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黄杰 王建业 韦龙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李坝金矿床位于中川印支 -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外热变质带即黑云母变质带中 ,带内分布有较多的同类型金矿床 (点 ) ,是礼岷金矿带东部最大的金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矿体主要为脉状、透镜状 ,分支复合 ,膨大缩小明显。容... 李坝金矿床位于中川印支 -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外热变质带即黑云母变质带中 ,带内分布有较多的同类型金矿床 (点 ) ,是礼岷金矿带东部最大的金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矿体主要为脉状、透镜状 ,分支复合 ,膨大缩小明显。容矿岩石主要为粉砂质板岩 ,矿石类型简单 ,主要为块状、碎裂状少硫化物浸染型 ,次为角砾状硫化物浸染型 ,矿化组合为金银系列矿物 -黄铁矿 - (毒砂 )。金矿化富集与中酸性岩脉空间密切伴生 ,同位产出。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两期四阶段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为浅成中低温偏酸性还原富硫环境 (1~ 2 km、t为 188~ 2 56℃、p H为 3.6~ 5.6、lg f O2 为 - 38.8~ - 4 1、lg f S2 为 - 14.8~ - 16 )。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为岩浆 -变质混合成矿流体浅成中低温充填 -交代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 物理化学条件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国林 姚金炎 谷湘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共5页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主要为CO2...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主要为CO2,液相成分中以Na+,Ca2+为主,K+、Mg2+次之,K+/Na+比值一般小于1,Ca2+/Mg2+比值一般大于1,说明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液相组分以H2O、Na+、Ca2+、F-、Cl-为主,气相组分以CO2为主。根据矿物包裹体中某些成分的相关性,可判别矿床之间的关系,指导找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矿物包裹体 成矿温度 包裹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地学数据综合处理技术在金属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植起汉 张远飞 朱谷昌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0年第2期8-13,共6页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概念模式资源评价方法,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获取多种地质异常和综合信息,建立各类矿产的找矿标志和概念模式,发现找矿线索,选择找矿 靶区,再次评价老矿区和正在普查找矿的成矿地段,以...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概念模式资源评价方法,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获取多种地质异常和综合信息,建立各类矿产的找矿标志和概念模式,发现找矿线索,选择找矿 靶区,再次评价老矿区和正在普查找矿的成矿地段,以及寻找新的工作靶区。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与教学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新技术,以特定的专题图像、图示表达物探、化 探、遥感和地质等多因素的统计特征及综合模型的结果,再现出各成矿区的地质构造骨架、岩浆 岩形态产状、岩性地层、矿化异常以及与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分布特点,为分析特定地区的成 矿地质环境,研究构造一岩浆活动特征,揭示深部构造与成矿关系,建立综合解译标志,提取新 的综合性二次信息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数据 多源 分析 金属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韦龙明 刘鸾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5,共5页
卡林型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粘土矿物,其次是毒砂和石英。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秦岭地区存在有单体金。金主要赋存在含砷的铁硫化物相中。氧化矿石以游离金大量出现为特征。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赋存状态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主要地质事件同位素年表 被引量:47
5
作者 胡霭琴 张国新 +4 位作者 李启新 张前锋 胡树荣 范嗣昆 郭陀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31,共12页
通过对新疆北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了400多个新的年龄数据,尤其是在塔里木北缘地区获得3263±129Ma(2σ)的年龄数据,首次确定该区早-中太古界的存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作者在新疆北部地区已有的... 通过对新疆北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了400多个新的年龄数据,尤其是在塔里木北缘地区获得3263±129Ma(2σ)的年龄数据,首次确定该区早-中太古界的存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作者在新疆北部地区已有的年龄数据,以及近期内其他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个初步的新疆北部主要地质事件同位素年表的划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事件 同位素年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29
6
作者 黄书俊 曾永超 +1 位作者 贾国相 陈远荣 《地球化学》 CAS 1987年第1期27-35,共9页
大宝山矿床黄铁矿和闪锌矿特征元素,硫、铅同位素组成,原生晕分带特征,矿物气液包裹体测温,赋矿围岩元素丰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元素丰度 黄铁矿 闪锌矿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铜矿田因民组热水沉积岩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永平 吴健民 王滋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东川铜矿田因民组热水沉积岩根据主要成分可分为9 大类,其中类夕卡岩、含铜磁铁碳酸盐岩、热水胶结准同生角砾岩为本次研究确定和命名,其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 热水沉积岩 云南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耿文辉 王滋平 姚金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次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受次火山活动控制。铜多金属矿床与中酸性岩类有成因联系,银多金属矿床与酸性岩类关系更密切。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Cu的丰度值较高,酸性岩类Pb、Zn、Ag丰度值高,各自代表原始岩浆为富含矿源质的。稀土元素表明... 次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受次火山活动控制。铜多金属矿床与中酸性岩类有成因联系,银多金属矿床与酸性岩类关系更密切。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Cu的丰度值较高,酸性岩类Pb、Zn、Ag丰度值高,各自代表原始岩浆为富含矿源质的。稀土元素表明,与铜矿有关的岩浆为同熔型,而与银多金属矿有关的为地壳重熔型。矿床是在中低温、低盐度条件下形成的。其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晚阶段或燕山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火山岩 银矿床 地球化学 铜矿床 矿床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法寻找隐伏矿床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奇明 赵友方 +4 位作者 黄华鸾 卢宗柳 胡云沪 姚锦其 赖锦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电吸附法是一种提取与矿床矿体具有直接关系的异常元素的方法 ,该方法是寻找隐伏矿床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 ,能发现埋深较大的隐伏矿体 ,具有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电吸附法 找矿 隐伏矿床 金属活动性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与滇黔桂接壤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龙明 谭运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0-427,共8页
秦岭地区和滇黔桂接壤区均是中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重要的分布区之一,两地金矿的某些特征相似,均属沉积改造型金矿床,但由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质构造演化历程不同,在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异。滇黔桂接壤区的金矿床具有典... 秦岭地区和滇黔桂接壤区均是中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重要的分布区之一,两地金矿的某些特征相似,均属沉积改造型金矿床,但由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质构造演化历程不同,在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异。滇黔桂接壤区的金矿床具有典型的低温矿物共生组合和围岩蚀变以及相应的元素异常组合,以次显微级包裹金为主,成矿温度低,属卡林型金矿;南秦岭区与之相似;中秦岭区则与之不同,具有中(低)温的矿物共生组合和围岩蚀变,不发育典型的As-Sb-Hg元素异常组合,以可见的粒间金和裂隙金为主,成矿温度较高,容矿岩石为浅变质岩,应该不属于卡林型金矿。在现阶段,秦岭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更具勘探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差异性 微细浸染型 成矿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镓和铊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佩瑜 彭红卫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固体悬浮液直接进样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Ga和Tl进行了研究,拟定了以琼脂为悬浮剂,Ni(对Ga)和V(对Tl)为基体改进剂,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的、灵敏、快速、准确测定Ga和Tl的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测得Ga和T... 对固体悬浮液直接进样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Ga和Tl进行了研究,拟定了以琼脂为悬浮剂,Ni(对Ga)和V(对Tl)为基体改进剂,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的、灵敏、快速、准确测定Ga和Tl的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测得Ga和Tl的特征量(1%吸收)分别为2.8×10 ̄(-11)g和4.4×10 ̄(-11)g,检出限(3σ)分别为24pg和28p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3%(含Ga6.4g/g,n=11)和4.8%(含Tl1.0g/g,n=13)。方法适用于地质样品中低至0.1g/gGa和Tl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南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明德 姚金炎 朱桂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8-222,共15页
浙东南地区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其中以前一类型较重要。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成矿主要与中生代火山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上地幔和下... 浙东南地区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其中以前一类型较重要。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成矿主要与中生代火山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上地幔和下地壳有关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机构控制着矿床类型及规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主要受火山穹隆控制,而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火山岩型 成矿作用 陆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油气综合化探方法研究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国相 栾继深 +3 位作者 陈远荣 张茂忠 朱其胜 董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21,共10页
本文探索油气综合化探方法在广西百色盆地寻找油气田有效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土壤吸附烃、蚀变碳酸盐、吸附相态汞、电导率、卤素5种方法,重烃、甲烷、乙烷、雨烷、正丁烷、汞、蚀变碳酸盐、电导率、碘9项指标圈定油气田分布区和寻... 本文探索油气综合化探方法在广西百色盆地寻找油气田有效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土壤吸附烃、蚀变碳酸盐、吸附相态汞、电导率、卤素5种方法,重烃、甲烷、乙烷、雨烷、正丁烷、汞、蚀变碳酸盐、电导率、碘9项指标圈定油气田分布区和寻找油气田具有效性;研究了上述各项指标在油气田(藏)的周边或顶部的不同晕效应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综合化探异常在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心向外具有:汞→烃类、电导率→ΔC→碘异常的水平分带特征。依据上述异常特征建立出油气综合化探异常模式,并在百色盆地未知区圈定油气有利聚集带,结果在化探 I-16号远景区经钻探验证,打出工业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化学 勘探 综合 异常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砷酸盐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艺 赖来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笔者通过对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次生矿物的研究,发现了14种砷酸盐矿物,其中多数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砷酸盐矿物主要是铜的砷酸盐矿物,次为铜和铅的砷酸盐矿物,还有少量铁、铅、钡的砷酸盐矿物。根据这些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把它们... 笔者通过对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次生矿物的研究,发现了14种砷酸盐矿物,其中多数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砷酸盐矿物主要是铜的砷酸盐矿物,次为铜和铅的砷酸盐矿物,还有少量铁、铅、钡的砷酸盐矿物。根据这些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把它们划分为如下组合系列:(1)光线石-橄榄铜矿-墨绿砷铜石-羟砷铜石-德保石-硅砷铜石组合;(2)臭葱石-砷铅铁矿-砷菱铅矾-乳砷铅铜石-砷铜铅石组合;(3)臭葱石-含钡毒铁石-绿砷钡铁石组合。砷酸盐矿物一般形成于温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pH为6—8,并有大量毒砂和碳酸盐岩存在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盐 氧化带 德保 锡矿床 臭葱石 砷铜 矿物组合 碳酸盐岩 矿物学研究 硫化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碲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佩瑜 金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Te的各种条件;采用甲基异丁基酮于4.8mol/L HCI中萃取Te(Ⅳ)的氯化物;以Rh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有机相中Te。Te的特征质量为7.6×10^(-11)g(0.0044 A),相对标准偏差为6.51%... 本文研究了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Te的各种条件;采用甲基异丁基酮于4.8mol/L HCI中萃取Te(Ⅳ)的氯化物;以Rh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有机相中Te。Te的特征质量为7.6×10^(-11)g(0.0044 A),相对标准偏差为6.51%(2ng Te,n=10)。方法用于地质试样中痕量碲的测定,灵敏、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样品 原子吸收法 石墨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在花岗质硅酸盐熔体和共存含水流体间分配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省临 曾骥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9,T001,共9页
本文利用作者首次设计改进的固液制样术、金管处理术及测试分析程序完成了铅、锌在花岗质硅酸盐熔体和共存含水流体间的分配实验,确定了一系列铅锌流-熔分配系数;并从分配模型和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铅锌的流-熔分配规律和机理。实... 本文利用作者首次设计改进的固液制样术、金管处理术及测试分析程序完成了铅、锌在花岗质硅酸盐熔体和共存含水流体间的分配实验,确定了一系列铅锌流-熔分配系数;并从分配模型和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铅锌的流-熔分配规律和机理。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在含水花岗质岩浆体系中,氯(钠)有利于铅、锌的流-熔分离,而氟(钾)则相对地阻碍了这种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熔体 流体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北缘及西南缘卡林型金矿的有机质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运金 韦龙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8,共9页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为0.05%~8.73%。含金建造形成的环境不同,其改造成的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矿化主岩的岩性不同,其有机碳的含量不同。由浊积岩型含金建造改造成的卡林型金矿床,其干酪...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为0.05%~8.73%。含金建造形成的环境不同,其改造成的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矿化主岩的岩性不同,其有机碳的含量不同。由浊积岩型含金建造改造成的卡林型金矿床,其干酪根属Ⅱ型干酪根,原始有机母质属还原环境沉积的海相菌藻类生物演化成的腐泥型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地质学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铜矾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赖来仁 李艺 施倪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5,共6页
砷铜矾(Parnauite)在197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1984年笔者在广西德保矿区也发现了这种矿物。笔者发现的这种矿物有两种形态,即纤维状和薄片状。纤维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8.69,As2O517.... 砷铜矾(Parnauite)在197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1984年笔者在广西德保矿区也发现了这种矿物。笔者发现的这种矿物有两种形态,即纤维状和薄片状。纤维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8.69,As2O517.41,SO36.54,FeO0.86,SiO20.08,(H2O17.70),其理想分子式为:Cu9(AsO4)2(SO4)(OH)10·7H2O,与美国产出的砷铜矾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而薄片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6.09,As2O518.39,Al2O30.21,FeO0.40,SiO20.56,SO35.20,CO23.83,H2O+14.40,总量为99.08,其理想矿物分子式为:Cu9(AsO4)2(SO4)(CO3)(OH)8·6H2O,这与美国所产出的砷铜矾有一定的差别。该矿物呈翠绿色至灰绿色,透明,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硬度H=2。薄片状砷铜矾的实测比重Dm=3.33,计算比重Dc=3.35,二轴晶负光性,Np=1.709,Nm=1.732,Ng=1.738,2V=54.63°。纤维状砷铜矾的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美国砷铜矾基本一致。薄片状砷铜矾的主要衍射强线为1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铜矾 砷酸盐矿物 共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试剂Ⅲ与镓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志龙 黄忠孝 邓水平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2期91-94,I0003,共5页
近年来,铍试剂Ⅲ(BeryllonⅢ)在分光光度法中已用于铍、铝、硼、钛、钒等的测定。由于该试剂在极谱分析上是良好的电活性物质并能与某些无机离子形成络合物吸附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良好的吸附波,已用于铍、硼、钒等的测定。但用于镓的测定... 近年来,铍试剂Ⅲ(BeryllonⅢ)在分光光度法中已用于铍、铝、硼、钛、钒等的测定。由于该试剂在极谱分析上是良好的电活性物质并能与某些无机离子形成络合物吸附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良好的吸附波,已用于铍、硼、钒等的测定。但用于镓的测定在上述两方面均未见过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活性物质 分光光度法 极谱络合吸附波 滴汞电极 极谱分析 铍试剂Ⅲ 镓的测定 无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对碳酸盐颗粒的泥晶化作用研究─以滇西保山地区下石炭统研究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韦龙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9-97,共9页
碳酸盐颗粒泥晶化由真菌类和藻类的穿孔所引起,颗粒泥晶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6种类型,泥晶套和泥晶铸型分别代表泥晶化的成长、成熟阶段。丰富的泥晶化颗粒为浅滩标志;泥晶化的深度与沉积速度成反比;泥晶化均匀程度与颗粒翻转次数成... 碳酸盐颗粒泥晶化由真菌类和藻类的穿孔所引起,颗粒泥晶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6种类型,泥晶套和泥晶铸型分别代表泥晶化的成长、成熟阶段。丰富的泥晶化颗粒为浅滩标志;泥晶化的深度与沉积速度成反比;泥晶化均匀程度与颗粒翻转次数成正比;颗粒泥晶化类型组合与风暴沉积有关;暴露环境出现溶蚀孔洞或负鲕。菌藻的泥晶化作用可加速海水及成岩压实作用对颗粒的破碎和细化并产生内碎屑和灰泥;鲕粒泥晶化后转变为辐射鲕和假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颗粒 鲕粒 菌藻 泥晶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