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圆满完成《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项目
1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07年第6期F0002-F0002,1,共2页
200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标承担了广州市林业局的《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招标项目。
关键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发展 广州市 规划 招标项目 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创新举措与发展对策——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廖超 裴男才 +1 位作者 叶天一 周长品 《温带林业研究》 2022年第4期76-80,共5页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本文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科研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介绍了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创新做法,提出逐步优化科技管理制度、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梳理各类科技平台资源、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进科技领域新改革,充分发挥本所特色,为区域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同类林业科研院所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制度建设 信息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探析——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廖超 叶天一 裴男才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成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的六个维度将科研项目进行四级分类,实现四级管理,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量化管理,对林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发展及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管理 管理体系 分类管理 量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4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非木质林产品 产品开发 科研院所 加工与利用 工程设计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5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我所为依托,建立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利用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活性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工中试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开展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与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 重点实验室 非木质林产品 林化产品 林产化工 林业生物质 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6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我所为依托,建立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利用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活性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工中试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开展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与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点实验室 非木质林产品 林化产品 林产化工 林业生物质 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在科普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为例
7
作者 李伟 武高洁 +2 位作者 张曼胤 庄春艳 梅秀英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做好林业科普工作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创新则是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具有承上启下、智力资源丰富和掌握前沿知识等特点。湿地科普工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有效性,科普对象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科研院... 做好林业科普工作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创新则是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具有承上启下、智力资源丰富和掌握前沿知识等特点。湿地科普工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有效性,科普对象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开展科普工作既有利于党员自身的发展与提升,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湿地科普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模拟的森林火灾风险定量评估——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宗学政 田晓瑞 +1 位作者 马帅 刘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90,共8页
【目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利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火发生可能性及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识别区域内的高火灾风险区是开展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森林燃烧概率、潜在火行为和暴露性综合评估一个区域的森林火... 【目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利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火发生可能性及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识别区域内的高火灾风险区是开展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森林燃烧概率、潜在火行为和暴露性综合评估一个区域的森林火灾风险,为林火管理部门开展林火管理和可燃物处理提供指导。【方法】利用燃烧概率模型(Burn-P3)在景观尺度上模拟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所属林区的燃烧概率、潜在火强度、蔓延速度及火发生类型。根据火对周围城镇和水源的潜在环境和安全问题计算火灾暴露性。综合这些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森林火灾风险,分析火灾风险的空间特征和不同类型植被的燃烧性差异。【结果】火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平均燃烧概率为0.0401,燃烧概率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的5.3%和2.3%。火烧以地表火和间歇性树冠火为主,平均火强度及蔓延速度分别为2043.6 kW/m2和2.5 m/min。火行为指数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17.3%和6.2%。针阔混交林的燃烧概率和潜在火行为指数最高,阔叶林的燃烧概率及潜在火行为指数最低,但其暴露性指数最高。火灾风险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风险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19.7%和6.5%,针阔混交林的火灾风险指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结论】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的燃烧概率较低,但潜在火行为指数较高。城镇和水源附近森林的火灾风险等级高,是林火管理的重点区域。部分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存在发生稳进树冠火的可能,可以通过可燃物处理措施来减少可燃物梯及地表易燃可燃物,降低火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燃烧概率 火行为 风险评估 火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召开科技期刊工作座谈会
9
作者 王建兰 张新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年第9期50-51,共2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及图书馆管理工作,提高期刊质量,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举办的2016年宣传及信息化工作培训会议期间,7月15日下午,院办专门主持召开了期刊工作座谈会。
关键词 科技期刊工作 岩泉 图书馆管理工作 编辑质量 编辑队伍 精品期刊 编辑人员 编辑工作 优质稿源 办刊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综合性社区鸟类群落构成及其季节变化——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社区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诗 王成 +2 位作者 韩丹 孙宝强 赵伊琳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了解城市社区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点,文章以城市鸟类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利用样线法对林科院社区进行实地鸟类调查,并通过鸟类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数探讨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规律。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1种... 为了解城市社区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点,文章以城市鸟类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利用样线法对林科院社区进行实地鸟类调查,并通过鸟类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数探讨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规律。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1种,其中,留鸟12种、旅鸟10种、夏候鸟4种、冬候鸟3种;全年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鸟类区系以古北界为主,生态类群以鸣禽为主,取食方式以虫食性为主;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显著(从种类看,秋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并于10月份达到了峰值;从数量看,冬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并于8月份达到最低值,11月份达到最高值);鸟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候鸟的季节性迁徙和留鸟的季节性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结构特征 季节变化 鸟类多样性 城市综合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与实践
11
作者 吕全 骆有庆 南小宁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89,共15页
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已成为影响森林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以大面积人工林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国土绿化行动的持续开展,病、虫、鼠等有害生物对林业建设成果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威胁。本文在分析中国林业... 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已成为影响森林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以大面积人工林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国土绿化行动的持续开展,病、虫、鼠等有害生物对林业建设成果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威胁。本文在分析中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形成的历史背景,回顾了代表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实践。随着松毛虫、光肩星天牛、松材线虫病等防控实践的有效探索,以及基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生态调控(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EPM)赋予了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策略新的时代内涵和行业属性。林业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是综合治理策略的提升和具像化,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主要发展方向。论文展望了林业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以期为防控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策略 林业有害生物 入侵物种 生态调控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对中国林业的影响及展望
12
作者 谢阳生 雷相东 高文强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国森林经营理念的深远影响;详细探讨了中国在合作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深入剖析了这些先进理念如何有效融入中国森林管理实践。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国际合作在技术交流及创新、政策及标准制定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对中国森林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基于深入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展望了未来森林经营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家或地区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以及通过优化合作模式与机制提升合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项目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森林可持续经营 技术革新 中国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林学》《林业科学》创刊号内容看中国近代木材研究的演进
13
作者 马青 黄瑞颜 +1 位作者 韩雁明 傅峰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林业科学》创刊于195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21年中华森林会创办的我国第一份林学杂志《森林》,1922年《森林》被迫停刊后,1929年由《林学》承继。2025年是《林业科学》创刊70周年,特撰此文探析3本期刊创刊号中的木材科学。森林关系国... 《林业科学》创刊于195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21年中华森林会创办的我国第一份林学杂志《森林》,1922年《森林》被迫停刊后,1929年由《林学》承继。2025年是《林业科学》创刊70周年,特撰此文探析3本期刊创刊号中的木材科学。森林关系国计民生,木材是森林的主要产物,木材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事。3本创刊号中都有大量笔墨描述木材的重要性,从木材与军工的国家安全责任,到木材与就业的民生事宜,再到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3本期刊中的木材研究各有侧重,随时代演进。木材科学研究作为林业的分支,影响植树造林选材,影响政策制定,影响机构建设,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专门研究机构的一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林学》 《林业科学》 创刊号 近代木材科学 研究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趋势展望——基于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第二十六届世界大会述评
14
作者 陈玉洁 刘世荣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5,共6页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林业科学共同体,通过分析该组织主办的全球性大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有助于精准把握世界林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林业领域科学家和学术团体制定前瞻性科研项目规...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林业科学共同体,通过分析该组织主办的全球性大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有助于精准把握世界林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林业领域科学家和学术团体制定前瞻性科研项目规划和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国际林联第二十六届世界大会(IUFRO World Congress 2024)以“迈向2050年的森林与社会”为主题,聚焦森林与可持续社会、增强森林应对干扰压力的韧性和适应性、支撑绿色发展的林业生物经济、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面向未来的森林这5个议题,举办了437场学术会议,包括1 607个口头学术报告和1 783个海报。基于本次大会学术交流成果,本文分析梳理了当今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前沿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机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智慧型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基于生态产品的林业生物经济、多维度耦合的森林治理等5个前沿热点。未来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将聚焦在林木分子育种、适应性森林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智慧林业等新兴重点领域,林业科学研究体系将呈现更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应用、多领域并进、多维度综合。相关研究进展和趋势分析可为从基础研究到政策制定的成果转化提供知识信息和决策参考,为2050年及以后的多功能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祉和林业系统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 全球变化 森林韧性 森林保护修复 智慧林业 林业系统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军辉 丁昌俊 +8 位作者 李伟 罗克明 王君 张伟溪 钮世辉 张苗苗 赵曦阳 薛良交 殷恒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1,共17页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构建了涵盖多个代表性类群的超泛基因组,推进比较、群体与泛基因组研究,解析物种地理分化机制与染色体演化路径,实现了种质资源与性状基因的深度整合。围绕木材形成、抗逆响应与产量积累等关键性状,借助多组学联合解析,构建了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激素信号、环境适应等过程的分子网络。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无外源遗传物质的精准改造,建立了适用于多种树种的高效编辑体系,加速了功能基因验证与优异突变体的创制。全基因组选择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先验信息,实现林木复杂性状预测准确率的显著提升,增强了选育效率。在育种技术方面,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加倍相结合的多倍体育种,打破生殖障碍,拓展了速生、抗逆种质的创新路径。全年审定23个突破性良种,覆盖经济林树种与用材树种等主要类型,适宜区域覆盖全国50%以上可造林地。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正逐步构建以‘组学资源积累—功能基因挖掘—精准预测模型—分子设计育种—优异种质创制’为主线的育种技术路径体系,并同步推进多树种、多组学、多尺度集成的数据平台与共享系统建设,持续增强支撑复杂性状解析与高效育种的基础能力,为森林碳汇提升、林地提质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基因组学 性状调控 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选择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遗产现状与保护对策
16
作者 樊宝敏 杨文娟 +1 位作者 张德成 张志永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中,林业遗产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上普遍重视对林业遗产的保护,世界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中都包含着许多林业遗产。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林业遗产,但林业遗产保护工作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中,林业遗产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上普遍重视对林业遗产的保护,世界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中都包含着许多林业遗产。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林业遗产,但林业遗产保护工作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林业遗产仍处于濒危或受损害状态,加强林业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我国应加强林业遗产保护管理,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国林业遗产保护体系。建议尽早启动林业遗产认定工作,建立林业遗产组织与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分类保护,积极推进林业遗产研究,开发林业遗产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遗产 保护 突出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七老年谱”看中国近代木材科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青 韩雁明 +1 位作者 张鹏 傅峰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近代木材科学的发展是中国木材学先驱者在引进西方木材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经过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成。本文以《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唐燿成俊卿朱惠方柯病凡葛明裕申宗圻王恺年谱》为线索,... 中国近代木材科学的发展是中国木材学先驱者在引进西方木材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经过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成。本文以《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唐燿成俊卿朱惠方柯病凡葛明裕申宗圻王恺年谱》为线索,阐述中国木材科学研究的起步与发展历程,以及学科布局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木材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总结近代木材学研究实践经验,对当代木材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事业先驱 七老年谱 近代木材科学 起步和发展 国家战略 社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折
18
作者 银晓博 樊宝敏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世纪之交(1998—2003年)是中国林业实现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剖析这段历史对于深入总结林业发展经验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可持续发展世界潮流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是1998年突如其... 世纪之交(1998—2003年)是中国林业实现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剖析这段历史对于深入总结林业发展经验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可持续发展世界潮流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是1998年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以及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促使国家下定决心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新的道路,进而启动系列林业重点工程、治理生态环境。在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三生态理念,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极大推动了林业发展,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方略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新时代林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进一步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增强林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林业决定 生态文明 林业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党英侨 王小艺 +1 位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5期6-13,共8页
生物防治是控制林业害虫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野外防治应用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综述我国林业上利用天敌昆虫、昆虫病毒、病原线虫、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和其他有益生物及生防产品防治害虫的进展情况。分析我国生物防... 生物防治是控制林业害虫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野外防治应用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综述我国林业上利用天敌昆虫、昆虫病毒、病原线虫、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和其他有益生物及生防产品防治害虫的进展情况。分析我国生物防治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我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天敌类群 防治技术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造林技术的科学验证——以“记取南枝”为例
20
作者 张德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本文以“记取南枝”为例,探讨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科学验证的必要性及选题。通过梳理“记取南枝”的历史记载、含义及其技术原理解释发现,“记取南枝”存在诸多疑点,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我国造林实践需要从传统技术中... 本文以“记取南枝”为例,探讨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科学验证的必要性及选题。通过梳理“记取南枝”的历史记载、含义及其技术原理解释发现,“记取南枝”存在诸多疑点,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我国造林实践需要从传统技术中发掘智慧,而技术应用于实践需要经过科学检验环节,因此,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验证具有必要性。科学验证须在学科判断、科学假说性质判断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林业发展方向,选择重点区域、主要树种开展科研选题。最后,提出了与“记取南枝”类似的传统造林技术条目。研究结果可供林业科研工作者参考,以期促进中国传统造林技术融入现代科学体系,在林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造林技术 科学验证 记取南枝 造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