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明 邵学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235,240,共5页
在简要介绍湿地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之后,依据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污染沉积物研究的相关成果,阐述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SEM/AVS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等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进行的主要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回顾了污染沉积物的... 在简要介绍湿地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之后,依据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污染沉积物研究的相关成果,阐述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SEM/AVS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等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进行的主要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回顾了污染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3大主要修复措施,重点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和思考,旨在为河流湖库沉积物及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评价及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风险评价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73
2
作者 张文敏 吴明 +3 位作者 王蒙 邵学新 姜小三 周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1360,共10页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和轻组有机质(LFOM)的变化。结果表明:(1)0~30 cm各土层,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和裸滩的SOC平均含量依次为3.87~5.08 g kg-1,6.46~6.78 g kg-1,4.33~4.48 g kg-1和4.99~5.25 g kg-1,互花米草SOC含量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类型;(2)互花米草DOC和LFOM平均含量分别为90.69~98.90 mg kg-1,2.35~2.95 g kg-1,高于相同土层的海三棱藨草、芦苇和裸滩,而裸滩ROC含量(2.06~2.22 g kg-1)却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三种类型;(3)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相同土层的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大小依次为裸滩〉海三棱藨草〉芦苇〉互花米草;(4) SOC和DOC、ROC、LFOM、全氮(TN)、土壤含水量、p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各指标与pH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强了滩涂湿地的固碳能力,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反映有机碳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轻组有机质 植被类型 杭州湾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生物量及N、P储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统贵 吴明 +1 位作者 虞木奎 萧江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8-1412,共5页
以慈溪杭州湾滨海湿地GEF项目区内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其地上生物量、氮、磷含量和储量在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旨在为GEF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随着时间... 以慈溪杭州湾滨海湿地GEF项目区内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其地上生物量、氮、磷含量和储量在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旨在为GEF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器官生物量逐渐增加,叶片和地上生物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此后又稍有降低,茎则在10月份达到最大;生长初期(4~5月份)叶片生物量氮、磷含量较高,6~7月份随着生物量剧增而迅速下降,8~9月份由于叶片生长放缓,含量又逐渐增加,此后随着叶片衰老又逐渐下降,而茎氮、磷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过程;各器官氮、磷储量与生物量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变化趋势与生物量基本相同;叶片氮、磷储量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28±3.88),(0.53±0.21)g/m2];茎和地上储量最大值则出现在9月份[分别为(7.33±2.22),(0.57±0.04),(16.48±1.07),(1.01±0.10)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物量 N、P含量 N、P储量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早期阶段入侵的抑制能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小齐 吴明 +2 位作者 邵学新 蒋跃平 王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8-613,共6页
为了解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入侵抑制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以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具有相同演替阶段的3种优势土著草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荻(Miscanthus sacch... 为了解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入侵抑制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以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具有相同演替阶段的3种优势土著草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为参照,调查了不同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和地上部分生长(株高和基径)情况,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光照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土著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和地上部分生长与群落光照水平和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著群落显著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P<0.05),白茅群落还显著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生长(P<0.05)。(2)土著群落降低了群落冠层光照水平,土著群落冠层中部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白茅群落和荻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芦苇群落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P<0.05),冠层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荻、芦苇、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与其邻株株高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3)土著群落土壤肥力低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白茅群落土壤肥力最低,但多数指标与芦苇群落和荻群落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遮光可能是土著群落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早期入侵的主要机制,而较低的土壤肥力水平可能与光竞争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土著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的抑制。通过筛选和培育那些能同时降低群落光照水平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土著群落可有效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群落 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越冬白头鹤觅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焦盛武 蒋科毅 +3 位作者 左奥杰 吴明 雷光春 周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2-397,共6页
食物资源和人为干扰影响越冬候鸟的觅食行为。本研究通过对白头鹤Grus monacha觅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越冬期的觅食生境利用方式。结果显示,白头鹤优先选择在人工生境取食稻谷和蚕豆;同时也会取食自然生境中下江... 食物资源和人为干扰影响越冬候鸟的觅食行为。本研究通过对白头鹤Grus monacha觅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越冬期的觅食生境利用方式。结果显示,白头鹤优先选择在人工生境取食稻谷和蚕豆;同时也会取食自然生境中下江委陵菜Potentilla limprichtii和蓼子草Polygonum criopolitanum的根。白头鹤在人工生境的行为主要为觅食,其行为时间比例极显著高于自然生境(P<0.01);在自然生境中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人工生境中(P<0.05);但在人工生境中警戒频次显著高于自然生境(Z=-4.772,P<0.01),因更易受到干扰。相对于自然生境的食物,稻谷和蚕豆能提供更高的能量,且容易获取。人为干扰限制了白头鹤最优觅食理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越冬 觅食行为 食物资源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邵学新 吴明 +1 位作者 蒋科毅 贾兴焕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对杭州西溪湿地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底泥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底泥表层和剖面重金属Cu、Zn、Cr、Pb、Cd、Hg和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湿地保护措施和水体干扰类型等因素对底泥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重金属的可能来源,... 对杭州西溪湿地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底泥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底泥表层和剖面重金属Cu、Zn、Cr、Pb、Cd、Hg和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湿地保护措施和水体干扰类型等因素对底泥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方法对底泥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底泥7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除Hg和As外,其他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当地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元素间的不同相关性指示底泥污染物的多种来源。Zn和Cd在底泥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土壤,指示底泥中有不同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来源。空间上,底泥污染物的分布与人为活动干扰的强度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景区外围样点污染物含量要高于景区内样点,且景区外围样点重金属污染物仍然处于一个增加的趋势,而景区内污染物输入则呈现为减少的态势。水体类型对底泥重金属的影响一般表现为封闭池塘和大水面中底泥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普通河道中的含量。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西溪湿地的整体生态风险较轻微,元素中Cd和Hg具有中等生态风险,其余为轻微生态风险。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风险评价结果则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湿地 重金属 影响因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和底泥N、P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明 邵学新 蒋科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7-591,共5页
By research on wetland 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s of Xixi Wetland,which is the first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had been improved especially i... By research on wetland 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s of Xixi Wetland,which is the first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had been improved especially in Wuchang Creek and Deep Pond after sediment dredging.The other inspecting points were still bad and belonged to V or worse than V standard of water quality,which would not be qualified for the tourism.The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were low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0-20 cm) of wetland.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1.79 g·kg-1 and 0.80 g·kg-1 respectively.Spatially,the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were lower in center wetland than that in outside.And it was the same situation in sediment dredging creeks.The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profiles indicat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s had been reduced in center wetland,while it was improved in outside creeks which were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The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sediments of Xixi Wetlan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wetland.However, the results of primarily assessment remind us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nutrient contents in sediments of Xixi Wetland,which had reached the environmental criterions.All the conclusions above w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farther reclamations of Xixi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湿地 水环境质量 营养盐含量 分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滨海滩涂盐基阳离子对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统贵 吴明 +2 位作者 虞木奎 萧江华 成向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022-6028,共7页
滨海滩涂由于其高含盐量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目前有关滩涂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较多,但不同区域盐基离子组成不同,且对植物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以杭州湾南岸不同年代形成的滩涂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了50个样... 滨海滩涂由于其高含盐量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目前有关滩涂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较多,但不同区域盐基离子组成不同,且对植物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以杭州湾南岸不同年代形成的滩涂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了50个样方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的组成、分布和植物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等,采用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4种盐基阳离子对物种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滩涂4种主要盐基阳离子含量(g/kg)大小顺序为Ca2+>Na+>Mg2+>K+,其中Ca2+占到总含量的61.97%;经DCCA分析发现4种盐基阳离子对植物群落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但以Ca2+的影响程度最大;随着盐基离子含量的逐渐降低,物种数量逐渐增加,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同时也发现Ca2+对两种多样性指数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滨海湿地 盐基离子 DCCA 植物分布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湿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邵学新 吴明 蒋科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8,62,共5页
以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对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HCH和DDT的残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污染物的潜在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土壤中HCH和DDT均有检出,∑HCHs平均含量为18.44 ... 以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对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HCH和DDT的残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污染物的潜在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土壤中HCH和DDT均有检出,∑HCHs平均含量为18.44 ng.g-1,∑DDTs平均含量为20.80 ng.g-1,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差异不是很明显。HCH在柿园、竹园、芦苇滩地、菜地和其他5种利用类型土壤中的残留差异不大,而DDT在菜地土壤的残留高于其他4种类型。采样点土壤中∑HCHs和∑DDTs含量均低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西溪湿地土壤DDT残留较低,而HCH残留相对较高。生态风险分析显示,西溪湿地土壤中HCH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西溪湿地 HCH DDT 残留水平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叶片化感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成 陈晓德 +3 位作者 吴明 贺丽 叶小齐 范庭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90,共9页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25,0.050和0.100gDW/mL)芦苇叶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O~45d),随芦苇浸提液浓度升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基径和株高的累积生长量显著下降,死亡...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25,0.050和0.100gDW/mL)芦苇叶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O~45d),随芦苇浸提液浓度升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基径和株高的累积生长量显著下降,死亡数随浓度升高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持续降低,且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越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低浓度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处理时间持续上升,但当浓度继续升高,则二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随芦苇叶浸提液浓度升高而上升,且二者随处理时间呈持续升高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且该趋势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剧。可见,随浸提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芦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胁迫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 芦苇 加拿大一枝黄花 抗氧化酶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蒋万祥 贾兴焕 +1 位作者 唐涛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670-5681,共12页
为研究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机理及高岚河硫铁矿对香溪河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2006年9月、11月及2007年1月、3月、5月、7月对高岚河3个河段12个样点(受损河段G1—G3、恢复河段G4—G8、对照河段D1—D4)底栖动物进行... 为研究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机理及高岚河硫铁矿对香溪河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2006年9月、11月及2007年1月、3月、5月、7月对高岚河3个河段12个样点(受损河段G1—G3、恢复河段G4—G8、对照河段D1—D4)底栖动物进行了调研,同时测定了各样点水体金属含量(Cd、Cr、Cu、Mn、Pb、Zn、Fe、Al、Ca和Mg)、pH值、电导、水温、总溶解性固体、盐度、溶氧、流速、水深、水面宽度等理化指标。对3个河段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受损河段金属含量及电导、总固体悬浮物明显高于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受损河段pH值显著低于其他河段;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各项理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共采集底栖动物213种,隶属7纲,59科,四节蜉(Baetis sp.)、侧枝纹石蛾(Ceratopsyche sp.)、锯形蜉(Serratella sp.)和扁蜉(Heptagenia sp.)为研究区域优势类群;功能摄食类群相对丰度收集者最大,刮食者和滤食者次之,捕食者和撕食者最小,分别为48.8%、20.6%、17.0%、9.0%、4.7%。受损河段底栖动物各功能摄食类群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且组成相对单一;刮食者对酸性矿山废水反应最为敏感。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表明,受损河段底栖动物各功能摄食类群群落结构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存在较大差异,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典型对应分析发现,矿山酸性废水的排放是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酸性矿山废水 高岚河 香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矿山废水对底栖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贾兴焕 蒋万祥 +3 位作者 李凤清 唐涛 段树桂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20-4629,共10页
酸性矿山废水中低的pH和高浓度的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影响巨大。依据"参照(Control)-受损(Impaired)-恢复(Recovery)"的设计方法,对高岚河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的河段、不受影响的河段及恢复河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栖藻类... 酸性矿山废水中低的pH和高浓度的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影响巨大。依据"参照(Control)-受损(Impaired)-恢复(Recovery)"的设计方法,对高岚河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的河段、不受影响的河段及恢复河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栖藻类密度、叶绿素a浓度、无灰干重及自养指数等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明显,且枯水期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自养指数与各金属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显著负相关,可以很好地指示矿山酸性废水对底栖藻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高岚河 底栖藻类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更新前后鸟类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科毅 于明坚 +2 位作者 李必成 丁平 徐学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0-646,共7页
采用25m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浙江省象山县的20~30龄马尾松人工林及其受松材线虫侵袭12a后长成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被结构差异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处于优势地位的取食集团,在马尾松林中为林下杂食鸟、... 采用25m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浙江省象山县的20~30龄马尾松人工林及其受松材线虫侵袭12a后长成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被结构差异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处于优势地位的取食集团,在马尾松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可变高度食虫鸟及低层叶簇食虫鸟,在常绿阔叶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和中层林冠食虫鸟;在马尾松林转变为常绿阔叶林过程中,低层叶簇食虫鸟、林下杂食鸟和林下灌草丛筑巢鸟数量开始减少。马尾松林与其受侵袭产生的常绿阔叶演替林之间,记录的总物种数量分别为26和25种,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达到了约0.65,这可能在于两种植被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的继承性的缘故;而马尾松林由于拥有发育良好的林下植被及相应的更多的食物资源和更为适宜的林下层取食和筑巢环境,鸟类平均多度显著更高。结果表明,拥有包括木荷幼苗在内的良好林下植被的马尾松中龄林,能在遭受松材线虫病后的10a左右时间内迅速更新为具有郁闭林冠的以木荷为主要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在马尾松林转变为常绿阔叶林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并不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常绿阔叶林 鸟类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和锋 李会欣 +3 位作者 邵学新 房聪玲 叶小齐 吴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地表水及其不同持续时间的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以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地表水及其不同持续时间的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海滨木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POD活性持续升高,到胁迫的第26天,低盐度地表水胁迫下各处理的POD活性分别高出对照的150%、180%;胁迫解除后20 d,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低盐度地表水>高盐度海水,与海水胁迫相比,地表水胁迫下植物叶片的SOD和POD活性较高,持续时间长,海滨木槿的受害程度小,说明海滨木槿对研究区低盐度地表水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水淹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