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滴灌条件下杨树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和N、P、K积累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2 位作者
孙尚伟
彭晶晶
马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及N、P、K积累量模型,针对1~4年生杨树人工林幼林,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及N、P、K营养元素积累量,运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绘点拟合方式得出1~4年杨树幼林树高曲线方程;采用...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及N、P、K积累量模型,针对1~4年生杨树人工林幼林,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及N、P、K营养元素积累量,运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绘点拟合方式得出1~4年杨树幼林树高曲线方程;采用数学模型拟合1~4年生杨树幼林单株材方程式、生物量方程式以及N、P、K积累量方程式,并依据统计学从中选出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模型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灌施肥条件下107杨幼林N、P、K养分吸收量与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2 位作者
孙尚伟
傅建平
刘俊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0,共5页
杨树以其生长迅速、产量大、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繁殖、易更新等特性,成为我国主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常作为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来经营;同时,它在解决我国用材短缺和生态问题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过程中,施...
杨树以其生长迅速、产量大、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繁殖、易更新等特性,成为我国主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常作为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来经营;同时,它在解决我国用材短缺和生态问题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过程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杨树树高、胸径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不同。水和肥(主要是N肥)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7杨人工林
滴灌
施肥
N、P、K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冠刺槐幼林树体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2 位作者
刘俊琴
王伟
石立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加13.6%、11.1%和11.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2)带干苗造林会发生死干现象,死干率高达52.30%,极大影响干形;(3)截干苗造林当年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株、抹芽及短截竞争枝都会降低窄冠刺槐造林当年的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生长量表现为不定株、不抹芽>定株、不抹芽>定株、抹芽,这种对生长的负面影响在造林后第3年会减弱或消除;(4)截干造林当年不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于当年冬季或第2年初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去萌留主干并去除顶端竞争枝,可获得最大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并可以保持良好干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冠刺槐
幼林
苗木类型
树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冠刺槐根系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6-522,共7页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m,在行间可达到5.0m;主根可深达2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m,在行间可达到5.0m;主根可深达2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e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160.2~10940.55kg·hm^-2和970.35~1607.4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15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0~20cm土层内,而直径D≥15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em土层内;在水平方向上,直径D≥5mm的根数量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减少,而直径D〈1mm的根数量则随距树干距离增大而增大,主要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1.5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冠刺槐
林分
根系
形态特性
分布特征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2 位作者
孙尚伟
刘俊琴
刘志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试验并测定不同灌溉时长和停灌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揭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
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试验并测定不同灌溉时长和停灌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揭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不同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在连续滴灌6 h过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大都呈现由快速上升到缓慢上升到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2)连续滴灌1.5、2.5和5.5 h,可分别使土壤20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连续滴灌2.5和4.5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和距滴头水平距离2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3)在不同时长的灌溉后,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时就达到峰值时,停灌后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6 h才达到峰值时,达到峰值后则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4)连续滴灌2、3和5 h,可分别使土壤20 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连续滴灌3、4和6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距滴头水平距离20和3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滴灌
土壤体积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冠刺槐无性系根段扦插育苗研究
6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3 位作者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无性系
扦插育苗
根段直径
根段长度
扦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对楸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
44
7
作者
张博
兰再平
+1 位作者
马可
胡海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9-753,共5页
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温室中,保证生根期空气温度18 28℃,空气相对湿度90%95%,以圆基长果楸为材料进行了楸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并对生根率及生根性状进行了研究。对比了ABT-1和NAA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处理时间的组合,以...
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温室中,保证生根期空气温度18 28℃,空气相对湿度90%95%,以圆基长果楸为材料进行了楸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并对生根率及生根性状进行了研究。对比了ABT-1和NAA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处理时间的组合,以及泥炭、珍珠岩、河沙、蛭石不同配比的基质组合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000 mg.kg-1ABT-1或1 000 mg.kg-1NAA滑石粉稀释粉剂速蘸的激素处理对楸树嫩枝扦插较适宜;楸树嫩枝扦插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1∶1;采用该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组合的楸树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嫩枝扦插
生根率
生根性状
激素处理
基质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的水分运移
被引量:
18
8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2 位作者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湿润锋随着滴灌时长的增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每增加1h滴灌时长,土壤湿润锋的垂直运移距离的增幅逐渐减小,水平运移距离的增幅则大小不一;在各时长滴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将继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移1~3h,在垂直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2~10cm,除在土壤最深处的水平继续运移距离明显较大外,在各土壤深处水平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1~10cm;在持续滴灌1~6h后,土壤湿润锋最终可以垂直运移到36~69cm,水平运移到32~57cm,持续滴灌3~4h后即可在0~40cm土层内形成以滴头为圆心,半径30~40cm的土壤湿润体;持续滴灌1~3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扁半椭球体,持续滴灌4~6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长半椭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滴灌
土壤水分运移
土壤湿润锋
土壤湿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滴灌对107杨人工林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0
9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2 位作者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为了探索地面滴灌栽培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的2年生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分析...
为了探索地面滴灌栽培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的2年生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了2种栽培条件下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及其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滴灌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仅为1.3 m,而常规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达到4.5 m;滴灌栽培杨树根系行间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8倍,顺行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2倍;滴灌栽培杨树侧根数量是常规栽培的2.0倍。(2)滴灌栽培杨树个体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1.8倍和1.2倍,主根和Ⅰ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近乎相同,而Ⅱ级和Ⅲ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则远远大于常规栽培。(3)滴灌栽培杨树林分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2.0、1.1倍,径级在5≤D<10 mm、10≤D<15 mm和D≥1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相近,而径级在D<1 mm和1≤D<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远大于常规栽培。(4)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的根系均主要分布在0 40 cm的土层内,滴灌栽培4/5和常规栽培2/3的根系特别是吸收根(D<1 mm)分布在0 20 cm深的土层内。(5)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距离树干基部0 1.0 m的范围内,滴灌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株间方向(滴灌带铺设方向),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则相对均匀分布在树体四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滴灌
107杨
根系
分布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
14
10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2 位作者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0-523,共4页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滴灌对107杨幼林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1 位作者
孙尚伟
刘俊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以北京永定河沙地107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比较滴灌和常规沟灌对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栽培107杨,2、3年生幼龄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3.37、41.15 m3/hm2,是沟灌的2.22、1.68倍。滴灌能明显促进107杨各器官的生长,增加生物产量,滴...
以北京永定河沙地107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比较滴灌和常规沟灌对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栽培107杨,2、3年生幼龄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3.37、41.15 m3/hm2,是沟灌的2.22、1.68倍。滴灌能明显促进107杨各器官的生长,增加生物产量,滴灌栽培使3年生杨树单株的干生物量为沟灌的2.42倍,并且滴灌还能提高107杨幼林体内含水率。滴灌栽培107杨幼林2、3年生的水分利用率分别是0.84和3.89 m3/hm2,分别是沟灌的1.91倍和2.84倍。滴灌能减少107杨幼林田间养分的流失,显著提高107杨幼林田间各养分利用率,同时对107杨单株植物各养分利用率也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7杨
杨树生长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2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3 位作者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6-953,共8页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滴灌
杨树人工林
细根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条件下杨树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和N、P、K积累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彭晶晶
马鑫
机构
湖南省
林业
厅造林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欧美杨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6YFD0600401)
文摘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及N、P、K积累量模型,针对1~4年生杨树人工林幼林,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及N、P、K营养元素积累量,运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绘点拟合方式得出1~4年杨树幼林树高曲线方程;采用数学模型拟合1~4年生杨树幼林单株材方程式、生物量方程式以及N、P、K积累量方程式,并依据统计学从中选出最优模型。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模型
滴灌
Keywords
poplar plantation
model
drip irrigation
分类号
S7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施肥条件下107杨幼林N、P、K养分吸收量与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刘俊琴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大兴区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速生丰产林自动化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2009-4-48)
文摘
杨树以其生长迅速、产量大、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繁殖、易更新等特性,成为我国主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常作为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来经营;同时,它在解决我国用材短缺和生态问题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过程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杨树树高、胸径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不同。水和肥(主要是N肥)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
关键词
107杨人工林
滴灌
施肥
N、P、K养分
Keywords
poplar plantation
drip irrigation
fertilization
N, P, and K nutrient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冠刺槐幼林树体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王伟
石立忠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民权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4018)
文摘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加13.6%、11.1%和11.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2)带干苗造林会发生死干现象,死干率高达52.30%,极大影响干形;(3)截干苗造林当年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株、抹芽及短截竞争枝都会降低窄冠刺槐造林当年的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生长量表现为不定株、不抹芽>定株、不抹芽>定株、抹芽,这种对生长的负面影响在造林后第3年会减弱或消除;(4)截干造林当年不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于当年冬季或第2年初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去萌留主干并去除顶端竞争枝,可获得最大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并可以保持良好干形。
关键词
窄冠刺槐
幼林
苗木类型
树体管理
Key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el. ‘ Zhaiguan’
young plantation
type of planting stock
stem management
分类号
S79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冠刺槐根系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6-522,共7页
基金
林业新技术新产品中间试验项目([2004]13号)
文摘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m,在行间可达到5.0m;主根可深达2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e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160.2~10940.55kg·hm^-2和970.35~1607.4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15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0~20cm土层内,而直径D≥15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em土层内;在水平方向上,直径D≥5mm的根数量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减少,而直径D〈1mm的根数量则随距树干距离增大而增大,主要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1.5m范围内。
关键词
窄冠刺槐
林分
根系
形态特性
分布特征
生物量
Keywords
narrow-crown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clone
stand
root system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分类号
S79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刘志仁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北京市大兴区六合庄林场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基金
"948"国家林业局引进项目(2009-4-48)
文摘
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试验并测定不同灌溉时长和停灌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揭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不同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在连续滴灌6 h过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大都呈现由快速上升到缓慢上升到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2)连续滴灌1.5、2.5和5.5 h,可分别使土壤20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连续滴灌2.5和4.5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和距滴头水平距离2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3)在不同时长的灌溉后,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时就达到峰值时,停灌后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6 h才达到峰值时,达到峰值后则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4)连续滴灌2、3和5 h,可分别使土壤20 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连续滴灌3、4和6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距滴头水平距离20和3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停灌后48 h内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滴灌
土壤体积含水量
Keywords
poplar plantation
drip irrigation
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分类号
S72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冠刺槐无性系根段扦插育苗研究
6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华北
林业
实验中心
孟州市
林业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4018)
文摘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
关键词
刺槐
无性系
扦插育苗
根段直径
根段长度
扦插方法
Keywords
black locust
clone
cutting propagation
diameter of root segments
length of root segments
planting methods
分类号
S723.13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对楸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
44
7
作者
张博
兰再平
马可
胡海姿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9-753,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智能控制技术引进"(2005-4-53)
文摘
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温室中,保证生根期空气温度18 28℃,空气相对湿度90%95%,以圆基长果楸为材料进行了楸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并对生根率及生根性状进行了研究。对比了ABT-1和NAA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处理时间的组合,以及泥炭、珍珠岩、河沙、蛭石不同配比的基质组合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000 mg.kg-1ABT-1或1 000 mg.kg-1NAA滑石粉稀释粉剂速蘸的激素处理对楸树嫩枝扦插较适宜;楸树嫩枝扦插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1∶1;采用该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组合的楸树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83%。
关键词
楸树
嫩枝扦插
生根率
生根性状
激素处理
基质配方
Keywords
Catalpa bungei softwood cutting rooting rate rooting trait hormone treatment medium mixture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的水分运移
被引量:
18
8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大兴区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速生丰产林自动化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2009-4-48)
文摘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湿润锋随着滴灌时长的增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每增加1h滴灌时长,土壤湿润锋的垂直运移距离的增幅逐渐减小,水平运移距离的增幅则大小不一;在各时长滴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将继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移1~3h,在垂直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2~10cm,除在土壤最深处的水平继续运移距离明显较大外,在各土壤深处水平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1~10cm;在持续滴灌1~6h后,土壤湿润锋最终可以垂直运移到36~69cm,水平运移到32~57cm,持续滴灌3~4h后即可在0~40cm土层内形成以滴头为圆心,半径30~40cm的土壤湿润体;持续滴灌1~3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扁半椭球体,持续滴灌4~6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长半椭球体。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滴灌
土壤水分运移
土壤湿润锋
土壤湿润体
Keywords
poplar plantation
drip irrigation
soil water movement
wet soil front
wet soil body
分类号
S72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滴灌对107杨人工林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0
9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北京市大兴区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速生丰产林自动化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2009-4-48)
文摘
为了探索地面滴灌栽培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的2年生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了2种栽培条件下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及其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滴灌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仅为1.3 m,而常规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达到4.5 m;滴灌栽培杨树根系行间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8倍,顺行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2倍;滴灌栽培杨树侧根数量是常规栽培的2.0倍。(2)滴灌栽培杨树个体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1.8倍和1.2倍,主根和Ⅰ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近乎相同,而Ⅱ级和Ⅲ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则远远大于常规栽培。(3)滴灌栽培杨树林分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2.0、1.1倍,径级在5≤D<10 mm、10≤D<15 mm和D≥1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相近,而径级在D<1 mm和1≤D<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远大于常规栽培。(4)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的根系均主要分布在0 40 cm的土层内,滴灌栽培4/5和常规栽培2/3的根系特别是吸收根(D<1 mm)分布在0 20 cm深的土层内。(5)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距离树干基部0 1.0 m的范围内,滴灌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株间方向(滴灌带铺设方向),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则相对均匀分布在树体四周。
关键词
地面滴灌
107杨
根系
分布
生物量
Keywords
ground drip irrigation
Populus x euramericana cv. '74/76'
root system
distribution
biomass
分类号
S7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
14
10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河南省濮阳市
林业
科学
研究
所
河南省淮阳县
林业
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0-523,共4页
文摘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Keywords
black locust
narrow-crown clone
selection & breeding
分类号
S79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滴灌对107杨幼林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机构
湖南省
林业
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2009-4-48)
文摘
以北京永定河沙地107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比较滴灌和常规沟灌对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栽培107杨,2、3年生幼龄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3.37、41.15 m3/hm2,是沟灌的2.22、1.68倍。滴灌能明显促进107杨各器官的生长,增加生物产量,滴灌栽培使3年生杨树单株的干生物量为沟灌的2.42倍,并且滴灌还能提高107杨幼林体内含水率。滴灌栽培107杨幼林2、3年生的水分利用率分别是0.84和3.89 m3/hm2,分别是沟灌的1.91倍和2.84倍。滴灌能减少107杨幼林田间养分的流失,显著提高107杨幼林田间各养分利用率,同时对107杨单株植物各养分利用率也有一定提升。
关键词
107杨
杨树生长
滴灌
Keywords
‘107'poplar
Poplar growth
Drip irrigation
分类号
S7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2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项目办公室
大兴区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6-95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欧美杨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6YFD0600401)
文摘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地面滴灌
杨树人工林
细根
空间分布
Keywords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poplar plantation
fine root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滴灌条件下杨树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和N、P、K积累量模型研究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彭晶晶
马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滴灌施肥条件下107杨幼林N、P、K养分吸收量与施肥量研究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刘俊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窄冠刺槐幼林树体管理技术研究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王伟
石立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窄冠刺槐根系的研究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刘志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窄冠刺槐无性系根段扦插育苗研究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对楸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张博
兰再平
马可
胡海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的水分运移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地面滴灌对107杨人工林根系分布的影响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面滴灌对107杨幼林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秘洪雷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