波 惠刚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特征、种群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混交度用来说明混交林中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明了混交林中任意一株树的最近相邻木为其他种的概率。迄今为止,国内外文... 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特征、种群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混交度用来说明混交林中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明了混交林中任意一株树的最近相邻木为其他种的概率。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中还未见到有关直接利用在表达树种隔离程度方面科学明了、在数据获取方面简单有效的混交度来成功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的报道。本文通过研究树种混交度期望值与观测值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交度的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 DM,并给出了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中国西北甘肃小陇山天然混交林中树种分布格局检验,与经典的聚集指数R相比,格局判断准确率达100%,明显克服了聚集指数的理论缺陷。这一方法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格局测度方法 林分空间结构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海 赵中华 +1 位作者 陈瑞生 姜彰标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进一步揭示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阔叶混交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天然阔叶混交林中设立了面积为3000m2(50m×60m)的样地2块,对胸径5.0cm及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胸径及角尺度、大... 为进一步揭示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阔叶混交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天然阔叶混交林中设立了面积为3000m2(50m×60m)的样地2块,对胸径5.0cm及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胸径及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结构参数,分析了样地内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林木株数分布呈异龄林特有的倒J形曲线。林分林木总体上属随机分布,大径木的平均角尺度呈急剧下降的趋势,相邻树木在其四周趋于均匀分布。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或亚优势地位,大径木全部处于优势地位。优势树种青冈栎属弱中度混交,优势地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混交林 径阶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38
7
作者 党普兴 侯晓巍 +1 位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90,共7页
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和构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 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和构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主要方面、决定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5个主要方面的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10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结构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中华 刘文桢 +4 位作者 石小龙 李安民 郭小龙 张弓乔 惠刚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9-766,共8页
[目的]为了解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每木定位监测样地重复观测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王安沟营林区内的锐齿栎天然林进行研究,从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构、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锐齿栎天然林群落... [目的]为了解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每木定位监测样地重复观测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王安沟营林区内的锐齿栎天然林进行研究,从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构、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结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次调查群落树种组成和优势树种的重要值排序变化不大,有2个稀少种退出群落,死亡林木40株,死亡率8.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树种空间多样性下降,优势树种的集中性变大,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下降。林分径级结构由典型的反"J"型分布变化为左偏的单峰状曲线;群落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林木分布格局仍为随机分布,中林层和上林层林木个体增加,垂直结构更趋复杂;树种隔离程度下降,建群种锐齿栎的优势度增强,膀胱果、白桦和青榨槭种群的优势度下降。[结论]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是一个复杂和缓慢的过程,6年间仅发生了一些微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锐齿栎 天然林 结构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沙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青海贵南县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冯益明 吴波 +3 位作者 卢琦 王学全 杨恒华 孙德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省贵南县3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贵南县大的地貌特征是以草地为基本景观基质,在广布的草地基质中,又大量分布荒漠(如干沟、沙地等)景观。20世纪70年代的景观受人为干扰...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省贵南县3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贵南县大的地貌特征是以草地为基本景观基质,在广布的草地基质中,又大量分布荒漠(如干沟、沙地等)景观。20世纪70年代的景观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为对景观的干扰力度增大;(2)1976年,景观斑块类型间优势度差异显著,景观破碎化指数小,多样性低;1996年以后,斑块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景观趋于复杂;(3)30年来,贵南县景观要素中草地、耕地、林地、建筑用地、以及未利用地向其他类型转化的速度总体呈加速状态。在1976—1996年期间,大面积草地被开垦为耕地;在1996—2006年期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另外,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向其他景观类型转移数量很少,贵南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重道远。(4)贵南县2016年景观格局预测显示:到2016年,草地、建筑用地、林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未利用地面积下降,贵南县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遥感 高寒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分状态的森林经营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温带林业研究》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现代森林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我国森林质量不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缺乏普适性强的宏观经营策略和行之有效的针对具体林分的微观经营技术。森林经营的原理就是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依照生态原理进行... 现代森林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我国森林质量不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缺乏普适性强的宏观经营策略和行之有效的针对具体林分的微观经营技术。森林经营的原理就是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依照生态原理进行森林空间结构调整。林分状态是对干扰条件下林分发育状况的最佳反映,高度概括了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结果,可从2个方面的8个指标对林分状态加以描述。本文依据林分状态特征将森林划分为7个状态类型,并给出了每种状态的宏观经营策略。基于林分状态划分森林状态类型独立于地域和树种,既可为制定普适性强的宏观经营策略提供可能,又可以拟定针对具体林分的微观经营技术。从国家层面基于林分状态进行森林经营类型划分并制定宏观森林经营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森林经营规划路径。传统的针对地域和树种而划定的森林类型并由此制定的宏观森林经营策略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状态 国家层面 经营规划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