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林业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丽娟 彭镇华 +2 位作者 郄光发 张曼胤 何春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7,共6页
根据江苏省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林业发展现状,建立江苏省林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保障体系4个综合层面的47个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及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等确定指标和分值,... 根据江苏省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林业发展现状,建立江苏省林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保障体系4个综合层面的47个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及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等确定指标和分值,依此对江苏省林业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林业处于刚起步的现代林业阶段,根据综合评价得分进一步分析了江苏省林业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林业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清 彭代平 +2 位作者 段柱标 王正良 孙启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访花昆虫种类与访花行为、花粉活力、交配系统等试验观测的结果表明:该植物的访花昆虫有17种,其中11种为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传粉者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pis cerana和迁粉蝶Catopsilia pomona,昆... 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访花昆虫种类与访花行为、花粉活力、交配系统等试验观测的结果表明:该植物的访花昆虫有17种,其中11种为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传粉者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pis cerana和迁粉蝶Catopsilia pomona,昆虫访花高峰每天有2次,第1次于花开后2 h(10:00—12:00)左右,第2次为16:00—17:00;花刚开放花粉就具有较高的活力,5 d以后还可达37.11%;柱头于开花当日便具有可授性,可授期可延续到花后6 d左右;人工自花和异花授粉的结果率分别为87.93%和86.66%,明显高于自然传粉的结果率,去雄后自然传粉的结果率为68.28%,明显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果率,表明小桐子不存在自交不亲和,但具有异花传粉的倾向,其结果率高低与柱头接受到的花粉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繁殖生物学 访花机制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交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业废弃物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桦幼苗生长效应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艾娟娟 厚凌宇 +4 位作者 邵国栋 李智超 蒙彩兰 卢立华 孙启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6,共11页
以林业废弃物木纤维、沤制树皮、椰糠和锯末为基质主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火烧土和碳化树皮以不同体积比配制16种配方基质,研究了16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幼苗的生... 以林业废弃物木纤维、沤制树皮、椰糠和锯末为基质主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火烧土和碳化树皮以不同体积比配制16种配方基质,研究了16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幼苗的生长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各配方基质对西桦幼苗的育苗效果,并筛选出适宜西桦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基质。结果表明:16种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和p H值分别为0.21~0.81 g·cm^(-3)、35.87%~63.35%、2.00%~21.74%、24.78%~53.03%、0.04~0.15 m S·cm^(-1)和p H 5.29~p H 7.4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为94.50~652.75 mg·kg^(-1)、3.37~72.67 mg·kg^(-1)、49.50~227.75 mg·kg^(-1)和5.45~43.80 g·kg^(-1)。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的T5[V(沤制树皮)∶V(锯末)∶V(碳化树皮)=6∶3∶1]至T16[V(锯末)∶V(椰糠)∶V(火烧土)∶V(珍珠岩)=3∶3∶2∶2]配方基质的电导率、持水孔隙度、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配方基质(对照),容重显著低于对照。不同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根冠比、单株根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的差异较小,其他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T11[V(木纤维)∶V(草炭)∶V(椰糠)=4∶3∶3]和T12[V(木纤维)∶V(草炭)∶V(椰糠)=3∶4∶3]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总干质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高径比、苗木质量指数和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T11和T12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0.444和0.440,西桦幼苗实际生长效果也较佳。为了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配方基质作为西桦幼苗育苗的最佳配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废弃物 西桦 配方基质 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花粉与柱头识别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律春燕 王雁 +1 位作者 朱向涛 李艳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88-1994,共7页
分别用TTC染色法和培养液培养法测定黄牡丹花粉的生活力和萌发率;并分别以5个芍药品种为母本,黄牡丹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用苯胺蓝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黄牡丹花粉在母本(‘墨玉双辉’、‘奇花露霜’、‘手扶银须’、‘金凤’和‘... 分别用TTC染色法和培养液培养法测定黄牡丹花粉的生活力和萌发率;并分别以5个芍药品种为母本,黄牡丹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用苯胺蓝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黄牡丹花粉在母本(‘墨玉双辉’、‘奇花露霜’、‘手扶银须’、‘金凤’和‘美菊’)柱头上的黏附、萌发以及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黄牡丹离体花粉生活力达64.9%、萌发率达68.7%。(2)授粉后24h,黄牡丹花粉在‘奇花露霜’、‘手扶银须’和‘金凤’柱头上的黏附数最多分别为134.5、80.9和100.5个,萌发花粉数也达到最多,分别为46.3、69.7和86.6,说明花粉与母本柱头的黏附性较好。(3)授粉后黄牡丹花粉黏附在柱头处及其附近的柱头乳突细胞内产生大量胼胝质;花粉管生长迟缓,且有扭曲、肿胀、结合、分枝等现象发生;少数花粉管能穿过柱头进入花柱,但常有胼胝质沉积其中。从黄牡丹花粉与5个芍药品种柱头的识别作用来看,受精前障碍是影响黄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牡丹 芍药 组间杂交 花粉 柱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测径对判定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丽 惠淑荣 +2 位作者 惠刚盈 胡艳波 徐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采用4块100 m×100 m的天然林样地材料,分别利用Clark&Evans聚集指数法和角尺度法分析了不同起测径下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判定与起测径的大小有关,起测径不同分布类型也会有变化,并且这种变化... 采用4块100 m×100 m的天然林样地材料,分别利用Clark&Evans聚集指数法和角尺度法分析了不同起测径下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判定与起测径的大小有关,起测径不同分布类型也会有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没有规律性,因此,在分析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时应采用相同的起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起测径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Clark&Evans指数 角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dyn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景乐 王军辉 +3 位作者 张守攻 张建国 孙晓梅 梁保松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5,共5页
Pilodyn是一种间接测定木材密度的无损检测仪器。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Pilodyn应用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Pilodyn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优点与不足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肯定了Pilodyn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的无损检测仪器,具有其低... Pilodyn是一种间接测定木材密度的无损检测仪器。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Pilodyn应用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Pilodyn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优点与不足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肯定了Pilodyn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的无损检测仪器,具有其低价、快速和准确获得大量试验数据的性能及其在林木材性改良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Pilodyn在我国用材林改良选择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PILODYN 无损检测 木材密度 遗传改良 材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分布格局研究的最小样本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海 惠刚盈 +4 位作者 胡艳波 李储山 林天喜 张显龙 吴相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利用角尺度法分析了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数学模型对抽样点数与对应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将拟合方程二阶导数开始趋近于0的点对应的样点数确定为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抽样调查的最小样本量,并利用9... 利用角尺度法分析了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数学模型对抽样点数与对应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将拟合方程二阶导数开始趋近于0的点对应的样点数确定为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抽样调查的最小样本量,并利用9块模拟样地及2块厄瓜多尔天然林样地的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求证最小样本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天然红松阔叶林空间分布格局调查的最小样本量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废弃物基质配方特性及其对柚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娟娟 厚凌宇 +4 位作者 邵国栋 李智超 卢立华 李朝英 孙启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VC)和火烧土(BS)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6种不同配方基质,并以柚木常用基质黄心土为主要基质原料的配方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作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不同基质的特性及其对柚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柚木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6种林业废弃物基质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16种林业废弃物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为0.1~0.8 g·cm-3, 35.87%~63.35%和24.78%~53.05%, pH值为5.29~7.43。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配方基质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电导率通气孔隙度均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T1),容重显著(P<0.05)低于T1。在不同基质中,柚木幼苗的各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10[V(木纤维)∶V(草炭)∶V(珍珠岩)∶V(蛭石)=5∶3∶1∶1], T11[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4∶3], T12[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3∶4]配方基质中柚木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主根长、单株侧根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苗木品质指数、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对应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柚木在T10,T11, T12配方基质中的生长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2, 0.42, 0.56,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0.22。为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和T10作为柚木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林业废弃物 柚木 苗木品质指数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现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2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于雪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2,共6页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园2747处,总面积1703万hm2;建立了国家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共962处,总面积1975万hm2;截至2012年,在16个省建立了50多个树种的原地保存林和天然采种林群体;截至2005年,全国共清查出古树名木285.3万株,绝大部分进行了挂牌保护。全国约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了较好保护。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今后应优先考虑如何提高原地保存的质量,解决保护区域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强对原地保存的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资源 原地保存 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试管不定根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清民 彭伟秀 +1 位作者 吕保聚 裴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采用二步生根法诱导生根,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试管嫩茎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诱导生根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属于诱生...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采用二步生根法诱导生根,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试管嫩茎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诱导生根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属于诱生根原基型;不定根上的侧根起源于中柱鞘细胞。核桃试管嫩茎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形成层细胞分裂;(2)转变为分生组织细胞群(即根原始细胞);(3)细胞群发育成可见的根原基; (4)根原基内细胞继续分裂分化形成根尖的外形,其内发育出维管束,并向外生长,穿过皮层,突破茎表皮。在组织培养条件下长出的不定根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构造,移栽后68 d出现次生构造。另外,试管苗根毛出现与否及其发育状况受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即生态条件可以改变组织发生及其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试管嫩茎 不定根 解剖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白超 赵中华 胡艳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145,共8页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途径。【方法】以3个地区共6块样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测定并记录林木坐标、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和健康状况,并计算和分析各样地林木通过胸径得到的竞争指数(CID),通过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得到的竞争指数(CI_(D-H))与通过实测树高得到的竞争指数(CIH)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森林类型林分通过胸径和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的2个经验计算途径都是可行的,且都能表达出通过实测树高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CIH)结果的95%以上。2个经验计算途径的效果与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呈显著正相关,当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低(R2<0.53)时,CI_(D-H)效果略差。【结论】由于CI_(D-H)计算过程较复杂,且当林分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较低时,竞争指数CI_(D-H)的应用效果比竞争指数CI_D略差,因此以胸径替代实测树高可作为该竞争指数的最佳经验计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胸径-树高曲线模型 经验计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利用与可持续经营状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1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0-1394,共5页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年进口林木种子15万kg以上,涉及50多个树种;每年出口林木种子30万kg和苗木400多种。近10年来,中国林木遗传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优先考虑对已保存的林木遗传资源的维护和资金补贴,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的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遗传改良 综合增益 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量化测度指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白超 惠刚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目的]为了客观恰当地量化表达林分水平上的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方法]采用6块定位样地数据,对比分析基于直径分布的Simpson(D_N)、Shannon(H_N)及单木断面积Gini系数(GC),基于直径大小分化度的Simpson(DT)、Shannon(HT)及其均值(T-)这... [目的]为了客观恰当地量化表达林分水平上的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方法]采用6块定位样地数据,对比分析基于直径分布的Simpson(D_N)、Shannon(H_N)及单木断面积Gini系数(GC),基于直径大小分化度的Simpson(DT)、Shannon(HT)及其均值(T-)这6种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量化测度指数,筛选出符合逻辑排序且具有较好辨别能力的直径大小多样性量化测度指数。[结果]6块样地的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逻辑排序为吉林胡桃楸针阔混交林经营样地>吉林胡桃楸针阔混交林对照样地>甘肃锐齿栎阔叶混交林经营样地>甘肃锐齿栎阔叶混交林对照样地>北京油松落叶松人工混交林样地>北京侧柏人工纯林;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更为成熟的吉林老龄林样地高于甘肃中龄林样地,经过至少5年结构化经营的样地高于对照样地,人工混交林样地高于人工纯林样地。基于直径分布的DN、HN和GC测度的6块样地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排序结果与逻辑排序不一致;基于直径大小分化度的D_T、H_T和珔T测度的各林分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排序与逻辑排序一致。[结论]基于直径分布的D_N、H_N和GC量化测度指数不能恰当地表达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基于直径大小分化度的D_T、H_T和珔T量化测度指数能恰当表达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相对D_T和H_T,珔T是一个连续型变量的测度指数,而且能从林分整体水平上量化林木间的大小分化程度,易于解释其生物学意义。因此,认为珔T是恰当表达及区分各林分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的最优量化测度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 直径分布 直径大小分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林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褚延广 苏晓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72-1278,共7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许多生物体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形式。林木是重要的植物类群和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NP作为新的分子标记已应用于松、杨、黄杉、桉和云杉等属的多个树种的遗传育种学研...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许多生物体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形式。林木是重要的植物类群和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NP作为新的分子标记已应用于松、杨、黄杉、桉和云杉等属的多个树种的遗传育种学研究,获得了包括核苷酸多样性、连锁不平衡及群体结构等相关的遗传信息,这些研究主要建立在对候选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NP的关联遗传学分析或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作图,已成为研究林木复杂数量性状的理想工具,对桉树和火炬松的关联遗传学研究发现,多个基因内的SNP位点与不同的木材性状相关联。利用SNP标记对林木遗传参数的估算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林木群体进化规律及其生态学意义。SNP标记在林木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必将极大地推动林木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单核苷酸多态性 核苷酸多样性 连锁不平衡 关联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桃主要品种坚果缝合线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齐静 马庆国 +1 位作者 杨建民 裴东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我国的农家核桃品种以和目前主栽的早实品种为试材,以美国主栽品种强特勒为标准品种,对坚果的缝合线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紧密度与其高度、内褶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栽植地变化无关。我国传统优良品种的缝合线紧密... 以我国的农家核桃品种以和目前主栽的早实品种为试材,以美国主栽品种强特勒为标准品种,对坚果的缝合线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紧密度与其高度、内褶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栽植地变化无关。我国传统优良品种的缝合线紧密度与强特勒无明显差异,而早实品种缝合线紧密度差与强特勒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缝合线 差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根系衰老研究方法与机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建锋 周金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5-410,共6页
根系衰老研究方法主要有根窗直接观测和挖根取样间接观测。在整株水平上,树木同化碳的能力,碳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尤其是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比例,对根的萌生和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地上部分的生长过程和健康状况也对根系的生长... 根系衰老研究方法主要有根窗直接观测和挖根取样间接观测。在整株水平上,树木同化碳的能力,碳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尤其是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比例,对根的萌生和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地上部分的生长过程和健康状况也对根系的生长和寿命有很大影响;当树木的生长环境受到某种胁迫时,树木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招致病原菌的危害,造成根系衰老和死亡。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干旱洪涝、干扰等胁迫和树木一土壤间的养分循环都会引起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对根系的衰老过程发生作用;季节变化使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理活动处于不同的旺盛期,从而使碳的分配方式有些改变,影响到根系的生长;土壤中养分的存在形式,某些离子的浓度也直接影响到根的寿命;病原菌对根系的危害与土壤中养分含量变化有关。所以,衰老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伴随着代谢,RNA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下降和(或)膜与细胞器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根系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环境诱导的草地早熟禾皱叶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蕾 孙振元 +2 位作者 巨关升 钱永强 彭镇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神舟3号”飞船搭载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Nassau’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皱叶突变株系PM2。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PM2突变株系叶片中表达的蛋白质进行解析(未搭载植株为对照),发现基本保持不变的蛋白质点有181个,上调节表达... “神舟3号”飞船搭载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Nassau’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皱叶突变株系PM2。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PM2突变株系叶片中表达的蛋白质进行解析(未搭载植株为对照),发现基本保持不变的蛋白质点有181个,上调节表达蛋白质点有15个,下调节表达蛋白质点有15个,失去表达蛋白质点有116个。选择19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谱分析,同源性查询后其中10个蛋白质点得到阳性结果,且PM2-058为谷氨酸合成酶类似蛋白,PM2-175为磷酸丙糖异构酶类似蛋白;CK-103为ATP酶依赖型26S蛋白酶体类似蛋白;CK-330为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类似蛋白;CK-376为硫氧还蛋白M前体类似蛋白;CK-391为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类似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环境 草地早熟禾 皱叶突变株系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韩民 惠刚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60,共5页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 e ibu ll分布。结...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 e ibu ll分布。结构丰富天然林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仅用2参数的W e ibu ll分布函数足以很好地表达。研究提出的描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是进一步用非耗时费力的因子预测距离分布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 WEIBULL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根系衰老研究评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启祥 张建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根系衰老是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其生理功能的衰退。目前,对根系衰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株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在整株水平上,树木同化C的能力、C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尤其是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比例,对根的萌生和衰老起着重... 根系衰老是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其生理功能的衰退。目前,对根系衰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株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在整株水平上,树木同化C的能力、C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尤其是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比例,对根的萌生和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地上部分的生长过程和健康状况也对根系的生长和寿命有很大影响;当树木的生长环境受到某种胁迫时,树木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招致病原菌的危害,造成根系衰老和死亡。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干旱洪涝、干扰等胁迫和树木—土壤间的养分循环都会引起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对根系的衰老过程发生作用;季节变化使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理活动处于不同的旺盛期,从而使C的分配方式有些改变,影响到根系的生长;土壤中养分的存在形式,某些离子的浓度也直接影响到根的寿命;病原菌对根系的危害与土壤中养分含量变化有关。所以,衰老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伴随着代谢,RNA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下降和(或)膜与细胞器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根系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属4种植物传粉特性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王赛宵 李清河 +2 位作者 徐军 高婷婷 辛智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9-51,75,共4页
根据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属4种植物在花期进行的人工控制性授粉实验及室内外调查分析,系统研究了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大白刺和泡泡刺4种白刺属植物的传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白刺属植物兼具杂交亲和与自交亲和的能力,更倾向... 根据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属4种植物在花期进行的人工控制性授粉实验及室内外调查分析,系统研究了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大白刺和泡泡刺4种白刺属植物的传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白刺属植物兼具杂交亲和与自交亲和的能力,更倾向于异交结实。繁育系统属于自交、异交相混合的兼性异交交配系统,存在风媒传粉的可能性,不能进行无融合生殖。白刺属植物的这些传粉特性表现出对干旱荒漠地区恶劣环境的较强生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属 传粉特性 控制性授粉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